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OSPF命令列配置

OSPF命令列配置

配置OSPF的基本功能

建立OSPF程序:

一臺路由器如果要執行OSPF協議,必須存在Router ID。路由器的Router ID是一個32位元無符號整數,是一臺路由器在自治系統中的唯一標識。為保證OSPF執行的穩定性,在進行網路規劃時應該確定Router ID的劃分並手工配置。

ospf [ process-id | router-id router-id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啟動OSPF程序,進入OSPF檢視

例如:ospf 1 router-id 1.1.1.1
//建立opsf程序1,並設定router-id為1.1.1.1
  • process-id為程序號,預設值為1。

    路由器支援OSPF多程序,可以根據業務型別劃分不同的程序。程序號是本地概念,不影響與其它路由器之間的報文交換。因此,不同的路由器之間,即使程序號不同也可以進行報文交換。

  • router-id router-id為路由器的ID號。

    預設情況下,路由器系統會從當前介面的IP地址中自動選取一個最大值作為Router ID。手動配置Router ID時,必須保證自治系統中任意兩臺Router ID都不相同。通常的做法是將Router ID配置為與該裝置某個介面的IP地址一致

  • 說明:

    每個OSPF程序的Router ID要保證在OSPF網路中唯一,否則會導致鄰居不能正常建立、路由資訊不正確的問題。建議在OSPF裝置上單獨為每個OSPF程序配置全網唯一的Router ID。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表示VPN例項。

    如果指定了VPN例項,那麼此OSPF程序屬於指定的VPN例項,如果未指定則屬於公網例項。

建立OSPF區域:

區域是從邏輯上將裝置劃分為不同的組,每個組用區域號(Area
ID)來標識。區域的邊界是裝置,而不是鏈路。一個網段(鏈路)只能屬於一個區域,或者說每個執行OSPF的介面必須指明屬於哪一個區域。

[OSPF程序下] area area-id
//建立並進入ospf區域檢視

宣告OSPF網段:

建立OSPF程序後,還需要配置區域所包含的網段。一個網段只能屬於一個區域,或者說每個執行OSPF協議的介面必須指明屬於某一個特定的區域。該處的網段是指執行OSPF協議介面的IP地址所在的網段。

OSPF需要對接收到的Hello報文做網路掩碼檢查,當接收到的Hello報文中攜帶的網路掩碼和本裝置不一致時,則丟棄這個Hello報文,即不能建立鄰居關係。

宣告OSPF網段有兩種方法:

//1、區域下宣告
[區域檢視下] network ip-address wildcard-mask
//配置區域所包含的網段

//2.介面下宣告
[介面檢視下] ospf enable [process-id] area [area-id]
//在介面上使能OSPF。

建立虛連線:

[OSPF區域檢視下] vlink 1.1.1.1
//建立並配置虛連線

OSPF檢查配置結果:

  • 在任意檢視下執行display ospf [process-id] perr命令,檢視OSPF鄰居的資訊。
  • 在任意檢視下執行display ospf [process-id] interface命令,檢視OSPF介面的資訊。
  • 在任意檢視下執行display ospf [process-id] routing命令,檢視OSPF路由表的資訊。
  • 在任意檢視下執行display ospf [process-id] lsdb命令,檢視OSPF的LSDB資訊。
  • 使用display ospf[ process-id ] brief命令檢視OSPF的概要資訊。
  • 使用display ospf [process-id] error 檢視ospf錯誤資訊

配置OSPF鄰居或鄰接的會話引數

配置OPSF報文重傳限制:

OSPF路由器傳送完DD報文、LSU報文、LSR報文,這三種報文後,若沒有在規定時間內收到相應的LSAck報文,會再次重傳。當達到限定報文重傳次數後,本端就斷開和對方的鄰接關係。

[AR1-ospf-1]retransmission-limit ?
  INTEGER<2-255>  The Number of Retransmission Limitation
 //配置OSPF重傳限制功能
 //預設情況下,不使能此功能。最大重傳限制數的預設值是30。

使能在DD報文中填充介面的實際MTU

建立虛連線後,不同的裝置製造商可能會使用不同的MTU預設設定。為了保證一致,應該設定介面傳送DD報文時MTU值為預設值0。

[AR1-GigabitEthernet0/0/0]ospf mtu-enable 
//使能介面傳送DD報文時填充MTU值,同時還會檢查鄰居DD報文所攜帶的MTU是否超過本端的MTU值。 

