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讀書筆記 摘自:《學會提問》

讀書筆記 摘自:《學會提問》

【美】尼爾·布朗 【美】斯圖爾特·基利

學會用批判性眼光去看待、評價問題,理性思考,擴充套件你的思維和眼界,豐富你的內心世界!

——俞敏洪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讓人不斷地提出問題、思索問題。 ——哈佛大學名言

如果你不改變問問題的方式,你永遠都不會成功。 ——現代管理之父德魯克

如何培養批判性思維?我的回答是:1)多問“how”,不要只學知識,要知道如何實踐應用;2)多問“why”,突破死背知識,理解“為什麼是這樣”之後才認為學會了;3)多問“why not”,試著去反駁任何一個想法,無論你真正如何認為;4)多和別人交流討論,理解不同的思維和觀點。 ——李開復

提問題,體現一個人的思考力、洞察力,反映了一個人快速分析問題的能力,更體現一個人不盲從的理性和積極的態度。

前言

只有經過關鍵問題層層考驗後形成的決定和看法,才讓我們覺得更加理直氣壯。

堅持練習這些批判性思維的問題也可以鞏固我們不斷增長的知識,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發現世界萬物執行的方式,更好地理解這些方式,教會我們怎樣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第1章 學會提出好問題

引言:一切從批判性思維開始

通往合理結論的道路往往從問題開始,並且一路都有問題相伴。

激發你的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是本書使用的一個術語,其內容主要涵蓋以下幾方面:

(1)有一套相互關聯、環環相扣的關鍵問題的意識;

(2)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關鍵問題的能力;

(3)積極主動地利用關鍵問題的強烈願望。

問題一旦提出來,就要讓被問物件給出一定的回答。

批判性思維的起點在於有提高思維能力的強烈願望。

批判性思維有一套相互聯絡、環環相扣的關鍵問題的意識,同時加上在適當時間提出和回答這些問題的能力和意願。

兩種思維方式:海綿式思維和淘金式思維

有種常見的思維方式因為類似於海綿放到水中的反應—充分吸收水分,而被稱為海綿式思維。

第一,吸收外部世界的資訊越多,你就越能體會到這個世界的千頭萬緒,而你獲取的知識將會為以後進一步展開復雜的思考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二,相對而言,這種思維方式是被動的,它並不需要你絞盡腦汁地去冥思苦想,因此來得輕鬆而又快捷,尤其當你看到的材料本身已是井井有條又生動有趣時,這種思維方式更顯成效。

但海綿式思維卻有個極嚴重、極致命的缺點:對各種紛至沓來的資訊和觀點如何做出取捨,它提供不了任何方法。如果讀者始終依賴海綿式思維方式,他就會對自己最新讀到的一切深信不疑。

這種互動方式稱為淘金式思維。淘金的過程為積極主動的讀者和聽眾提供了一種可效仿的模式,他們得儘快決定自己的所見所聞到底價值幾何。

海綿式思維強調單純的知識獲取結果,而淘金式思維則重視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與知識展開積極互動。就此而言,兩種思維方式其實可以互補。

淘金式思維要求讀者問自己一系列既定的問題,旨在找出最佳判斷或最合理的看法。

淘金式思維舉例:美國該禁槍嗎

淘金式思維方式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參與和互動,即作者和讀者、演講者和聽眾之間展開對話。

作為讀者和聽眾你必須保持全神貫注,而保持精力集中的最好辦法就是不斷提問題。批判性的提問是檢索資訊和搜尋答案的最好方法。恰到好處的連珠發問有個強大的優勢:它們能保證你打破砂鍋問到底,哪怕你對討論的主題所知有限也不礙事。

正確答案莫非只是神話

在自然科學方面,我們常常能找到“正確答案”。

我們難免會把自己的喜好帶入這些問題的討論場合,而對那些與自己喜好不一致的說法一概加以排斥。

實際上,很多問題之所以引人入勝正是因為在解答方法上大家的意見出現嚴重分歧。

而對社會問題的論爭,很難有一個觀點可以讓你一錘定音地宣佈,“在這個問題上,只有這個觀點才完全正確”。

最好先問一問“關我什麼事”

一寸光陰一寸金,在決定花大把光陰去客觀評估一個問題之前,最好先問一下自己:“這個問題關我什麼事?”

弱勢批判性思維和強勢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可以用來①捍衛自己的觀點,②評價和修正自己的初始觀點。

弱勢批判性思維是利用批判性思維來捍衛自己現有的立場和看法。強勢批判性思維是利用批判性思維來評估所有斷言和看法,尤其是自己的看法。

弱勢批判性思維的目的就是抵制和駁倒那些與你意見不同的觀點和論述。最終看到那些和你意見不同的人服服帖帖地甘心認輸,以此作為批判性思維的終極目標,實際上也就摧毀了批判性思維潛在的人性的一面和不斷髮展進步的特徵。

強勢批判性思維要求我們用關鍵性問題一視同仁地質疑一切主張,包括我們自己的主張。強迫自己辯證地看待我們的初始看法,我們才能保證自己不會變得自欺欺人和人云亦云。

當我們思想開放的時候,我們歡迎一切針對自己現有看法的批評,而當我們思想封閉的時候,我們就會維護自己的現有看法絕不動搖。

親自動手才更有樂趣

親自動手的樂趣要遠遠大於袖手旁觀,而圓滿完成任務的樂趣又遠遠大於淺嘗輒止。

如果你能堅持不懈地使用這種淘金式思維,那麼進入你大腦的任何知識首先都會接受系統的檢查。

批判性思維的習慣養成首先得依賴於大量的練習。

也許我們根本就問錯了問題

一有什麼問題浮現在腦海裡馬上就不加辨別地提出來,這並非是件對我們有幫助的事情。我們得有所選擇,就像《黑客帝國》裡的幹探布朗提醒我們的那樣:“也許我們根本就問錯了問題。”

價值觀決定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批判性思維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來取長補短。

正是人們賦予抽象觀念的重要地位對他們的選擇和行為產生了重大影響。

價值觀指的是人們認為較有價值而沒有明說出來的觀點。它們樹立了一定的行為準則,據此我們來衡量人類行為的品質高下。

價值觀就是我們自己認可的行為準則,並且我們希望別人的言行能與之相一致。

我們許多最有價值的社會交往或學習經歷都始於和那些擁有類似價值觀的人之間的交流。這方面我們遇到的最大挑戰是如何讓自己盡力理解那些和我們的價值觀背道而馳的人的分析推理方式。

我們常見的做法是隻願聽那些價值觀取向和我們相似的人的觀點,黨同而伐異。我們必須要與這種傾向作鬥爭。

作為一個批判性思考問題的人,你的主要目標是尋求更好的結論,尋找更好的看法,做出更好的決定。

(1)自主性。

(2)好奇心。

要想充分利用淘金式思維來立身處世,你需要兼聽博觀,

要想成為一個批判性思考的人,你需要對自己遇到的一切不斷提問。

(3)謙恭有禮。

蘇格拉底說過的話:“我唯一所知的就是我一無所知。”

(4)以理服人者逢之必敬。

一旦你發現說理透徹、論據可靠的人,不論其膚色、年齡、黨派、財富、國籍如何,一定要毫無偏倚地信賴其觀點,直到更加透徹明晰的論證出現時為止。

不論怎樣,有理有據時做事要信心百倍,下結論時不可猶疑,但一定要留有餘地,三思而行,最好捫心自問一下:我的結論有沒有可能是錯誤的呢?

