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微服務之前,你知道微服務的 4 個定義嗎?
關於“什麼是微服務”的問題,其實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這些年在不同的場合裡和不同背景的朋友都在探討微服務。但聊得越多,就越發現大家聊的不是同一回事。和 DevOps 一樣,“微服務”也是一個內涵十分廣泛的詞。本文從“Microservice“這個概念的源頭出發,總結了 4 個常用的微服務定義。
James Lewis 原始版的微服務 6 大特徵
這個版本起源於2012年,這裡首先要注意年份,那時候還沒有 Docker,而且 Netflix 的微服務化過程也在這個概念提出之前——2008年就開始了,那時候甚至連 DevOps 還沒發明出來。James Lewis 在波蘭第 33 次 Degree in Kraków 會議上分享了一個案例,名稱是 “Micro Services - Java, the Unix Way”。在這個分享裡, James Lewis 分享了在 2011 年中參與的一個專案中所採用的一系列實踐,以 UNIX 的哲學重新看待企業級 Java 應用程式,並且把其中的一部分稱之為“ Micro-Services ”。
這個時候的微服務所用的單詞和我們現在所用的 Microservices 這個單詞有所不同。一方面,採用 Micro 作為形容詞,是和 Monolithic 相對,而不是和 Macro 相對是源於作業系統這門大學課程。我們知道,現代的作業系統課程都是以 UNIX 作為案例進行講解的。而這兩個單詞來自於“微核心”(Micro-Kernel)和“巨集核心”(Monolithic kernel)的比較。而非常見的“微觀經濟學”和“巨集觀經濟學”中的 Micro 和 Macro 兩個相對應的單詞。
另一方面,服務要以複數形式出現,表示的是一個以上。由於漢語裡單複數是同型的,所以我們在翻譯的時候會出現問題。因此,“微服務”在作為架構的形式出現的時候,我們會用“微服務架構”稱呼。單個的微服務從概念上為了和 SOA 以及其它領域的“服務”有所區分,會以“單個微服務”以示區別。而”微服務“單獨拿出來是被看作為一系列技術實踐的總稱。
在這個分享裡,James Lewis將所實踐的“微服務架構”總結為 5 大特徵:
-
Small with a single responsibility —— “小到只有單一原則”
在這個特徵裡,關於微服務有多小有兩個標準:
第一個標準是:如果一個類複雜的超過一個開發人員的理解範圍,那麼它就太大了,需要被繼續拆分。
第二個標準是:如果它小到可以隨時丟棄並重寫,而不是繼續維護遺留程式碼,那麼它就足夠小。這個標準有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 Rewrite over Maintain,即“重寫勝於維護”。
-
Containerless and installed as well behaved Unix services —— “去容器化並且作為 Unix Service 安裝”
在這個特徵中,James Lewis 提倡採用 Jetty 這樣的工具整合到 Maven 裡,可以很方便的除錯或者部署。然後打包成一個可執行的 JAR 包並以 UNIX 守護程序的方式在系統啟動時執行。
特別是在 AWS 這樣的公有云環境下,把這樣的應用程式和虛擬機器例項的初始化指令碼結合在一起。使得應用程式的生命週期和虛擬機器的生命週期繫結成為一體,由於守護程序在所有 Unix 系統中都是通用的,因此簡化整體架構的開發和運維。
-
Located in different VCS roots ——“分佈在不同的版本控制程式碼庫裡”
在這個特徵中,James Lewis 提到了應用程式的分離,他認為一個“微服務”應該完全和另外一個服務實現徹底的隔離,這裡當然是指的從開始的程式碼庫就開始隔離了。
他同樣也要求開發人員看到相似性和抽象,並採用單一的領域來指導開發團隊的開發。
因此接下來他繼續討論了領域驅動設計領域驅動設計和康威定律的重要性。他認為界限上下文要足夠的清晰,但可以有所重合。如果沒有辦法做到領域之間很清晰,就通過“物理上的手段”——分離不同的團隊來做到這一點。
這不可避免的帶來一些公共程式碼,但要把這些公共程式碼作為“庫”和“基礎設施即程式碼”來對待,就像你程式碼中用到的開源軟體。並搭建一個 nexus 庫來儲存那些二進位制依賴。
-
Provisioned automatically ——“自動初始化”
自動初始化的要點不在於如何自動化,因為不同的應用不同的平臺有不同的初始化方式。這裡的重點在於管理分散式應用的複雜性。所以對於每個服務,能夠採用宣告出這些初始化。例如:服務 A,需要一個 負載均衡,並且可以自動擴充套件。服務 B,也是同樣的宣告方式。而這些宣告可以用基礎設施即程式碼技術很好的管理起來。
-
Status aware and auto-scaling ——“關注狀態和自動擴充套件”
在這裡,他認為這些應用應該是能夠感知吞吐量的監控指標來自我進行擴充套件的。對於一個現代的應用而言,這是一個基本的架構性要求,但這需要團隊有一定的 DevOps 能力。因為這不光要求開發人員能夠讓應用無狀態化,而且要求基礎設施可以及時捕獲環境的變化。
-
