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交換機與工作協議層的那些事兒

交換機與工作協議層的那些事兒

  交換機要具有哪些能力才可歸分工作協議層,目前市面上的交換機就有很多的品牌和型號,功能上也有不少的差別,那自然就區分出了許多種類。通過這篇文章我們可以瞭解下,根據不同工作協議層來看看這些交換機所應該具備的特性。

  在我們現在的工作生活中,對上網的質量需求都是越來越高的,也因此網路裝置也在不斷更新發展。目前市面上的交換機就有很多的品牌和型號,功能上也有不少的差別,那自然就區分出了許多種類。

  ​​我們知道網路裝置都是對應工作在OSI(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這一開放模型的一定層次上,工作的層次越高,說明其裝置的技術性越高,效能也越好,檔次也就越高。最簡單的交換機就是工作在OSI的第二層上

,而現在都已經發展到可以工作在第四層的交換機了。因此,我們就根據工作的協議層交換機可分第二層交換機、第三層交換機和第四層交換機。

第二層交換機

  OSI參考模型的第二層叫做資料鏈路層,第二層交換機通過鏈路層中的MAC地址實現不同埠間的資料交換,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編址、錯誤校驗、幀序列以及資料流控制。這是最基本的交換技術產品,目前桌面型交換機一般是屬於這型別,因為桌面型的交換機一般來說所承擔的工作複雜性不是很強,又處於網路的最基層,所以也就只需要提供最基本的資料鏈接功能即可。

  第二層交換機的應用是最為普遍的,一般應用於區域網的接入層,用來連線使用者的計算機,並且其價格便宜,功能符合中、小企業實際應用需求。

第三層交換機

  OSI參考模型的第三層叫做網路層,第三層交換機可以看成是路由器和二層交換機的結合,它比第二層交換機更加高檔,功能更加強。它通常在資料鏈路層進行交換,僅在需要時(如VLAN間的通訊)才在網路層進行路由。第三層交換機利用網路層的資料包頭部資訊來增強第二層交換機的功能,依據IP地址資訊提供給網路路徑選擇,並實現不同網段間的資料交換。

  第三層交換機可以隔離廣播域,具有很高的資料轉發能力和良好的路由控制能力,能夠實現不同VLAN主機間的高速路由。並且當網路規模較大時,可以根據特殊應用需求劃分為小面獨立的VLAN網段,以減小廣播所造成的影響時。通常這類交換機是採用模組化結構,以適應靈活配置的需要。在大中型網路中,第三層交換機已經成為基本配置裝置。

第四層交換機

  OSI參考模型的第四層叫做傳輸層,該裝置是採用第四層交換技術而開發出來的交換機產品,直接面對具體應用。第四層交換機支援的協議是各種各樣的,如HTTP,FTP、Telnet、SSL等。在第四層交換中為每個供搜尋使用的伺服器組設立虛IP地址(VIP),每組伺服器支援某種應用。在域名伺服器(DNS)中儲存的每個應用伺服器地址是VIP,而不是真實的伺服器地址。當某使用者申請應用時,一個帶有目標伺服器組的VIP連線請求(例如一個TCPSYN包)發給伺服器交換機。伺服器交換機在組中選取最好的伺服器,將終端地址中的VIP用實際伺服器的IP取代,並將連線請求傳給伺服器。這樣,同一區間所有的包由伺服器交換機進行對映,在使用者和同一伺服器間進行傳輸。

  第四層交換技術相對原來的第二層、第三層交換技術具有明顯的優點,從操作方面來看,第四層交換是穩固的,因為它將包控制在從源端到宿端的區間中。另一方面,路由器或第三層交換,只針對單一的包進行處理,不清楚上一個包從哪來、也不知道下一個包的情況。它們只是檢測包報頭中的TCP埠數字,根據應用建立優先順序佇列,路由器根據鏈路和網路可用的節點決定包的路由,而第四層交換機則是在可用的伺服器和效能基礎上先確定區間。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就是,第二層交換機,是根據第二層資料鏈路層的MAC地址和通過站表選擇路由來完成端到端的資料交換的;第三層交換機,是直接根據第三層網路層IP地址來完成端到端的資料交換的;第四層交換機,可以說它是軟體網路管理系統,是一類以軟體技術為主,以硬體技術為輔的網路管理交換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