理智思考和感情用事

遇到更強有力的分析推理能引導你進入全新方向時,有勇氣當機立斷地改變觀點和立場,真需要超乎常人的意志,下定決心發掘自己的最大潛能,塑造出史上最強的自己。

寧可在理由充分、證據確鑿時反覆無常,也不要在缺乏論據、強詞奪理的結論上執迷不悟。

我們思考時都有明確的目標。換句話說,我們之所以思考正是為了達到一定目的。

更明智、更進步的做法是一旦思考,目的就是要讓我們的思想更有深度,讓我們的思想更加精確。

事實上,很多時候,當別人提出相反的結論時,我們都將其當做針對我們自己的人身攻擊。對一個論題過於感情投入的最大危險,就是你可能考慮不到其他立場潛在的正當理由—這些理由其實非常充分,只要你願意聽一聽,足以改變你對這個論題的看法。

接受還是拒絕一個立場,感情上的依戀絕不應該成為最重要的基礎。

讓對話一直進行下去

因為批判性思維是一種社交活動,所以當我們對他人的看法和結論不斷質疑時,我們還得考慮他們可能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很多人就是不習慣別人對某個觀點的來龍去脈那樣好奇偏要去打破砂鍋問到底。

最重要的一點是,當你進行批判性思考的時候,一定要讓別人明白你好學上進。此外,要讓他們相信你的本意是好的,如果你同他們存在分歧,不管這些分歧有多重要多嚴重,都不應該以口誅筆伐而收場。

(1)儘量闡明你對別人言論的理解,不妨問一問:“我好像聽你說過這個。”

(2)問一下別人,有沒有證據能讓他改變他的觀點。

(3)提議暫停一段時間,你們可以儘量找到支撐自己結論的最佳證據。

(4)問一問別人,為什麼他認為你據以形成結論的那些證據顯得不堪一擊。

(5)儘量彌合分歧。如果你接受對方的最好理由,並將這些理由和你的最好理由放到一起,有沒有發現一個你們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新結論呢?

(6)尋找一些共同的價值觀或其他一致同意的結論,以此為基礎,找出對話中分歧產生的原點。

(7)好奇心再強,也要表現得體貼關心和不溫不火,一旦討論的語氣升溫,就要不斷提醒自己,你是來虛心學習的,不是來舌戰群英的。

(8)確保你的表情和肢體動作都表現出謙恭的樣子,而不是擺出一副全知全能、目空一切的架勢。

營造這樣一種氛圍,讓講道理的人可以體面而又大方地表達意見——一種歡迎討論和提問的氛圍。

為自己的立場據理力爭,但若採用艾伯特式的不留情面和不容商榷的口氣,無形中就關閉了通往批判性思維一個重要問題的大門:“我有沒有可能是錯的呢?”

一廂情願是批判性思維的最大勁敵

一廂情願的思維之所以常常揮之不去,是因為我們否認一切的思維方式常常出現。

有一種一廂情願的思考方式叫做奇蹟式思考(magical thinking)。有些事當科學還不能提供較能令人接受的解釋時,人們多喜歡依賴奇蹟作為因果解釋來理解這些事物,或者試圖用奇蹟來掌控科學無法掌控的那些事物。

當人們無力去理解或改變自己的境遇時,奇蹟式思維就變得更為強大。在這種巨大需求的驅動下,任何相信人生有隨機或偶發因素的想法都被斥為令人沮喪而置之不理,代之以奇蹟式的因果關係的承諾。

第2章 論題和結論是什麼

要成為會批判性思考問題的人,第一步就得培養找準論題和結論的能力。

關鍵問題:論題和結論是什麼?

論題就是引起對話或討論的問題抑或爭議。它是後續所有討論的驅動力。

“是什麼”問題和“應不應該”問題

描述性論題(descriptive issues)。

描述性論題是指對過去、現在或將來的各種描述的精確與否提出的問題。

規定性論題(prescriptive issues)。社會爭論通常都屬於規定性論題。

規定性論題是指對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好什麼是壞所提出的問題。

他到底在說什麼啊

可惜很多問題並不總是直截了當地提出來,必須得從交流和會話的其他暗示中進行推斷。

當論題並沒有直截了當地說出來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先找準結論。

我們只有找到結論才能進行客觀評價!

所謂結論,即作者或演說者希望你接受的資訊。

他想讓我相信什麼結論

在尋找結論的過程中,你也在尋找作者或演說者希望你相信的一個或一系列陳述。

把沒有證據支撐的斷言稱為純觀點(mere opinion)。

理解結論的本質屬性是通往批判性閱讀和聆聽的必要步驟。

你相信一個陳述(結論)是因為你認為它由其他看法所支撐,這就是在進行推理。

找到結論有線索可循

線索一:問問論題是什麼。

線索二:尋找指示詞(indicator word)。

線索三:在可能的位置檢視一下。

線索四:記住不可能作為結論的東西。

線索五:檢查一下交流的語境和作者的背景。

線索六:問一問“所以呢?”

