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如荼的軟體開發行業背後隱藏的真相竟然是這樣…
最近幾年常聽到中國某某軟體工程師的猝死新聞,為了完成工作任務,通宵加班已經司空見慣,由於程式設計師工作的特殊性,需要長時間對著電腦程式設計、測評、除錯,很容易陷入過分投入、超負荷的疲勞狀態,加上長期一個姿勢窩在那,各種頸椎不適、腰肌痠痛等職業病接踵而來。
而看看歐美的程式設計師,他們的生活與我們大相徑庭,一天的程式設計時間最多不超過4個小時,其他時間都在討論框架思考設計,有大量的業餘時間可以參與各種興趣班和藝術性活動。
近來幾十年,中國表面看似非常紅火的ICT產業,其實是建立在美國的基礎軟硬體之上,國內設計公司只是把從國外公司買來的模組拿做整合工作,國外的上游企業一旦中斷技術的支援和授權,國內的研發設計公司就要停擺,中國IT產業的軟肋可見一斑。
雖然中國有百度搜索、QQ、微信、支付寶等一大批應用軟體,但在作業系統、資料庫、中間硬體等基礎上,所佔的市場份額卻微乎其微,這些基本都被微軟、谷歌、甲骨文、IBM等公司壟斷。
市面上IT職業培訓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地發展起來,據粗略估算,中國目前已擁有數以百萬計的程式設計師,但是對開原始碼的貢獻量方面卻極其有限,程式設計師們每天在做的工作只是在既有框架上進行重組。
按照工作內容進行劃分,編寫Java的程式設計師有上百萬人,編寫JavaScript的程式設計師也有上百萬人,編寫QT的也很多,但Java虛擬機器、JavaScript引擎、QT庫卻沒多少人去做。
為什麼沒有人去做這些?因為這些生產這部分內容需要掌握的技術功底很深,其次,其大部分都已經有現成基礎,不必去重複造輪子。企業為了趕專案進度,快速地滿足客戶需求,儘量地縮短時間、擴大銷售利潤,權衡之下只能放棄研發投入,這就導致中國的資訊產業出現兩大特徵:硬體方面,整機產品強,但是核心元器件弱;軟體部分,應用軟體強,但是基礎軟體弱。
雖然中國的程式設計師很勤奮吃苦,但在核心技術上仍舊落後受制於人,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不能簡單地歸咎於所有事件參與者中的某一方。從國情上分析,中國現狀還得以經濟建設和發展為中心,優先解決溫飽和脫困問題,大部分商業公司在利益驅動下,更熱衷於開發各種來錢快的軟體,比如手機遊戲、場外配資軟體系統、網頁遊戲、訂餐軟體等。對於那些技術門檻要求高、研發週期長的基礎軟體研發工作,尚需要國家政策的引導。
出品丨藍海匯(ID:lanhaihui2015)
轉載請聯絡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