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GIS中一些常見術語

GIS中一些常見術語

    編碼(Encoding)

  將資訊分類的結果用一種易於被計算機和人識別的符號體系表示出來的過程,是人們統一認識、統一觀點、相互交換資訊的一種技術手段。編碼的直接產物是程式碼。

  標準化(standardization)

  在經濟、技術、科學及管理等社會實踐中,對重複性事物和概念通過制定、釋出和實施標準,達到統一,以獲得最佳秩序和社會效益。一般說來,包括制定、釋出與實施標準的過程。

  標準化審查(Standardization Examination)

  由標準化管理機構組織有關專家或專業技術人員,依據有關標準、規範、檔案的標準化要求,對資訊系統建設的各個方面進行分析、論證、審查的過程。

  標準體系(Standard system)

  一定範圍內的標準、辦法、規定等按其內在聯絡形成的科學的有機整體。標準體系表(Digrams of Standard System)一定範圍的標準體系內的標準,按照一定形式排列起來的圖表。它是標準體系的一種直觀表現形式,其組成單元是標準。

  標識碼(Identification Code)

  在要素分類的基礎上,用以對某一類資料中某個實體進行唯一標識的程式碼。它便於按實體進行存貯或對實體進行逐個查詢和檢索,以彌補分類碼的不足。

  城市地理資訊(Urban Geographic lnformation)

  城市地理資訊是城市中一切與地理分佈有關的各種地理要素圖形資訊、屬性資訊及其相互間空間關係資訊的總稱。

  城市地理資訊系統(Urban Geographic lnformation System)

  簡稱“UGIS”。它是地理資訊系統的一個分支,是一種運用計算機硬、軟體及網路技術,實現對城市各種空間和非空間資料的輸入、存貯、查詢、檢索、處理、分析、顯示、更新和提供應用,以處理城市各種空間實體及其關係為主的技術系統。它是城市基礎設施之一,也是一種城市現代化管理、規劃和科學決策的先進工具。

  城市基礎地理資訊(Urban FundamentaI Geographic lnformation)

  城市基礎地理資訊是指城市最基本的地理資訊,包括各種平面和高程控制點、建築物、道路、水系、境界、地形、植被、地名及某些屬性資訊等,用於表示城市基本面貌並作為各種專題資訊空間定位的載體。它具有統一性、精確性和基礎性的特點。

  城市專題地理資訊(Urban Thematic Geographic lnformation)

  城市基礎地理資訊是指各種專題性的城市地理資訊,包括城市規劃、土地利用、交通、綜合管網、房地產、地籍、環境等,用於表示城市某一專業領域要素的地理空間分佈及規律。它具有專業性、統計性和空間性特點。

  ISO/OSI參考模型(OSI-RM)(ISO/OSI Reference Model)

  該模型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為網路通訊制定的協議,根據網路通訊的功能要求,它把通訊過程分為七層,分別為物理層、資料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每層都規定了完成的功能及相應的協議。

  大地座標(Geodetic Coordinate)

  大地測量中以參考橢球面為基準面的座標。地面點P的位置用大地經度L、大地緯度B和大地高H表示。當點在參考橢球面上時,僅用大地經度和大地緯度表示。大地經度是通過該點的大地子午面與起始大地子午面之間的夾角,大地緯度是通過該點的法線與赤道面的夾角,大地高是地面點沿法線到參考橢球面的距離。

  地方標準(Local Standard)

  地方標準是指在某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範圍內統一的標準。地方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制定,並報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當同一內容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公佈後,該地方標準即行廢止。

  地理格網(Geographic Grid)

  是按一定的數學法則對地球表面進行劃分形成的格網,通常是指以一定長度或經緯度間隔表示的格網。

  地理資訊描述資料(Metadata for Geographic lnformation)

  描述資料又稱元資料,或詮釋資料,地理資訊描述資料是描述地理資料內容、質量、狀況和其他特徵的資料。

  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lnformation System)

  簡稱“GIS”。它是為特定的應用目標而建立的空間資訊系統,是在計算機軟體、硬體及網路支援下,對有關空間資料進行預處理、輸入、存貯、查詢檢索、處理、分析、顯示、更新和提供應用的技術系統。

  地理座標(Geograptlic Coordinate)

  用經度(λ) 緯度(j )所表示的地面點位置的球面座標。本地子午面與本初子午面之間的夾角為該點的經度,由本初子午面向東為東經,向西為西經,東、西各180。地面點在參考橢球的法線與地球赤道平面的交角為該點的緯度。赤道面向北為北緯,向南為南緯,南、北各90o。

