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業務天天在喊用戶畫像,到底有毛線用??

業務天天在喊用戶畫像,到底有毛線用??

采集 變形 -- 另一個 過程 swe 多公司 int 客戶

作者:接地氣的陳老師

-------------------------------------------------------------------

有同學問:我們快消品部門老板就想搞清楚我們的用戶畫像到底是什麽樣的。我們從基本特征、購買行為、分店鋪購買行為、多店鋪交叉行為、訪問行為好幾個維度給個數據,可老板還是覺得似乎沒解決問題。話說到底做用戶畫像有什麽用呢?到底要做到什麽程度?

答:其實真的就這麽點用處而已。因為對於快消品來說,用戶畫像有兩個核心問題解決不了:

  1. 用戶態度。用戶腦袋上沒有開接口,所以插不了網線,獲取不到數據,無法得到用戶態度。鬼知道我點擊這個頁面背後是因為什麽。
  2. 競品行為。為什麽我點擊了一個商品但是最後沒有買?完全有可能是因為我在另一個平臺看到了價格更便宜的同款。然額這個信息怎麽收集呢?

可能有同學不服氣,說我花錢采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然而,如果是花錢找用戶買,就會引發巨大的薅羊毛問題。如果是花錢從“大數據”公司買……年輕人,你這個想法相當危險啊!《深圳警方500警力橫掃“大數據”公司》的新聞了解一下。所以,相當多的B2C業務的用戶畫像都是在算概率(賭運氣),有一定概率用戶會流失、用戶會響應、用戶會持續購買……你要問具體原因是什麽,還真可能解釋不清楚。

有意思的是,B2B業務的用戶畫像,反而可以解決上邊兩個痛點。因為B2B業務的交易流程更長,銷售們會跑很多輪,跟客戶內部采購、需求部門建立私人關系。如果銷售們樂意且有能力的話,完全可以在把盞言歡的過程中了解到到底競品是哪些家,到底客戶的采購、需求、老板是什麽態度。反而能更準確的把握用戶真實需求,做出精準預測。(當然,銷售們願意不願意把這個信息貢獻給公司是另一個問題了,參見:接地氣的陳老師:什麽是用戶畫像呢?一般用戶畫像的作用是什麽?)

當然,還有另一個萬年不變的問題:業績是做出來的不是算出來的。用戶畫像打再多的標簽給用戶,做再多的預測,都是基於過往情況進行的。如果業務能打出一些騷操作,完全可以改變形式。特別是在快消品領域,用戶是很容易被教育和引導的。特別是在新媒體加持下,小網紅們帶帶貨,比分析啥都管用。

所以小結一下:用戶畫像的作用,不是分析的更深入,而是把一些成熟的分析結論固定化。不是說業務提了一嘴:“我們要做用戶畫像”用戶就乖乖的把姓甚名誰哪裏人家裏幾口人地裏幾頭牛都合盤脫出了。數據來源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沒有新的數據源,用戶畫像在分析上的深度不會比普通的專題分析更深刻。但用戶畫像可以通過用戶標簽和算法規則,把一些成熟的結論固定下來,這樣固定的做商品推薦、用戶挽留、補貨提醒、權益觸發,等等等,會比不做的時候有概率提升某個指標。

是滴,這又是一篇勸退文。不是陳老師看不起大數據技術,而是就很多公司的數據質量和數據豐富程度而言,也好意思在自己名字前邊加個“大”??

(︶.?︶?)

業務天天在喊用戶畫像,到底有毛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