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轉載] 排名在前 1% 的學生是靠天賦還是靠努力?其實都不是……

[轉載] 排名在前 1% 的學生是靠天賦還是靠努力?其實都不是……

作者:edmond;來源:知乎;有刪減。

摘要

排名靠的既不是天賦,也不是努力。真正的決定性因素是習慣。

習慣的作用是如此的隱蔽,控制著你絕大部分的學習行為,而又隱蔽得讓不善思考的人不得不將其歸因為“天賦”這個籠統的概念。

習慣是可以被後天改變的,但它需要長久的時間與探索。

正文

排名在前 1% 的學生是靠天賦還是靠努力?

既不是天賦,也不是努力。真正的決定性因素是習慣。

很多人的學習觀就是

成績=天賦×努力;

天賦=成績÷努力;

努力=成績÷天賦;

這套簡單的公式。這是一種非常膚淺的學習觀。

首先亮明,這篇文章將要論證的觀點是:

  1. 天賦的差距是 存在 的,並且這種差距在學習中的作用也是 存在

    的。

    我沒有完全否定天賦的重要性。

  2. 但是,大多數人高估了這種純天賦的作用的重要性。人們對學習現象下意識的膚淺認知,會導致我們把很多其實源於後天習慣,但比較隱蔽的因素歸因於天賦。**

    請注意,這裡論證的不是“差距不存在”,而是**“這個差距的重要性被高估了,其中被高估的部分多源於習慣的貢獻”。**

  3. 如果我們把學習效率看成一個以天賦,努力,習慣,方法,環境等諸多因素為變數的多元函式,那麼只取天賦與習慣兩者的偏導數,它們的對比應該如下圖所示:

![image-20181005112038299](/Users/healchow/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typora-user-images/image-20181005112038299.png)

(當然,許多能力即有天賦的貢獻,也有習慣的貢獻,比如體力。這只是一個粗略的示意圖)

我們對學習規律的洞察力越強,認知越深刻,就越能探明那些作用隱蔽的習慣來源,在我們的認知中天賦和習慣的分界線也就越靠左;

**反之,你的認知越膚淺,能夠解釋的就越少,然後把那堆自己解釋不了的因素籠統地歸因為“天賦”,這條分界線也就越靠右,這無非是另一種神祕主義。**甚至在這個問題的很多回答下,有人居然認為“能夠努力也是一種天賦”,這種荒謬的論點,已經趨於反智了。

論證

一、學習習慣有多重要?

很多情況下,我們所謂的“天賦”,其實應該叫“偽天賦”。那些讓“學神”們用更少的付出得到更好的成績的因素,可以歸結為兩類:學習習慣

思維習慣

這兩者的作用是如此廣泛,如此隱蔽,以至於滲透到了學習的每一個細節中,體現出來就是一種“天賦”的錯覺。

一個學習習慣差的人可能在早期生活在一個節奏緩慢的教育環境中,更多地體會了拖延學習來開小差的快感,於是神經突觸的建立使其習慣於拖延;而習慣好的人可能相反,在每一次立即行動後獲得了巨大的獎賞,於是這種正向刺激的積累使其養成了毫不拖延的習慣。

一個學習習慣差的人可能會在早期缺乏挑戰困難的教育,於是更習慣於放棄;而學習習慣好的人則在一件件堅持後完成的難題中得到成就感,從而更習慣於堅持。

學習,本身就是一種積累的過程。很多人誤以為學習這個動作只是在積累路程,大錯特錯。學習也能積累學習的速度——換言之,學習本身是自帶微小的加速度的。

越學習,就越適應學習,越在“放縱/學習”的艱難抉擇中選擇後者,你對後者的突觸建立就更強一分,下次選擇堅持學習也就不那麼痛苦一些。所以,我一向認為,那些說什麼“能夠努力也是一種天賦”的,不是思維過於簡單,就是在為自己的懶惰找藉口。

當然,更不用說學習本身還能讓你積累試錯經驗,改進學習方式了。

以上的論證,僅能證明 “後天養成的學習習慣能為學習效率產生巨大貢獻” ,並不意味著“學習效率高的人一定擁有好的學習習慣”。

我知道很多人會舉XXX天天上課吊兒郎當回宿舍就打遊戲照樣年級前十……等等的例子。所以,接下來就要說到另一種因素——思維習慣。這種因素更重要,也同時更隱蔽。

二、思維習慣有多重要?