輪到你自己寫時,可得吸取教訓

批判性思維一個最大的障礙就是無法建立起溝通的橋樑。

許多作者拿起筆來就寫,結果常常是貪多嚼不爛,自己卻還渾然不知。

要想在有限的篇幅裡說清楚,這篇文章的作者也許過於貪心了。

要讓你的結論一目瞭然,這樣不僅節省了讀者的精力,而且可以提高文章的邏輯度。

第3章 理由是什麼

所謂理由,就是指用來支撐或證明結論的看法、證據、隱喻、類比和其他陳述。這些陳述是構建結論可信度的基礎。

只有當你找到支撐結論的理由時你才能判定一個結論的價值。

如果我們想要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觀點,我們就應該保持開放的心態和好奇心,即使我們目前還不能認同某人的觀點,我們也要對他的理由細細加以琢磨。

有時候,一個論證只包含單個理由和結論;但是常見的情況是,很多理由用於支撐某個結論。

所謂理由,即我們為什麼要相信某個結論的解釋說明或邏輯依據。

只有論證和推理中才有可能存在邏輯錯誤。因為一個理由本身只是一個孤立的想法,它並不能反映出一種邏輯關係。

論證本身的幾個特點值得我們加以注意:

論證必有其目的。

論證的質量有高有低。

論證有兩個明顯的必要構成部分—一個結論及其支撐理由。

心急火燎地去推進批判性思維並沒有什麼意義。

哲學家維特根斯坦就曾說過,一個聰明人和另一個聰明人說話時,大家總是先說:“等一等!”花點時間找出論證之所在,然後再去評估我們認為別人說過的那些話,只有這樣對提出論證的人才夠公平。

他為什麼相信這個觀點

一個論證由一個結論以及支撐這一結論的各種理由組成。

理由是模具,結論據此成型

結論本身並不是證據,它是一個由證據或其他看法支撐起來的看法。

在規定性論證中,理由常常不是一般性的規定性陳述就是描述性的看法或原則。

為了克服這一難題,請嘗試建立你自己的組織方式,將理由和結論分開,使其自成一套邏輯系統。

結論站不站得住腳主要取決於理由的紮實與否。薄弱的理由必然導致薄弱的推論。

隨著你對理由的重要性日漸推崇,你會經常性地期望那些結論能在其支撐理由的基礎上屹立不倒或是轟然倒塌。

在這一點上你必須要做自己的審查官。

理想的做法是,理由是模具,結論據此得以成型和修改。

輪到你自己寫時,可得吸取教訓

在作出結論前要探究可能存在的種種理由

哪怕你過去已經對這一論題下過工夫研究,你還是應該去探究其他可能存在的理由。

找到涵蓋你的論題的主要刊物

幫助讀者確定你的理由

在特定的句子裡儘量使用指示詞和短語來幫助讀者找到你的理由。

第4章 哪些詞語意思不明確

準確辨認關鍵詞或短語的確切含義是決定你是否同意別人觀點的必要步驟。如果你沒有仔細核對起決定性作用的術語或片語的意思,也許你所評價的觀點和作者的原意壓根兒就風馬牛不相及。

只有理解了關鍵術語和片語的意思(無論是直接的還是含蓄的意思),你才能對一個論證進行評價。

關鍵問題:哪些詞或短語意思不明確?

讓人捉摸不透的多義詞

我們常常誤解所讀的文章或聽到的言論的意思,因為我們常常想當然地以為很多詞的意思都是顯而易見的。

找準關鍵詞

因為有人要你接受他的結論,所以你只需要去尋找那些影響你接受其結論的詞或短語。這樣說來,你應該在理由和結論中尋找這些詞或短語。

一個詞或短語越抽象,人們越有可能對其做出多重解讀。

當一個詞所指代的物件離特定的、具體的事例越來越遙遠,它的意義也就變得越來越抽象。

檢查有沒有歧義

第一個障礙是你自認為和作者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

你要養成不斷提問的習慣,不停地問“你這樣說是什麼意思”,而不是“我就知道你是這個意思”。

第二個障礙是認為術語只存在一個明顯的定義。

很多術語其實都不是這樣。因此,別忘了問一聲:“這些詞或短語中有沒有哪個會有不同的意思?”

判定你是否找到一處重要的歧義,最好的檢測方法就是將這個詞的不同含義替換到推理論證的結構中,看看改變這個詞的意思是否會對理由支撐結論的效度產生重大影響。

判定歧義

只有出現在分析推理過程中,意思不明確的詞才最為關鍵。

如果你沒有要求作者將這些意思不明確的詞語解釋清楚就貿然接受了他的論證,那你根本就不理解你同意或接受的到底是什麼。

看看上下文,這才是它的真實含義

這裡所說的語境(context),是指作者或演說者的背景。

如果你和想要說服你的人在論證過程中對術語的意思在理解上有偏差,那麼你首先就要解決這些偏差,然後才能接受他為你展示的推理過程。

要仔細檢查上下文語境來判定關鍵詞或短語的意思。如果意思還是難以確定,那你就發現了一處重要的歧義。如果詞語的意思很清楚但你卻不認同,那你就要警惕包含這個術語或短語的任何一個推理論證。

字典裡的定義不一定適合文章裡的情境

要對大多數有爭議的論題進行客觀評價,同義替換和舉例說明這兩種定義方式都不合適。

有用的定義則會指明具體的使用規則,而且越具體越好。

在很多說理論證中,你並不能從字典裡找到合適的定義,而上下文語境又不能讓意思變得清晰。

小心那些飽含感情色彩的詞語,它會讓你的思維短路

那些激發強烈情感反應的術語被稱為附加感情色彩的術語(loaded terms)。它們感動我們的能力大大超越了它們本身的描述性含義。這些術語給批判性思維帶來了極大的麻煩,因為它們暫時讓思維短路,通過直接連通情感線路來繞過描述性的意義通道,從而欺騙了人們的思想。

一定要對術語引發你怎樣的感情保持高度警惕!

誰想要說服你,誰就得負責解釋清楚

作者和演說者才是努力要說服你接受某些觀點的人。身為說客,他有責任回答你對可能存在的歧義的各種關心。

輪到你自己寫時,可得吸取教訓

當你留心到某個潛在的歧義,反串讓你有機會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儘量採用一個來自不同文化的人或一個有不同政見的人的思維框架。從另一個人的視角來探究你的論證,可能會把你的注意力吸引到你之前並沒有意識到的不明確之處。

把你的結論和理由拿出來和別人分享,比如朋友或同學。要鼓勵他們多提些問題。注意他們使用這個術語的方法是否和你有明顯的差別。

在你判斷某個潛在的歧義需不需要進一步加以解釋之前,先花點時間想想你的讀者和聽眾。

如果你的寫作是面向一群普通讀者,請牢記你所使用的專業性語言也許會讓他們覺得雲山霧罩,這樣你很快就會與他們失之交臂,而且可能再難重新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一旦你判斷自己的論證裡有個詞意思不明確,就一定要解釋清楚。在你說服別人接受你的結論和理由之前,你一定要確保讀者和你面對的是同樣的結論和理由。如果你害怕自己的表達不明確,那就仔細界定你的術語。

