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控制方程再精確再漂亮 也需要模糊你的夢想

控制方程再精確再漂亮 也需要模糊你的夢想

這幾篇文章的作者是畢業於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田淵棟博士。田博士現供職於供職於 Google X 實驗室 (Google X Lab) 無人駕駛汽車 (Google driverless car) 研究組,任研究員 / 軟體工程師職位。特轉載,以激勵網友。

博士五年總結(一)

這五年最重要的,是漸漸知道了怎麼去做一件比較大的事情。

說得很大,其實就一點,心要靜下來。

首先,心靜下來才能鑽進某個領域裡認真做事。現在的社交媒體太多了,各類新聞也太多,每天忙於應付這些廣泛卻又淺薄的訊號,或是忙著去評點別人,是沒有辦法做成一件事情的。就比如一個人要去旅遊,按圖索驥地走一圈著名的景點,並不會給自己新的體悟,最多隻增些與人的談資而已。真要體會大自然的美麗,那是一定要涉足別人達不到的地方,要有目標有耐心有毅力,做長久的打算。

其次,有毅力有決心不一定能成事,方法也是不可少的。做研究的每個環節都需要方法:如何做基本調查,如何下手,如何分析問題,如何堅持自己的觀點,如何給任務定優先順序,如何處理細節和區域性的關係,如何將直觀一點一點地轉化成嚴格的數學語言並且驗證。在任何一個地方卡住,都會讓自己的研究停步不前。面對這麼多要求,要同時都準備好再開始研究是不可能的,只有先定目標,然後一步一步摸索。在摸索的開始,會做很多無用功,調查沒有頭緒,題目不知道如何選,沒有經驗就提不起效率,沒有效率就容易心浮氣燥,心浮氣燥就會輕言放棄,完全否定已有的成就。只有把自己強按在位置上一點一點地對以往的教訓做分析總結,才能打破這個惡性迴圈,漸漸地積累起經驗來,看見以前看不見的方向。要達到這一點,心靜是很重要的。

再次,研究是會碰到很多困難,老闆不給力,資料不給力,公式推不出來,電腦壞了,等等。在博士階段可以有一千個理由把問題歸咎於別人,不過我覺得最好的態度是“不抱怨,不解釋”,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把自己的錯誤搬回家,好好分析,才能有所進步。理想和信念是一定要有的,不然如何在孤獨的長跑中奮勇向前?但調子不能放得太高,因為沒有實現的理想,對他人而言,一文不值。要做到這些,同樣需要靜下心來,克服困難的過程中,沒人喝彩。

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自己的博士論文其最後一部分的理論可算是歷經艱辛,2010年藉著第一篇ORAL的勁頭試過第一次,卻根本不知如何下手,花了四五個月完全失敗,最後臨近論文截止時不得不讓老闆換題;2011年的時候在MSR實習時又試過一次,因為陷入了諸如“一定要有個目標函式,求目標函式的最優解”的常規思路而再次失敗,雖然已經有一點結果,但是總體上路子是走偏的,也沒能就這個理論發文章,最後只好做成一篇應用,以給實習一個交代。直到2013年的年初,在投出博士階段最後一篇ICCV之後,才發現自己想做的這個理論和自己之前已經做過的研究的極大關聯,終於突破了之前思維的瓶頸,才有了現在令人滿意的理論。

回想過往的思維過程,最早是經常在自設的思維困局中轉圈,然後是在推公式、想直觀和堆hack中左右搖擺,最後才發現理論和現實的黃金結合點,找到和現實吻合又幹脆利落的假設,推出意料之外卻情理之中的定理。一旦進入了這個階段,反應就會一次比一次快,建模速度也一次比一次迅捷,出的文章也會越來越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五年的PhD並沒有浪費,這樣的訓練讓我有自信去學習任何新東西,合理規劃自己的時間,來面對任何一個自己想要做的,具有挑戰性的專案。

另外,分享一下主要的技巧:

第一,要喜歡自己的研究題目。做研究有內心動力(motivation)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的本義,是在一個寬鬆的環境下,由研究者自由探索去尋找未知世界的答案。再牛的導師,儘管有模糊的直覺,如果不參與研究的每個細節,是不能預知精確答案的。精確答案只能由學生來獲得,導師直覺的錯誤只能由學生來推翻,如果學生沒有內心動力,那導師只能看見他能看見的,就不需要學生了,研究也就失敗了。

