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多執行緒— 執行緒的生命週期及方法
這篇部落格介紹執行緒的生命週期。
執行緒是一個動態執行的過程,它也有從建立到死亡的過程。
執行緒的幾種狀態
在 Thread 類中,有一個列舉內部類:
上面的資訊以圖片表示如下:
第一張圖:
第二張圖:把等待、計時等待、阻塞看成阻塞一個狀態了
1、新建狀態(new):使用 new 建立一個執行緒,僅僅只是在堆中分配了記憶體空間
新建狀態下,執行緒還沒有呼叫 start()方法啟動,只是存在一個執行緒物件而已
Thread t = new Thread();//這就是t執行緒的新建狀態
2、可執行狀態(runnable):新建狀態呼叫 start() 方法,進入可執行狀態。而這個又分成兩種狀態,ready 和 running,分別表示就緒狀態和執行狀態
就緒狀態:執行緒物件呼叫了 start() 方法,等待 JVM 的排程,(此時該執行緒並沒有執行)
執行狀態:執行緒物件獲得 JVM 排程,如果存在多個 CPU,那麼執行多個執行緒並行執行
注意:執行緒物件只能呼叫一次 start() 方法,否則報錯:illegaThreadStateExecptiong
3、阻塞狀態(blocked):正在執行的執行緒因為某種原因放棄 CPU,暫時停止執行,就會進入阻塞狀態。此時 JVM 不會給執行緒分配 CPU,知道執行緒重新進入就緒狀態,才有機會轉到 執行狀態。
注意:阻塞狀態只能先進入就緒狀態,不能直接進入執行狀態
阻塞狀態分為兩種情況:
①、當執行緒 A 處於可執行狀態中,試圖獲取同步鎖時,卻被 B 執行緒獲取,此時 JVM 把當前 A 執行緒放入鎖池中,A執行緒進入阻塞狀態
②、當執行緒處於執行狀態時,發出了 IO 請求,此時進入阻塞狀態
4、等待狀態(waiting):等待狀態只能被其他執行緒喚醒,此時使用的是無引數的 wait() 方法
①、當執行緒處於執行狀態時,呼叫了 wait() 方法,此時 JVM 把該執行緒放入等待池中
5、計時等待(timed waiting):呼叫了帶引數的 wait(long time)或 sleep(long time) 方法
①、當執行緒處於執行狀態時,呼叫了帶引數 wait 方法,此時 JVM 把該執行緒放入等待池中
②、當前執行緒呼叫了 sleep(long time) 方法
6、終止狀態(terminated):通常稱為死亡狀態,表示執行緒終止
①、正常終止,執行完 run() 方法,正常結束
②、強制終止,如呼叫 stop() 方法或 destory() 方法
③、異常終止,執行過程中發生異常
執行緒的方法
1、sleep(long millis)
執行緒休眠:讓執行的執行緒暫停一段時間,進入計時等待狀態。
static void sleep(long millis):呼叫此方法後,當前執行緒放棄 CPU 資源,在指定的時間內,sleep 所在的執行緒不會獲得可執行的機會,此狀態下的執行緒不會釋放同步鎖。
該方法更多的是用來模擬網路延遲,讓多執行緒併發訪問同一資源時的錯誤效果更加明顯。
2、wait()
執行緒等待:一旦一個執行緒執行到wait(),就釋放當前的鎖。
注意:此方法必須在同步程式碼塊或同步方法中
3、notify()/notifyAll()
喚醒:喚醒wait的一個或所有的執行緒
注意:此方法需和wait()成對使用,必須在同步程式碼塊或同步方法中
注意 sleep() 和 wait() 的區別,sleep指定時間內當前執行緒放棄 CPU 資源,執行緒不會釋放同步鎖,wait 會放棄 CPU 資源,同時也會放棄 同步鎖
4、join()
聯合執行緒:表示這個執行緒等待另一個執行緒完成後(死亡)才執行,join 方法被呼叫之後,執行緒物件處於阻塞狀態。寫在哪個執行緒中,哪個執行緒阻塞
這種也稱為聯合執行緒,就是說把當前執行緒和當前執行緒所在的執行緒聯合成一個執行緒
5、 yield()
禮讓執行緒:表示當前執行緒物件提示排程器自己願意讓出 CPU 資源。
呼叫該方法後,執行緒物件進入就緒狀態,所以完全有可能:某個執行緒呼叫了 yield() 方法,但是執行緒排程器又把它排程出來重新執行。
sleep() 和 yield() 方法的區別:
①、都能使當前處於執行狀態的執行緒放棄 CPU資源,把執行的機會給其他執行緒
②、sleep 方法會給其他執行緒執行的機會,但是不考慮其他執行緒優先順序的問題;yield 方法會優先給更高優先順序的執行緒執行機會
③、呼叫 sleep 方法後,執行緒進入計時等待狀態,呼叫 yield 方法後,執行緒進入就緒狀態。
join示例:
public class TestThread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SubThread1 subThread1=new SubThread1(); subThread1.start(); for (int i=0;i<=100;i++){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i); if(i==20){ try { subThread1.join();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 class SubThread1 extends Thread{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for (int i=0;i<=100;i++){ try { Thread.currentThread().sleep(1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i); } } }
執行結果:
main:0 main:1 main:2 main:3 main:4 main:5 main:6 main:7 main:8 main:9 main:10 Thread-0:0 Thread-0:1 Thread-0:2 Thread-0:3 Thread-0:4 Thread-0:5 Thread-0:6 Thread-0:7 Thread-0:8 Thread-0:9 Thread-0:10 . . . Thread-0:99 Thread-0:100 main:11 main:12 main:13 main:14 main:15 . . main:98 main:99 main:100
執行結果分析:在main執行緒中呼叫執行緒A的join()方法,此時main執行緒停止執行,直至A執行緒執行完畢,main執行緒再接著join()之後的程式碼執行
執行緒的通訊
/** * @author: ChenHao * @Description:使用兩個執行緒列印1-100,執行緒1,執行緒2交替列印 * 執行緒通訊:如下的三個關鍵字使用的話,都得在同步程式碼塊或同步方法中。 * wait():一旦一個執行緒執行到wait(),就釋放當前的鎖。 * notify()/notifyAll():喚醒wait的一個或所有的執行緒 * 如果不使用break,程式將不會停止 * @Date: Created in 10:50 2018/10/29 */ public class TestPrintNum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PrintNum printNum=new PrintNum(); Thread thread1=new Thread(printNum); Thread thread2=new Thread(printNum); thread1.start(); thread2.start(); } } class PrintNum implements Runnable{ int num=1;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while (true){ synchronized (this){ notify(); if(num<=100){ try { Thread.sleep(1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num++); }else { break; } try { 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
執行結果:
Thread-0:1 Thread-1:2 Thread-0:3 Thread-1:4 Thread-0:5 Thread-1:6 Thread-0:7 Thread-1:8 Thread-0:9 Thread-1:10 . . .
執行結果分析:當第一個執行緒獲取鎖之後,列印後wait,釋放鎖;第二個執行緒獲取鎖,並喚醒第一個執行緒,列印後wait;交替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