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料流圖-2(分層資料流圖)

資料流圖-2(分層資料流圖)

對於比較複雜的實際問題,在資料流圖上常常出現十幾個乃至幾十個、上百個加工,這樣的資料流圖看起來很不清楚。採用層次結構的資料流圖則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如圖中的系統S

圖1.5 系統加工資料流圖

它的輸入輸出反映了系統與外界環境的關係或介面,僅用這個圖是不能表明資料的加工要求的,需要進一步細化。如果S可以分解成三個子系統S1、S2、S3,則可畫出它們加工及其相關的資料流。子系統S1又可以進一步細化為S1.1、S1.2、S1.3,等等,如圖1.6所示。

圖1.6 分層資料流圖

按照這種方法對系統進行自頂向下的逐步細化和分層分解,並以分層的資料流圖反映這種結構關係,就能比較清楚地表達和容易地理解整個系統。在畫分層資料流圖應考慮如下幾個問題:

1) 編號

為便於管理和閱讀,要對每個層次上的圖及其加工進行編號。層次編號自上而下分別為頂層圖(系統圖)、0層圖、1層圖、等等。各層圖的關係為父子關係,下層圖為子圖,上層圖為父圖。子圖的編號就是其父圖中相應加工的編號;子圖中加工的編號由子圖號、小數點和區域性號組成。在這種編號中,圖號中的小數點的個數就是該圖所在的層次號,最後一個小數點前的號碼就是其父圖的編號。例如,編號為3.2.1的圖,是2層圖中的一個子圖,其父圖 編號為3.2。

2)父圖和子圖的資料平衡

子圖是父圖的細化,因此,子圖的輸入、輸出資料流應和父圖中相應加工的輸入、輸出資料流一致。

3)分解的程度

對一個加工進行細化分解,一次分解成兩個或三個加工,可能需要的層次過多;但分解得過多又難於讓人理解。根據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人們能有效地同時處理問題的個數不超過7個 。因此,一個加工每次分解細化出的子加工個數一般不要超過7個。當所分解出的子處理已十 分簡單時,就可停止這種分解過程。

4)圖表格式

對於一個較大的系統來說,其資料流圖可能多達十幾張、幾十張,一般都將它們裝訂成冊。為了方便收集、整理和閱讀,可以設計一個類似圖1.7所示的圖表進行格式化。其中,假設 大學教務管理系統是大學教學管理系統0層資料流圖中的第2個子加工,是1層資料流圖中的一 個子圖。

圖1.7 資料流圖圖表格式

本文轉自: http://blog.csdn.net/Gweber/archive/2005/06/01/38571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