因此,研究的成敗,歸根結底是靠研究者永不停息的探索著的內心。如果自覺是個安於現狀,聽人號令,懶得動腦的人,那博士不是那麼適合的;如果家裡或是同學的壓力大過內心的渴望,那麼讀博可能是地獄的開始;如果只是為了獲取某領域更多的知識,那可能在博士後期承擔巨大的論文壓力,不如讀個碩士方便。

如果自己確實喜歡探索,喜歡解難題,但是導師的方向自己不喜歡怎麼辦?我的答案是,多發揮主觀能動性,找一個喜歡的小點慢慢擴大。我剛去cmu的時候,因為口語和交流能力不怎麼好,選導師的過程並不順利,第一選落空,後來聽師兄的建議選了現在的導師,可他做的方向和我想做的一點關係也沒有,怎麼辦?解決方案是先找一個兩邊都能接受的題目,把它做好,我當時是選了影象因為水面的波動而扭曲的題目,既切合導師的物理背景,又突破了他在每個畫素上單獨求解問題的思路,更像是主流的計算機視覺。等到出了第一篇文章(ICCV 09)之後,再慢慢地切入自己想要做的方向,自2010年末開始,出了一系列ORAL,漸漸把握了主動權。

在自己喜歡的方向上,導師是永遠比不過自己的進度的,因此乘著環境寬鬆時未雨綢繆相當重要,追著導師走,而不是讓導師追著走。若是沒有內心動力,等到三年級後老闆看情況不對,開始縮小研究領域催論文,自己就會陷入“啊啊,我真的不喜歡這個卻被逼不得不做”的狀態,那就很難挽回,再怨天尤人也沒有用了。

第二,牢記本校校訓,My heart is in the work。 做研究需要每天都花時間想,沉浸入要解決的問題。

這並不是說做研究是24x7全天候,其它什麼都不用幹,一直幹到永久性腦損傷為止,而是需要培養思考的習慣,提高思考的效率。為達到這一步,一開始需要大量的投入來找到適合自己的正確方案。可能會很不習慣,想到晚上睡不著,做事吃飯都沒心思,生活瑣事全都不管,俗話說是“入魔了”。像我經常有做夢做到自己要思考的問題,或者每天一早還沒完全醒來,就想著某個問題要怎麼解,結果真醒來一看發現全想錯了-_-。在這個階段,挫折感會特別強烈,會有放棄的念頭。但是隻要堅持下去,大腦會適應,會成習慣,效率會高,會知道一個問題中有哪些地方是關鍵,會知道思考到什麼地步是可以停手的存檔點。然後你就有了一具不論何時何地都能進行後臺執行的思考機器,能夠積累上每天的邊角時間,每時每刻在提升進步。正如一句話所說,不瘋魔,怎成活。

當然開車或者做其它重要的事情時請不要思考,出事的話,本文概不負責。

第三,有思路(idea)就寫下來。

有一句話說得好(出處忘記了),光思考不紀錄,人腦是有限自動機;既思考又記錄,人腦就是圖靈機。其原因在於,一支筆一張紙增強了人腦的記憶力,讓思考的空間及範圍變大了,能看出本來沒看出的聯絡,能發現本來發現不了的細節。有時候看似很平凡的思路,寫著寫著就變成了非平凡的階段性結果,以為是很有前途的想法,一寫就發現問題所在。而若只是思考,花幾個小時都在原地轉圈,頭還暈得不行。另外,寫下來本身就是一種“我已經完成了什麼”的標誌,對士氣是很鼓舞的,也有利於下一次從中斷點恢復思考。

第四,多看看別人的工作,但別看太多,抓住主線就好。

近年來每年發表的論文數有上升的趨勢,文章越來越多,每篇都細細看就是在浪費時間了,事倍功半。我目前認為的最好辦法,莫過於在看完幾篇本領域最重要的文章後認真總結,猜出大部分人的路數還有各自方法的優缺點,然後在面對新文章時採用跳躍式讀法,邊看邊猜,猜對有獎。這樣不僅快,而且能把握大局忽略細節,自己想新思路的時候也能自然而然地避開大部分人的招式,攻擊其命門,從而保證自己工作的創新性。這似乎不符合學術嚴謹性的定義,不過……人生就這麼點長,看著辦吧。

博士五年總結(二)

