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軟體開發模式簡介

軟體開發模式簡介

1. 邊做邊改模型(Build-and-Fix Model)

  好吧,其實現在許多產品實際都是使用的“邊做邊改”模型來開發的,特別是很多小公司產品週期壓縮的太短。在這種模型中,既沒有規格說明,也沒有經過設計,軟體隨著客戶的需要一次又一次地不斷被修改。

  在這個模型中,開發人員拿到專案立即根據需求編寫程式,除錯通過後生成軟體的第一個版本。在提供給使用者使用後,如果程式出現錯誤,或者使用者提出新的要求,開發人員重新修改程式碼,直到使用者和測試等等滿意為止。

  這是一種類似作坊的開發方式,邊做邊改模型的優點毫無疑問就是前期出成效快。

  對編寫邏輯不需要太嚴謹的小程式來說還可以對付得過去,但這種方法對任何規模的開發來說都是不能令人滿意的,其主要問題在於:

  1) 缺少規劃和設計環節,軟體的結構隨著不斷的修改越來越糟,導致無法繼續修改;

  2) 忽略需求環節,給軟體開發帶來很大的風險;

  3) 沒有考慮測試和程式的可維護性,也沒有任何文件,軟體的維護十分困難。

 

2. 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

  瀑布模型是一種比較老舊的軟體開發模型,1970年溫斯頓·羅伊斯提出了著名的“瀑布模型”,直到80年代都還是一直被廣泛採用的模型。

  瀑布模型將軟體生命週期劃分為制定計劃、需求分析、軟體設計、程式編寫、軟體測試和執行維護等六個基本活動,並且規定了它們自上而下、相互銜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級下落

  在瀑布模型中,軟體開發的各項活動嚴格按照線性方式進行,當前活動接受上一項活動的工作結果,實施完成所需的工作內容。當前活動的工作結果需要進行驗證,如驗證通過,則該結果作為下一項活動的輸入,繼續進行下一項活動,否則返回修改。

  瀑布模型優點是嚴格遵循預先計劃的步驟順序進行,一切按部就班比較嚴謹。

  瀑布模型強調文件的作用,並要求每個階段都要仔細驗證。但是,這種模型的線性過程太理想化,已不再適合現代的軟體開發模式,幾乎被業界拋棄,其主要問題在於:

  1) 各個階段的劃分完全固定,階段之間產生大量的文件,極大地增加了工作量;

  2) 由於開發模型是線性的,使用者只有等到整個過程的末期才能見到開發成果,從而增加了開發的風險;

  3) 早期的錯誤可能要等到開發後期的測試階段才能發現,進而帶來嚴重的後果。

  4) 各個軟體生命週期銜接花費時間較長,團隊人員交流成本大。

  5) 瀑布式方法在需求不明並且在專案進行過程中可能變化的情況下基本是不可行的。

 

3. 迭代模型(stagewise model)(也被稱作迭代增量式開發或迭代進化式開發)

  是一種與傳統的瀑布式開發相反的軟體開發過程,它彌補了傳統開發方式中的一些弱點,具有更高的成功率和生產率。

  在迭代式開發方法中,整個開發工作被組織為一系列的短小的、固定長度(如3周)的小專案,被稱為一系列的迭代。每一次迭代都包括了需求分析、設計、實現與測試。採用這種方法,開發工作可以在需求被完整地確定之前啟動,並在一次迭代中完成系統的一部分功能或業務邏輯的開發工作。再通過客戶的反饋來細化需求,並開始新一輪的迭代。

  教學中,對迭代和版本的區別,可理解如下: 迭代一般指某版本的生產過程,包括從需求分析到測試完成; 版本一般指某階段軟體開發的結果,一個可交付使用的產品。

  與傳統的瀑布模型相比較,迭代過程具有以下優點:

  1)降低了在一個增量上的開支風險。如果開發人員重複某個迭代,那麼損失只是這一個開發有誤的迭代的花費。

  2)降低了產品無法按照既定進度進入市場的風險。通過在開發早期就確定風險,可以儘早來解決而不至於在開發後期匆匆忙忙。

  3)加快了整個開發工作的進度。因為開發人員清楚問題的焦點所在,他們的工作會更有效率。

  4)由於使用者的需求並不能在一開始就作出完全的界定,它們通常是在後續階段中不斷細化的。因此,迭代過程這種模式使適應需求的變化會更容易些。因此複用性更高

 

4. 快速原型模型(Rapid Prototype Model)

