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linux下檢視硬碟資訊、硬碟分割槽、格式化、掛載、及swap分割槽

linux下檢視硬碟資訊、硬碟分割槽、格式化、掛載、及swap分割槽

df 命令參看硬碟資訊

  • -T選項, 檢視檔案系統型別

centos6檔案系統是ext4,因為設計較早,對於現今動輒上T的海量資料處理,效能較低。centos7檔案系統是xfs,適用於海量資料。這兩種檔案系統都是日誌檔案系統。使用該檔案系統的磁碟,空間包括兩部分:日誌空間和儲存空間。寫入的資料是先暫存在日誌空間,然後刷入儲存空間,這樣有利於恢復資料。另外,xfs檔案系統還支援將一塊兒固態硬碟用作單獨的日誌空間盤,資料先寫入固態硬碟,然後再刷入硬碟。對於作業系統來說,資料寫入了日誌空間盤,就算完成了I/O,因此這種方式提高了系統性能。

  • -i 選項,檢視inode數
對於個人使用者來說,inode(檔案編號)數是夠用的,通常是inode沒滿,容量滿了。而對於伺服器來說,因為存在海量的小檔案,inode數可能滿了,容量沒滿。
  • 測試硬碟讀寫效能 dd if=/dev/zero of=/a.txt bs=200MB count=1

首先新建一個a.txt ,將/dev下的一個zero空檔案寫入a.txt,寫入大小200MB/塊,寫入1塊。注意,新建a.txt是有用意的,如果寫入目標是根目錄,那麼空檔案將覆蓋根目錄,導致系統崩潰。

硬碟分割槽

  • 關機後,為虛擬機器新增一塊兒硬碟。在linux中,一切皆檔案,因此新加的硬碟我們可以在
    /dev下面找到: sdb
  • fdisk -l /dev/sdb檢視硬碟的資訊


注意:硬碟的讀寫是以sector扇區為單位,1扇區是512bytes;作業系統是對硬碟的讀寫是以block塊為單位 1塊是 8 * 512bytes = 4K

  • fdisk /dev/sdb 硬碟分割槽

d分割槽的最多隻能4個主分割槽,主分割槽分完就不能再分了(或者3主分割槽 + 1個擴充套件分割槽,在擴充套件分割槽下再分邏輯分割槽),這是因為MBR主引導記錄分為兩部分:446位元組(引導資訊) + 64位元組(最多隻能記錄4個分割槽資訊)。dos只能分2T以下的硬碟。gpt分割槽方式可以支援>2T的硬碟。按 m 檢視可用的命令:

於是,第一個分割槽被建立,按 p 可以檢視:

用同樣的方式,繼續建立其他分割槽:

如果要刪除分割槽,按 d

同樣的方式,按 n 建出擴充套件分割槽,並繼續新建邏輯分割槽:

分割槽完成,記得按 w 寫入分割槽資訊(儲存):


檢視是否新建成功:

磁碟格式化

  • 格式化就是對磁碟寫入檔案系統。 mkfs.xfs /dev/sdb(磁碟路徑) 命令寫入檔案系統。也可以不分割槽,直接對整塊盤格式化。

-f 強制格式化


磁碟的掛載

  • mount /dev/sdb(磁碟路徑) /test(掛載路徑)

df -T 檢視:

又是df命令檢視不準,也可以用mount命令檢視


  • umount 掛載目錄(或磁碟路徑) 解除掛載; -l 強制解除掛載

製作SWAP分割槽

  • swap分割槽就是虛擬記憶體,用於解決記憶體不夠用。
  • swapon -s 檢視當前啟用的swap分割槽

  • free -m 檢視記憶體命令可以檢視swap分割槽的使用情況

  • swapoff /dev/磁碟 關閉swap分割槽

  • mkswap /dev/磁碟路徑 製作swap分割槽。(注意:如果要新增硬碟作swap分割槽,關機狀態下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