回到剛才的話題,自己剛入cmu的時候,因為種種原因沒有選到理想的導師,不知如何是好,就向師兄徵詢意見。師兄勸我說:“其實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可以從他那裡學到什麼,我認為他人不錯,另外演講和寫作技能非常好。”

事實證明師兄說的話是對的。選導師,他做什麼研究並不是最重要的,比這更重要的,是人品及交流和表達能力。我導師雖然是印度人,不過人品相當不錯,對學生既嚴格又負責,也不拖畢業的時間。我從他那裡學到最多的,其一是演講,其二是寫作。

先來談談寫作。

以我五年的經驗來看,其實中國人寫作的最大瓶頸並不是英語能力,而是組織。論文的英語水平充其量是高中水準,多看幾篇就大致可以掌握詞彙和句型,更何況很多論文都不是以英語為第一母語的研究者們寫的,照樣拿最優論文獎,照樣在學術圈產生極大影響力。

但在組織上,我們的論文確實問題多多。我就犯過很多錯誤。其一是擠牙膏,通過堆砌句子來達成長度要求,這個可能和我們從小要求文章有字數下限有關,結果就造成文章空洞,許多句子許多段落翻來覆去同一個意思,讓人倒胃口。其二是把文章寫成技術報告,先做啥,再做啥,最後做啥,實驗結果是啥,沒了。至於為什麼這樣做,原因是什麼,是什麼激發了這樣的思考,這樣的方法對什麼樣的資料會有效,有什麼侷限,全都不知道。(潛臺詞是:是老闆讓我這樣做的,我只想畢業,有問題別來找我……)論文是要引人深思的,要給人啟發的,要讓人受教的,要讓讀者讀完後,覺得這篇文章公正地評價了前人的工作,明白這篇文章的創新意義所在,並且同意作者的出發點,認為這是一個很有前途的方向才行。

本質上來說,產生這兩個問題的原因是懶得思考。論點挖不深,導致覺得沒啥好寫只好擠牙膏;方法想不透,於是便羅列若干步驟草草了事。其實只要稍微想下,就能補上很多東西。舉個例子,寫目標函式是什麼,如何用梯度下降優化,數學上就兩個公式,但是段落裡可以說明如何選初始點,初始點在這個具體應用中的意義何在,如何取步長,為何這樣選,收斂速度通常多快,哪裡可以加速,哪裡可以並行化再加GPU,等等,這樣內容就豐富多了。又比如,一個演算法的若干步驟,本來是毫無意義的流程圖,但在介紹它之前做些解釋,闡明設計的一些基本原則,然後在解釋每步時充分使用這些原則,那讀來就會覺得容易接受得多。

克服了這兩點,做到開局有理有據,正文言之有物,實驗讓人信服,那這篇文章基本上可以中稿了。接下來,就可以進入高階模式了。

首先,立意要高遠。一篇文章規矩著寫,說“我們加了新特徵,因為新特徵針對資料集的某些特性建模,實驗效果更好”,雖然基本可被錄用,但一般不會出彩;如果說“我們提了新的框架,統一了以前的諸多方法,在這個框架下,演算法能自動分析資料加入新特徵,實驗效果更好”,那這篇就有戲。為什麼呢?工業界看重效果,因為效果和經濟利益直接掛鉤;而學術界是想要為一個領域找一個簡潔明瞭的理論,是要仰望星空,問天幾何的——因此每一篇好文章,都必須建造出自己的一套世界出來,給出自己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這個巨集大的圖景下,給前人的工作標好地位,給自己的工作定下基調,然後拿著這張畫好的地圖,去解決實際問題。而所謂的博士研究和博士論文,則是在一套統一自洽的世界觀下,含有兩至三篇或者更多的文章,以證明這套世界觀的合理性。

這聽起來像是忽悠的遊戲。因為像計算機視覺這種實用的領域,哪有那麼多理論可挖。是的,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如此。但是建築世界觀本身,會促使研究者對已有的工作進行排列,得到新的啟發,看到新的聯絡,因此仍然是對研究本身有益的。有些表面上的聯絡可能被證明是偶然,但有些則會揭示本質,促進人們深化認識,為將來的突破性進展作準備。另一方面,功利地來說,有一個巨集大的世界觀有利於一位博士生髮大量文章,早點畢業:-)

