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難,面試失敗的核心原因已經找到
作者:接地氣的陳老師
--------------------------------------------------------------------------------------------------
本文5000字,閱讀完畢需10分鐘
這是目睹了眾多同學失業半年找不到工作的慘狀後總結的核心問題,字字帶血,大家認真吸收,前車之鑒
開場一波暴風驟雨般的吐槽
心懷不滿
離職回家
資料沒帶
數據沒拿
經驗不夠
面試總瞎
沒有項目
見面說啥
惡補知識
越補越怕
晚睡晚起
精力匱乏
倆月沒成
心中害怕
士氣低落
該咋辦啊
已經離職的同學,自己對照下中了多少槍
沒有離職的同學,看看有沒有這個壞征兆
新人的核心痛點是什麽
這可能是很多職場剛起步的同學的最大痛點:根本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麽。因為自己只是一個小螺絲釘,幹的是很具體的細節工作。完全不知道有什麽用。不知道有什麽用,就不知道自己做出了什麽成果,就不知道如何在簡歷中突出自己的優勢。就會感覺自己雖然有1-2年工作經驗,但積累甚少,沒啥專業成份。求職的時候,看著那些高級別職位的招聘要求,似乎總有一兩項與自己不符合。投簡歷的時候沒信心,回答用人部門的問題很心虛。
拿數據分析工作舉例子。很多同學每天就是業務要個數就寫幾十行sql,完全不知道為啥要這個數。求職的時候一看崗位要求:運用數據挖掘/統計學習的理論和方法,深入挖掘和分析用戶行為、業務數據,
類似的情況,在其他崗位也有。做策劃的專員想面試策劃經理,美工、文案寫了一大堆,然而為什麽配合這次活動要出這種文案?不同活動是否文案不同?不同文案能達到什麽效果?到底怎麽量化文案效果?完全答不上來。明明自己有很多好的想法,可無法驗證效果。很容易給面試官一種:這個人只會誇誇其談,沒有獨立設計能力的感覺。
做運營的專員想面試運營主管,可只會做具體的運營活動。到底為什麽這麽做?做了對指標貢獻多少?有沒有更好的做法?更好的做法又好成什麽樣?完全講不上來。很容易給面試官一種:這個人只會打雜,沒有獨立運作能力的感覺。最後空吃啞巴虧,白瞎了自己2年的艱苦工作,看起來著實讓人可惜。
總之,想要體現自己的能力,只靠重復嘮叨自己什麽都會幹,是不夠的。數據說話是根本。想要數據說話,就得去收集數據,得弄懂到底自己做的事情被誰用,用到什麽地方去了,對公司實實在在有什麽幫助。具體來說,要掌握的知識包含以下內容:
(劃重點)第一,企業是做什麽生意的、靠什麽賺錢。後續這是所有知識的起點;第二,企業的組織架構,各個部門的分工,自己部門的位置,自己負責工作在整體分工中的作用。知道了這些,就能判斷自己到底在企業裏是幹什麽的,是守門員還是前鋒;第三,工作流程。自己的需求是從哪裏來的,我需要誰協助,我交付了工作被用到什麽地方去了,他們又是怎麽利用我的工作成果的;第四,工作數據。我的工作是什麽內容,一般我的工作要多長時間做完,我的工作有幾種做法,不同做法需要多長時間,達成什麽效果;第五,成果數據,我的數據對誰有直接幫助,用什麽指標考核,最新的數字是多少,同行又是多少。
這五個問題,其實是咨詢工作做企業經營模式診斷時最常用的五大問題,可以幫助咨詢顧問快速建立起對一個企業的認識,並且找到自己需要幫助的部門最關心的考核指標,避免出現辛辛苦苦幹半天,最後老板不收貨的窘境。這個方法也同樣適合給同學們做知識儲備,讓大家量化表達自己的工作能力與成果。陳老師見過太多新人吃這個啞巴虧,只知道低頭走路,不擡頭看看天,死活就是證明不了自己的能力。
