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Design Sprint: 視覺化、輕量級、可協作的持續產品規劃

Design Sprint: 視覺化、輕量級、可協作的持續產品規劃

2017.6.21, 深圳, Ken Fang

前言:
開發一款好的產品, 就如同是在專門為客戶寫故事; 儘管不時會有意外而精彩的橋段呈現, 但更重要的是, 產品本身所具備的前瞻性, 卻總能與使用者的需求息息相關, 並能在潛移默化中引導使用者與市場的走向。
 所以, 產品的開發最大的挑戰便是: 如何能規劃出產品的 “前瞻性”? 
基本的概念, 大家都明白的: 產品的前瞻性永遠都是來自於對使用者的 ”好奇”; 對使用者所面臨的真正問題的好奇, 對使用者在做什麼的好奇。
當然, 當你夠聰明而又對使用者有足夠好奇心的時候, 你會自然而然的就會知道, 使用者真正的問題在哪裡? 使用者平常都在做些什麼? 使用者最渴望的又是些什麼?
可是, 當我並不夠聰明的時候, 即使我有足夠的好奇心, 我也只能看到、瞭解到使用者某一個方面的問題, 而更多的時候, 我往往都是用猜的; 猜使用者平常都在做些什麼? 猜使用者最渴望的又是些什麼? 有時候會猜對, 然而, 大多數的時候, 都是猜錯的。
  所以, 是否有一個方法, 可以讓並不夠聰明的我, 能和各種與我相同或不相同背景的人; 例如: 市場行銷人員, 市場調研人員, 產品經理, 產品測試人員, 甚至是使用者; 可共同的協作。藉由共同的協作, 而可獲得更全面的資訊, 進而可更高效、更精準的去探索, 使用者真正的問題在哪裡? 使用者平常都在做些什麼? 使用者最渴望的又是些什麼?
答案是有的, 這個方法就是: Design Sprint。

本文:
Design Sprint 經過 3-5 天的 Workshop, 各種相同或不相同背景的人, 共同的在探索產品上的問題、使用者的問題、使用者平常都在做些什麼? 到最後產出原型, 並從原型的驗證中, 更精準的探索出使用者最渴望的是什麼?
Design Sprint 共分為五個過程:
1. Understand (瞭解): 探索產品上的問題、使用者的問題、使用者平常都在做些什麼?
2. Diverge (分歧): 產生各種的想法。
3. Converge (聚合): 決定最佳的想法。
4. Prototype (原型): 建立有使用者體驗的原型。
5. Test (試驗): 經由觀察使用者使用原型的情況, 驗證所提出的想法。

I. Understand (瞭解):
Understand (瞭解); 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從產品的視角、從人的視角, 探索產品上的問題、使用者的問題、使用者平常都在做些什麼?

從產品的視角:
要能從產品的視角, 去探索產品上的問題, 首先, 我們要先對產品規劃的目標、非目標、競爭對手, 有一共同的理解。
可參考圖一, 製作產品規劃的目標、非目標板, 競爭對手板。
這裡寫圖片描述[圖一: 目標、非目標板; 競爭對手板; 附註: 非目標指的是: 不包含在產品規劃中的目標。]

在我們都對產品規劃的目標、非目標、競爭對手, 有一共同的理解後, 我們便可從各自的背景、專業領域的視角; 例如: 市場調研人員, 從市場調研的視角; 思考產品實際的現狀為何? 思考造成產品實際現狀的原因為何?

可參考圖二, 製作產品實際現狀板。
這裡寫圖片描述
[圖二: 產品實際現狀板; 附註: 因為, 造成產品實際現狀的原因, 是來自於個人主觀、經驗上的認知, 所以, 在產品實際現狀板上, 將造成產品實際現狀的“原因”, 改成造成產品實際現狀的“假設”。]

從產品實際現狀板, 使得我們可深刻的瞭解到, 與我們的背景相同或不相同的人, 對產品的看法; 產品的實際現況, 造成產品實際現況的假設 (原因) 。
對於與我們的背景相同或不相同的人, 對產品的看法, 雖然, 是來自於其個人主觀、經驗上的認知, 但, 這些個人主觀、經驗上的認知, 卻往往提供了極其寶貴且準確的產品情報, 而使我們可依靠這些產品情報, 好好的思考產品在下列這些緯度上的問題:

產品的那些的問題是應該要去解決的?
產品存在著那些隱藏性的訴求?
產品離使用者的期望, 還存在著那些的差距?