第5章 什麼是價值觀假設和描述性假設

只有你認同作者以為是理所當然而沒有明說的那些特定的想法,這個論證對你而言才是可以信服的。

一個論證表面可見的部分常常最有可能穿上華麗的外衣,因為展示這個論證的人總希望能說服你,讓你全心全意地接受這個論證。

批判性思維的最終結果是要求一個人虛懷若谷地接納各種觀點,理性評判這些觀點,然後在理性判斷的基礎上決定接受哪些思想或採取哪些行動。

假設有下列這些特徵:

(1)隱藏或沒有明說出來(大多情況下如此);

(2)作者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3)對判斷其結論有較大影響;

(4)可能有一定的欺騙性。

到哪兒去找假設

先檢查理由,然後檢查結論,尋找價值觀假設和描述性假設。

所謂假設,就是一個看法,通常沒有明說出來,而作者認為是理所當然,並用來證明其表面的推理論證。

找出幕後遙控的價值觀假設

這些不同結論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就是價值觀衝突的存在,或者說由不同參照系衍生出來的不同價值觀。

只有把這些價值觀假設新增到推理中,他們的理由才能從邏輯上證實其結論。

我們這裡所謂的價值觀假設(value assumption),是指一種想當然的看法,認為某些相互對立的價值觀中一個比另一個更重要。

兩種價值觀衝突時寧可要哪個

一個人對於特定價值觀的選擇常常是不會明說的,但是那個價值觀選擇無論如何都會對他的結論產生重大影響,同時也影響到他選擇捍衛這一結論的形式。這些關於價值取向的沒有明說的主張所起的作用就是價值觀假設。有些人稱這些假設為價值判斷。

所謂價值觀假設,就是在特定情形下沒有明說出來的喜歡一種價值觀超過另一種價值觀的偏向。我們把價值傾向和價值取向當近義詞使用。

比如說,有人在多數情況下都認為自由選擇比集體幸福重要(例如,穿著印有國旗圖案的服裝),但是當他看到可能會對集體幸福造成太大損害的行為時(例如,一個人發表種族歧視演說的權利),他就有可能改變自己的價值傾向。換言之,價值觀假設隨情境的改變而改變,它們在一種情況下適用,而一旦規定性論題的具體條件發生改變,我們就可能採用非常不同的價值傾向。

典型的價值觀衝突

如果你意識到有代表性的價值觀衝突,你就能更快地認識一個作家在得出特定結論時做出的價值觀假設。

對方的背景可以作為價值觀假設的一個線索

找到價值觀假設一個比較好的起點就是檢查一下作者的背景。儘量找出像作者或演說者這樣的人通常持有的價值傾向,越多越好。

並不是因為一個人身為某個團體的一員,就一定會認同這個團體的特定價值取向。以為同屬一個特定團體的任何一員想法都完全相同,這就犯了大錯。

可能發生的結果是價值觀假設的重要線索

論爭中所持的立場帶來的結果到底可不可以接受主要取決於個人的價值傾向。

在尋找價值觀假設的時候,你應該儘量一直說明價值傾向。遇到有爭議的主題,以這種方式說明價值觀假設可以不斷提醒自己作者放棄了什麼,又得到了什麼。

如果爭論的人採取相反的立場,他們會關心什麼

很多論證隱含的立場就和這個如影隨形的價值觀衝突有關。

一個例子:關於競爭與合作的爭論

涉及規定性論題的完整推理離不開理由和價值觀假設。

價值觀及其相對性

一個價值取向需要有證實它的理由,正如任何一個結論都需要理由一樣。這樣我們每個人才能研究其推理過程,然後形成我們的評價。

找出沒說出來的描述性假設

描述性假設(descriptive assumption)就是對這個世界過去、現在或未來是什麼樣的想法,而你應該記得,規定性的或者說價值觀假設是關於這個世界應該是什麼樣的那些想法。

一個理由是否能證實結論,或者說是否與結論有關,主要取決於我們能否找到沒有明說出來的想法,將理由和結論從邏輯上聯絡起來。

我們可以將這種描述性的假設稱為定義性的假設(definitional assumption),因為我們想當然地認定一個術語的意思,而這個術語可能有不止一層含義。

描述性假設就是沒有說出來的關於世界過去、現在和將來是怎麼樣的一種看法。

找到描述性假設的一些線索

一旦你的頭腦裡有了一幅整體論證的全面圖景,無論是外在的還是內含的因素都得以體現出來,你判定這個論證的強弱就顯得更加遊刃有餘了。

不斷思考結論和理由之間存在的鴻溝。

一定要找到作者或演說者心中可能想當然認為可以用來連線其理由和結論的所有假設。

尋找沒有明說出來的支撐其理由的那些想法。

將自己置於作者或演說者的立場。

將自己置於反對的立場。

認識到有可能存在其他方法來獲知理由中提到的好處。

避免表述不完全成立的理由來當作假設。

避免浪費時間分析無意義的假設

避免花費時間來分析這些無意義的假設。只有找到隱藏的較有爭議而又缺失的聯絡,你的尋找才是最值得的。

輪到你自己寫時,可得吸取教訓

第一,這些想法通常都沒有明說出來或者是假設成立的。

盡最大努力揭示那些引導你的思緒的假設。給那些試著接受你的交流者一個公平的機會,來全面理解你的推理論證。

發現描述性假設的一些線索

(1)不斷思考理由和結論之間的鴻溝。

(2)尋找支援理由的那些想法。

(3)把自己放到對立的反對立場。

(4)意識到還有其他潛在的方法可以獲得理由中提到的種種好處。

(5)對論題進一步學習瞭解。

第6章 推理過程中有沒有謬誤

批判性閱讀和聆聽的主要目標就在於判定結論的可接受程度或者價值大小。

(1)提供的推理需要明顯錯誤的或者讓人不能接受的假設才能成立,因此使推理和結論顯得毫無關係;

(2)把那些明明和結論無關的資訊弄得好像和結論有關,以此來分散我們的注意力;

(3)看似為結論找證據,而證據算數的前提則取決於結論本身已經成立。

所謂謬誤,就是推理中的欺騙手段,作者有可能利用這個欺騙手段來說服你採納其結論。

不用死記硬背各種謬誤的名稱也能找到推理中的謬誤

我們採用的策略就是著重強調自己提問自己的這套辦法,而不是要你死記硬背一堆各種各樣謬誤的名稱。

人身攻擊謬誤

有可能假設是明顯錯誤的

假設越可疑,推理和結論的相關程度也就越小。

滑坡謬誤(slippery slope fallacy)