實際上我自己也吃了很多這方面的虧。當年我剛有2年經驗的時候,也和很多新人一樣覺得這一行本事學的差不多了。就像那個剛學會用錘子的少年,看什麽都是釘子一樣。我也很想錘一個部門經理回來。結果好幾次被教做人,那些噴人的話至今猶在耳邊:你憑什麽說這個是你做出來的?你憑什麽說這個做的好?你憑什麽說做出這麽多業績就算好?你憑什麽認為這個要你來做才行換了別人就不行?你只是空口說要這麽做你怎麽證明這樣做沒問題。……等等等。被人懟多了以後,現在我對新人口氣上都很平和了。我深知大家都不愛這麽被人直接挑戰,那感覺就像飛龍騎臉啊。但是要求上還是一樣嚴格的:工作流程必須清晰,工作過程必須量化,工作成果和指標掛鉤!否則不要談自己有什麽能力。
尤其是非銷售類崗位,比如運營、策劃、數據分析,更需要做這種儲備。因為做銷售類崗位是實打實的為公司掙錢,人家有客戶資源有業績,就是金牌銷售。但是像運營和策劃,都是通過公司的銷售和產品間接的影響業績,就不能很堅實的說:這個業績就是我做出來的,就需要通過多維度的數據對比,論證自己的貢獻。數據分析崗位更不用說了,距離實際業務更遠,如果只是寫sql沒有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為什麽企業不招個剛畢業的小哥來寫呢?如果沒有真刀真槍試過使用模型,企業為什麽要相信一個表哥能從事模型開發?
提前準備至關重要
這些知識儲備,都是要在離職前準備好的。當我們還在一個公司的時候,想查內部組織架構,想查內部文檔,想看回日報周報,想找個同事聊一聊,想和領導談談還是很容易的。有些同學,比如做數據分析的同學,自己手頭就有數據,想了解公司發展情況完全不需要去問人,自己就能跑數據看了。這個優勢是非常巨大的。即使面試失利,某個問題沒回答好,或者被別人挑戰,回到公司馬上找到自己公司類似的資料學習,甚至還能直接向同事請教:“誒,你看如果人家說我們這裏做的不好,咋懟他?”回血速度是非常快的。
一旦離職就不一樣了。萬一面試的時候被問到某個問題答不上來,被質疑某個項目細節做的不好,完全沒法補救。垂頭喪氣回到家裏,怎麽也想不出到底破綻在哪裏,連個問的人都沒有。有些同學離職前還和上司、同事翻了臉,急匆匆的收拾東西出門,結果連自己做的資料都沒帶全,想查一些文檔補充一下知識也沒辦法。
上網是可以百度到一些答案,但是一來網上百度的內容大多偏重理論,沒有實際數據支持,二來網上百度內容不能和自己企業實際結合,所以面試時直接講百度的內容就顯得自己很虛。有經驗的用人部門領導,可以一下分辨出來你說的這句話是百度的還是自己幹過的。其實最好的準備方法,是百度來經驗,套進自己公司的數據實驗一下,看行不行的通。這樣即使沒有真實操作過,至少有實驗打底,也顯得自己吸收了知識。
面試失敗幾次,自己回答問題時百度的占比就越大,在面試的時候就越顯得心虛,因為用的都不是真實的數據啊!就越顯得我其實只是個基層小兵,啥都不會。幾次下來,自己的自信心會被極大的打擊。越來越感覺自己啥都不會。有些同學這時候還會病急亂投醫,臨時買一堆書本課程惡補。惡補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因為心急,每天補到夜裏一兩點就是問題了。好多同學在離職後作息不規律,心焦火燎,夜裏看書看課太晚,早上10點才起床。結果自己精神萎靡不說,投簡歷的時間不是下午就是半夜,結果在HR早上打開郵箱的時候,他的簡歷永遠在隊尾……真的要多慘有多慘。陳老師遇到好多一個季度還沒找到工作的同學,都有上邊的這種惡性循環,大家千萬千萬要警惕啊。
有些同學可能會說:我的公司很小啊,其實也做的不是很成功,我感覺沒啥可以講的,講這些會不會被人看不起??這一點完全不必擔心。因為一個成功的項目,取決於資金投入、人員實力、時間期限,也取決於企業規模、老板支持、運氣好壞(項目質量六大維度,咨詢公司常用的項目質量六度論)。很多時候我們做的不好是因為條件不具備,並非能力問題。所以只要我們掌握的工作流程、項目情況掌握的足夠清楚,我們就有底氣跟用人部門的面試官分析利害。講清楚我們有什麽樣的能力,在一定條件下能做到什麽水平。當然,這也需要更多的知識儲備。