//預設情況下,介面傳送DD報文的MTU值為0。

注意:當配置DD報文MTU值後,會引起鄰居關係的從新建立。

配置OSPF在不同網路型別中的屬性

OSPF的網路型別和特點:

網路型別 特點 預設選擇
廣播型別(Broadcast) 在該型別的網路中,通常以組播形式傳送Hello報文、LSU報文和LSAck報文,以單播形式傳送DD報文和LSR報文。 當鏈路層協議是Ethernet、FDDI時,預設情況下,OSPF認為網路型別是Broadcast。
NBMA型別(Non-broadcast multiple access) 在該型別的網路中,以單播形式傳送Hello報文、DD報文、LSR報文、LSU報文、LSAck報文。NBMA網路必須是全連通的,即網路中任意兩臺路由器之間都必須直接可達。 當鏈路層協議是ATM時,預設情況下,OSPF認為網路型別是NBMA。
點到點P2P型別(point-to-point) 在該型別的網路中,以組播形式傳送Hello報文、DD報文、LSR報文、LSU報文、LSAck報文。 當鏈路層協議是PPP、HDLC和LAPB時,預設情況下,OSPF認為網路型別是P2P。
點到多點P2MP型別(Point-to-Multipoint) 在該型別的網路中:以組播形式傳送Hello報文,以單播形式傳送DD報文、LSR報文、LSU報文、LSAck報文。 沒有一種鏈路層協議會被預設的認為是P2MP型別,P2MP必須是由其他的網路型別強制更改的。

配置OSPF路由的收斂優先順序:

[程序檢視下] prefix-priority { critical | high | medium } ip-prefix ip-prefix-name
//配置OSPF路由的收斂優先順序。 

配置OSPF路由的收斂優先順序後,OSPF路由可以按照優先順序來計算和泛洪LSA、同步LSDB,從而提高路由收斂速度。當一個LSA滿足多個策略優先順序時,最高優先順序生效。OSPF依次按區域內路由、區域間路由、自治系統外部路由順序進行LSA計算,該命令可以計算OSPF的收斂優先順序。收斂優先順序的優先順序順序為:critical>high>medium>low。為了加速處理高優先順序的LSA,泛洪過程中,需要按照優先順序將相應的LSA分別存放在對應的critical、high、medium和low的佇列中。

注:該命令僅在公網配置時有效

配置介面傳送Hello報文的時間間隔:

[AR1-GigabitEthernet0/0/0]ospf timer hello 10 
//配置介面傳送hello報文的時間間隔

預設情況下,P2P、Broadcast型別介面傳送Hello報文的時間間隔的值為10秒;P2MP、NBMA型別介面傳送Hello報文的時間間隔的值為30秒;且同一介面上鄰居失效時間是Hello間隔時間的4倍。

配置相鄰鄰居失效的時間:

[AR1-GigabitEthernet0/0/0]ospf timer dead 40
//配置相鄰鄰居失效的時間

預設情況下,P2P、Broadcast型別介面的OSPF鄰居失效時間為40秒,P2MP、NBMA型別介面的OSPF鄰居失效時間為120秒;且同一介面上失效時間是Hello間隔時間的4倍。

建議配置的失效時間大於20秒。如果失效的時間小於20秒,可能會造成鄰居會話的中斷。

修改了網路型別後,Hello與Dead定時器都將恢復預設值。

配置Smart-discover:

路由器的鄰居狀態或者多址網路(廣播型或NBMA)上的DR、BDR發生變化時,需要等到Hello定時器到時才會向鄰居傳送Hello報文,影響了裝置間建立鄰居的速度。通過配置Smart-discover,網路中鄰居狀態,或者DR、BDR發生變化時,裝置不必等到Hello定時器到就可以立刻主動的向鄰居傳送Hello報文。從而提高建立鄰居的速度,達到網路快速收斂的目的。

[AR1-GigabitEthernet0/0/0]ospf smart-discover 
//配置介面的Smart-discover功能

配置更新LSA的時間間隔:

OSPF協議規定LSA的更新時間間隔5秒,是為了防止網路連線或者路由頻繁動盪引起的過多佔用網路頻寬和裝置資源。

在網路相對穩定、對路由收斂時間要求較高的組網環境中,可以指定LSA的更新時間間隔為0來取消LSA的更新時間間隔,使得拓撲或者路由的變化可以立即通過LSA釋出到網路中,從而加快網路中路由的收斂速度。

