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使用者體驗測試的心得體會

使用者體驗測試的心得體會

1、使用者體驗測試:

            使用者體驗測試顧名思義就是測試人員在將產品交付客戶之前處於使用者角度進行的一系列體驗使用,如:介面是否友好(吸引使用者眼球,給其眼前一亮)、操作是否流暢、功能是否達到使用者使用要求等

           使用者體驗(User Experience,簡稱UE/UX),是一種純主觀在使用者使用產品過程中建立起來的感受

       2、Krug可用性三大定律:

          a、別讓我思考

          b、點選多少次沒關係,只要每次點選都無思考

          c、去掉每個頁面上一半的文字,然後把剩下的文字再去掉一半

總結的學習內容:

1、符合使用者實際場景

我們的系統操作一定跟使用者的實際業務場景聯絡起來,如果不考慮實際的業務場景,做出來的系統一定會給使用者增加煩惱,並最終重新返工

2、易用性要強

易用性包括易理解性,易學性,易操作性

3、給使用者的選擇儘量少;介面上的選單、按鈕、選擇項越少越好

4、提供使用者想要的資訊

5、快速、響應;系統響應速度要快

     對於使用者響應時間,有個普通的標準。2/510秒原則。也就是說,在2秒之內給客戶響應認為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使用者體驗。在5秒之內響應認為“比較不錯”的使用者體驗,在10秒內響應是最“糟糕”的使用者體驗。如果超過10秒還沒有得到響應,那麼大多數使用者認為這次請求是失敗的。

    系統響應速度的快慢將非常直接的影響使用者的體驗,想象一下,如果一個頁面開啟經常5s以上,執行一個操作需要等待半天,估計很多使用者都沒有這個耐心的。

    系統的任何操作要有響應

    如果系統處理的資料比較大,慢很正常;但是不正常的也是使用者最怕的就是系統沒有任何反應。點選了確定或其他按鈕。然後就像沒點選一樣,系統沒有一點反饋;這時使用者的感覺就是系統死掉了?功能出問題了?還是我的滑鼠壞了?

6、有好提示

7、及時性

幫助文件、使用者提示、系統廣告、政策等要及時更新;

8、一致性

提到“一致性”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介面風格、操作習慣的一致性。除了這些,還有需要我們注意的就是資料狀態的一致性。

因為系統設計經常會把讀寫庫分離,在資料庫壓力比較大的時候,就會造成資料同步不及時;明明修改了的資料,在其他系統或模組顯示還是舊的資料,造成有些操作無法進行,給使用者也造成了困惑,使用者體驗很不好。所以對於一些特殊場景或情況,我們還是需要考慮一些方法去解決。比如對於一些特殊重要的功能是否可以提供不同的介面,或者可以允許讀同一個庫,總之無論什麼原因,都不能影響使用者的使用,使用者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