(劃重點)這需要收集更多的行業案例,這種行業案例,不是簡簡單單的馬雲、王健林說了什麽,不是王老吉是如何成功的這種空泛的內容,而是很具體的:企業經營規模有多大,企業發展速度如何,企業用戶盤子有多大,活躍用戶有多少,付費用戶有多少。在這種情形下,企業做了哪些市場、運營的工作,活動收益是多少。這些是企業經營狀況診斷的常用指標,可以幫助我們判斷到底他們做的各種活動有沒有用。
難也得辦,不然沒出路
有些同學會覺得收集這些指標很難,確實很難,我也就覺得難。但是反過來想一想,當別人挑戰你:憑什麽你在這個公司的經驗可以在我們這裏用!的時候,你就能很有底氣的和他痛陳利弊,通過一些數據的對比,論證我們的方法是可行的。而不是空口白話說:我說行就行!或者傻傻的反問:幹這個事不就這幾種辦法嗎?你跟我說怎麽辦?。
特別是,特別是不要對著面試官說:你跟我說怎麽辦!這七個字加一個!標點。我曾經被一個做代理的調研公司的研究經理這麽挑戰過,然後我花了半個小時當著他領導面結結實實的教訓了他:到底可以怎麽辦。那個研究經理真的是被我懟到無地自容,不久就離職了。好吧這種慘案千萬不要再發生了。所以為了和這些空口無憑的人形成區別,我們還是結結實實的收集數據,做一個可用性推演比較好。
(劃重點)需要註意的是,我們是去面試,不是真的像咨詢顧問做經營分析。所以這些數據不需要特別精準,只要大差不差即可。所以大家大可不必糾結什麽泄密、商業間諜的問題。我們只要說清楚數據來源和指標,基本上就能征服面試官,把那些空口白話的人比下去。收集數據有多個渠道,比如我們關註某個行業,可以直接加入XX行業交流群,或者按技能分,加入運營、數據分析交流群,擴充人脈。也可以搜上市公司財報,關註垂直行業公眾號,關註第三方數據公司發布的報告,多方面擴充數據來源。
更重要的是:這個可用性推演的過程本身就是能力的體現。因為在基層無腦幹活的人太多,真正有幾個能對自己工作的前因後果做深入了解的?真正有幾個能思考除了簽到發文大轉盤還有什麽方法可以用的?真正有幾個能一個一個方案總結使用場景對比ROI的?這些整理,對比,反思的工作本身就是一種高級工作能力。
大家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因為我們面對的競爭對手可能也沒有那麽強大,他們中也有激情辭職的,也有無腦幹活的,也有百度心虛的。我們只要比他們表現的好那麽一點就能贏下來用人部門的認可了。
最後一個問題和跨行業求職有關,有些同學可能想換個行業,甚至是連行業帶崗位一起換了。換行本身沒問題,夕陽產業該離開就離開,自己走總比等著被人趕走好,但是換行前得做更多的準備。上述的知識儲備是必要的,並且還要多兩項準備。一個是如何證明自己在這個行業的能力能遷移到另一個行業,這樣才能讓自己在換行的時候少遭受點薪資歧視。另一個是證明自己的意向,絕對不是一時沖動,而是有著深思熟慮後的行動,這樣才能讓新企業放心用人。具體需要講的細節太多,有機會單獨找個話題分享。
總結一下關鍵事項
所以總結一下,離職前,充分收集以下四個信息:
一:公司架構與工作流程
二:自己工作過程及結果的量化數據
三:自己工作的備選方法與可能的數據結果
四:目標企業、目標行業的經營數據
做好三方面儲備
一:文檔儲備,以上信息最好都保存下來
二:人脈儲備,自己公司的兄弟、目標行業熟人
三:案例儲備,無論是做過的、百度的還是推演的,儲備一些案例,
有了這些準備,在面對用人部門的時候,心裏也踏實多了。即使失敗一兩次,也能加入自己的案例豪華套餐。繼續提升能力。
找工作難,面試失敗的核心原因已經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