[AR1-ospf-1]lsa-originate-interval { 0 | { intelligent-timer max-interval start-interval hold-interval | other-type interval } 
  //配置LSA的更新時間間隔
  • intelligent-timer表示通過智慧定時器設定OSPF Router LSA和Network LSA的更新間隔時間。

  • max-interval為更新OSPF LSA的最長間隔時間,單位是毫秒。

  • start-interval為更新OSPF LSA的初始間隔時間,單位是毫秒。
  • hold-interval為更新OSPF LSA的基數間隔時間,單位是毫秒。
  • other-type interval表示設定除OSPF Router LSA和Network LSA外LSA的更新間隔時間。

預設情況下,使能智慧定時器intelligent-timer。使能智慧定時器後,更新LSA的最長間隔時間的預設值為5000毫秒、初始間隔時間的預設值為500毫秒、基數間隔時間的預設值為1000毫秒(以毫秒為單位的時間間隔)

配置接收LSA的時間間隔:

OSPF協議規定LSA的接收時間間隔1秒,是為了防止網路連線或者路由頻繁動盪引起的過多佔用網路頻寬和裝置資源。

在網路相對穩定、對路由收斂時間要求較高的組網環境中,可以指定LSA的接收時間間隔為0來取消LSA的接收時間間隔,使得拓撲或者路由的變化可以立即通過LSA釋出到網路中,從而加快網路中路由的收斂速度。

[AR1-ospf-1] lsa-arrival-interval { interval | intelligent-timer max-interval start-interval hold-interval }
//配置LSA接收的時間間隔。 

在網路相對穩定、對路由收斂時間要求較高的組網環境中,可以指定LSA被接收的時間間隔為0,使得拓撲或者路由的變化能夠立即被感知到。

預設情況下,使能智慧定時器intelligent-timer。使能智慧定時器後,接收LSA的最長間隔時間的預設值為1000毫秒、初始間隔時間的預設值為500毫秒、基數間隔時間的預設值為500毫秒(以毫秒為單位的時間間隔)。

配置SPF計算時間間隔:

當OSPF的鏈路狀態資料庫(LSDB)發生改變時,需要重新計算最短路徑。如果網路頻繁變化,由於不斷的計算最短路徑,會佔用大量系統資源,影響裝置的效率。通過配置智慧定時器intelligent-timer,設定合理的SPF計算的間隔時間,可以避免佔用過多的路由器記憶體和頻寬資源。

[AR1-ospf-1]spf-schedule-interval { interval1 | intelligent-timer max-interval start-interval hold-interval | millisecond interval2 }
//設定SPF計算間隔。 
  • interval1為OSPF的SPF計算間隔時間,單位是毫秒。

  • intelligent-timer表示通過智慧定時器設定OSPF SPF計算的間隔時間。

  • max-interval為OSPF SPF計算的最長間隔時間,單位是毫秒。
  • start-interval為OSPF SPF計算的初始間隔時間,單位是毫秒。
  • hold-interval為OSPF SPF計算的基數間隔時間,單位是毫秒。
  • millisecond interval2表示OSPF的SPF計算間隔時間,單位是毫秒。

預設情況下,使能智慧定時器intelligent-timer,SPF計算的最長間隔時間為10000毫秒、初始間隔時間為500毫秒、基數間隔時間為1000毫秒(以毫秒為單位的時間間隔)。

提高OPSF網路的穩定性

配置OSPF的協議優先順序:

由於路由器上可能同時執行多個動態路由協議,就存在各個路由協議之間路由資訊共享和選擇的問題。系統為每一種路由協議設定一個優先順序。在不同協議發現同一條路由時,優先順序高的路由將被優選。

[AR1-ospf-1]preference [ ase ] { preference | route-policy route-policy-name } 
//配置OSPF協議的優先順序。 
  • ase表示設定AS-External路由的優先順序。

  • preference表示OSPF協議路由的優先順序。優先順序的值越小,其實際的優先程度越高。

  • route-policy route-policy-name表示對特定的路由通過路由策略設定優先順序。

預設情況下,OSPF路由的優先順序為10。當指定ASE時,預設優先順序為150。

配置介面傳送LSA的延遲時間:

[AR1-GigabitEthernet0/0/0]ospf trans-delay ?
   INTEGER<1-500>  Second(s)
 //配置介面傳送LSA的延遲時間。 

預設情況下,傳輸延遲時間為1秒。

配置鄰接路由器重傳LSA的間隔:

