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vuejs學習標籤1

vuejs學習標籤1

1\v-cloak解決重新整理或者加載出現閃爍(顯示變數)

2\v-once 也是一個不需要表示式的指令,作用是定義它的元素或元件只渲染一次,包括元素或

元件的所有子節點。首次渲染後,不再隨資料的變化重新渲染,將被視為靜態內容

3\Vue 在渲染元素時,出於效率考慮,會盡可能地複用已有的元素而非重新渲染,
給元素都增加key 後, 就不會複用了,切換型別時鍵入的內容也會被刪除,不過

<label>元素仍然是被複用的,因為沒有新增key 屬性。

4\v-show 的用法與v-if 基本一致,只不過v -show 是改變元素的css 屬性di splay 。當v-show 表
達式的值為false 時, 元素會隱藏,檢視DOM 結構會看到元素上載入了內聯樣式display : none;,
例如:
<div id=” app ”>
<p v -show=”status === 1 ”〉當status 為1 時顯示該行< Ip>

</div>

5\v-show 不能在template中用

6\ template

https://blog.csdn.net/u012123026/article/details/72460470

<-- 注意:使用<script>標籤時,type指定為text/x-template,
意在告訴瀏覽器這不是一段js指令碼,瀏覽器在解析HTML文件時會忽略<script>標籤內定義的內容。-->  


      <script type="text/x-template" id="myComponent">//注意 type 和id。    

 <div>This is a component!</div>       

 </script>

<template id="myComponent"> <div>This is a component!</div> </template>

這種方法常用在vue單頁應用中。詳情看官網:https://cn.vuejs.org/v2/guide/single-file-components.html 

建立.vue字尾的檔案,元件Hello.vue,放到components資料夾中

7\ 

  <div v-if="type === 'A'">
      A
    </div>
    <div v-else-if="type === 'B'">
      B
    </div>
    <div v-else-if="type === 'C'">
      C
    </div>
    <div v-else>
      Not A/B/C
    </div>


8\<li v-for= ”(book , index) in books ” >{{ index}} - {{book . name })</li>

9\遍歷物件屬性時,有兩個可選引數,分別是鍵名和索引:
<div id= ” app” >
<ul>
<li v-for= ” ( value , key , index )in user ” >
{ { index } } - { { key } } : { { value } }
</li>
</ul>

</div>

10、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變動的陣列中, Vue 是不能檢測到的,也不會觸發檢視更新:
• 通過索引直接設定項,比如app.books[3] = { ... }.
• 修改陣列長度,比如叩p.books.length = 1 .
解決第一個問題可以用兩種方法實現同樣的效果,第一種是使用Vue 內建的set 方法:
Vue .set(app.books, 3 , {
name: ’ 《css 揭祕》’,
author :’[希] Lea Verou ’
., ) }
如果是在webpack 中使用元件化的方式(進階篇中將介紹〉,預設是沒有匯入Vue 的,這時
可以使用$set ,例如:
this.$set(app.books, 3 , {
name: ’《css 揭祕》’,
author :’[希] Lea Verou ’
第5 章內建指令43
})
//這裡的this 指向的就是當前元件例項,即app 。在非webpack 模式下也可以用$set 方法,例
如app. $set( ... )
另一種方法:
app.books . splice(3 , 1 , {
name : ’《css 揭祕》’,
author : ’ [希J Lea Verou ’
})
第二個問題也可以直接用splice 來解決:
app.books.splice(l);

11、vuejs修身符

https://www.cnblogs.com/meiyh/p/6593462.html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