我們在接受一個新的經驗或新的理論時,對其的認知往往是依靠其與已知的經驗或理論進行的比較與聯絡。

許多關於學習原理的書都會講到這一點,並由此強調體系,比喻等等的重要性,但很多人並未真正理解這是怎麼回事。

舉個經驗的例子,我們見到一個由幾根木棍支撐的木板,會馬上判定這是一張“桌子”,因為我們在後天見到所有具有類似特徵的東西,都被我們分類為“桌子”了,於是這一類物品就和“桌子”這個詞語聯絡在一起。

即便我們沒見過面前這種桌子,但憑藉其與這一類事物極其相似的特徵,我們可以輕鬆地對其進行模式識別,認為其也將和這個類別下所有的事物一樣,被公認為具備“桌子”的分類。

而對於這種思維習慣的獲取,後天教育中一個作用相當大的途徑就是閱讀習慣的養成。

按照《如何閱讀一本書》中的分法,書籍的作用有兩種,一是提供經驗、二是教授理論。

比如一部小說,就是一系列經過高度整理,高度有序化的經驗;一本科普雜誌,除了經驗之外還有一系列淺顯通俗的理論。

一個熱愛閱讀小說新聞的孩子,在早期可能就通過閱讀這種可以最快提升自己經驗豐富度的途徑,擁有了遠超其他同齡人的早期經驗積累,而**人總有從已有經驗歸納理論的傾向。

一個熱愛閱讀科普雜誌或者淺顯理論的孩子,則更容易養成鍛煉出自己接受外來理論與整理既有經驗的習慣。同時一個個由以往經驗整理出理論的成功案例很可能會在價值觀上激勵他們思考,並養成強烈的思考傾向。

仔細觀察那些學習效率高的人,很可能也會發現其小時候或多或少都有愛閱讀的習慣。

無論是何種閱讀,都有產生精神愉悅的可能。而這種愉悅將成為寶貴的早期正向激勵,使其愛上吸收外界經驗/接受外界理論,或者開始看到一道難題就忍不住思考,忍不住推敲。

細分起來,他們可能也因此愛上數學/物理/天文/歷史等等具體的領域。所謂興趣,很大程度上也是後天的。而興趣對一個人學習的作用,不言而喻。

以上所列出的每一個具體習慣,都只是包括了習慣,天賦,努力,環境,經歷,方法等諸多因素的因素集合之一,一個人可能只需要十中得五已經很了不起了,十中得七八的“天才”也會有二三短板。但總的來說,最根本性決定學習效率的,仍是後天習慣。

中心極限定理告訴我們,由大量獨立因素影響的變數將近似服從高斯分佈,學生的成績也應如此(雖然這些因素並非絕對獨立,但也可以近似為高斯分佈)——無數的學生依據其從小到大的一個個習慣,積累下的一點點經驗,紛繁複雜的成長環境,人盡不同的個人經歷,高低不平的天賦和主觀能動性,上上下下地分佈在這個國家的每一個學生身上。

![image-20181005112147504](/Users/healchow/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typora-user-images/image-20181005112147504.png)

而那些排在前1%的學生,或是在天賦上突出,或是在習慣上突出,或是方法努力等突出,又或者平均而都不錯。而在這個分佈中最右端的那些人,往往在所有變數上都至少做到了“優秀”這個層次。

我知道,很多人會反駁說,到了最頂尖的水平,只能拼天賦。換句話說,就是流傳得很廣的所謂「努力決定下限,天賦決定上限」。

但是你要明白,在無數個變數產生的高斯分佈中,越往極端靠近,短板效應就越嚴重。在最頂尖的位置,習慣,天賦,努力,方法等已經是缺一不可。此時所有的高權重因素基本都會成為必要條件,天賦在其間並無什麼不同之處。

曾經認識一個高考省狀元,她身上就集成了頂尖的天賦,強大的規劃能力,最優秀的教育資源,從小刻苦的才藝訓練,對特定學科的熱愛,每天精確6小時整睡眠的作息等優秀的因素,才有了最頂尖的成績。

所以說,所謂「天賦決定上限,努力決定下限」也是不準確的,所有的因素共同決定上下限。

天賦唯一的特殊性就是不可改變,但一來我們討論的是“誰權重更高”而不是“誰更難改變”,二來以大多數人的習慣之差,習慣的上升空間不知有多大,讓習慣產生邊際效應遞減是極為困難的事。

三、所以,智商帶來的作用就不存在了嗎?