當一臺路由器向它的鄰居傳送一條LSA後,需要等到對方的確認報文。若在重傳間隔時間內沒有收到對方的確認報文,就會向鄰居重傳這條LSA。

[AR1-GigabitEthernet0/0/0]ospf timer retransmit ?
  INTEGER<1-3600>  Second(s)
//設定鄰接路由器重傳LSA的間隔

預設情況下,重傳間隔時間為5秒。

配置Stub路由器:

配置Stub路由器是一種特殊的路由選路,配置了stub router的路徑不被優選。實現方法是將度量值設為最大(65535),儘量避免資料從此路由器轉發。用於保護此路由器鏈路,通常使用在升級等維護操作的場景。

[AR1-ospf-1]stub-router on-startup ?
  INTEGER<5-65535> 
//配置Stub路由器。 

預設情況下,沒有路由器為Stub路由器。

如果配置了Stub路由器,預設情況下,路由器保持為Stub路由器的時間間隔是500秒。

禁止OSPF介面傳送和接收協議報文:

當用戶希望本地OSPF路由資訊不被其他網路中的裝置獲得,並且本地裝置不接收網路中其他裝置釋出的路由更新資訊的時候,可以通過配置禁止OSPF介面傳送和接收協議報文來實現。

禁止OSPF介面傳送和接收協議報文後,該介面的直連路由仍可以釋出出去,但介面的Hello報文將被阻塞,無法通過此介面與相鄰裝置建立鄰居關係。這樣可以增強OSPF的組網適應能力,減少系統資源的消耗。

[AR1-ospf-1]silent-interface { all |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禁止OSPF介面傳送和接收協議報文。 

預設情況下,允許OSPF介面傳送和接收協議報文。

可以在不同的OSPF程序中,禁止同一個介面傳送和接收OSPF報文,但[silent-interface]命令只對本程序已經使能的OSPF介面起作用,對其它程序的介面不起作用。

提高OPSF安全性

配置OSPF區域驗證方式:

使用區域驗證時,一個區域中所有的路由器在該區域下的驗證模式和口令必須一致。例如,在Area0內所有路由器上配置驗證模式為簡單驗證,口令為abc。

注意:

在配置區域認證模式時,如果使用plain選項,密碼將以明文形式儲存在配置檔案中,存在安全隱患。建議使用cipher選項,將密碼加密儲存。

Simple、MD5和HMAC-MD5密文驗證模式存在安全風險,推薦使用HMAC-SHA256密文驗證模式。

[AR1-ospf-1-area-0.0.0.0]authentication-mode { md5 | hmac-md5 | hmac-sha256 } [ key-id { plain plain-text | [ cipher ] cipher-text } ]
//配置OSPF區域的驗證模式。

[AR1-ospf-1-area-0.0.0.0] authentication-mode keychain keychain-name
//配置OSPF區域的Keychain驗證模式。

說明:

使用Keychain驗證模式,需要在系統檢視下配置Keychain資訊。必須保證本端ActiveSendKey和對端ActiveRecvKey的key-idalgorithmkey-string相同,才能建立OSPF鄰居。

配置OSPF介面驗證方式:

介面驗證方式用於在相鄰的路由器之間設定驗證模式和口令,優先順序高於區域驗證方式。

[AR1-GigabitEthernet0/0/0]ospf authentication-mode  { md5 | hmac-md5 | hmac-sha256 } [ key-id { plain plain-text | [ cipher ] cipher-text } ]
//配置OSPF介面的驗證模式。

維護OSPF

清除OSPF:

<AR1>reset ospf  [ process-id ] counters [ neighbor [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 router-id ] ]
//命令清除OSPF計數器

//counters表示用來將OSPF計數器清零。
//neighbor表示指定介面上鄰居的資訊。

復位OSPF:

<AR1>reset ospf  [ process-id ] process [ flush-waiting-timer time | graceful-restart ]
//命令重啟OSPF程序。

常見命令:

asbr-summary 10.2.0.0 255.255.0.0 not-advertise tag 2 cost 100
//用來設定自治系統邊界路由器(ASBR)對OSPF引入的路由進行路由聚合。

display ospf abr-asbr
//用來顯示OSPF的區域邊界路由器和自治系統邊界路由器資訊。

display ospf asbr-summary
//用來檢視OSPF的路由聚合資訊。

display ospf bfd session
//用來檢視使能BFD特性鄰居的資訊。

display ospf cumulative
//用來顯示OSPF的統計資訊。

display ospf error
//用來檢視OSPF的錯誤資訊。

display ospf global-statistics
//用來檢視OSPF協議的全域性統計資訊。如果不指定OSPF程序號,該命令將顯示所有OSPF程序的概要資訊。

