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歷史】——發展歷史
阿新 • • 發佈:2018-12-09
電子管(真空管)計算機(1946-1958)
特點:
以電子管為主要電路元件;
體積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價格昂貴;
1946年2月15日第一臺計算機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誕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
電晶體計算機(1959-1964)
特點:
以電晶體為主要電路元件;
電晶體尺寸小,重量輕,壽命長,效率高,發熱少,功耗低;
使用面向過程的程式設計語言,如fortran等;
美國貝爾實驗室研製成功第一臺電晶體計算機,裝有800個電晶體; |
中小規模積體電路計算機(1965-1970)
特點:
計算機變得更小、功耗更低、速度更快;
出現作業系統;
BASIC語言
大規模積體電路和超大規模積體電路(1971—)
特點:
一個晶片上容納幾百個元件,計算機體積更小,運算更快;
IBM於1981年推出個人計算機;
馮•諾依曼計算機
馮·諾依曼思想的基本要點可歸納如下:
- 計算機由輸入裝置、輸出裝置、運算器、儲存器和控制器五大部件組成 ;
- 採用二進位制形式表示資料和指令 ;
- 採用儲存程式方式 現在廣泛應用的計算機結構依然屬 於馮·諾依曼的結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