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料親和架構--緣起

資料親和架構--緣起

         資料親和架構並沒有否定其他架構,尤其是微服務架構的合理性,而是從另外一個視角來重新審視整個架構,做出補充。讓資料和業務邏輯具備更強的親和性,故命名為資料親和。

        微服務架構提出了一個理念,每個服務劃分成更細粒度的服務單元。每個單元的職能更加單一,降低了服務單元的複雜度和耦合性,但它同時增加系統整體複雜度,對運維體系提出更高的要求。

        K8S和Docker解決服務在失效或者高負載情況下,如何排程到一個可用的環境,並重啟。Dapper解決了鏈路監控的問題,確保隨時感知整個系統的健康度。這些元件解決了微服務架構的運維層面問題。

        但是從業務服務的實現角度來看,情況並沒有得到太大改善。從一個具體的業務服務實現過程來看,基本是接收其他地方的資料,處理資料,管理資料,響應請求並返回結果集。業務資料和業務邏輯是業務服務的兩個根本要素,但在微服務架構中,並沒有涉及這個問題,只是將他們視為一個黑盒子單元。

        在微服務架構中,因為呼叫鏈變長,程序數增多,導致業務資料的恢復、同步、一致性等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資料親和架構,試圖用更通用性的方法,管理微服務中本地資料和外部資料的關聯問題,解決微服務架構實踐到業務服務單元的最後一公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