  快速原型模型的第一步是建造一個快速原型,實現客戶或未來的使用者與系統的互動,使用者或客戶對原型進行評價,進一步細化待開發軟體的需求。通過逐步調整原型使其滿足客戶的要求,開發人員可以確定客戶的真正需求是什麼;第二步則在第一步的基礎上開發客戶滿意的軟體產品。

  顯然,快速原型方法可以克服瀑布模型的缺點,減少由於軟體需求不明確帶來的開發風險,具有顯著的效果。

  快速原型的關鍵在於儘可能快速地建造出軟體原型,一旦確定了客戶的真正需求,所建造的原型將被丟棄。因此,原型系統的內部結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須迅速建立原型,隨之迅速修改原型,以反映客戶的需求。

  快速原型模型有點整合“邊做邊改”與“瀑布模型”優點的意味。

 

5、增量模型(Incremental Model)

  與建造大廈相同,軟體也是一步一步建造起來的。在增量模型中,軟體被作為一系列的增量構件來設計、實現、整合和測試,每一個構件是由多種相互作用的模組所形成的提供特定功能的程式碼片段構成。

  增量模型在各個階段並不交付一個可執行的完整產品,而是交付滿足客戶需求的一個子集的可執行產品。整個產品被分解成若干個構件,開發人員逐個構件地交付產品,這樣做的好處是軟體開發可以較好地適應變化,客戶可以不斷地看到所開發的軟體,從而降低開發風險。但是,增量模型也存在以下缺陷:

  1) 由於各個構件是逐漸併入已有的軟體體系結構中的,所以加入構件必須不破壞已構造好的系統部分,這需要軟體具備開放式的體系結構。

  2) 在開發過程中,需求的變化是不可避免的。增量模型的靈活性可以使其適應這種變化的能力大大優於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但也很容易退化為邊做邊改模型,從而是軟體過程的控制失去整體性。

  在使用增量模型時,第一個增量往往是實現基本需求的核心產品。核心產品交付使用者使用後,經過評價形成下一個增量的開發計劃,它包括對核心產品的修改和一些新功能的釋出。這個過程在每個增量釋出後不斷重複,直到產生最終的完善產品。

  例如,使用增量模型開發字處理軟體。可以考慮,第一個增量釋出基本的檔案管理、編輯和文件生成功能,第二個增量釋出更加完善的編輯和文件生成功能,第三個增量實現拼寫和文法檢查功能,第四個增量完成高階的頁面佈局功能。

 

6. 螺旋模型(Spiral Model)

  1988年,巴利·玻姆(Barry Boehm)正式發表了軟體系統開發的“螺旋模型”,它將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結合起來,強調了其他模型所忽視的風險分析,特別適合於大型複雜的系統。

  螺旋模型沿著螺線進行若干次迭代,圖中的四個象限代表了以下活動:

  1) 制定計劃:確定軟體目標,選定實施方案,弄清專案開發的限制條件;

  2) 風險分析:分析評估所選方案,考慮如何識別和消除風險;

  3) 實施工程:實施軟體開發和驗證;

  4) 客戶評估:評價開發工作,提出修正建議,制定下一步計劃。

  螺旋模型由風險驅動,強調可選方案和約束條件從而支援軟體的重用,有助於將軟體質量作為特殊目標融入產品開發之中。但是,螺旋模型也有一定的限制條件,具體如下:

  1) 螺旋模型強調風險分析,但要求許多客戶接受和相信這種分析,並做出相關反應是不容易的,因此,這種模型往往適應於內部的大規模軟體開發。

  2) 如果執行風險分析將大大影響專案的利潤,那麼進行風險分析毫無意義,因此,螺旋模型只適合於大規模軟體專案。

  3) 軟體開發人員應該擅長尋找可能的風險,準確地分析風險,否則將會帶來更大的風險

  一個階段首先是確定該階段的目標,完成這些目標的選擇方案及其約束條件,然後從風險角度分析方案的開發策略,努力排除各種潛在的風險,有時需要通過建造原型來完成。如果某些風險不能排除,該方案立即終止,否則啟動下一個開發步驟。最後,評價該階段的結果,並設計下一個階段。

 

7. 敏捷軟體開發 (Agile development)

  敏捷開發是一種以人為核心、迭代、循序漸進的開發方法。在敏捷開發中,軟體專案的構建被切分成多個子專案,各個子專案的成果都經過測試,具備整合和可執行的特徵。換言之,就是把一個大專案分為多個相互聯絡,但也可獨立執行的小專案,並分別完成,在此過程中軟體一直處於可使用狀態。

