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Flask開發系列之初體驗

Flask開發系列之初體驗

Flask開發初探

介紹

在日常開發中,如果需要開發一個小型應用或者Web介面,一般我是極力推崇Flask的,主要是因為其簡潔、擴充套件性高。

從這篇文章開始,我會寫一個關於Flask的系列文章,通過多個例項,由淺入深,融入自己使用Flask的心得,希望能幫助更多朋友學習Flask。

在此之前,建議你瞭解常見理論(包括檢視、模板等),閱讀Flask的官方文件,瞭解sqlalchemy,有一定的前端基礎。

開發環境:ubuntu + Python2.7X + mysql

本系列文章程式碼將持續更新於 my github

一個最簡單的應用

首先介紹一個Flask中最簡單的應用,建立app.py,編寫: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
def hello_world():
    return 'Hello Flask!'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

使用命令python app.py,執行該指令碼,就啟動了該應用,在瀏覽器中輸入應用地址(一般是127.0.0.1:5000),便可檢視到"Hello Flask"。

關於這部分程式碼的具體含義我不多做介紹,有疑問的朋友可參見這裡

需要說明的是,若開發簡單應用(介面較少,不依賴資料庫等),可以使用這種單檔案模式生成的方式。當專案應用需求較大時,自然是不能使用單檔案模式,因為這樣顯得笨重且不易維護,這時就需要考慮到專案結構了。

專案結構

對於Web開發,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建立專案結構,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下我常用的專案結構:

  • app
    • app
      • templates (MVC中的V,存放模板檔案)
      • static (存放靜態檔案,包括css和js檔案等)
      • models (對映資料庫表結構)
      • utils (通用功能模組)
      • __init__.py (模組初始化檔案)
      • views.py (MVC中的C,存放檢視函式)
      • config.py (配置檔案)
    • manage.py (資料庫遷移檔案)
    • serve.py (專案啟動檔案)

著手開發

重要概念

開發之前呢,先簡單介紹這篇文章中關於Flask很重要的幾個概念。
1. 路由:所謂路由,就是處理URL和函式之間關係的程式,Flask中也是對URL規則進行統一管理的,使用@app.route修飾器將一個函式註冊為路由。

2. 藍圖: 程式設計講究的是功能模組化,從而使程式碼看起來更加的優雅和順暢, 在Flask中,藍圖可以將各個應用組織成不同的元件,實現程式碼的模組化。比如一個系統有兩種角色,一個是普通使用者user,另一個是管理員admin,那麼他們所擁有的許可權和功能有很大差異,若將其放在同一個檔案下,程式碼量相對較大且不易維護,若進行版本控制時,也很容易出現衝突,這時可以建立藍圖加以區分。

3. sqlalchemy:

SQLAlchemy是Python中最有名的的ORM框架,所謂的ORM(Object-Relational Mapping),就是將關係資料庫的表結構對映到物件上(程式中的類),可以將資料庫表中的一行記錄與一個物件互相做自動轉換。

它支援多種資料庫引擎,封裝了各種資料庫引擎(SQLite,MySQL,Postgresql,Oracle等),對於不同的資料庫,只需要做簡單的修改,工作量大大減少。

在Flask中,可以使用Flask-SQLAlchemy管理資料庫,使用命令安裝:

pip install flask-sqlalchemy

V1.0

第一個版本V1.0將建立專案目錄,介紹一個較為簡單的應用:結構化Flask專案,並簡單使用模板和靜態檔案進行前端展示。

建立藍圖

首先,在views.py中建立藍圖:

# coding:utf-8

from flask import Blueprint

views = Blueprint('views', __name__)

然後,在__init__.py初始化應用,新增views藍圖:

# coding:utf-8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from views import views


def create_app():
    app = Flask(__name__)
    app.register_blueprint(views)

    return app

檢視函式

這樣views藍圖被定義,使用views藍圖,開啟views.py,編寫檢視函式定義路由,這裡:

@views.route('/')
def home():
    return "Hello Flask!"