They interact via the uniform interface —— “它們通過統一格式的介面進行互動”
在這裡,James 建議大家採用已經成熟的 HTTP 協議以及標準的媒體型別進行介面互動,而不是採用其它的方式。並且採用 HEATOS 的方式構建 Restful API,使其成為一個超媒體的應用狀態引擎。這樣就可以將狀態和執行過程隔離區分開來,更加容易進行水平擴充套件。此外,它也構建了一個避免架構孵化的層,可以獨立於客戶端持續演進。
在總結的時候,它特意提到了 UNIX 哲學。這引用自Doug McIlroy 的一篇採訪:
Everybody started putting forth the UNIX philosophy. Write programs that do one thing and do it well. Write programs to work together. Write programs that handle text streams, because that is a universal interface.” Those ideas which add up to the tool approach, were there in some unformed way before pipes, but they really came together afterwards. Pipes became the catalyst for this UNIX philosophy. “The tool thing has turned out to be actually successful. With pipes, many programs could work together, and they could work together at a distance.”
從這段話裡,我們看到了“微服務架構”和 UNIX 哲學之間的關聯:
- 職責獨立:讓多個程式(注意是 Programs 不是 Program)做好一件事。
- 統一介面:文字流是統一的介面,每個程式都可以通過統一的介面進行消費。
- 公共通訊:採用管道(pipe)的方式
可以說,微服務架構本身是對 UNIX 哲學在企業級 Java 應用系統中的另一個案例。可以說,雖然應用場景變了,但 UNIX 分解複雜度的方式和保持簡單的理念並未改變。
最後,James Lewis 把上述六點特徵變成了一個六邊形的業務能力:
Hexagonal Business capabilities composed of: Micro Services that you can Rewrite rather than maintain and which form A Distributed Bounded Context. Deployed as containerless OS services With standardised application protocols and message semantics Which are auto-scaling and designed for failure
翻譯過來就是:
微服務你可以通過重寫而非維護一個分散式的界限上下文,且作為一個無應用容器的作業系統服務部署。並以標準化的應用協議和訊息語義,為失敗設計且可自動擴充套件。
Martin Fowler & James Lewis 合作版的微服務 9 大特徵
由於在 James Lewis 之後,有很多不同的專案也採用“微服務”作為它們的實踐的名稱。然而,不同的專案之間還是存在一些差異的,且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在實踐“微服務”。因此,基於“求同存異”的原則,Jame Lewis 的同事 —— 大名鼎鼎的 Martin Fowler 採用一種歸納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他認為“定義”是一些“共有的特徵”(Common characteristics)。Martin Fowler 繼續採用了 James Lewis 對這一系列實踐的命名,並且做了修改,使之成為一個單獨的名詞 —— Microservices。
所以,他將微服務總結為以下9大特徵:
-
通過服務元件化
-
圍繞業務能力組織
-
是產品不是專案
-
智慧端點和啞管道
-
去中心化治理
-
去中心化資料管理
-
基礎設施自動化
-
為失效設計
-
演進式設計
這 9 大特徵的中文版具體內容請參考這裡,限於篇幅原因,本文不展開討論。
我們可以從中看出,Martin Fowler 試圖將 James Lewis 的微服務定義進行一般化推廣,使其不光之可以在不同的語言架構和技術棧上使用。又可以兼顧敏捷、DevOps 等其它技術,成為一個架構的“最佳實踐”集合。但這樣一組實踐本質上並沒有太多的創新,只是把我們本身知道的很多架構和設計的原則結合在當前的技術棧上進行了一次整體的組合和應用。
恰逢一系列網際網路公司的成功事蹟帶來的新實踐(持續交付、DevOps)和新技術(Docker)在經歷了早期實踐者(Early Adopter)實踐積累後的結果井噴後。這樣的最佳實踐的集中反應固然得到了技術人員的掌聲。然而,這樣的一種定義對於妄圖採用“微服務架構“的人來說是一個很高的門檻。如果這樣的 9 個特徵的總結是對”微服務架構“的定義。那麼,為了要滿足以上的 9 個定義,則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來進行改造,而且已經超出了技術升級和企業 IT 部門的職責範圍。此外,即便我們知道其中每個特徵所帶來的收益,但卻很難拿出案例和資料去佐證滿足這 9 個特徵的改造收益。
