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Java框架Mybatis的工作流程及原理

Java框架Mybatis的工作流程及原理

Mybatis簡介:

       MyBatis 是一款優秀的持久層框架,它支援定製化 SQL、儲存過程以及高階對映。MyBatis 避免了幾乎所有的 JDBC 程式碼和手動設定引數以及獲取結果集。MyBatis 可以使用簡單的 XML 或註解來配置和對映原生資訊,將介面和 Java 的 POJOs(Plain Old Java Objects,普通的 Java物件)對映成資料庫中的記錄。

       MyBatis 參考文獻:https://mybatis.github.io/mybatis-3/zh/index.html

 

Mybatis工作原理:

       MyBatis應用程式根據XML配置檔案建立SqlSessionFactory,SqlSessionFactory在根據配置,配置來源於兩個地方,一處是配置檔案,一處是Java程式碼的註解,獲取一個SqlSession。SqlSession包含了執行sql所需要的所有方法,可以通過SqlSession例項直接執行對映的sql語句,完成對資料的增刪改查和事務提交等,用完之後關閉SqlSession。

 

Mybatis工作流程:

1.先寫conf.xml配置檔案,載入並初始化。

2.構建sqlsessionfactory,開啟sqlsessionfactory.open(),建立一個sqlsession。

3.對映SQL的標識字串Sring satatemenet。

4.執行查詢返回一個唯一user物件的SQL,session.select(statemenet,引數)。

 

(1)載入配置並初始化

觸發條件:載入配置檔案

配置來源於兩個地方,一處是配置檔案,一處是Java程式碼的註解,將SQL的配置資訊載入成為一個個MappedStatement物件(包括了傳入引數對映配置、執行的SQL語句、結果對映配置),儲存在記憶體中。

(2)接收呼叫請求

觸發條件:呼叫Mybatis提供的API

傳入引數:為SQL的ID和傳入引數物件

處理過程:將請求傳遞給下層的請求處理層進行處理。

(3)處理操作請求 觸發條件:API介面層傳遞請求過來

傳入引數:為SQL的ID和傳入引數物件

處理過程:

(A)根據SQL的ID查詢對應的MappedStatement物件。

(B)根據傳入引數物件解析MappedStatement物件,得到最終要執行的SQL和執行傳入引數。

(C)獲取資料庫連線,根據得到的最終SQL語句和執行傳入引數到資料庫執行,並得到執行結果。

(D)根據MappedStatement物件中的結果對映配置對得到的執行結果進行轉換處理,並得到最終的處理結果。

(E)釋放連線資源。

(4)返回處理結果將最終的處理結果返回。

 

MyBatis的優缺點

優點:

1、簡單易學:

       mybatis本身就很小且簡單。沒有任何第三方依賴,最簡單安裝只要兩個jar檔案+配置幾個sql對映檔案易於學習,易於使用,通過文件和原始碼,可以比較完全的掌握它的設計思路和實現。  

2、靈活:

       mybatis不會對應用程式或者資料庫的現有設計強加任何影響。 sql寫在xml裡,便於統一管理和優化。通過sql基本上可以實現我們不使用資料訪問框架可以實現的所有功能,或許更多。  

3、解除sql與程式程式碼的耦合:

       通過提供DAL層,將業務邏輯和資料訪問邏輯分離,使系統的設計更清晰,更易維護,更易單元測試。sql和程式碼的分離,提高了可維護性。

4、提供對映標籤,支援物件與資料庫的orm欄位關係對映 。

5、提供物件關係對映標籤,支援物件關係組建維護。

6、提供xml標籤,支援編寫動態sql。

缺點:

1、編寫SQL語句時工作量很大,尤其是欄位多、關聯表多時,更是如此。  

2、SQL語句依賴於資料庫,導致資料庫移植性差,不能更換資料庫。

3、框架還是比較簡陋,功能尚有缺失,雖然簡化了資料繫結程式碼,但是整個底層資料庫查詢實際還是要自己寫的,工作量也比較大,而且不太容易適應快速資料庫修改。  

4、二級快取機制不佳。

 

 

mybatis與hibernate的區別

1.mybatis是把sql語句與java程式碼分離了,sql語句在xml檔案配置裡面。

2.hibernate封裝地比較徹底,簡化了dao層的編碼工作,但是不夠靈活。

3.hibernate資料庫移植性遠大於mybatis。

4.hibernate擁有完整的日誌系統,mybatis則欠缺一些。

5.sql直接優化上,mybatis要比hibernate方便很多。

 

作者:Roger_CoderLife

連結:https:blog.csdn.net/Roger_CoderLife/article/details/84333648

本文為Roger_CoderLife的原創文章,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原文出處,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