追求完美解決方案謬誤(searching for perfect solutions fallacy)。

如果坐等完美解決方案的出現,我們常常會發現自己固守原地、動彈不得。

推理理由謬誤百出

偷換概念謬誤(equivocation fallacy)。

訴諸公眾謬誤(appeal to popularity fallacy,Ad Populum)。

訴諸可疑權威謬誤(appeal to questionable authority fallacy)。

訴諸感情謬誤(appeal to emotion)。當這類情緒反應本不應該和結論的真偽發生關聯時,這個謬誤就會發生。這類謬誤特別常見的三個地方就是廣告、政治論辯和法庭論辯。這種謬誤的一種常見形式是惡語中傷(name-calling),屬於一種人身攻擊,主要通過引起人們不好的感情聯想的言辭來給人戴帽子,試圖詆譭別人。

稻草人謬誤(straw-person fallacy)。 稻草人不是真人,而且很容易被擊倒,如同一個人犯了稻草人謬誤其立場很容易被攻擊一樣。要檢查一個立場被表現得到底有多公平,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出所有立場的事實。

虛假的兩難選擇謬誤(either-or false dilemma fallacy)。

當我們要為某一類行為尋求解釋時常常會遇到越想越糊塗的情形。

當有人宣稱他們發現了導致某個行為的原因,而實際上他們所做的不過是為這種行為起了個名字而已,我們要對這種亂扣帽子謬誤(explaining by naming fallacy)保持警惕。

警惕分散注意力的干擾

那些盡力要讓人接受其斷言的人常發現,只要他們防止別人太過詳細地審視他的相關理由,他們就可以捍衛這一斷言。

持論者使用的那些推理論證主要是為了轉移你的注意力,讓你不再關注最相關的那些理由時,你就要特別警惕。

光環效應謬誤

美德詞彙的使用是政客們經常玩弄的手腕,因為這個手法可以分散讀者或聽眾的注意力,讓他們不去關注具體的行動或政策,而這些行動和政策更容易招致反對和批評。

轉移話題謬誤(red herring fallacy)

只要你腦子裡謹記真正的論題所在,同時牢記解決這一論題所需要的證據,一般而言要找到轉移話題謬誤並不難。 這種型別的推理是錯誤的,因為僅僅改變討論的主題,很難被當做反對某一斷言的一個論證。

愚弄人的迴圈論證

結論由同一個結論來證明(只是表述不同)。這樣的論證其實是在迴避問題,而不是在回答問題。

迴圈論證謬誤(begging the question fauacy)

如果一個轉移話題的謬誤發生,問一下談話者可不可以回到原來的那個論題。

我為什麼要相信它

我們可以把這些看法稱為事實斷言(factual claims)。

如果需要證據,但又沒有看到證據,那麼這個斷言就是孤立論斷(mere assertion),意思是它是一個沒有用任何方式來加以證實的斷言。

為了客觀評價推理過程,我們要記住,有些事實斷言比其他事實斷言顯得更加可靠。

一個斷言的證據數量越多、質量越高,我們可以信賴它的程度就越高,我們也就越可以稱這樣的斷言為“事實”。

支撐一個看法的證據越多,這個看法的“事實性”也就越高。

你的證明是什麼? 你怎麼知道它是真的?證據在哪裡? 你為什麼相信它?你確信它是真的嗎? 你能證明嗎?

任何一個提出論證的人,如果他想要你認真考慮這個論證,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你的這些問題。他們知道自己有實質性的證據來證實其斷言,因此,他們也想告訴你這些證據,希望你能漸漸認同他們的結論。

如果有人對出示證據這一簡單要求的反應是怒火中燒或退避三舍,他們這樣做常常是因為自己覺得尷尬難為情,因為他們意識到,沒有證據,他們對自己的看法本來不應該那樣底氣十足。

事實斷言的可靠程度越高,這一交流的說服力也就越強。

事實斷言可靠嗎

我們遇到的事實斷言是:①描述性結論;②用來證實描述性或規定性結論的理由;③描述性假設。

用來證實假設的那些證據很少會出現,儘管在很多情況下這樣的證據在判定論證的質量方面會大有裨益。

證據從哪兒來

在三種情況下我們最傾向於同意它是事實斷言:

(1)當這個斷言表現為無可置疑的常識,比如下面這樣的斷言:“舉重可以鍛煉出身體中的肌肉。”

(2)當這個斷言是從無懈可擊的論證中得出的結論。

(3)當這個斷言在同一場交流中被很多過硬的證據合理地加以證實,或者由我們所知道的其他證據來證實。

所謂證據,就是持論者所告知的明確資訊,用來證實或捍衛一個事實斷言的可靠性(參見第2章)。在規定性論證中,需要有證據來證實屬於事實斷言的那些理由;在描述性論證中,需要有證據來直接證實一個描述性的結論。

你總是在找更好的證據,如果一根筋地去找完美證據,那你肯定要洩氣。

直覺作為證據可靠嗎

當我們用直覺來證實一個斷言,我們依賴的是“常識判斷力”,或者依賴我們的“預感”,或是依賴“第六感”。

所謂直覺,就是我們相信自己對某件事有直接的洞察力,卻不能有意識地說出理由的過程。

很多直覺依賴於無意識的加工,極大地忽視了相關證據,並且反映出強烈的偏見。因此,我們必須要警惕單憑直覺證實的那些斷言。

但有時直覺其實也依賴於一些其他型別的證據,比如大量相關的個人經歷和閱讀經驗,會不知不覺地從我們腦海的某個角落釋放出來。

有時候,第六感並不是盲目的,只是無法對其加以解釋。作為批判性思考的人,我們只是想查明那些依賴於直覺的斷言有沒有其他型別的證據來證實。

個人經歷作為證據可靠嗎

因為個人經歷過的事在我們的記憶裡總是活靈活現,我們總是依靠它們做證據來支援一個看法。

因為單一的個人經歷,甚至是個人經歷的總和,根本不足以構成一個有代表性的經歷樣本,個人經歷常常會導致我們犯下以偏概全謬誤(hasty generalization fallacy)。

典型案例作為證據可靠嗎

典型案例(case examples)。

因為生動具體的案例訴諸我們的情感,它們分散了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不再糾纏於它們作為證據的價值,不再搜尋其他更為相關的研究證據。

當心那些引人注目的典型案例被人用作證明!

儘管典型案例和某個結論表現出一致性,但不要讓這種一致性欺騙了你。

如同個人經歷一樣,它們也展現出各種重要的可能,讓抽象的資料呈現出生動的個人面孔。它們讓人們更容易聯想到某個論題,因此對它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

當事人證詞作為證據可靠嗎

選擇性。人們的經歷總是迥然不同。那些盡力想要說服我們的人總是小心選擇他們要用的證人和證詞。

個人利益。

省略資訊。當事人證詞很少會提供足夠的資訊作為判斷的基礎。

人為因素。

專家意見作為證據可靠嗎

你應該記住的是專家也會常常犯錯誤。

對於所談論的這個主題該專家所擁有的專長、訓練或特別知識到底有多少?這個主題是不是他潛心研究多年的成果?或者,這個人有沒有與此主題相關的豐富經歷?

