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C++ STL的常見用法

C++ STL的常見用法

C++ 中的STL及其它資料結構的五種基本操作(演算法):排序、增、刪、改、查。

STL標準入門彙總:http://www.cnblogs.com/shiyangxt/archive/2008/09/11/1289493.html

C++ STL一般總結:http://www.cnblogs.com/biyeymyhjob/archive/2012/07/22/2603525.html

C++ STL學習:http://blog.chinaunix.net/uid-24219701-id-2181266.html

STL的程式碼從廣義上講分為三類:algorithm(演算法)、container(容器)和iterator(迭代器)。

幾乎所有的程式碼都採用了模板類和模版函式的方式,這相比於傳統的由函式和類。
container(容器):
陣列、堆疊、佇列、連結串列或二叉樹、紅黑樹。
algorithm(演算法):
排序、增、刪、改、查。等操作方法。
iterator(迭代器):
訪問容器的一種類似指標的工具。

組成的庫來說提供了更好的程式碼重用機會。在C++標準中,STL被組織為下面的13個頭檔案:<algorithm>、<deque>、<functional>、<iterator>、<vector>、<list>、<map>、<memory>、<numeric>、<queue>、<set>、<stack>和<utility>。

一,Lists將元素按順序儲存在連結串列中. 與 向量(vectors)相比, 它允許快速的插入和刪除,但是隨機訪問卻比較慢.

assign() 給list賦值 
back() 返回最後一個元素 
begin() 返回指向第一個元素的迭代器 
clear() 刪除所有元素 
empty() 如果list是空的則返回true 
end() 返回末尾的迭代器 
erase() 刪除一個元素 
front() 返回第一個元素 
get_allocator() 返回list的配置器 
insert() 插入一個元素到list中 
max_size() 返回list能容納的最大元素數量 
merge() 合併兩個list 
pop_back() 刪除最後一個元素 
pop_front() 刪除第一個元素 
push_back() 在list的末尾新增一個元素 
push_front() 在list的頭部新增一個元素 
rbegin() 返回指向第一個元素的逆向迭代器 
remove() 從list刪除元素 
remove_if() 按指定條件刪除元素 
rend() 指向list末尾的逆向迭代器 
resize() 改變list的大小 
reverse() 把list的元素倒轉 
size() 返回list中的元素個數 
sort() 給list排序 
splice() 合併兩個list 
swap() 交換兩個list 

unique() 刪除list中重複的元素

二,map的基本操作函式:
C++Maps 是一種關聯式容器,包含“關鍵字/值”對
begin() 返回指向map頭部的迭代器
clear() 刪除所有元素
count() 返回指定元素出現的次數
empty() 如果map為空則返回true
end() 返回指向map末尾的迭代器
equal_range() 返回特殊條目的迭代器對
erase() 刪除一個元素
find() 查詢一個元素
get_allocator() 返回map的配置器
insert() 插入元素
key_comp() 返回比較元素key的函式
lower_bound() 返回鍵值>=給定元素的第一個位置
max_size() 返回可以容納的最大元素個數
rbegin() 返回一個指向map尾部的逆向迭代器
rend() 返回一個指向map頭部的逆向迭代器
size() 返回map中元素的個數
swap() 交換兩個map
upper_bound() 返回鍵值>給定元素的第一個位置
value_comp() 返回比較元素value的函式

參考:http://blog.csdn.net/flqbestboy/article/details/8184484

三,vector的用法

參考:http://blog.chinaunix.net/uid-26000296-id-3785610.html

1. 在C++中的詳細說明
vector是C++標準模板庫中的部分內容,它是一個多功能的,能夠操作多種資料結構和演算法的模板類和函式庫。
vector之所以被認為是一個容器,是因為它能夠像容器一樣存放各種型別的物件,
簡單地說,vector是一個能夠存放任意型別的動態陣列,能夠增加和壓縮資料。

2. 使用vector,
必須在你的標頭檔案中包含下面的程式碼:
  #include 

vector屬於std命名域的,因此需要通過命名限定,如下完成你的程式碼:
  using std::vector;
  vector vInts;
  
或者連在一起,使用全名: std::vector vInts;
  
建議使用全域性的命名域方式:using namespace std;


3. 初始化   
vector                 // 建立一個空的vector。
vector c1(c2)          // 複製一個vector
vector c(n)            // 建立一個vector,含有n個數據,資料均已預設構造產生
vector c(n, elem)      // 建立一個含有n個elem拷貝的vector
vector c(beg,end)      // 建立一個含有n個elem拷貝的vector


