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軟體各種環境及測試階段

軟體各種環境及測試階段

軟體各種環境


  • 開發環境:開發環境是程式猿們專門用於開發的伺服器,配置可以比較隨意, 為了開發除錯方便,一般開啟全部錯誤報告。
  • 測試環境:一般是克隆一份生產環境的配置,一個程式在測試環境工作不正常,那麼肯定不能把它釋出到生產機上。
  • 生產環境:是指正式提供對外服務的,一般會關掉錯誤報告,開啟錯誤日誌。可以理解為包含所有的功能的環境,任何專案所使用的環境都以這個為基礎,然後根據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來做調整或者修改。
  • UAT環境:UAT,(User Acceptance Test),使用者接受度測試 即驗收測試,所以UAT環境主要是用來作為客戶體驗的環境。
  • 模擬環境:顧名思義是和真正使用的環境一樣的環境(即已經出售給客戶的系統所在環境,也成為商用環境),所有的配置,頁面展示等都應該和商家正在使用的一樣,差別只在環境的效能方面。
三個環境也可以說是系統開發的三個階段:開發->測試-> UAT環境 -> 模擬環境 ->上線,其中生產環境也就是通常說的真實環境。

軟體開發中的完整測試所包括的環節UT、IT、ST、UAT

  • UT(單元測試,Unit Test):
    單元測試任務包括:
    1、模組介面測試;
    2、模組區域性資料結構測試;
    3、模組邊界條件測試;
    4、模組中所有獨立執行通路測試;
    5、模組的各條錯誤處理通路測試。;

  • IT(整合測試,Integration Test):
    也稱系統整合測試(System Integration Test)或結合測試,整合測試階段是以黑盒法為主,在自底向上整合的早期,白盒法測試佔一定的比例,隨著整合測試的不斷深入,這種比例在測試過程中將越來越少,漸漸地,黑盒法測試佔據主導地位。

  • ST(系統測試,System Test):
    從技術角度看,系統測試是整個測試階段的最後一步,所有的開發和測試在這一點上集中表現為生成一個具有一定功能的軟體系統。
    該階段主要對系統的準確性及完整性等方面進行測試。
    主要進行:
    功能確認測試、執行測試、強度測試、恢復測試、安全性測試等。
    系統測試的測試人員由測試組成員(或質量保證人員)或測試組成員與使用者共同測試。在整個系統開發完成,即將交付使用者使用前進行。在這一階段,完全採用黑盒法對整個系統進行測試。

  • UAT(驗收測試,User Acceptance Test):
    驗收測試是向未來的使用者表明系統能夠像預定要求那樣工作。
    經整合測試後,已經按照設計把所有的模組組裝成一個完整的軟體系統,介面錯誤也已經基本排除了,接著就應該進一步驗證軟體的有效性,這就是驗收測試的任務,即軟體的功能和效能如同使用者所合理期待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