我們所說的有偏見或有歧視,意思是我們在檢視證據之前就對某事的好壞懷有強烈的個人感情,強烈到干擾了我們公正評價證據的能力。

引用套引用的問題

如果你遇到訴諸專家意見的情況讓人很難確定原始斷言的要點,這時候你就要加倍提防。

輪到你自己寫時,可得吸取教訓

你的結論或是理由爭議性越大,你花在提供證據上的時間就應該越多。

你應該特別留意那些只依賴於一個當事人證詞、一個專家意見或者是其他型別的在學術類寫作中較少考慮到的證據來加以證實的論證。

第7章 論據的效力如何:直覺、個人經歷、典型案例、當事人證詞和專家意見

個人觀察作為證據可靠嗎

一種有價值的證據就是個人觀察,它是很多日常推理和科學研究的基礎。

觀察者,不像特定的鏡子,並不能給我們提供“純粹”的觀察。我們所“見”所說的都是經過一系列的價值觀、偏見、態度和期望值過濾後剩下來的東西。

最可信的報道往往是基於最近得來的觀察,而且是幾個人處在最佳環境裡同時得來的觀察,他們沒有和觀察的事件有關的明顯而又強烈的期望值,同時也不帶有任何偏見。

研究報告作為證據可靠嗎

有一種型別的權威意見常常大量依賴於觀察,並且常常佔有特殊的分量,那就是研究報告:通常是由訓練有素的科研人員來系統地收集觀察資料。

科學研究,如果進行得比較理想的話,是我們獲得證據的一個最好的來源,因為科學研究強調可驗證性、可控性和精確性。

第8章 論據的效力如何:個人觀察、研究報告和類比

研究結果能採用嗎

(1)研究的質量有高有低,差別很大。

(2)研究成果常常會互相矛盾。

我們需要不斷追問以下這個問題:“其他的研究人員有沒有核實過這些發現?”

(3)研究結果並不能證明結論。充其量它只能支撐結論。

(4)如同我們大家一樣,研究人員也有他們的期望值、態度、價值觀和需求,這使他們所問的問題、做研究的方法、解釋研究結果的方式都烙上了偏見的印記。

不論一個科學報告看上去顯得多麼客觀,還是難免會夾雜了重要的主觀因素。

(5)作者或演說者常常歪曲或者簡化研究結論。

(6)研究的“事實”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發生改變,尤其是關於人類行為的那些斷言。

(7)研究的人為程度到底怎麼樣常常也會導致研究的變化。

(8)對經濟效益、社會地位、人身安全和其他因素的需求可能會影響到研究的結果。

強求確定性謬誤(impossible certainty fallacy)。

評價科學研究的一些線索 將以下這些問題應用到科學發現中,以此來判斷這些發現是不是可靠的證據。(1)報告的資料來源的質量怎麼樣?

(2)除了資料來源的質量外,交流中有沒有其他的線索顯示這項研究完成得很出色?

(3)研究進行的時間離現在有多久,有沒有理由讓人相信研究結果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發生改變?

(4)這項研究的結果有沒有被其他的研究重複過?

(5)持論者在選擇研究的時候是怎樣精挑細選的?

(6)有沒有什麼強勢批判性思維的證據?

(7)有沒有理由讓人蓄意要歪曲這項研究?

(8)研究的條件是不是人為製造的並因此遭到扭曲變形?

(9)根據研究樣本,我們概括的範圍到底有多大?

(10)研究人員所使用的調查報告、問卷調查、等級評定或其他測量結果有沒有偏見或者歪曲的現象存在?

樣本能夠代表整體嗎

對見到的很多公開發表的概括總結都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看看有沒有可能是過度概括(overgeneralizing)。

能否從研究結果中進行概括主要取決於科研人員所研究的事件或人群的樣本數量、覆蓋範圍和抽取的隨機性。

(1)樣本的覆蓋率必須要大到足以產生概括或得出結論的程度。

(2)對研究者將要從中得出結論的所有事件的型別,樣本必須覆蓋足夠的範圍或者說包含足夠的多樣性。

(3)樣本的隨機性越大越好。

沒有致力於蒐集足夠樣本進行研究所導致的就是研究結果的過度概括,所表述的概括性結論遠遠超過此項研究所能保證的範圍。

只有和我們研究過的人群或事件類似的或相同的情況我們才能加以概括。

調查和問卷的回答真實嗎

調查和問卷通常被用來測試人們的行為、態度和看法。

首先,要使調查的回答變得有意義,針對這些調查的回答就必須是實話實說。也就是說,口頭彙報必須要反映心中真實的看法和態度。

可能會提供自己認為應該提供的答案,而不是真實反映內心想法的答案。

你不能想當然地以為調查得到的答案就準確反映出調查物件真實的態度。

其次,有很多調查問題的措辭顯得含糊不清,這樣的問題可以做出多重解讀。

一個問題的表述越具體清晰,不同的人就越有可能對其做出相同的解讀。

最後,調查本身所包含的很多偏見讓它們變得更加可疑。

其中兩個最重要的偏見是措辭偏見(biased wording)和語境偏見(biased context)。

調查和問卷資料必須接受審查來看看它們有沒有可能存在偏見。小心檢視問題的遣詞用字!

另一個重要的語境因素就是問卷長度。

哪怕是片面的調查也可能會承載大量的資訊,但是你需要知道偏見之所在,以防止自己過分被調查結果所說服。

類比作為證據可靠嗎

一個論證用兩件事物之間熟知的相似點作為基礎,推匯出關於其中一件事物的一個相對未知特徵的結論,這樣的論證就叫做類比論證(argument by analogy)。

類比既能激發深刻的見解同時又能矇蔽我們。

一旦我們理解了類比的本質和結構,我們就能識別出論證當中的類比了。

一定要經常尋找那些試圖通過框架把人們的反應引向一個特定目標的比較。通過仔細評價框架類比,我們就可以避免一個潛在的具有欺騙性的類比的誤導。

要評價一個類比的質量,你需要關注以下兩個因素。 (1)兩個作比較的事物相同和相異的方式。(2)相似點和不同點之間的關聯。

相關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就是直接和類比所展示的那些潛在的原則相關的。

(1)識別你正在研究的情況的一些主要特徵。 (2)儘量找出與上述情況有相同特徵的其他你所熟悉的情況,開動腦筋,儘量想象出多種不同的情況。(3)儘量判斷熟悉的情況是否能為你提供關於不熟悉的情況的一些洞見。