避開這 9 個特徵的概念正交性不談,即便這 9 個特徵可以從既有的結果來回答”什麼(What)是微服務“,但卻沒有給出“為什麼(Why)要滿足這些特徵”和”如何(How)同時滿足這些特徵”。
如果自己挖的坑填不了,就教給別人來填吧:
Sam Newman 版微服務的 兩大特徵和 7 個原則
同樣作為 Martin Fowler 的同事,Sam Newman 在其著作 ”Building Microservice“(中文譯名為”微服務設計“)的第一章就重新回答了”什麼是微服務架構“並回答了”為什麼要採用微服務架構“的問題。
Sam Newman 在書中是這麼定義微服務的(《微服務設計》的翻譯):
微服務就是一些協同工作的小而自治的服務。
Sam Newman 自述的微服務的定義更加簡單,包含了兩個特徵:“小” 和 “自治”。
除了繼承 James Lewis 關於微服務應該有多小的描述以外(當然,大小都是基於個人的主觀判斷),還創造性的用康威定律來約束微服務的大小,即“能否和團隊結構相匹配”:如果你的團隊維護單個服務很吃力,需要保持團隊大小不變的情況下還對維護工作遊刃有餘,那麼這個服務就需要繼續被拆分。
而“自治” 則很謹慎的把 Martin Fowler 微服務定義的 9 大特徵中的“去中心化”、“獨立” 、”鬆散耦合“等字眼進行了統一。並進一步解釋到“一個微服務就是一個獨立的實體”。並且從外部,也就是黑盒的角度來看每個符合”自治”的單個微服務所具有的特徵,即:
- 可以獨立部署。
- 通過網路通訊。
- 對消費方的透明。
- 儘可能降低耦合,使其自治。
此外,他還採用了更簡單的“黃金法則”來判斷期”自治性”。即能否修改一個服務並對其部署,且不影響其他任何服務。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說明你的微服務還不夠”自治“。
從 Sam Newman 的定義中,我們可以推匯出“微服務”的幾個基本事實:
- 微服務架構是一個分散式系統架構。
- 微服務是微服務架構的基本單元。
- 網路隔離是”必要的“解耦手段。
- 微服務的業務功能從概念上是完整的,並符合使用者角度的“獨立”認知。
簡而言之,以上的兩個特徵的表述主要是將微服務從邏輯架構上和部署架構上都看作是一個正交的原子功能單元。而要做到這一點,則需要而要把整個應用系統正確的建模到這個層次,則需要參考很多的內部外部因素。
此外,為了達到“小”和“自治”的目的,Sam Newman 還總結了 7 條原則用來在實施的時候和具體實踐結合,分別是:
- 圍繞業務概念建模
- 接受自動化文化
- 隱藏內部實現細節
- 讓一切都去中心化
- 可獨立部署
- 隔離失敗
- 高度可觀察
可以看出,Sam Newman 把 Martin Fowler 的 9 大特徵用更加具體的術語來重新描述,並且從邏輯上處理了 Martin Fowler 微服務 9 大特徵中概念重複和不明確的部分,使其更簡單和明確並且更加可操作。例如把“去中心化的資料管理” 和 “去中心化治理”合併為“讓一切都去中心化”等。
更重要的是,Sam Newman 提出了採用微服務技術的主要好處,告訴了我們“為什麼要用微服務”:
- 技術異構性:採用更合適的技術棧靈活的處理區域性問題。
- 彈性:這裡的“彈性”是彈性工程學的概念,指的是區域性失敗會被隔離,使得整體不會失敗。
- 擴充套件:可以根據系統的部分元件按需擴充套件。
- 簡化部署:這裡簡化部署不是指的是部署的拓撲結構,而是通過持續的小批量、小範圍的部署來降低整體失敗的風險。
- 與組織結構相匹配:微服務架構可以讓組織的團隊轉化為合適的大小,並採用透明的制度來進行規範和複製。避免團隊的人數增長而帶來更多的管理層,使組織熵的上漲。
- 可組合性:由於各個微服務間不存在依賴關係,所以可以根據使用者介面的情況進行靈活的調整和複用,避免對單體應用進行整體的大規模調整。
- 對可替代性的優化:由於風險和領域更加獨立和隔離。因此,拋棄一個微服務並重寫的成本並就變的十分低廉。
Chris Richardson 的“微服務架構模式”
2017 年,Chris Richardson 使用 Microservices.io 域名開始推廣自己的微服務理念。他是這樣定義微服務的:
Microservices - also known as the microservice architecture - is an architectural style that structures an application as a collection of loosely coupled services, which implement business capabilities. The microservice architecture enables the continuous delivery/deployment of large, complex applications. It also enables an organization to evolve its technology stack.