這裡寫圖片描述[圖三: 獲得了極其寶貴且準確的產品情報後, 便可深度思考產品的問題]

從人的視角:
從人的視角, 主要是要與我們的背景相同或不相同的人, 先共同識別出產品的 Stakeholders; 產品的 Stakeholders 指的是: 對產品有影響力的人。
所以, 產品的 Stakeholders 包括:
 能評斷產品價值、好壞的人。
 能掌控產品預算、人力的人。
 產品使用者的代表。

在我們與我們的背景相同或不相同的人, 共同識別出產品的 Stakeholders 後, 接著我們便可與我們背景相同或不相同的人, 繼續的分析各 Stakeholders 在專案中的主要的職責與 Stakeholders 的畫像; 請參考圖四: Stakeholders 板、圖五: Stakeholders畫像板。

這裡寫圖片描述
[圖四: Stakeholders 板; 各 Stakeholders 在專案中的主要的職責]

這裡寫圖片描述
[圖五: Stakeholders畫像板; 主要包括: Stakeholder 的挫折、 痛點、渴望、具體的期望]

有了初步的Stakeholders畫像, 我們便可進行 Stakeholders 的訪談; 訪談的內容, 主要包含了下列的幾個方向:
 日常的業務活動。
 日常的業務活動的目標。
 日常的業務上個人的感受。

訪談後, 完善Stakeholders畫像。

這裡寫圖片描述
[圖六: 訪談 Stakeholders]

進行 Stakeholders 的訪談後, 我們也完善了Stakeholders畫像。接下來, 我們便可從Stakeholders畫像中, 所提供的Stakeholders 的情報, 進行深度的思考; 思考
 Stakeholders日常的業務與我們的產品的關係為何?
 Stakeholders日常的業務活動中, 會使用到我們的產品中的哪些部分?
 針對會使 Stakeholders 產生痛苦的業務活動, 我們的產品是否有機會? 假如有, 機會又是什麼?

請參考圖七的 Stakeholders 旅行地圖板。

這裡寫圖片描述 [圖七: Stakeholders 旅行地圖板]

II. Diverge (分歧):
我們從 Understand (瞭解) 的過程中, 獲得了許多寶貴且精準的產品與 Stakeholders 的情報。有了這些的情報, 我們將再與我們背景相同或不相同的人, 進行一場有趣且刺激的腦力激盪、頭腦風暴。
Diverge (分歧); 這過程將藉由 8-Ups (Crazy Eights), 使得我們及與我們背景相同或不相同的人, 都能在一共同互相學習的過程中, 在第一時間, 碰撞出最精彩的 IDEALS。

8-Ups (Crazy Eights) , 進行的方式如下:

每個人拿張 A4 的白紙。並將 A4的白紙, 折成 8 個區域。
第一回合:
 步驟一: 花 40 秒, 在第一個區域, 畫下第一個想法。
 步驟二: 移到第二, 第三… 第八個區域; 每個區域都花 40 秒, 劃下不同的想法。
 每個人花 1 分鐘, 說明自己的 8 個想法。
 每個人可從別人那所聽到的想法, 思考下, 別人的想法可否應用在自己的想法中。也就是說, 偷取別人的想法, 然後, 修改或擴充套件自己的想法。
第二回合:
 重複步驟一與步驟二。
 每個人花 1 分鐘, 再度說明自己的 8 個想法。
 大家從8 個想法中, 選出最佳的想法。

這裡寫圖片描述
[圖八: 8-Ups (Crazy Eights)]