哄騙或者欺騙我們相信的類比符合我們對下面這個推理謬誤的定義,這樣的欺騙叫做錯誤類比謬誤(faulty analogy fallacy)。

從某種意義上說,所有類比都是錯誤的,因為它們做出了錯誤的假設:兩樣東西在一兩個方面有相似之處,它們在其他重要方面也必然會有相似之處。

輪到你自己寫時,可得吸取教訓

在開始獨立研究之前,研究者往往先建立一套程式或規則來指導研究的過程,這些程式的正式名稱叫做方法論(methodology)。

保留精確的可隨時檢視的記錄。

一個網站的建立者很可能有一個政治的、商業的甚至是藝術的標準,只是表面上看不出來。

第9章 有沒有替代原因

所謂替代原因是指一個言之成理的替代解釋,可以說明為什麼特定的結果會發生。

可能的原因不止一個

得到的教訓

(1)很多型別的事件都可以通過各種相互替代的原因來加以解釋。

(2)專家可以檢查同一個證據而發現不同的原因對其加以解釋。

(3)大部分持論者只給你那些他們喜歡的原因,獨立思考的讀者或者聽眾必須自己找出替代原因。

(4)想出替代原因是個創造性的過程,通常情況下,這類證據不會是一目瞭然的。

(5)最後,特定因果斷言的確定性和言之成理的替代原因的數量正好成反比。因此,找到多個替代原因可以讓批判性思考的人真正變得理智而謙遜。

唯一的原因,還是原因之一

人們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試圖找出一件事的簡單而又唯一的原因,而事實上這個原因是由許多共同起作用的原因聯合起來的結果—這些原因共同起作用創造了事件發生所需要的整體環境。

我們找出的任何一個單獨的原因都極有可能是引起事件發生的其中一個原因,而不是其唯一的原因。

如果持論者不能考慮到各種原因的複雜性,他們就犯了過度簡化因果關係謬誤(causal oversimplication fallacy)。

在某種意義上,幾乎所有的因果解釋都會過度簡化,因此,有些持論者所提供的解釋即使並不包含某樁事件每一種可能的原因,你也得公平對待他們。

組間差異的替代原因

當你看到持論者利用組間差異的發現來證明一個原因時,記住要常問一句:“有沒有可能存在替代原因也解釋得了這種組間差異?”

很多種因素可能引起研究組之間的差異!

相關不能證明因果關係

有相關並不能證明存在因果關係!

應該能夠辨認出兩種常見的因果關係的推理謬誤了:因果混淆謬誤(confusion of cause and effect fallacy)和忽略常見原因謬誤(neglect of common cause fallacy):

“在這之後”不等於“因為這個”

通常我們想這樣解釋一樁特殊事件:因為乙事件發生在甲事件之後,所以甲事件引發了乙事件。這樣的推理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人類都有這種強烈的傾向,願意相信如果兩件事緊隨前後發生,那麼第一件事肯定導致了第二件事。

如果我們錯誤地得出結論說第一件事引起第二件事是因為它發生在前,我們就犯了事後歸因謬誤(全稱為“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 fallacy”,拉丁文的意思是“在這之後,所以是因為這個的謬誤”。)

一件事緊接在另一件事後面發生的這一發現本身並不能證明兩者之間有因果關係,這可能只是一個巧合。

很多事件並非只有一種解釋

基本歸因錯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在這種錯誤裡,我們在解釋他人的行為時普遍高估了個人傾向的重要性而低估了環境因素的作用。

千萬不要貿然接受你所遇到的事件的第一個解釋。

要尋找替代原因,努力去比較它們的可信度。要考慮採取其他不同視角,這樣事件所涉及的利益方就可能會被考慮進去。閱讀事件的多種不同版本來幫助你擴大見解的範圍。我們必須接受這一事實,那就是有很多事件並不是只有一種解釋。

哪個原因更合理

作為一個會批判性思考的人,你就得竭盡所能地評估各種不同的解釋中每種解釋怎樣契合當前的證據,要竭力對你自己的偏見保持敏感和警惕。

輪到你自己寫時,可得吸取教訓

發掘潛在的原因

一旦你選定了一個論題,下一步就是竭力思考這個問題可能存在的答案。這個過程可能變成一個富有創造力的過程。處理這個任務的一種最佳方法就是採取一個五歲淘氣小孩愛問個不停的態度,一直不斷地追問為什麼。

朋友、同學還有生活中的其他人在你開動腦筋的時候都可以幫助你。他們可能想出一個你從來就沒有想到過的原因。

逐步縮小潛在原因的範圍

你應該時時刻刻向讀者證明你並沒有忽略其他可選的解釋。也許隨著你的研究的展開,你發現貌似言之成理的解釋實際上並不能被證據所證明。你應該老老實實地告訴讀者。

第10章 資料有沒有欺騙性

統計資料可能而且經常騙人。它們並不必然就證明表面上想要證明的一切。

不知來歷的和帶有偏見的資料

第一個策略就是儘量找到足夠多的關於這些資料是如何採集的資訊。

不知來歷的統計資料最常見的一個用處就是用大量的數字給別人加深印象或讓別人肅然起敬,這些呈現出來的數字的精確性常常會讓人懷疑。

在對這樣的資料做出反應之前,我們先要問一聲它們是怎麼得來的。

令人困惑的平均值

平均數(mean)

中位數(median)

眾數(mode)

當你見到平均值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問一下:“是平均數、中位數還是眾數,選擇的平均值不同會不會產生什麼影響?”要回答這個問題,請想一想平均值的不同含義會對資訊的意義造成怎樣的改變。

當我們遇到平均數的時候,瞭解全距和數值分佈的一個總體好處就是這樣做會提醒你大多數人或事並不正好符合平均值,與平均值差異極大的結果也在意料之中。

把一個結論改頭換面包裝成另一個結論

要加倍注意統計資料的措辭和結論的措辭,看看二者是不是指的同一件事情。如果不是,作者或演說者就很可能是在用資料說謊。

省略資料也是欺騙

當你遇到聽起來讓人動心的數字或者百分比,一定要當心!

當你遇到資料的時候,一定要問一句:“有什麼相關的資訊缺失了?”

