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設計師退休後能過上什麼樣的生活?
創造了上一個時代的輝煌,也不會被這一個時代所擊倒。——致程式設計師
作者 | 場主
責編 | 郭芮
9月10日的教師節,阿里巴巴的19週年,也是馬雲54歲的生日。在這天,馬雲宣佈:2019年9月10日,辭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一職。
9月11日,42歲的谷歌雲首席科學家兼谷歌AI中國中心負責人李飛飛宣佈:將在2018年年底離職,回到斯坦福大學擔任教授。
阿里和谷歌的2大交接,似乎意味著中國第一代網際網路企業到了“傳承關口”。而隨著這一時機的到來,讓很多技術人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
1.程式設計師退休後會是什麼樣子?
退休的比爾蓋茨,專注慈善事業,從賺錢到“花錢”;史玉柱退出江湖後又再度迴歸:退而不休;李飛飛則是投身教育界,教書育人。
而作為千萬分之一的普通程式設計師:
大概是坐在公園裡晒著太陽,回憶當年誰捅了生產環境、誰誤刪了資料庫、誰手撕了產品經理、誰連夜改了Bug……
或許,看到資料忍不住犯強迫症,開啟網頁看劇的時候要先吐槽設計,坐電梯的時候都想著排程演算法……偶爾懷念做程式設計師的日子。
退休後幹什麼?其實,筆者問了身邊的程式設計師,很多人都是答不上來的。退休,似乎還很遠。
2.第一批退休的程式設計師:個人英雄
算一算,第一批程式設計師現在應該是五六十歲了。在那時的舞臺上,他們曾是最耀眼的存在,他們的技術情結、英雄主義,至今仍可稱道。
1987年9月,浙江省進行了第一次計算機程式設計師水平考試。當時全省600多人報名,400多人蔘加考試。最後通過程式設計師水平考試的為7人,通過高階程式設計師水平考試僅為5人。
一直到2000年,這十幾年的舞臺都是屬於程式設計師的,毋庸置疑。
2000年的時候,阿里還沒有找到盈利模式,資金鍊都即將斷裂,“網路已死”的大標題都登上了許多媒體的版面;京東的1號員工張奇還只有16歲,跟著劉強東在中關村櫃檯賣貨。
2000年之前,IT業最耀眼的人絕非馬雲、劉強東等,而是求伯君、王志東、嚴援朝和朱崇君。儘管細數計算機專業出身的大佬們不在少數:周鴻禕、雷軍、馬化騰…… 但說到中國第一程式設計師,不管信不信服,很多人都會想到求伯君,金山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
出身貧寒,高考數學滿分,搞出了WPS,還曾拜入武當三豐派門下,成為第十三代內家拳傳人。
求伯君身上有很多東西,在如今來看有些格格不入,但又是極為吸引人的。
據稱,從1988年5月到1989年9月,求伯君把自己關在張旋龍為他在深圳準備的房間裡寫程式。只要是醒著,就不停地寫。什麼時候困了,就睡一會兒,餓了就吃方便麵。
他曾經說:“有了難題,不知道問誰,解決了難題,也沒人分享喜悅”。但筆者倒是覺得:開發是孤獨的,但是這種孤獨是幸福的。
“我是屬於瀟灑型的人,不太願意糾纏於繁瑣的事情中。”留下這樣一句話,2011年7月,僅47歲的求伯君徹底退隱江湖。
這一代的程式設計師,他們之中很多人不善交際,生活拮据,但是執著於程式設計、技術。或許沒能趕上網際網路“造富”的時代,但是他們造就了屬於程式設計師的輝煌,留下了很多的傳說。
3.當代程式設計師:還未退休,但容易陷入死迴圈
單調、沒有成就感、缺乏精神生活……
曾聽一個老程式設計師評價:當代程式設計師很容易浮躁,也很容易抱怨。
確實,物價上漲、房車限購、孩子上學……生活的瑣碎加上頻繁的加班與更重的工作壓力,引火線太多了。因此,對於這批程式設計師來說,跳槽漲薪、跟風口學技術更像一種本能,生活的本能,而非純粹的技術追求。
可能因為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印記,當代程式設計師面臨的是大批造富的網際網路淘金時代,見證了一個又一個網際網路帝國的崛起。
風口很多,天花板很高,在狂歡中,很多程式設計師變成了螺絲釘,到處挪、只盯眼前的木板,忘記看看天空,忘記可以成為創立者。
筆者認為,第一批程式設計師的時代不能複製,也不適應這一個時代,但是對技術的執著是需要傳承並且融合進來的。
很多當代程式設計師都想知道:程式設計師的退休生活是怎麼樣的?很難想象退休後,不加班不寫程式碼的生活。
保持對技術的執著,程式設計師和技術的羈絆只會越來越深,“就算退休了,也不能改變我是一個程式設計師的身份!”或許,這就是答案。
最後,以“hello world”開始,用“The world I love”結束。一生程式設計師,想想也覺得:真的挺好!
宣告:本文為公眾號養碼場投稿,版權歸對方所有。
“徵稿啦” CSDN 公眾號秉持著「與千萬技術人共成長」理念,不僅以「極客頭條」、「暢言」欄目在第一時間以技術人的獨特視角描述技術人關心的行業焦點事件,更有「技術頭條」專欄,深度解讀行業內的熱門技術與場景應用,讓所有的開發者緊跟技術潮流,保持警醒的技術嗅覺,對行業趨勢、技術有更為全面的認知。如果你有優質的文章,或是行業熱點事件、技術趨勢的真知灼見,或是深度的應用實踐、場景方案等的新見解,歡迎聯絡 CSDN 投稿,聯絡方式:微信(guorui_1118,請備註投稿+姓名+公司職位),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