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裝飾器的實現
說起裝飾器我們可能已經很熟悉了(不瞭解的可以檢視python基礎學習——裝飾器),隨手就可以寫一個簡單的裝飾器
def decorator(func):
def inner(*args, **kwargs):
# 執行函式前做點事
result = func(*args, **kwargs)
# 執行函式後乾點啥
return result
return inner
但是裝飾器的實現可不是隻有這一種,請看下面
通過類來實現
上面寫的裝飾器是由函式的方式實現的,但我們也可以用類的方式寫一個同樣的裝飾器,還記得call
class decorator:
def __init__(self,func):
self.func = func
def __call__(self, *args, **kwargs):
# 執行函式前做點事
result = self.func(*args, **kwargs)
# 執行函式後乾點啥
return result
比如有一個add()函式被裝飾,其實相當於add = decorator(add),那麼decorator(add)就是這個類的例項, 執行add(a,b)的時候就是執行call
引數化的裝飾器
在裝飾器中,我們在被裝飾函式執行前會做一些事,在被裝飾函式執行後可能也會做一些事,可是按照上面的寫法,這些事情都是固定寫好的,可不可以讓這些動作會自定義的做些區別變化,那麼引數化的裝飾器能夠滿足這個要求
def decorator(what_i_say='我什麼也沒說'):
def actual_decorator(func):
def inner(*args, **kwargs):
# 執行函式前做點事
print(what_i_say)
result = func(*args, **kwargs)
# 執行函式後乾點啥
return result
return inner
return actual_decorator
@decorator('我要做一次加法')
def add(a, b):
return a + b
print(add(3, 9))
有了這個引數化裝飾器,我們就可以在裝飾函式時將引數寫在括號內,也就是傳入引數(這裡我傳的是字串,其實沒啥意義,只是為了簡單表示引數)
但是我們看到這個裝飾器的實現中出現了三次def,之前的不都是出現兩次嗎,這次怎麼出現了3次?它是怎麼執行的
其實稍微想一下就想通了,還是按照裝飾的過程來
之前是add = decorator(add),這次就把decorator換成decorator(‘我要做一次加法’),add = decorator(‘我要做一次加法’)(add),由於函式是一等物件,所以decorator(‘我要做一次加法’)就是裝飾器中第一次返回的actual_decorator,由於閉包的特性,傳遞的引數繫結到了內部函式中,所以decorator執行完後,傳入的’我要做一次加法’還是可以打印出來。
所以這個引數化的裝飾器和普通的裝飾器裝飾的過程是一樣的。
儲存函式元資料的裝飾器
在使用裝飾器後一段時間,可能有一天我們會突然發現一點不對勁的地方,比如我們列印被裝飾的函式的時候
print(add)
#<function decorator.<locals>.actual_decorator.<locals>.inner at 0x00000211E632CB70>
咦,不對啊,怎麼它的名字不是add而是decorator..actual_decorator..inner這個玩意。我們仔細一讀想起來了,這是被裝飾器裝飾了的那個函式,所以它把裝飾器裡的那個給打印出來了。可是把這個玩意打印出來幹嘛呀,我要原來的函式名,有沒有什麼辦法啊,辦法當然有,如下
from functools import wraps
def decorator(what_i_say):
def actual_decorator(func):
@wraps(func)
def inner(*args, **kwargs):
# 執行函式前做點事
print(what_i_say)
result = func(*args, **kwargs)
# 執行函式後乾點啥
return result
return inner
return actual_decorator
我們從functools模組中引入了wraps()裝飾器,用它來裝飾裝飾器中的inner函式,這樣再次使用這個裝飾器去裝飾函式,它的元資料就保留下來了
@decorator('我要做一次加法')
def add(a, b):
return a + b
print(add)
# <function add at 0x000001F5DEE966A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