display ospf graceful-restart
//用來檢視OSPF GR的狀態資訊。

display ospf interface
//用來顯示OSPF的介面資訊。

display ospf lsdb
//用來顯示OSPF的鏈路狀態資料庫(LSDB)資訊。

display ospf mesh-group
//用來檢視OSPF Mesh-Group的概要資訊。

display ospf nexthop
//用來顯示OSPF的下一跳資訊。

display ospf peer
//用來顯示OSPF中各區域鄰居的資訊。

display ospf routing
//命令用來顯示OSPF路由表的資訊。

display ospf spf-statistics
//命令用來檢視OSPF程序下路由計算的統計資訊。

display ospf statistics maxage-lsa
//命令用來檢視達到最大老化時間的Router LSA資訊。

display ospf vlink
//命令用來顯示OSPF的虛連線資訊。

ospf cost
//命令用來配置介面上執行OSPF協議所需的開銷。

ospf dr-priority
//命令用來設定介面在選舉DR時的優先順序。

ospf filter-lsa-out
//命令用來配置對OSPF接口出方向的LSA進行過濾。

ospf mtu-enable
//命令用來使能介面在傳送DD報文時填MTU值。

ospf network-type
//命令用來設定OSPF介面的網路型別。

ospf p2mp-mask-ignore
//命令用來設定在P2MP網路上忽略對網路掩碼的檢查。

ospf smart-discover
//命令用來在介面上使能Smart-discover功能。

ospf timer hello
//命令用來設定介面傳送Hello報文的時間間隔。

preference//命令用來設定OSPF協議路由的優先順序。

preference//命令用來設定OSPF協議路由的優先順序。

常見配置錯誤

OSPF鄰居建立不成功:

  1. 檢查鄰居兩端的介面物理和協議狀態是否UP,狀態是否穩定,介面是否有丟包,兩邊互ping大包是否能通。

    若物理介面不Up或是不穩定(有振盪現象),請排查物理鏈路和鏈路層協議,確保物理和協議狀態都是Up,並且介面無錯誤計數。

    可以通過ping測試,長ping測試是否存在丟包現象,ping大包(1500位元組以上)測試是否存在大包不通的現象。

  2. 檢查鏈路兩端OSPF程序的Router ID是否一致。

    分別在鏈路兩端的裝置上執行命令display ospf [ process-id ] brief,檢視OSPF程序的Router ID。

    Router ID要保證全網唯一,否則會導致鄰居不能正常建立、路由資訊不正確的問題。建議在裝置上單獨為每個OSPF程序配置全網唯一的Router ID。

    如果鏈路兩端OSPF程序的Router ID一致,請在系統檢視下執行命令ospf [ process-id ] router-id router-id,修改OSPF程序的Router ID以保證不衝突。

    修改OSPF程序的Router ID之後,必須在使用者檢視下執行命令display ospf [ process-id ] process後,新配置的Router ID才會生效。

  3. 檢查鏈路兩端OSPF區域ID是否一致。

    分別在鏈路兩端的裝置上執行命令display ospf [ process-id ] brief,檢視OSPF的區域ID。

    如果鏈路兩端的OSPF區域ID不一致,請在OSPF檢視下執行命令area area-id,修改OSPF區域ID以保證一致。

  4. 檢查連結兩端OSPF介面的網路型別是否一致。

    分別在鏈路兩端的裝置上執行命令display ospf [ process-id ] interface,檢視OSPF介面的介面型別。

    • 當鏈路兩端的OSPF介面的網路型別一端是廣播網而另一端是P2P時,雙方仍可以正常的建立起鄰居關係,但互相學不到路由資訊。
    • 當鏈路兩端的OSPF介面的網路型別一端是P2MP而另一端是P2P時,雙方仍可以正常的建立起鄰居關係,但互相學不到路由資訊。為了相互學到路由資訊,此時需要在鏈路兩端的OSPF介面上配置相同的Hello報文傳送間隔和鄰居失效時間。
    • 如果OSPF介面的網路型別不一致,請在執行OSPF協議的介面檢視下執行命令ospf network-type { broadcast | nbma | p2mp | p2p },修改OSPF介面的網路型別以保證一致。

說明:

如果鏈路兩端OSPF介面的網路型別都是NBMA,則必須在OSPF檢視下執行命令peer ip-address [ dr-priority priority ],配置NBMA網路的OSPF鄰居。