其次,故事要流暢。我老闆說過,一篇好的文章,就如同帶著讀者在一個花園裡行走,路面平坦舒適,左邊有山,右邊有水,引人入勝,讀者漫步欣賞美景,走過亭臺樓閣,一點不費勁,一下子就逛完所有還意猶未盡。迄今為止,我對這種抽象的詩一般的表達還不能完全理解,但是既然他聲稱讀完了所有哈利波特的同人小說,而我只不過寫過一部二十五萬字的小長篇,我想我還是寧願相信他比較好-_-。

在大的方面來說,一篇文章從開篇開始,就要讓人有所期待,各種背景知識交代自然,詳略得當,指出前人工作各有缺陷,然後自身的貢獻娓娓道來,最後各種證據證明自己所言得當;或是先擺出正反證據,引人思索,指出前人各種問題,再列出自己方案,教人拍案叫絕。細節上,全篇重要的論點要適當重複,每次出現都要和上下文語境相符,無聊冗長的段落適當精簡,但必要的實驗步驟需要交代;每一段都要有總起有概括,像是花園的指路牌,讓讀者不至於暈頭轉向;不設彎路,反覆推敲邏輯關係,能用一層邏輯說清的絕不用兩層,能用簡單故事說明白的不用複雜公式,就算有複雜公式也放進附錄裡;繁簡要有計劃,細節要略寫以免讓人費解,主幹則要用重筆讓人印象深刻;插圖要不言自明,要出現在該出現的地方,能恰當地作成段落註解;語句不能太長,避免從句套從句,長短結合比較好,等等。

這裡所有的要求,都是為了讀者著想。每條單獨做起來都相對容易,但要合在一起就難,需要充分的思考和不停地修改。每過一段時間,腦中就會浮現出更好的組織方式,而這種新的組織方式,又反過來會啟發出新的理解,推進整個研究的進展。接著,各部分貢獻大小又有變化,詳略又會調整,文章又得修改,如此往復。漸漸地,才會從斧鑿拼接模樣的文章,變成一氣呵成的神作。到這個時候,寫作和研究渾然一體,寫作促進研究,研究促進寫作,才終於算是步入專家級別了。

還記得在今年ICCV最後期限的前一個晚上,老闆看了看我要在二十四小時之內要投稿的文章,說了一句:“組織還是有問題,要不我們不用投了。”我當時就驚了,當然不能接受這個可怕的事實,於是回去連夜修改,第二天早晨總算讓他滿意,後來這篇文章被評為very well written,並且拿了ORAL。我不得不承認他有想推遲我畢業的小小私心,不過他對寫作的執著,可見一斑,他說過自己的第一篇投稿改了三個月,原稿他一直珍藏,對比第一稿和最後一稿,差距有如天壤。

我想正是因為如此,才能有他的這些錦繡文章。

博士五年總結(三)

接下來談下上臺演說。

我天性是個內向的人,不太願意說話,高中時候雖然語法規則一條一條記得很牢,但最怕在英語課上回答問題,有一次略開小差,不幸被老師抽到,足足站了五分鐘,憋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下課那一個羞愧鬱悶啊,至今記憶猶深。TOEFL的口語也不過19,還是運氣好發揮的最高水準。

剛入博士的我,基本上就是這個樣子。

然後我選了我現在的導師。我要特別感謝他,2010年第一次CVPR ORAL的演講,在他的督促(或是逼迫?)下,我其它什麼也沒幹,足足準備了兩個月。第一個月改幻燈片,去除所有數學公式,費盡心思準備一個淺顯易懂的流暢故事;第二個月不停地改演講稿並且反覆操練,連每句話重音在哪裡都細細標明。演講那天面對臺下一千觀眾,我緊張到了極致,但虧得準備充分,閉著眼都能背出來,於是看著天花板,流暢地做完了整個演講(見《CVPR2010赴舊金山開會全程記錄》)。這次演講至今已有三年,但看到每一張幻燈片,我腦中仍會浮現應說的話,一點也沒有忘記。

之後準備第二篇ORAL所用的時間就變少了,大概兩週。演講的前一天,導師還對我的熟練程度不甚滿意,但是真到了臺上,演講效果居然不錯,眼神也可以看著觀眾了,講到最後,居然沒有用事先準備好的詞句,開始自由發揮,直到結束。