中文翻譯過來,大意如下:
微服務,也就是微服務架構。是一種用於把一個應用程式結構化為一個實現業務功能的鬆散耦合的服務集合的架構風格。 微服務架構使得在大型、複雜的應用程式中實現持續交付和持續部署成為可能。它使得組織可以演進自己的技術棧。
在 Chris Richardson 採用了較為簡單的架構定義和準確的目標定義相結合的方式來定義”微服務架構“:它一方面簡單的把微服務架構定義成一個實現業務功能的鬆散耦合的服務集合,另一方面又以十分具體的目標和結果(持續交付/持續整合)來約束這樣一個鬆散耦合系統的效果:組織可以演進自己的技術棧。
Chris Richardson 將“單體架構”和“微服務架構”看做兩種架構模式。並且在同樣的上下文中對二者各自的優劣進行了比較。更加重要的是,Chris Richardson 採用 AFK 擴充套件立方來拆分微服務從而回答了“如何做微服務”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Chris Richardson 所採用的例子雖然在同樣的上下文中,但由於特徵不同並不具備可比較性。因此,他採用了在”單體架構模式“(Pattern: Monolithic Architecture)的基礎上描述其侷限性的方法引出了”微服務架構模式“(Pattern: Microservice Architecture)。嚴格的說,Chris Richardson 的“單體架構模式“是一種對現狀的和舉例,並沒有給出其特徵和方法的描述,因此不能稱之為模式。而”微服務架構模式“則又是一系列模式的總和,如下圖所示:
從這個角度看,Chris Richardson 的這些模式並沒有突破 Sam Newman 在《微服務設計》中總結出的實踐。但相較於我們所知道的微服務的優點。Chris Richardson 也列出了微服務的缺點:
- 開發者的 IDE 對分散式系統的線上開發和除錯相對於單體應用架構來說並不友好。
- 測試更加困難。
- 開發者必須實現跨服務的通訊機制。
- 不採用分散式事務來跨服務構建業務是十分困難的。
- 需要進行跨團隊的協調工作。
- 部署更加複雜。
- 更多的記憶體消費,對於 Java 應用來說,獨立的部署意味著無法共享 JVM 的記憶體管理。
相較於之前的微服務定義而言, Chris Richardson 的微服務體系比較完整,而不僅僅是總結和列舉實踐。Chris Richardson 的”微服務架構模式”不光回答了“什麼是(What)微服務”,也回答了“為什麼(Why)要用微服務”,“什麼時候(When)用微服務”,“什麼場景(Where)下”以及“如何(How)實現微服務”的問題。
Chris Richardson 還編寫了一套微服務的指南,可以在這裡 檢視。
比”什麼是微服務“更重要的事
本文總結了微服務常見的 4 個定義。但比這些定義更重要的是你為什麼要用微服務?你想從微服務中獲得什麼益處?你是否瞭解為了追求這些益處所帶來的代價?如果不先明確這些問題,在不理解微服務架構或者技術所帶來的的風險和成本。盲目的採用所謂的微服務,可能帶來的結果並不理想。
不過,在討論這些問題之前,坐下來統一一下對微服務的理解,會提升我們討論和實踐微服務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