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一名運維工程師的第一個五年

一名運維工程師的第一個五年

一直以來,我都知道尊重他人的時間,明白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很大。我希望別人理解自己,也常常花很長時間去了解、理解他人。從我的職業特性來講,就好像計算機一樣,通過不斷迭代、升級概念與方法論來升級自己的作業系統。我偶爾也升級自己的硬體,始終相信通過學習來獲得重生。
時間過得飛快,眨眼之間已經大學畢業四年多,現在已經進入第五年。我不知道自己這一生能走過多少個這樣的五年,儘量不要讓每個五年留下太多的遺憾。每一個五年都要至少習得一個重要的技能,進而獲得涅槃重生。我覺得,大學畢業第一年我們可以像無頭的蒼蠅一樣橫衝直撞,盡情地去體驗生活、感受人生百態,在這個過程中一旦找到了突破口就要像蜜蜂一樣,朝著百花盛開的地方不斷飛行。

我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為了達成自己的理想和人生價值觀,自學已經成為我生活中的一種習慣,學習學習再學習。某些情況下,我不太相信一個人先天就笨得不可理喻。我覺得後天的學習對一個人的成長影響深遠,不願意學習,不願意改變這才是一個人最為致命的弱點。我相信一切的努力都遵循複利效應,只要有耐心,通過積累,就可以達到之前無法想象的效果。諸如財富、能力、魅力,以及抵禦變故的能量。這一切都是靠積累獲得的,都有複利效應。我相信驚喜(serendipity)其實是複利效應的終極體現,總是嘗試著融會貫通。總是刻意地鍛鍊自己的類比思維,小心翼翼地使用類比理解新生事物,也樂於蒐集、創造類比幫助別人理解新生事物。每天都要花時間認真考慮明天、明年、下一輩子要發生的事情,總是要騰出一點時間認真研究新事物。習得任何技能的過程中,我刻意訓練並不依賴任何運氣,想要有收穫就必須有付出。越是早期,越應該花更多時間精力去學習。

學習的核心只不過是深入理解最重要的概念,不斷總結與之相關的方法論。這樣的樸素總結,使得我們很容易量化自己的進步。看看自己過去一段時間裡習得、打磨的概念與方法論數量就可以了。衡量學習效果的標準也很清楚:生活沒有隨之改變,就是沒學會、沒學好。實踐是檢驗一切真理的唯一標準。不需要特定的榜樣,要努力成為他人的榜樣。要經常全無功利地學習,只有這樣才有更多的意外好運。我們向任何人學習,只要他們有長處,我們知道研究別人的失敗比研究別人的成功更有價值。

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一開始並不是全面的“進取型性格”,在很多方面都被“固守型性格”所拖累,但我們經過耐心的學習、練習、調整、互助,一點一點地從各個角度降低 X/Y 值 —— 使得進步阻力越來越小。在此基礎上,我們不斷磨練自己的邏輯思考能力,更重要的是,我們刻意磨練自己的理性決策能力,並肯於承擔選擇帶來的後果。

我珍愛家人,知道那是我們與這個世界最重要的關聯。我們珍惜朋友,清楚他們的價值,也時時刻刻在尋找戰友。我們尋找共同的價值取向,我渴望改變自己,也渴望與戰友共同參與到這個世界的逐步變好的過程中。我們通過努力把學習變成樂趣,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下一代。聰明不能通過基因遺傳,但絕對靠環境的潛移默化影響。

我認真對待我們的周遭環境,我知道自己很容易被環境所影響、所塑造。又因為我一向是以主動為榮的人,所以會時時刻刻提防環境對我們的影響。我不花時間與他人爭論,我只為了弄清楚事實而討論。我不鄙視他人的能力。我自己曾經也能力不足,我們更願意與那些欣賞我們的人共同成長。我懂得如何調整焦點,我會主動嘗試從多個角度去看待問題;我們不會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情緒之中,我會用時間精力改變那些能夠改變的事情。

我不是聖人,肯定不小心會犯錯。做錯了事,我們不會逃避,我不會只用嘴道歉,但會想辦法盡力用行動去彌補,只有這樣做才能證明我是負責任的人。犯了錯,我們會認錯;若是當初選擇錯誤,我會接受後果。我們量力而行,我知道自己不斷進步是為了即便出了更大的錯誤或者麻煩,也依然有能力承擔、承受。生活中我們早晚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它也總是反覆無常,在不同的情況下,我們可能會調整模式,在極端的逆境中,我也會想辦法不被擊敗。

事實上從畢業以來一路走來都是這樣的,畢業第一年去了一家廣告傳媒公司,做的也是跟大學期間學習的專業相關的工作,簡單、重複、身體上很累,那時候主要考慮的是如何活下去,沒有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未來職業生涯等一系列問題,非常迷茫。半年後辭職了。之後去了雲南本土的一家比較大的集團公司,數十家子公司,數千近萬員工,原本以為這是一個很大的平臺了,機會應該很多。記得當時是在資訊部,與大學所學專業還是非常相關的,一段時間後發現這些工作還是一些比較基礎的工作,無法往深入、專業的方向發展,長此以往肯定是不利於自己的成長的。工作一年多,毅然離開了。接下來去了一家全國性的的軟體公司工作,薪資待遇各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剛剛進去的時候感覺還是挺符合自己專業背景和興趣愛好的,滿懷激情,很快熟悉了各種工作內容。一年以後,各方面都十分熟悉了,公司又招了一位新同事,我手上的工作慢慢交過去了。那個時候我就知道自己是時候離開了,可是那時候正逢自己新房裝修等各種雜事,又堅持了一段時間,直到2017年6月6日才正式離職,這時我搬到新家不到一個月。不知不覺在這裡待了2年多,時間過得非常快。在這2年多,認真學習了Python、C#等程式語言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由於沒有使用,學會的東西很快忘記了。離職後修整了2天,加入了雲南本土唯一一家網際網路支付、金融企業。來到這邊後,感覺比之前忙太多了,每天都很充實,工作上的挑戰比較大,我非常喜歡這一份工作。我在這可以把我所學的東西應用到工作中,並且還需要學習很多新東西,幾個月的時間我感覺到自己的成長還是蠻快的。到10月份左右我才開始重點對自己的工作做總結,並在CSDN作分享。從第二份工作開始,我覺得自己就找到了突破口,像一隻小蜜蜂,朝著既定的方向不斷飛行,在飛行的過程中不斷修正方向。這個過程中往往伴隨著跳槽、改變等各種劇痛(我每次跳槽中間間隔一般不超過一星期,但是這個過程也是十分痛苦的),一直在訓練自己不依賴運氣來生存。這就是我的第一個五年。
(注:本文大量引用李笑來的《新生大學》內容,僅作學習交流使用。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