這樣,第一關就已經過去。看著十幾年來一直害怕著的東西終於有一天被自己征服,這是何等開心的事情。以前的我,演講爛了一兩次就不想說,越逃避就越不願說,於是失去了鍛鍊的機會。改變這個困局的,一方面是充分的準備,另一方面是對自己研究課題的自信。自己熱愛它,為它自豪,願意講給別人聽,也知道自己如何遣詞造句,那這時大腦就會聚焦到內容上,說著說著就入情入境,英語也就自然地變得慢了,流暢了。等到說完,發現自己居然說得還可以,那下一次就更不會緊張,久而久之,終於就可以擺脫惡性迴圈,進入良性軌道。

讀博讀到這樣,就算沒做出什麼來,也是不枉了。接下來,只要有了好的講稿,完成漂亮的演講只是耐心和毅力的問題。但是,如何才是好的講稿呢?

如同寫作一樣,最好的演講是一個有唯一主題的流暢故事。所謂流暢故事,是指幻燈片和幻燈片之間要有自然過渡,讓人不知不覺就聽完整個演講,而不覺得有什麼轉折生硬的地方。相比作文,演講的流暢性更為重要,因為讀者看文章時可以細細琢磨,聽眾聽演講時則是一晃而過。為了流暢性,一個好的演講可以不惜犧牲大量細節,只把最重要最易記憶的主線說出來——但條件是,這最重要的主線不能失了應有的大轉折和大邏輯,不能讓人覺得太過簡單無聊,或太過跳躍而沒有說服力。最好的平衡點,在於“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聽完有一種“原來如此,我怎麼沒有想到”的感受。

對學生而言,這個找主線砍細節的過程相當痛苦。學生往往見木不見林,不知道什麼是重點,而且下意識地,總是會把花去最多時間的細節認為是重點,到準備演講時就往往戀戀不捨;或者感覺千頭萬緒,不知從何說起。目標函式的細節要不要說?梯度下降的具體公式要不要說?訓練樣本歸一化要不要說?一個提升百分之五效能的小技巧要不要說?對這些提問的回答永遠是:看具體目標是什麼。如果是提高效能的系統性工作,小技巧就成為主線;若是新演算法設計,那目標函式的精巧構造就是看點;若是研究資料的統計特徵,那歸一化至關重要;若是討論大規模分散式的可行性,那梯度下降公式中引數間的相互依賴關係就成關鍵。一句話,如果細節不能為自己構建的巨集大世界添磚加瓦,那就不能在演講時大段提及。相比之下,導師們不直接參與研究,反而看得清廬山真面目,知道工作的重點及工作間的重要聯絡是什麼,面臨決斷時能果斷丟卒保車。

因此,一個博士生,要能夠做好演講,就要能“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既能在細節上做改進,切實推進研究;又能夠跳出自己每天思考的細節圈子,站在高處看問題想問題,是自己的將軍,也是自己的士兵。當然,這個說得容易做起來難,沒有幾年的努力嘗試是沒辦法靈活切換的。

一個看似無關卻很有效的辦法是,先把幻燈片做好,寫好演講詞,然後看看是否能在規定時間脫稿講得出來。最好的演講,是看了幻燈片自然而然能說出句子,而不需要死記硬背,轉折流暢,故事清楚。若是怎麼都無法在規定時間內講完,或是總覺得霧裡探花講不清楚,或總是把接應的句子搞錯,或是總覺得前後彆扭,那就是主線有問題,細節或者太多,或者大邏輯沒有一針見血地點出,需要修改。這裡一個重要的地方,是要脫稿講而不是照稿念,脫稿講時,演講者的“可用記憶體”只比聽眾稍多一點,如果連演講者都不能憑自己對工作的瞭解而流暢乾脆地講完,那聽眾肯定不能跟上,演講者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若是照稿朗讀,那就沒有這種敏銳的直覺,更不用說提高自己的演講水平了。

找到主線之後,就要開始設計每張幻燈片。幻燈片最懶的做法,就是列幾個提綱,每個提綱下一大把條目或者一大堆公式,演講時照著讀即可。這樣做省了演講者的工作,卻讓臺下觀眾苦不堪言。稍好些的,放幾張流程圖,從上到下或者從左到右細細說。這種辦法步驟簡單時可以,步驟一複雜,照樣讓人不知所云。其實,每張幻燈片只能表現一個小主題,多了反而嚼不爛。比如說文字過多,臺下聽眾既會看得疲累不堪,又會猶豫究竟是聽演講者說的,還是看他寫的?而顏色或是字型太花哨則會分散重點,讓人頭暈目眩。