  敏捷開發小組主要的工作方式可以歸納為:作為一個整體工作; 按短迭代週期工作; 每次迭代交付一些成果,關注業務優先順序,檢查與調整。

  敏捷軟體開發要注意專案規模,規模增長,團隊交流成本就上去了,因此敏捷軟體開發暫時適合不是特別大的團隊開發,比較適合一個組的團隊使用。

 

8. 演化模型(evolutionary model)

  主要針對事先不能完整定義需求的軟體開發。使用者可以給出待開發系統的核心需求,並且當看到核心需求實現後,能夠有效地提出反饋,以支援系統的最終設計和實現。軟體開發人員根據使用者的需求,首先開發核心系統。當該核心系統投入執行後,使用者試用之,完成他們的工作,並提出精化系統、增強系統能力的需求。軟體開發人員根據使用者的反饋,實施開發的迭代過程。第一迭代過程均由需求、設計、編碼、測試、整合等階段組成,為整個系統增加一個可定義的、可管理的子集。

  在開發模式上採取分批迴圈開發的辦法,每迴圈開發一部分的功能,它們成為這個產品的原型的新增功能。於是,設計就不斷地演化出新的系統。 實際上,這個模型可看作是重複執行的多個“瀑布模型”。

  “演化模型”要求開發人員有能力把專案的產品需求分解為不同組,以便分批迴圈開發。這種分組並不是絕對隨意性的,而是要根據功能的重要性及對總體設計的基礎結構的影響而作出判斷。有經驗指出,每個開發迴圈以六週到八週為適當的長度。

 

9. 噴泉模型(fountain model, (面向物件的生存期模型, 面向物件(Object Oriented,OO)模型))

  噴泉模型與傳統的結構化生存期比較,具有更多的增量和迭代性質,生存期的各個階段可以相互重疊和多次反覆,而且在專案的整個生存期中還可以嵌入子生存期。就像水噴上去又可以落下來,可以落在中間,也可以落在最底部。

 

10. 智慧模型(四代技術(4GL))

  智慧模型擁有一組工具(如資料查詢、報表生成、資料處理、螢幕定義、程式碼生成、高層圖形功能及電子表格等),每個工具都能使開發人員在高層次上定義軟體的某些特性,並把開發人員定義的這些軟體自動地生成為原始碼。這種方法需要四代語言(4GL)的支援。4GL不同於三代語言,其主要特徵是使用者介面極端友好,即使沒有受過訓練的非專業程式設計師,也能用它編寫程式;它是一種宣告式、互動式和非過程性程式語言。4GL還具有高效的程式程式碼、智慧預設假設、完備的資料庫和應用程式生成器。目前市場上流行的4GL(如Foxpro等)都不同程度地具有上述特徵。但4GL目前主要限於事務資訊系統的中、小型應用程式的開發。

 

11. 混合模型(hybrid model)

  過程開發模型又叫混合模型(hybrid model),或元模型(meta-model),把幾種不同模型組合成一種混合模型,它允許一個專案能沿著最有效的路徑發展,這就是過程開發模型(或混合模型)。實際上,一些軟體開發單位都是使用幾種不同的開發方法組成他們自己的混合模型。

12. DevOps  https://blog.csdn.net/Scrat_Kong/article/details/85410612

 

大致列舉部分常用軟體過程模型的特點和適用範圍:

模型名稱 技術特點 適用範圍
瀑布模型 簡單,分階段,階段間存在因果關係,

各個階段完成後都有評審,允許反饋,不支援

使用者參與,要求預先確定需求

需求易於完善定義且不易變更的軟體系統
快速原型模型 不要求需求預先完備定義,支援使用者參與,

支援需求的漸進式完善和確認,能夠適應使用者需求的變化

需求複雜、難以確定、動態變化的軟體系統
增量模型 軟體產品是被增量式地一塊塊開發的,

允許開發活動並行和重疊

技術風險較大、使用者需求較為穩定的軟體系統
迭代模型 不要求一次性地開發出完整的軟體系統,將軟體

開發視為一個逐步獲取用廣需求、完善軟體產品的過程

需求難以確定、不斷變更的軟體系統
螺旋模型 結合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和迭代模

型的思想,並引進了風險分析活動

需求難以獲取和確定、軟體開發風險較大的軟體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