III. Converge (聚合):
在 Diverge ( 分歧) 的過程中, 我們與背景相同或不相同的人協作, 而獲得許多來自不同視角的最佳的想法; 只有當擺在我們面前的想法足夠多的時候, 我們才能從這些足夠多的想法中, 挖掘出對使用者有價值、有影響力的想法。基於所挖掘出對使用者有價值、有影響力的想法, 我們才能規劃出產品的“前瞻性”。 產品本身具備了前瞻性, 產品就總能與使用者的需求息息相關, 並能在潛移默化中引導使用者與市場的走向。
Converge (聚合); 最主要的目的, 就是要從足夠多的想法中, 挖掘出對使用者有價值、有影響力的想法。
Converge (聚合) 用了個十分有趣的方法; 100 元投資。
100 元投資, 進行的方式如下:

 每個成員總共有 100 元, 可投資在各個的想法中。
 每個成員將投資在各個想法中的金額, 貼在各個想法的下方; 總投資金額不可超過 100 元。
 獲得投資金額最高的想法, 將進入下一階段的過程; Prototype (原型) 。
 列出獲得投資金額最高的想法, 在產品開發上所可能面臨的風險以及降低風險, 或者是規避風的解決方案。

這裡寫圖片描述
[圖九: 100 元投資; 投資金額以 10 元起跳; 10元, 20元, 30元…]

IV. Prototype (原型):
Converge (聚合) 的過程, 已讓我們獲得了對使用者有價值、有影響力的想法。
但光有想法還是不夠的。
我們必需要再往前走一步; 使得我們的想法能具體的獲得使用者的體驗。
Prototype (原型); 最主要的目的, 便是能使得我們的想法變成可體驗的產品原型。
Prototype (原型) 的過程, 產生產品原型的方式, 主要是採用: “Paper Prototype”。
Paper Prototype, 主要是經由低成本、高效的紙製的原型, 使得使用者得以具體的體驗, 我們在產品上面的一些新的想法。

這裡寫圖片描述 [圖十: Paper Prototype 的一些例子]

V. Test (試驗):
Prototype (原型) 的過程, 產生了產品紙製原型。
Test (試驗); 最主要的目的是請使用者體驗產品的紙製原型。
而我們便可經由使用者體驗後的反饋, 獲得極其珍貴的產品規劃的情報:

 我們在產品上所產生的新的想法, 離所謂的 ”前瞻” 的規劃還有多遠?
 我們在產品上所產生的新的想法, 是否能與使用者的需求息息相關?
 我們在產品上所產生的新的想法, 是否能在潛移默化中引導使用者與市場的走向? 

這裡寫圖片描述
[圖十一: 使用者體驗產品原型後的反饋, 提供了極其珍貴的產品規劃的情報]

VI. 結論:
在這雲端; 越來越扁平; 的世界裡, 產品要能在市場上存活下來, 必需要能同時的做到:

 產品要能有前瞻性的規劃。
 產品要能快速的響應使用者的變化。
產品交付的質量要能符合使用者的期望。

 也就是說, 產品只是質量好, 是不足以在市場上存活下來的; 產品質量好, 只有 60 分, 我們還要做到速度, 更重要的是要有價值, 要具備前瞻性。
 
在整個產品開發的生命週期中:

Design Sprint 能協助我們在產品的規劃上具備前瞻性; 協助我們能做對的事情。

產品級敏捷/ 微服務產品級敏捷能協助我們快速的響應使用者的變化與交付符合使用者期望的產品; 協助我們快速的將事情給做對。

歡迎你也來試試!

這裡寫圖片描述
[圖十二: Design Sprint: 協助我們能做對的事情; 產品級敏捷/ 微服務產品級敏捷: 協助我們能快速的將事情給做對]

[參考書目]
• Design Sprint: A Practical Guidebook for Building Great Digital Products; Richard Banfield, C.Todd Lombardo, Trace Wax; October 18, 2015; ISBN-10: 149192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