不是的。

我們學習的途徑本質上分兩種,一是從外界表象獲取新的經驗,二是從既有的經驗與理論中整理歸納出新的規律與理論,或者外界協助你完成這個過程。

比如,網上流傳的很多智力測驗,類似根據已有圖形猜測所缺圖形,是在測試你從給定有限的經驗中歸納出規律與理論的能力(所以智力測驗聲稱跨文化,是因為其剝離了既有經驗的因素),對應的是第二種。

這種能力的確重要,比如數學上有一個段子:

數學家能找到定理之間的相似之處; 優秀的數學家能看到證明之間的相似之處; 卓越的數學家能察覺到數學分支之間的相似之處; 最後,究級的數學家能俯瞰這些相似之處之間的相似之處。

這裡主要涉及到的就是歸納能力的強弱。

另外更專業的測試,可以測出工作記憶,反應速度等等。

所以說,智商帶來的能力差距是存在的。

但是,你的歸納能力再高,也抵不上愛閱讀的孩子積累下可觀的經驗與理論存量;

但是,你的工作記憶再強,也抵不上家教好的孩子輕易專注兩個小時的好習慣;

如果你告訴我一個清北的學霸在天賦,對學習的理解與勤奮度上甚至都不如一個普通一本的學渣,我一點也不會覺得意外。這兩個人之間差距的最大原因在於他們從小受到的教育,環境帶來的習慣。

這篇文章,不是來給你灌雞湯的。我要告訴你的是:學習習慣與思維習慣,是另一種形式的階級固化。

無數的習慣,就像一道道堅固的高牆,在從小的鋼琴繪畫與電子遊戲之間,在一本本數理啟蒙文學名著與網路爽文無腦漫畫之間,在巧妙的引導鼓勵與粗暴的填鴨灌輸之間,在科學的言傳身教與無度的溺愛家暴之間,

在周遊世界博覽群書和無所事事遊手好閒之間,在從小熱愛推理痴迷程式設計與熱愛遊戲痴迷逛街之間,在一貫的三好學生與起起落落的吊兒郎當之間,在競賽班的燈火通明與普通班的嘻哈玩樂之間,悄然建立。

等你發覺這一切之時,高聳在普通人和學霸學神之間的,已是一道道無形而萬難貫穿的壁壘,殘酷地分隔出強弱有序,不可僭越。

很多天賦論者以為,我反對天賦決定論,就是在說“我只是不努力而已只要我努力就能超過他們”。

錯了。普通人和學神的差距有多大,這個壁壘就有多難擊穿 —— 相當於玄幻小說中「逆天改命」級別的事情。

習慣的作用是如此的隱蔽,以至於彌散滲透在了學習生活的每一個細節當中,控制著你絕大部分的學習行為,而又隱蔽得讓不善思考的人不得不將其歸因為“天賦”這個籠統的概念。

許多人見到天才就嚇得腿軟,卻看不到他們背後的環境與教育因素。事實上,習慣是可以被後天改變的,但它需要長久的時間與探索。

“天賦神話”是一種懦弱的逃避。與其留下那一點點可以改變的願望,不如干脆斷了念想來得舒服。

畢竟,最讓人痛苦的,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

當然,學習效率還有另外的因素,例如學習環境:在一個進入衝刺狀態的重點高中的晚自習課的學習效率,當然比離期末考還有大半個學期的大學日常要強得多。

在一個好的環境中,許多習慣上的缺陷可以得到補償。所以選擇一個好的環境也是非常必要的。這也是 環境/出身 能帶來的巨大優勢。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