WeCode線上少兒程式設計| 為了孩子的教育,小縣城父母一定要搬到大城市去嗎?
大家好,WeCode今天想給大家分享一對概念:80後郊區母親和00後藤校精英。
1、80後郊區母親
這兩天,朋友圈都被下流階層這個詞語刷屏。
我和朋友的第一個反應都是:不是我!我不是下流階層!我們年薪那麼高,當然是中產!可……沒想到,除了第1條,其餘的11條全部命中。
絕望。
絕望之後肯定不是絕地反擊,而是找到比你還慘的人,來襯托自己人生的興高采烈。
為此,我們兩條單身狗找到了一個買了房結了婚生了娃,美名其曰新北京人的朋友。
果然,她比我們更慘,她除了是下流階層,她身上還帶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社會標籤:80後郊區母親
80後郊區母親:這裡的“郊區”是指北上廣的郊區,北京的順義、通州等,上海的青浦、奉賢等,北漂滬漂的夫妻們集合兩家父母之力,並背上幾百萬的貸款在一線城市的郊區買了個房子。
外地人羨慕在北京安了家的她們,而她們卻羨慕那些住在北京城區的人。
住在北京城區的母親,不像住在郊區的母親!
每個月2/萬+的房貸、每天來回4個小時的通勤時間、每天擔心孩子能不能念上重點學校、每個月為數不多的薪水還要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僅剩的收入還要把自己打扮的體面光鮮,只為了在同事面前強顏歡笑。
80後郊區母親過得一言難盡,跟我們一樣,用盡心思拼命努力才在這座城市留了下來,卻面對更大生活的囧境
我們用青春換取了留在了這座城市的機會,這座城市卻依舊沒有善待我們。
——你,為什麼要留在北京、上海、廣州?
——因為我希望我的孩子能生長在一線城市,不用再像我一樣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才從大山裡、小縣城、三四線城市走出來,擁有一個不太辛苦的人生。
2、00後藤校精英
80後生於房價,00後生於北上廣。
00後一代,出生在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從小喝著國外奶粉、穿著Balabala、看著好萊塢大片,學著英語法語、上著鋼琴課、馬術課……
對比,留守兒童、三四線城市孩子還在苦苦求學,為著基礎教育拼勁全力,北上廣的00後在出生時,就有百萬年薪的藤校精英的人生軌跡。
985、211只是三四線城市孩子的首選。我留在老家的同學們,早早嫁了人,生活安穩,希冀自家孩子長大後留在省內讀個大學,畢業後有份還不錯的工作就行。
清北甚至常春藤盟校才是北上廣孩子的最佳選擇。
海外留學後,進入華爾街的金融巨頭,或者去矽谷斬獲百萬年薪,用科技推動人類進步、改變世界,擁有高質量的人生,從郊區家庭、下流階層升級,收穫高質量的人生。
80後的父母用盡全身力氣紮根在一線城市的郊區,就是為了給他們的孩子鋪路,給他們最好的教育,實現階層跨越。
3、快樂的小鎮母親
與80後郊區母親相反的概念則是小鎮母親。
小鎮母親:泛指生活在宜居指數高的城市居民,有房有車有一定存款,他們最大的希望就是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對比80後郊區母親的焦慮、惶恐狀態而言,小鎮母親的生活寫滿了歡愉和快樂。
這兩天火爆朋友圈的截圖說明了她們的生活狀態:
有資質的孩子要遠走高飛,沒資質的孩子是來報恩的。
讀書特別好的,將來會漂洋過海,去往美國、英國、加拿大,見面只能依靠視訊。
而不出國的孩子,今天帶我們去吃牛肉丸、明天載我們去吃海鮮,週末一起看電影,不時來個家庭的Party!
一家人開開心心就是最大的幸福。
4、貌似前程無憂的小鎮少年
由快樂小鎮母親撫養長大的孩子,看似成長在一個無憂無慮的環境當中,讀家附近的小學、然後再念一個差不多的初中、最後升入還可以的高中。
一切看似還可以的教育經歷背後隱藏著巨大的差距。這種差距可以體現為資訊不對等。
一線城市的孩子在學第三門外語,你連英語都還磕磕絆絆;
一線城市的孩子已經去往聯合國實踐,你卻還在小縣城裡做義勞動;
一線城市的孩子鋼琴已經過了10級,你連一個專業的小提琴老師都沒找到。
最為重要的是,你還認為孩子只要能掌握語文、數學、理綜、文綜,外加一門流利的英語就能橫行無忌,行走天下,卻不知外面的世界風雲詭譎、早已變幻。
一線城市家長早就給孩子換興趣班了,奧數英語通通都被降級,程式設計被放在第一位,7歲的小孩子都要上程式設計課。
程式設計是什麼?
程式設計不是大人才要學的東西?
No!
很多10歲的小孩子就可以開發自己的App,並研發設計自己的遊戲,並且得到庫克、馬雲等大佬的賞識。
很多小鎮母親都有個疑慮,這麼小的孩子能學得懂程式設計嗎?
當然能!並且學程式設計,一定要從Python開始,來WeCode,跟50萬孩子一起學Pyt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