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軟工實踐個人小結(未完成)

軟工實踐個人小結(未完成)

請回望暑假時的第一次作業,你對於軟體工程課程的想象

對比開篇部落格你對課程目標和期待,“希望通過實踐鍛鍊,增強計算機專業的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對比目前的所學所練所得,在哪些方面達到了你的期待和目標,哪些方面還存在哪些不足,為什麼?

總結這門課程的實踐總結和給你帶來的提升,包括以下內容:

  • 統計一下,你在這門軟體工程實踐中,完成了多少行的程式碼;

    估算的話,在個人專案和結對專案中花了約2000餘行(含註釋),在團隊專案中約7000餘行,其中後端Java約2800行,SQL語句約700行,前端JS約3500行,wxml約800行,其餘的雜項約500行,總計約10000行。(含註釋)(用個人專案統計,不含空行 ps:第二次作業)

  • 軟工實踐的各次作業分別花了多少時間?(做一個列表)

    待填入

  • 哪一次作業讓你印象最深刻?為什麼?

    應該是第二次作業,即個人專案之詞頻統計,在這次作業學到了很多,也踩了許多坑,雖然程式碼不難,但是開發規範卻學到了很多,包括程式碼規範,面向物件,單元測試等等,可以說,第一次作業做得是最艱辛的,因為所有的都不會。

  • 累計花了多少個小時在軟工實踐上?平均每週花多少個小時?同時貼出開篇部落格“你打算平均每週拿出多少個小時用在這門課上”的回答

    有些時間沒有具體的統計,但總的來說300以上小時還是有的,平均一週15-20h吧,在後期alpha和beta爆肝的時候,一個星期可以到40h。

  • 學習和使用的新軟體;

    VS2017;微信開發者工具 ;Eclipse;Mysql

  • 學習和使用的新工具;

    markdown;processon;GitHub;

  • 學習和掌握的新語言、新平臺;

    Java;wxml;wxss;JS;

  • 學習和掌握的新方法;

    學習使用spring boot框架;學會UML圖和思維導圖;
    web端服務:證書,伺服器,域名配置等;

  • 其他方面的提升。
  1. 對deadline有了更明確的認識。

寫下屬於自己的人月神話——個人或結對或團隊專案實踐中的經驗總結+例項/例證結合的分析

對下一屆實踐的建議,或者對於開學初的你,對於大一的你,對於開學初的我,對於同期的TA們,對於後來的學弟學妹:

  • 你有什麼想建議、告知和期許想要告訴他們呢?

    1.如果可以的話,做團隊專案前要考慮清楚以下幾點

  1. 誰能做什麼
  2. 誰做不了什麼
  3. 誰願意做什麼
  4. 誰不願意做什麼
  • 特別地,特別地,下一屆要不要中途換隊員(強制的、徹底的從一隊換到另一隊)?假設依舊是一個90+人數的大班

    不要。首先以UML的現場實踐為例,雖然部分被調到其他組的人完成的也較還不錯,但畢竟外組人員不瞭解轉入組的情況,會導致效率很低,體驗較差。儘管看起來很新奇。

  • 身在一個格外大的班級,競爭強勁,你認為一個組的人數應當在多少比較合適?

    個人覺得5-6人是比較合適的人數,其中三個後端,兩個前端,一個PM兼職美工等,人多了難以協同,並增加交流與任務分工分配的成本。

  • 個人/結對/團隊作業應該控制在怎樣的規模?
  1. 個人:20h
  2. 結對:
  3. 團隊:
  • 這學期下來,你最感謝的人是誰?有什麼話想要對TA說呢?

分析一下自己所處的團隊。軟體工程實踐是大學裡少有的認真的團隊協作經驗。《構建之法》上說團隊的發展有幾個階段,你的團隊都經歷過麼,最後到達了“創造”階段了麼?(參考《構建執法》第17章 人、績效和職業道德)

怎樣證明你學會了軟體工程?

  • 1)研發出符合使用者需求的軟體
    必須公開發布,有實際的使用者,一定的使用者量和持續使用量 (3 天后能保持10 - 100個使用者);而不是: 做沒有使用者使用的軟體
  • 2)通過一系列工具,流程,團隊合作,能夠在預計的時間內釋出 “足夠好” 的軟體

有專案規劃/需求/設計/實現/釋出/維護,有定時的進度釋出 ; 而不是: 通過臨時熬夜,胡亂拼湊,大牛一人代勞,延遲交付等方式糊弄

  • 3)並且通過資料展現軟體是可以維護和繼續發展的。

而不是 找不到原始碼,程式碼無文件,程式碼不能編譯,沒有task/bug 等專案的發展資料

請在隨筆中用資料證明上述內容或側重選擇之一。

(選做)、閱讀軟體工程中關於程式碼質量的的經典論文,從下列文獻中選擇一篇或若干篇,結合自己的實際做一個閱讀筆記(例如,自己寫的程式碼質量如何,是不是一個大泥球,如何衡量自己程式碼的質量)?從以下參考論文中選擇一篇或若干篇:

參考論文文獻:

[1] Stamelos I, Angelis L, Oikonomou A, et al. Code quality analysis in open source software development[J]. 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 2002, 12(1): 43-60.

[2] Boehm B W, Brown J R, Lipow M.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software quality[C]//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IEEE Computer Society Press, 1976: 592-605

[3] Samoladas I, Stamelos I, Angelis L, et al. Open source software development should strive for even greater code maintainability[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04, 47(10): 83-87

個性發揮,包括圖文、照片和創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