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人工智慧與我們的世界

人工智慧與我們的世界

現在人們討論到人工智慧,就是會覺得更多的是人工,更少的是智慧。是的,目前的人工智慧更多的是人工,從寫規則到標註資料庫,構建知識圖譜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工參與。但是,從歷史上看,我們在發展人工智慧的過程中,從寫規則到統計學習,再到現在的深度學習,也是極力想讓機器自己擁有更多的智慧,更少的人工參與進來。

其實,目前人工智慧中所謂的“人工”,還是想把人的“智慧”顯式的表現出來讓機器學習的一種途徑。現實世界中有著大量的資訊,我們做出的種種行為,有一部分能力是來源於歷史,這些能力存載在我們的DNA裡。更多的時候,我們對於自己行為的決策,是來源於外部的人工監督者的教授。從嬰兒時的父母,小學時的老師以及後來的各種參考用書的答案。我們之所以學習到了知識並能夠熟練運用,不僅僅是有大量的人工為我們整理系統的知識,還有著大量的人工為我們在學習過程中糾正。如果沒有那些參考用書和試卷的參考答案,我們學習知識的速度會減慢很多,更不用說學習正確的知識。而到了我們成熟以後,我們自己內心已經有了一些這個世界的公理,當我們再遇到新的問題時,我們會看看我們做的行為有沒有違反這些公理,沒有我們就可以去做。世界上大部分的事情,沒有對錯之分,尤其是成年以後步入社會,因為到了那時候,我們就徹底的沒有外部的監督存在,就像是在測試模型一樣,即使我們可以再學習,但是那時候的學習成本也是自己的試錯成本。

人工智慧也是一樣,目前的人工智慧既沒有歷史的積澱(先驗知識),也沒有成長的過程(監督訓練),如何能夠發展出智慧?因此,人工智慧不僅僅指代人工創造的智慧,更多的,也是說明智慧的創造離不開人工。如果沒有人工輔助,不用說人工智慧,就算是人類自己,在大量的無監督的資訊世界裡,也不可能成長為成人,具有成人的思想和行為,一些從小就在狼群中生存的狼人就是一個例子。

我們研究人工智慧,一方面是想尋求一種生產力,一種可以自我學習和生產的機器。另一方面,是去探索如何發展出智慧的道路。我想人工智慧最大的優勢,就是在於,當我們成功培養出一個優異的人工智慧體時,我們可以不斷的使用、複製和改進他。而培養出一名優秀的人才,就很難讓他為整個社會不斷的做出貢獻。目前的絕藝A,B,C正服務於我們廣大的圍棋棋友,每個人都可以得到圍棋頂尖名師的指導。我並不認為培養一名絕藝所耗費的資源比培養一名國際頂尖棋手要多,儘管人類的潛能時無限的。最終之時,也是想培養出我們的夥伴,或者是引領我們的人。這完全是人類骨子裡最根本的東西,害怕孤獨與渴望強者。

《機智過人》的欄目裡,有著許多我們可以看到的人工智慧的表現情況,也儘可能的會去模擬圖靈測試。嚴格來看,我們認為已經通過了圖靈測試的一小部分人工智慧仍然是弱人工智慧。但是我們仍然驚訝於它的表現,例如最令人驚豔的莫過於“鹿班”設計的海報可以通過現場觀眾的檢驗。更多的,仍然是上一時代,數字化世界的產物,在垂直領域,輔助人類的活動,從廣義上講,還算和人工智慧有關係。以目前進度來看,人工智慧在許多方面已經慢慢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但是由於自身發展的限制,還沒有真正融入到人類社會中去。

自動駕駛恐怕是人工智慧體現出其智慧的重要的落地場景之一,目前以谷歌、百度為首的自動駕駛汽車其實部分已經能夠實現。考慮到很多倫理道德問題,我們仍然希望的是自動駕駛汽車是輔助駕駛,只有在特定場景(如泊車、緩行),或者全權授權(路況簡單且易控制)的情況下,我們才能夠使用自動駕駛,其他情況下,輔助駕駛可能更具有現實意義。目前自動駕駛汽車還並沒有處理好發生事故時的處理方法的問題。這個問題會比較大,我們將會在以後的時間單獨來討論。

人工智慧法官也是目前的一個爭論熱點,其焦點在於人工智慧法官能夠帶來什麼效益。我們一直設想人工智慧法官就能夠自動化判斷所有的案件,並且可以做到公平、公正、正義等,從而避免人類的偏見、疲勞或知識陳舊等缺點。在法律判決上,我們希望的是人和人工智慧能夠協同合作。如果全部聽信人工智慧而忽略了人類的意見,例如人工智慧法官判決死刑,是不是就要立即執行?尤其是如果它使用了我們深度學習的模式,它甚至連判死刑的理由都不告訴被告,這更像是惡魔,一種不可違背的命運。而案件若先由人工智慧審理,如果對結果不服,那麼再由人類法官來介入的情況呢。這種模式下,最差的結果是,人工智慧法官的審理毫無意義,因為無論人工智慧法官做出什麼樣的判斷,人類出於對於人工智慧的不信任,百分之一百會提出上訴。最好的結果也恐怕是紡織業的一個仿版,對於案件小、責任輕的案件,會由人工智慧法官處理,相應的,其費用也會顯著降低。而如果是重大案件,那麼交由人類法官處理,人工智慧提供基本的審判意見。這和服裝設計師在制式衣服上進行改進,從而獲得更高的價格是一個道理。

我們希望人工智慧能夠成為獨立的個體,具有學習能力。這樣我們在於他們互動時,會更加自然與親切。最近看到的小愛同學已經可以召喚小冰了,這是一個有益的嘗試。也是人工智慧體互相互動的一個開端。目前還尚未做到小愛同學和小冰的自然交流,但是至少已經具有了一定的互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工智慧體加入人工智慧的世界。這使得人與人工智慧世界不再是一個個單一的個體反饋,而是從每一個與人類世界互動的人工智慧“大使”獲得數字資訊,再把這些資訊通過人工智慧體之間的自動互動,傳達到人工智慧世界裡。人工智慧的世界已經初具雛形,而人工智慧世界與人類世界的界限在未來也會更加模糊。

在《生命3.0》中作者對於人工智慧的在各個方面如法律、軍事、政治上的擔憂,都是人為人工智慧會沒有人類靈活變通。例子如古巴導彈危機和1983年的核襲擊事件。但事實上,如果真的採用了人工智慧,那麼首先人工智慧要比人類更低的犯錯誤率,以及更高的置信度才行。而且,這些錯誤,並不是決策錯誤,而是被決策採用的外部資訊源的錯誤。這也正是為什麼,我們都會認為人更加精明,因為人可以在錯誤的基礎上做出錯誤的行為,從而把最終結果迴歸到正確上來。

不可否認,人工智慧越來越深入我們的生活之中,無論是在社會中,還是在個人生活中。它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不斷的提升著我們的生活質量。但是,我們有一個困惑,人工智慧令我們驚訝和擔憂的地方在哪裡?是最終表現出來的結果,還是有著非凡的學習能力?或者兩者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