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商業智慧(BI)的未來:探索式分析+協作式分析

商業智慧(BI)的未來:探索式分析+協作式分析

過去十年,得益於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企業積累了越來越多的資料,能否充分利用已積累的資料資源是關係到任何一個業務系統能否持續有效地發揮作用的重要問題,因此,商業智慧受到了越多越多的關注。與此同時,從傳統BI到探索式BI,商業智慧也經歷了一次產品模式和理念上的巨大改變,這種改變不僅使得業務人員可以參與甚至主導整個資料分析流程,同時也加速了企業由IT驅動轉向資料驅動(DT)的程序。

毫無疑問,隨著企業對資料價值的認識更加深刻,以及市場的競爭的激烈,讓企業的所有員工都可以參與到分析工作中成為了非常緊迫的工作,因此,探索式BI逐步取代傳統BI的市場位置。

但在實際應用場景中,資料分析工作往往不是靠業務人員單打獨鬥,而是由企業的不同部門或團隊通過寫著一起來完成,這也就意味著,在未來,商業智慧產品還應具備業務資料協作功能

所謂協作式分析,應該是讓企業內的相關業務人員,基於資料進行分析的協同和決策。也就是說,協作式分析讓企業的資料分析工作不再是“一個業務人員的戰鬥”,而是以協作的方式,讓分析和決策變得更加簡單高效。比如,銷售團隊可以同市場團隊進行分析協作,共同找出新的增長機會;運營團隊也可以同生產團隊協作分析,基於實時的生產資料對庫存進行及時調整。

國際知名諮詢廠商Gartner在2018分析和商業智慧魔力象限中就特別提到,基於分析內容的釋出、共享和協作已經成為BI平臺的關鍵功能之一。在此之前,Gartner首席分析師Dan Sommer也曾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BI廠商向更廣泛的使用者群提供分析功能,有能力為這些使用者群解決基於資料的協作分析將變得至關重要。

一方面,從Gartner的報告中我們可以讀出,探索式BI的市場滲透率越來越高,使用者對於分析協作的需求愈發強烈。

另一方面,隨著IT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積累了越來越多的資料,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商業智慧成為企業經營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工具。

所以筆者認為,基於這樣的訴求和企業的競爭狀況,商業智慧產品的未來,一定探索式分析+協作式分析的有機融合。

另外,由於中國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獨特的文化影響,導致國內的商業智慧發展,呈現出了很多的中國特色(例如:很多企業都是從報表系統跳過傳統BI,直接切入了探索式BI)。一些國外的產品對中國市場並不適合。這就為一些國產軟體廠商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尤其是擁有“中國式報表”+“探索式分析”產品組合的廠商,例如:帆軟(finereport+ fineBI)、皕傑(BIOS Report + BIOS iLook)。

筆者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國產廠商在商業智慧的市場上會有更大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