啟動指令碼

編寫專案啟動指令碼serve.py:

# coding:utf-8

from app import create_app

app = create_app()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debug=True)

使用"python serve.py"命令執行該專案,便可在網頁上顯示"Hello Flask"。

使用模板和靜態檔案

在web開發中,我們自然是需要使用模板(template)和靜態檔案(static)來生成更加豐富的網頁。模板即是包含了程式頁面的html檔案,靜態檔案指的是需要在HTML檔案中載入的CSS、JavaScript和圖片等資原始檔。那麼具體如何使用呢?

這裡在上述例項的基礎上,使用模板和靜態檔案在介面中加載出"Hello Flask",如下:

  1. 在templates資料夾中建立home.html;
  2. 在static資料夾中建立style.css,並在home.html中引用;
  3. 在路由函式中,使用render_template引用模板,如下:
# coding:utf-8

from flask import render_template, Blueprint

views = Blueprint('views', __name__)

@views.route('/')
def home():
    return render_template('home.html')

相應的,在templates資料夾中建立'home.html‘,執行"python serve.py"便可在網頁中顯示home.html中的內容Hello flask。

V1.1

這部分將在上一版本的基礎上,實現一個web應用中很常見的場景:提交表單與入庫操作,當然這個場景最典型的是註冊功能,那不妨以該功能舉例。

簡單說來,這裡我們的註冊功能就是收集驗證資料並存入資料庫。當然,為了保證資料安全性,這裡我們對使用者密碼進行加密。

使用資料庫

下面將以mysql舉例。

配置
首先,在config.py中配置資料庫:

# coding:utf-8


class Config():
    SQLALCHEMY_DATABASE_URI = DATABASE_URL = "mysql://root:[email protected]/learn_flask?charset=utf8"
    SQLALCHEMY_TRACK_MODIFICATIONS = False"

接下來,在models中建立資料庫對映表,建立一個Users表,包括使用者名稱,郵箱,密碼三個欄位:

# coding:utf-8
from flask_sqlalchemy import SQLAlchemy

db = SQLAlchemy()


class Users(db.Model):
    id = db.Column(db.Integer, primary_key=True)
    name = db.Column(db.String(128), unique=True)
    email = db.Column(db.String(128))
    password = db.Column(db.String(128))

    def __init__(self, name, email, password):
        self.name = name
        self.email = email
        self.password = password

這樣,我們就完成了Users表的對映,那麼接下來,需要完成資料庫的初始化,以應用於該專案中,修改__init__.py檔案:

def create_app(config='app.config.Config'):
    app = Flask(__name__)
    with app.app_context():
        app.config.from_object(config)

        from models import db, Users
        url = make_url(app.config['SQLALCHEMY_DATABASE_URI'])
        db.init_app(app)
        try:
            if not database_exists(url):
                create_database(url)
            db.create_all()
        except OperationalError:
            db.create_all()
        except ProgrammingError:
            pass
        else:
            db.create_all()
        app.db = db
    app.register_blueprint(views)
    return app

這時,啟動該專案,就會在mysql中建立資料庫“learn_flask”,說明資料庫配置正確。

註冊功能的實現

準備工作完畢,接下來就著手實現註冊功能。

為了體現模組化思想,我們不妨來建立一個user藍圖,用來編寫與使用者相關的所有功能,建立藍圖與初始化在V1.0中已介紹,在此不再贅述,正好給大家一個練手的機會。

接下來建立註冊檢視函式,並對傳入的使用者名稱、郵箱和密碼進行驗證:

@user.route('/register', methods=['POST', 'GET'])
def register():
    if request.method == 'POST':
        name = request.form['name']
        email = request.form['email']
        password = request.form['password']
        repassword = request.form['repassword']

        errors = judgemember(name, email)
        if password != repassword:
            errors.append('兩次密碼輸入不一致')
        if len(errors) > 0:
            return render_template('register.html', errors=errors)
        else:
            user = Users(name, email, password)
            db.session.add(user)
            db.session.commit()
            db.session.close()
            return redirect(url_for('views.home'))
    else:
        return render_template('register.html')

關於前端檔案,這裡就不列出來了,不熟悉Jinja的可以看下其具體的用法,具體程式碼見 my github

建立除錯完畢,開啟瀏覽器,訪問“/register”即可看到以下介面: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介紹的全部內容,歡迎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