4. 解構函式
c.~vector ()           // 銷燬所有資料,釋放記憶體


5. 成員函式
c.assign(beg,end)c.assign(n,elem) 將[beg; end)區間中的資料賦值給c。將n個elem的拷貝賦值給c。
c.at(idx) 傳回索引idx所指的資料,如果idx越界,丟擲out_of_range。


c.back()      // 傳回最後一個數據,不檢查這個資料是否存在。
c.begin()     // 傳回迭代器中的第一個資料地址。
c.capacity()  // 返回容器中資料個數。
c.clear()     // 移除容器中所有資料。
c.empty()     // 判斷容器是否為空。
c.end()       // 指向迭代器中末端元素的下一個,指向一個不存在元素。
c.erase(pos)  // 刪除pos位置的資料,傳回下一個資料的位置。
c.erase(beg,end)  //刪除[beg,end)區間的資料,傳回下一個資料的位置。
c.front()     // 傳回第一個資料。

get_allocator // 使用建構函式返回一個拷貝。

c.insert(pos,elem)    // 在pos位置插入一個elem拷貝,傳回新資料位置。
c.insert(pos,n,elem)  // 在pos位置插入n個elem資料。無返回值。
c.insert(pos,beg,end) // 在pos位置插入在[beg,end)區間的資料。無返回值。
  
c.max_size()       // 返回容器中最大資料的數量。
c.pop_back()       // 刪除最後一個數據。
c.push_back(elem)  // 在尾部加入一個數據。
c.rbegin()         // 傳回一個逆向佇列的第一個資料。
c.rend()           // 傳回一個逆向佇列的最後一個數據的下一個位置。
c.resize(num)      // 重新指定佇列的長度。
c.reserve()        // 保留適當的容量。
c.size()           // 返回容器中實際資料的個數。
c1.swap(c2)
swap(c1,c2)        // 將c1和c2元素互換。同上操作。

operator[]         // 返回容器中指定位置的一個引用。

6. 用法示例:
6.1. 建立一個vector
vector容器提供了多種建立方法,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
建立一個Widget型別的空的vector物件:
  vector vWidgets;
建立一個包含500個Widget型別資料的vector:
  vector vWidgets(500);
建立一個包含500個Widget型別資料的vector,並且都初始化為0:
  vector vWidgets(500, Widget(0));
建立一個Widget的拷貝:
  vector vWidgetsFromAnother(vWidgets);
向vector新增一個數據
  vector新增資料的預設方法是push_back()。
    push_back()函式表示將資料新增到vector的尾部,並按需要來分配記憶體。


例如:向vector中新增10個數據,需要如下編寫程式碼:
  for(int i= 0;i<10; i++) {
    vWidgets.push_back(Widget(i));
  }


6.2 獲取vector中指定位置的資料
  vector裡面的資料是動態分配的,使用push_back()的一系列分配空間常常決定於檔案或一些資料來源。
    如果想知道vector存放了多少資料,可以使用empty()。
    獲取vector的大小,可以使用size()。

例如,如果想獲取一個vector v的大小,但不知道它是否為空,或者已經包含了資料,如果為空想設定為-1,
你可以使用下面的程式碼實現:
  int nSize = v.empty() ? -1 : static_cast(v.size());

6.3 訪問vector中的資料
使用兩種方法來訪問vector。
1、 vector::at()
2、 vector::operator[]
  operator[]主要是為了與C語言進行相容。它可以像C語言陣列一樣操作。
    但at()是我們的首選,因為at()進行了邊界檢查,如果訪問超過了vector的範圍,將丟擲一個例外。
    由於operator[]容易造成一些錯誤,所有我們很少用它,下面進行驗證一下:
  
分析下面的程式碼:
  vector v;
  v.reserve(10);
  
    for(int i=0; i<7; i++) {
    v.push_back(i);
  }
  
    try {int iVal1 = v[7];
    // not bounds checked - will not throw
    int iVal2 = v.at(7);
    // bounds checked - will throw if out of range
  } 
    
    catch(const exception& e) {
    cout << e.what();
  }
  
6.3 刪除vector中的資料
vector能夠非常容易地新增資料,也能很方便地取出資料,
同樣vector提供了erase(),pop_back(),clear()來刪除資料,
當刪除資料時,應該知道要刪除尾部的資料,或者是刪除所有資料,還是個別的資料。

Remove_if()演算法 如果要使用remove_if(),需要在標頭檔案中包含如下程式碼::
  #include 

Remove_if()有三個引數:
  1、 iterator _First:指向第一個資料的迭代指標。
  2、 iterator _Last:指向最後一個數據的迭代指標。
  3、 predicate _Pred:一個可以對迭代操作的條件函式。
  
6.4 條件函式
條件函式是一個按照使用者定義的條件返回是或否的結果,是最基本的函式指標,或是一個函式物件。
這個函式物件需要支援所有的函式呼叫操作,過載operator()()操作。
remove_if()是通過unary_function繼承下來的,允許傳遞資料作為條件。

參考:

http://blog.csdn.net/lskyne/article/details/10418823

shared_ptr執行緒安全性問題(及方法):
http://my.oschina.net/costaxu/blog/103119

http://www.cnblogs.com/hujian/archive/2012/12/10/2810754.html

利用ssh-keygen生成金鑰對:
http://blog.csdn.net/redhat7890/article/details/5131803
http://blog.csdn.net/hustpzb/article/details/8230454/
http://blog.csdn.net/wqjsir/article/details/17386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