好的幻燈片有幾種型別,可以只含一張大圖,或互有聯絡的若干圖片,或一個前人工作的列表,或一件事物的優劣二分法,或一個演算法的三個主要步驟,或一些事物的相互關係,等等。一句話,如果盯著它十秒鐘沒看出來重點是什麼,那就打回去重做吧。製作精美的幻燈片是一種藝術,我現在還學不到導師的十分之一,只好多看別人的範例,慢慢改進了。

博士五年總結(四)

之前的三篇,談的是如何做研究,寫文章,做演講。這一篇,講一下時間管理。

人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如何合理安排利用以成事,是每個人關心的問題。我覺得最關鍵的,是要有計劃。

首先,制訂計劃會讓人對任務的難度有更清醒的認識,增強利用時間的動機。出於本能,人都願舒服地活在當下,就算做博士有大理想大目標,也不願意細細去想,而是以“未來的事情再議”了事。可只要我們做一個簡單的規劃,就不禁會頭皮發麻,恨不得要立即動手了。計算一下,一邊,人生幾十年,兩萬天,三十萬個清醒小時,要吃喝拉撒,要履行家庭和社會責任,要享受各種放鬆休閒,要生病要變老,最後能有五分之一是自己的就不錯了;另一邊,想要成為大拿專家,甚至改變世界,至少需要幾萬小時的努力。兩相抵扣,還能有多少餘裕?至少我會覺得浪費時間是一種大大的罪過了。從另一方面規劃,博士階段比少年時思想成熟,比老年時身體健康,比中年時負擔輕得不止一點兩點,此時不好好幹,做大事還有什麼機會呢?就這樣兩個簡單的規劃,若是想通了,那再懶散也會動起腦筋來,在儘量短的時間內做盡量多的事情,整個人的精氣神,也會大大不同。

另外,計劃能提高做事效率。我校著名教授蘭迪在《最後一課》(The Last Lecture)中說過重要事和緊急事的辯證關係,人生若是一直趕最後期限,忙著緊急的事情,天天當救火隊長,看起來東奔西跑,甚是辛苦,但到頭來人累心疲,還事倍功半。其實有些緊急的事真是無解的,但是如果早一兩週甚至是一兩天想到,就能統籌安排,這就是計劃的好處。

那麼,如何做計劃呢?三點。

第一,寬鬆。

一天只計劃一件或者兩件最重要的事情,一定要把它們做完,然後再去做次重要的,可選的事情。

太緊的計劃,比如說每小時都規定做完一件事,不很可取。因為每天的事務總有不可預知性,可能在任務轉換中倒個水,刷個微博,也可能有人打擾,或者程式有錯需要更多時間除錯,一旦現實沒有如計劃中的順利,就會有完不成的挫敗感,長此以往就會放棄。而寬鬆的計劃,其整體期望值就會降低,原來必須得完成的事情,現在就變成“哇,我又做成一件事情啦”的情感獎勵,整個人就會願意堅持下去。如果發現計劃太寬鬆,那再樂呵呵地慢慢加碼就行。

做一件事,每天做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經常做。

當然,計劃的寬鬆不是絕對的,有時需要適當一鼓作氣,特別是在一件事快完成的時候。因為在這些時間點上,需要人高度集中精神將之前的結果綜合起來,克服最後的難關。寫論文是一個經典例子,平時想思路推公式跑實驗,作為零散的積累,最後一個月到一週集中精神把論文趕出來,效率特別高,要是沒有最後期限,那結果很有可能散佚,自己也就忘記了。另一個例子是寫長篇小說,這個是博士期間的業餘創作,不可能每天都花大量時間。一開始文筆很爛,劇情簡單,人物蒼白,怎麼辦?沒事,一點一點地積累,每週或者每月有空時花幾十分鐘寫情景段落,這些段落有的可做開頭,有的可做高潮,有的可做結尾,但相互之間沒有緊密關聯。然後,慢慢列大綱把故事串起 來,花小段時間不停地做區域性調整,這樣日積月累,文筆變得越來越好,可用的大段素材也越來越多,放在人物上則人物豐滿,放在劇情上則劇情生動,最後集中一段時間(大約是三週)把整個故事前後接起來,補上需要的過渡段落和場景。故事一旦接完,就已經活了,身為作者自然就有動力修補精化,等到完稿時還在不停地起勁改哩。而這個博士畢業總結系列,也是每天慢慢寫一點積累素材,最後覺得差不多了,花幾小時反覆調整組織,終於定稿。