表述方式不同效果更加動人

當你遇到使用這樣的統計數字的論證,一定要判斷這些風險降低是怎樣判定的,如果用絕對方式進行表達這些結果會有怎樣的不同,會變得更加動人還是褪色不少。

輪到你自己寫時,可得吸取教訓

評估資料的一些線索

(1)儘量找出如何獲得資料的相關資訊,越多越好。問一下:“這位作者或演說者是怎麼知道的?”持論者想要用大量的數字來讓你動心或者讓你驚心的時候,你尤其要警惕。

(2)要對描述的平均值的型別感到好奇,分析一下知道事件的全距和數值分佈是不是會對資料多了一個有用的視角。

(3)資料使用者拿一件事的結論來證明另一件事時你要特別當心。

(4)先不去看作者或演說者使用的資料,把所需的資料證據和實際提供的資料做比較。

(5)從資料中得出你自己的結論。如果這結論和作者或演說者的結論不一致,那麼很可能其中有什麼地方出錯了。

(6)判斷有什麼資訊缺失了。對於誤導性的數字和百分比以及缺失的比較,你要特別當心。

第11章 有什麼重要資訊被省略了

真正的自主思考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尋找作者到底隱瞞了什麼資訊,不論其是無心省略還是有意隱瞞。

接受說服之前,先打個問號

你應該記住幾乎任何一個你所遇到的資訊都有一個目的。

重要的省略資訊就是那些影響到推理過程的資訊。

不完整的推理在所難免

不完整的推理在所難免,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由於時空的限制。

第二,我們大部分人的注意力持續的時間都很有限,如果資訊長得沒完沒了我們就會覺得厭倦。

第三個原因是進行論證的人所擁有的知識總是不完全的。

第四個原因是因為作者直截了當地想要欺騙你。

第五個原因就是那些儘量給你提建議或想要說服你的人的價值觀、信仰和態度常常和你的並不相同。

識別省略資訊的線索

找到常見型別的重要資訊的一些提示

  1. 常見的反駁論證a. 反對的人會提供什麼樣的理由? b. 有沒有研究和所說的研究相沖突?c. 有沒有備受尊敬的權威人士提供的例子、證詞和觀點被省略掉,或者支援論證的對立面的類比被省略?
  2. 遺漏掉的定義如果關鍵詞用另一種方式定義,這個論證會有怎樣的不同?
  3. 遺漏的價值觀偏向或者視角a. 不同的價值觀會不會產生處理這一論題的不同方法? b. 從與說話者或作者不同的價值觀出發會產生怎樣的論證?4. 論證中所指的“事實”的來源 a. 這些“事實”的來源是什麼?b. 事實斷言是不是由出色的研究或者可靠的來源支撐?
  4. 用來獲得事實的程式細節a. 有多少人完成這個問卷調查? b. 調查的問題是怎樣措辭的?c. 調查物件有沒有大量的機會來提供與問卷選項不同的答案?
  5. 收集或組織證據的其他技巧a. 訪談研究得來的結果和書面問卷調查得到的結果可能有怎樣的不同? b. 實驗室試驗會不會產生更可靠更豐富的結果?7. 遺漏掉的或者不完整的數字、圖表、表格或者資料 a. 如果資料包含早期或者後來的證據看起來會不會不一樣?b. 作者有沒有故意“拉長”數字讓差距顯得更大一些?
  6. 省略的結果,不管是正面反面結果,短期長期結果,還是提倡和反對的結果

a. 論證有沒有遺漏了提議的行動所帶來的重要的正面或反面結果?代價是什麼?好處又是什麼? b. 我們需不需要知道行動對下列任何一個領域的影響: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生物的、精神的、健康的或環境的?9. 當為特殊的預測技巧進行辯護時省略掉預測的失敗,或者預測的失誤 a. 當“通靈巫師”或者“直覺主義者”推銷他們的特異能力時,我們需要追問他們的預測被證明不真實的概率有多少。b. 我們需要知道經濟學家、理財顧問、體育運動賭博人士和政治權威人士預測失敗的概率,如同要知道他們成功的概率一樣,然後我們才能得出結論說他們擁有特殊的才幹。

考慮是否有負面效果

被提倡的行動的潛在負面效果

在考慮省略掉的資訊時要記住問一句:“這個行動潛在的長期的負面效果是什麼?”

面對資訊缺失的現實

自動宣告只要資訊仍然找不到你就不能做出決斷,那就會阻止你形成任何觀點。

輪到你自己寫時,可得吸取教訓

你得自己判斷什麼樣的省略資訊是最重要的。當一條省略的資訊能夠強烈影響到讀者對你的論證所持的立場,那麼這個資訊就非常重要。

第12章 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結論

各種假設和多個結論

結論只有在某人對理由的含義進行特定的解讀或者假設之後才能得出來。

二分式思維方法:妨礙我們考慮多種可能性

二分式思維方法(dichotomous thinking)。這種型別的思維方式往往將一個可能存在多種答案的問題假設成只有兩個可能的答案。

運用兩分法思考問題的人常常是一成不變,容不得異議存在,因為他們不能理解語境對特定答案產生的重要性。

一成不變的二分式思維限制了你決定和選擇的範圍。更糟糕的是,它過度簡化了複雜的情況。結果採用二分式思維的人很容易變得糊里糊塗不知就裡。

尋找多個結論

你先要研究這些理由,不要急於去看結論,嘗試從這些理由中推斷出儘可能多的結論。

某個條件下才合理的結論

我們需要謹慎地使用條件句(if-clauses)來創造多種結論。在條件句中,我們陳述一個假設的條件,目的是幫助我們得出某個特定的結論。

條件句為你提供了多種結論,在你對爭論做出評判之前你應該先評估一下這些結論,它們同時也增加了可能的結論的範圍,從中你可以選擇出自己的立場。

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可能結論

尋找這個問題不同的解決方法就是這個論證可能得出的結論。

辨認備選結論的一些提示

(1)努力找出從理由當中可以推匯出的儘可能多的結論。

(2)使用條件句來限定備選的結論。

(3)重新將論題表述為“我們該怎樣來處理乙問題”。

讓思維更加靈活

雖然我們對於邏輯和事實表示出極大的敬意,作為形成結論的嚮導,我們也不能過分誇大它們的價值。

不是所有的結論都生來平等

要記住有些結論可能比其他結論更能站得住腳,而最值得相信的結論應該是那些最能影響到你對作者的推理進行反應的那些結論。

一旦分歧確立,那麼一個論證就和另一個論證地位相等。

--------------------------文件資訊-------------------------- 讀書筆記由博主整理編輯,供非商用學習交流用 如本文涉及侵權,請隨時留言博主,必妥善處置 版權宣告:非商用自由轉載-保持署名-註明出處 署名(BY) :dkjkls(dkj卡洛斯) 文章出處:http://blog.csdn.net/dkjk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