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微信到底、裂變到底、增長到底
前言
每一件絕世無雙的好作品都是以無比寂寞的勤奮為前提,要麼是血,要麼是汗,要麼是大把曼妙的青春時光。
無論你是做公司經營還是負責產品研發,亦或是戰鬥在運營最前線,能夠在每一個365天有優質的輸出作品,都一定是持續的堅持和努力所帶來的結果。
在此,尊重每一位2018年努力奮鬥的朋友們!
關於微信
微信生態、微信網際網路、微信作業系統,這3個詞是2018年我個人最喜歡的。
有一種聲音說微信不再是一個工具,分明就是龐大的作業系統,在這個系統下微信提供土壤、水源、生產工具,創業者們只需要種下一顆種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用心栽培就可以有所收穫。的確如此!
你可以收貨一畝良田,也可以承包整座大山,每個人都可以搶田、搶糧,但拼的是速度!拼的是方法!
縱向看微信
前兩天和在微信團隊工作的朋友交流,探討微信生態這個概念的時候,我們不約而同認為微信發展至今,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
- 社交通訊工具:從微信誕生之初,這個階段主要語音功能、附近的人、漂流瓶、搖一搖、朋友圈等諸多刺激你瘋狂加好友的功能,此階段是“熟人關係鏈”、“陌生人關係鏈”交替形成的過程。
- 開放平臺構建:微信4.0階段,首先是第三方App接入開放平臺,通過微信進行內容傳播,以及從微信獲得快捷登入,提高了拉新轉化效率,讓如日中天的移動網際網路產品和微信這個自帶社交關係鏈的產品打通。與此同時開放公眾號,催生大量公眾號內容,讓再小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品牌。
- 逐漸商業化:微信5.0、6.0版本,帶來了微信支付、朋友圈廣告、公眾號廣告。在這個階段,催生了後來的拼多多、有贊、微店等公司,使用者的現金進入了微信錢包,朋友圈出現了微商,知識付費也開始展露頭角。
- 連線線下服務:2017年,釋出小程式,提供輕量級應用。通過提供小程式服務,讓各行業的商家服務成為微信生態這個大面上的點。我自始至終認為微信小程式是給線下場景的網際網路提供便利升級,做的是服務、交易的事兒。儘管現在繁榮了小遊戲、社交電商。
當我們從巨集觀縱向脈絡去看微信發展史的時候,微妙的發現原來屬於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做產品、做增長、做留存的那一套打法是會有所變化的,經典的AARRR模型在微信生態裡不是那麼標準化了,研發一款產品的速度也會更快!更快!更快了!
流量獲取的套路和打法也有非常大的區別,存量找增量、高頻帶高頻、投放+裂變等組合拳都是相對新穎的,卻比傳統更有效的。
橫向看微信
網際網路生意的本質是流量的生意,既然微信被稱之為微信網際網路、微信生態、微信作業系統,那麼在這個大的生態內,流量在哪裡?橫向的流量執行邏輯是怎樣的?
在微信生態內,承載使用者的流量觸點無非是:個人號、社群、公眾號、小程式,其實正好對應微信發展四個階段的流量發力觸點。
這四個流量觸點,對一家在微信內做業務的公司來說,搞清楚每一個流量觸點的使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清楚為什麼要獲取公眾號粉絲、為什麼要做社群、為什麼要拼命讓使用者加個人號好友、為什麼讓使用者使用小程式。
我們小裂變團隊認為,公眾號、小程式、社群、個人號每個觸點的使命是不一樣的。
公眾號承載的是一家公司獲取使用者、品牌傳播的使命;小程式承載的是一家公司提供優質產品服務、商業變現的使命;社群承載的是一家公司品牌口碑、使用者傳播的使命;個人號承載的是一家公司實現商業變現、用心服務的使命。
14年我做公眾號,只知道發文章,15年知道做做社群,16年開始瞄著等待微信小程式,研究開發介面微信規則,研究裂變增長。後面發現帶參二維碼、發現活碼、發現小程式聯動公眾號裂變等等,簡直太好玩了,環環相扣。
當我們從橫向的微信流量觸點出發去做產品、運營時,你勢必會仔細研讀微信運營規則、開發介面、更新資訊,也將會逐漸理解我所提到的四個流量觸點各不相同的使命價值。
很早之前我跟團隊提出:使用者在哪裡,我們的工作重心就應該在哪裡。微信已經有10億月活,在我們看來這就是我們的主戰場,也將會是很多中小企業的主戰場(ps:很多大公司也將大部分產品研發、流量獲取放在了微信端)。
關於裂變
我一直堅持做產品的人一定要懂運營懂增長,做運營的人一定要懂產品的設計邏輯和技巧,在微信生態內更是如此!甚至要把微信開發文件好好拿出來研讀。當你能從技術角度看問題,就會延伸出很多使用者使用產品的場景、高效率獲取使用者的方法。
“裂變”這個低成本、高效率、指數級的玩法,正是我們拆解產品、研讀技術文件、深度思考使用者心理、演練活動路徑總結提煉出來的。
從剛開始的公眾號裂變(包括服務號、訂閱號)到個人號裂變(轉發裂變、任務裂變)再到社群裂變(100人社群裂變、500人社群裂變),甚至目前重點的小程式裂變增長玩法,我們小裂變團隊無不堅持持續性的裂變迭代研究。
什麼是裂變
2018年在運營領域最火熱的無非是“裂變”,有網易公開課、新世相刷屏課、尋找區塊鏈代言人、等等裂變活動。那麼到底什麼是裂變?怎麼做裂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