  1. 檢查鏈路兩端OSPF介面的IP地址的掩碼是否一致。

    分別在鏈路兩端的裝置上執行命令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檢視OSPF介面的IP地址。

    一般情況下,鏈路兩端的OSPF介面的IP地址的掩碼必須一致,否則雙方不能正常建立OSPF鄰居關係。但在P2MP網路中,可以通過在執行OSPF協議的介面檢視下配置命令ospf p2mp-mask-ignore來使裝置忽略對網路掩碼的檢查,從而正常建立OSPF鄰居關係。

    如果OSPF介面的IP地址的掩碼不一致,請在執行OSPF協議的介面檢視下執行命令ip address ip-address { mask | mask-length },修改OSPF介面的IP地址以保證掩碼一致。

  2. 檢查鏈路兩端OSPF介面的IP地址所在網段是否包含在區域內配置的network內。

    分別在鏈路兩端的裝置上執行命令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檢視OSPF介面的IP地址;執行命令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ospf,檢視OSPF程序的配置。

    滿足下面兩個條件,OSPF協議才能在介面上執行:

    • 介面的IP地址掩碼長度≥network命令中的掩碼長度。OSPF使用反掩碼,例如0.0.0.255表示掩碼長度24位。

    • 介面的主IP地址必須在network命令指定的網段範圍之內。

    如果檢查發現介面IP地址與配置的network不滿足上述條件,請在執行OSPF協議的介面檢視下執行命令ip address*ip-address* { mask | mask-length },修改介面的IP地址;或者在OSPF程序對應的區域檢視下執行命令network,修改配置的網段,保證滿足上述條件。

  3. 檢查鏈路兩端OSPF介面的DR優先順序是否非零。

    分別在鏈路兩端的裝置上執行命令display ospf [ process-id ] interface,檢視OSPF介面的DR優先順序。

    對於廣播和NBMA型別網路,鏈路中至少要有一個OSPF介面的DR優先順序不為0,這樣才能正常選舉出DR。否則兩邊的鄰居狀態只能達到2-Way

    如果鏈路兩端OSPF介面的DR優先順序都為0,請在執行OSPF協議的介面檢視下執行命令ospf dr-priority priority,修改OSPF介面的DR優先順序以保證至少有一個介面的DR優先順序不為0。

OSPF不能發現其他區域的路由:

  1. 檢查裝置所在區域是否與骨幹區域相連。

    在裝置所在區域的ABR上執行命令display ospf [ process-id ] brief,檢視ABR的區域配置資訊。

    OSPF規定所有非骨幹區域必須與骨幹區域保持連通。

    如果ABR上沒有配置骨幹區域的資訊,請在OSPF檢視下執行命令area area-id,修改OSPF區域資訊以保證ABR上至少有一個介面執行在骨幹區域。

    說明:

    如果因實際組網限制,無法滿足所有非骨幹區域與骨幹區域保持連通的要求,可以通過配置虛連線來滿足需求。

  2. 檢查裝置所在區域是否為Totally Stub區域。

    在裝置上執行命令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ospf [ process-id ],檢視OSPF程序的配置資訊。

    配置非骨幹區域為Stub區域時,如果在ABR上配置時加上了引數no-summary (即OSPF區域檢視下執行stub no-summary命令),則將該區域配置成了Totally Stub區域。

    Totally Stub區域,不允許釋出自治系統外部路由和區域間的路由,只允許釋出區域內路由。

    • 如果要將該Totally Stub區域恢復為普通區域,則需要在該區域的所有裝置的OSPF區域檢視下執行命令undo stub。
    • 如果僅僅是需要將Totally Stub區域改成Stub區域,則需要在該區域的ABR的OSPF區域檢視下先執行命令undo stub,然後再執行命令undo。
  3. 檢查裝置所在區域是否為Totally NSSA區域。

    在裝置上執行命令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ospf [ process-id ],檢視OSPF程序的配置資訊。

    配置非骨幹區域為NSSA區域時,如果在ABR上配置時加上了引數no-summary (即在OSPF區域檢視下執行nssa no-summary命令),則將該區域配置成了Totally NSSA區域。

    Totally NSSA區域不允許釋出自治系統外部路由和區域間的路由,只允許釋出區域內路由。

    • 如果要將該Totally NSSA區域恢復為普通區域,則需要在該區域的所有裝置的OSPF區域檢視下執行命令undo nssa。
    • 如果僅僅是需要將Totally NSSA區域改成NSSA區域,則需要在該區域的ABR的OSPF區域檢視下先執行命令undo nssa,然後再執行命令ns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