第二,簡潔。

有人說,計劃不如變化,越是長遠的計劃,越有可能中途夭折,還不如不用去費神細想。這話不假,但並不是不訂計劃的理由。其實計劃不必像寫報告書那樣詳盡,不必精細到每時每刻,在等車走路發呆鍛鍊的時候,如同簡筆畫一般,寥寥幾筆,勾勒出幾小時,幾天或者幾年後的方針圖景就行。就算有改變,也可以馬上重新規劃,不至於缺乏彈性,船大難掉頭。而且計劃想多了,自然知道哪些部分靠譜,哪些不靠譜,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哪些部分可能出錯,以後再做計劃,就能一下子點到點子上,效率和質量都會提高。

三國演義裡曹操大兵壓境,千頭萬緒,孫劉聯軍如何是好?瑜亮兩人,大書一個“火”字擺平。這個,就是最簡潔的計劃。有了這個字,接下來草船借箭,連環計,苦肉計,一切細節都是自然而然的。至於什麼時候才能如此精煉,什麼時候能精煉到點子上,就靠平時反複製訂事前計劃,與事後反思總結了。

第三,勞逸結合。

工作效率和所花時間從來就不成正比,功勞和苦勞也從不劃等號,時間利用得好,少幹活反而多出成果。保證睡覺和鍛鍊是兩個最典型的例子。這五年來我每天平均睡眠時間在七到八小時左右,事情再多,十一點半至十二點必定入睡,天塌下來也不管,然後七八點起,睡得好早上自然有思路冒出來,一天就有東西可以忙活;要是睡得晚貪一兩小時,換來第二天毫無精神,得不償失。

另外,鍛鍊身體很重要,再忙都不能不做。鍛鍊付出一兩小時,精神得到放鬆,大腦得到休息,同時還能促進心肺功能,增強免疫力,絕對是穩賺不賠的買賣。我一般隔一天跑步五公里,或是游泳一公里,或是打壁球一小時。跑步太勤快會傷膝蓋,因此需要和其它運動配合。跑步時什麼也不想,揮灑汗水的時刻,就單純地開心就好了。

博士五年總結(五)

五年過去了,我經歷了很多,學到了很多,個性也改變了很多,從內向變得有些外向,認識了很多人,變得喜歡和別人交流,喜歡聽更牛的人的見解,也會從別人的觀點出發去看待問題。以前做得不錯的事,現在可以做得更有效率;以前害怕自卑的事,現在不害怕了;以前不敢想的事,現在可以去規劃去計算了。還有很多做得一般甚至很糟糕的地方,沒事,靜下來好好分析前因後果,然後繼續改進就好。

這樣的改變,就好比坐過山車,一開始很緊張惶恐,特別是從高處衝下的時候,於是在大家的嘲笑中選擇逃避。但是真的被逼著上去了好多次,適應了之後,就會在心理上有個準備,甚至期待,甚至在下坡時大吼,好像這車是自己開著,可以由自己掌控的一樣。為什麼會從害怕變成期待?因為發現了適應和掌握的竅門。而要發現竅門,先得要承認自己坐在過山車上顛簸這個現實。做夢沒有用,幻想沒有用,每個人身處的現實才是最大最大的真實,在這個真實之下,客觀評價自己在人群中的地位,承認自己的弱點,找到屬於自己的問題,然後不斷地優化提升,如之前四篇所說,堅持不懈,注重方法,制訂計劃,一點一點地達成目的。

而這所有之上的第一推動力,是直面現實的勇氣。

我之所以不寫細則,一是因為每個人情況不同,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適合我的不一定適合別人,所以只寫總綱;另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其實根本記不得細則是什麼,根據不同的環境,大腦自然會作出下意識的行動。要把這些行動全採集起來是很困難的,今天想到漏了一條,明天可能又發現漏了一條,把它們全列出來,需時很久不說,這個系列就會變得很長很零碎,讀起來就不那麼流暢了。

寫這些文章,主要是給自己留個記錄,以免日後忘記,荒廢了這五年的時光,要是能順帶幫到大家,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多謝觀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