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軟工再複習】——為什麼要有軟體工程?

【軟工再複習】——為什麼要有軟體工程?



       前段時間對於軟體工程的學習進行了總結,而且也是軟考的內容之一。看了軟考的視訊之後,不知道怎麼去總結,有些內容視訊裡沒有講,可能他是針對考點來講的吧,看著這視訊總結不下去了,於是再次從巨集觀下手,一步步去總結。

    一、軟體工程 = 軟體 + 工程

    軟體這個東西我們已經很熟悉了,我們每天都在用它。我們都知道計算機分為硬體和軟體。軟體是計算機系統的一部分,用來處理計算機系統中的文件和程式,指揮管理整個系統按指定的要求進行工作。       工程的定義為以最短的時間和精而少的人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對人類有用的東西。
 我們知道了軟體和工程,那軟體工程不就是運用工程化的思想的嘛!在最短的時間和精而少的人力做出高效
可靠的軟體。這是它的定義,那它是怎麼出現的呢?
     1968年,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舉行的軟體可靠性學術會議上第一次提出了“軟體工程”的概念,目的是為了解決“軟體危機”。

     二、軟體危機

     在最早的時候,生產軟體是以小作坊的形式生產,而面對使用者日益變化的需求,軟體的規模逐漸變大,現又的小作坊開發模式已經無法適應這些需求了,這就導致了軟體的質量效率都受到影響。而軟體危機的表現也主要是這兩方面:(1)軟體產品質量低。(2)軟體生產率低,不能滿足需要。

     三、軟體工程 = 工具 + 方法 + 過程

       軟體工程整個體系三要素是:工具,方法,過程。那為什麼三要素是這三者呢?其實很簡單,不管是學習還是幹別的,我們都需要有一套指導思想也就是方法,還有就是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工具,以及我們對整個過程的管理。
    例如:我們做時間管理。二八定律,番茄時間法,二分鐘原則等這些都是屬於方法,而番茄時鐘,番茄模板都是幫助我們進步的工具,最後我們對使用過程中的一個分析,總結改進就相當於過程管理。     所以,軟體工程也一樣。那些面向物件,面向過程的方法就是我們的指導思想,UML,Case就是我們使用的工具,起一個支援的作用,而對整個軟體工程過程的管理,就是我們所說的過程,我認為這裡的過程要素更注重於對於過程的管理。     巨集觀導圖:
   總結:     還是這樣去總結好一些,只看視訊看的我都不想總結了,總是找不著體系。這樣的總結更能夠調動我自己。工程的定義正好和軟體危機中的表現相對應(效率和質量
),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軟體危機中遇到的問題,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軟體工程也就應運而生了。
    對於編織知識網,是從資料結構那本書開始的,現在做到了軟工這塊。對於軟體工程,我從工程二字就可以想到工具和過程,另一個指導思想也就忘不了了。所以說,整個軟工,我就能夠輕輕鬆鬆的將巨集觀的網給拉出來了,將知識網從大腦裡調出來了。後面會繼續補充二級標題的巨集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