  地圖投影(Map Projection)

  地圖投影是把地球橢球面上的經緯線網和地理要素表示到平面上的數學法則。按投影面的形狀,地圖投影分為方位投影、圓柱投影、圓錐投影;按投影變形的性質,分為等角投影、等面積投影、等距離投影。如地球表面上有一點A(j ,λ),它在投影平面上對應點A’(x,y),則一般投影公式為:

                    x= f1(j ,λ)

                    y= f2(j ,λ)

不同的地圖投影,f1和f2有不同的形式。

  定位精度(PositionaI Accuracy )

  空間實體位置資訊(通常為座標)與其真實位置之間的接近程度。

  多媒體網路(Multimedia Network)

  為多媒體通訊提供一個網路傳輸環境,內容包括:網路頻寬、資訊交換方式、高層協議等,其表現形式為電話網、交換網……。

  端-端加密方法(End一End EncryptiOn Method)

  此方法提供從資訊源到目的地的資料傳送方法,在此種方法下,任何一條線路被破壞都不妨礙資料的保密。

  分類碼(Classification Code)

  按照資訊分類編碼的結果,利用一個或一組數字、字元,或數字字元混合標記不同類別資訊的程式碼。分類碼多采用線分類法,形成串、並聯結合的樹形結構。

  高程系(Elevation System)

  由高程基準面起算的地面點的高度稱為高程。一般地,一個國家只採用一個平均海水面作為統一的高程基準面,由此高程基準面建立的高程系統稱為國家高程系,否則稱為地方高程系。 1985年前,我國採用“1956年黃海高程系”(以1950~1956年青島驗潮站測定的平均海水面作為高程基準面); 1985年開始啟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以1952~1979年青島驗潮站測定的平均海水面作為高程基準面)。

  國際標準(International Standard)

  由國際標準化機構正式通過的標準,或在某些情況下由國際標準化機構正式通過的技術規定。通常包括下述兩方面的標準:

  (1)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所制定的標準。

  (2)國際標準化組織認可的其他22個國際組織所制定的標準。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 (InternationaI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是非政府性的國際標準化機構,成立於1947年。其宗旨是在全世界範圍內促進標準化工作的發展,以利於國際間的物資交流和互助,並擴大在知識、科學、技術和經濟方面的合作。其主要活動是制訂國際標準,協調世界範圍內的標準化工作,組織各成員國和各技術委員會進行情報交流,以及與其他國際組織進行合作,共同研究有關標準化問題。其工作領域涉及除電氣、電子工程以外的所有學科(電氣、電子工程領域的國際標準化工作由IEC棗國際電工委員會負責)。

  國際標準化組織地理資訊/地球資訊業技術委員會(ISO/TC 211) (ISO Geographic Information/Geomatics)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技術局1994年3月決定成立的地理資訊/地球資訊業技術委員會(Technical Committee of Geographic lnformation/Geomatics),編號為ISO/TC 211.該技術委員會負責地理資訊(或地球資訊業)國際標準的研製工作,現任祕書國為挪威.現有積極參加成員(即P成員)24個、觀察員(即O成員)13個。我國為P成員。

  國家標準(State Standard)

  由國家標準化主管機構批准、釋出,在全國範圍內統一的標準。54國家座標系(State Coordinate System-54)採用克拉索夫斯基橢球引數,大地座標原點在北京的大地座標系,又稱北京座標系。80國家座標系(State Coordinate System-80)採用國際地理聯合會(IGU)第16屆大會推薦的橢球引數,大地座標原點在陝西省徑陽縣永樂鎮的大地座標系,又稱西安座標系。

  高斯克呂格投影(Gauss一Kruger Projection)

  簡稱“高斯投影”。它是一種橫軸等角切圓柱投影。它把地球視為球體,假想一個平面捲成一個橫圓柱面並把它套在球體外面,使橫軸圓柱的軸心通過球的中心,球面上一根子午線與橫軸圓柱面相切。這樣,該子午線在圓柱面上的投影為一直線,赤道面與圓柱面的交線是一條與該子午線投影垂直的直線。將橫圓柱面展開成平面,由這兩條正交直線就構成高斯-克呂格平面直角座標系。為減少投影變形,高斯-克呂格投影分為3o帶和6o帶投影。

  行業標準(Trade Standard)

  在全國某個行業範圍內統一的標準。行業標準由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制定,並報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當同一內容的國家標準公佈後,則該內容的行業標準即行廢止。

  精度(Accuracy)

  觀測結果、計算值或估計值與真值(或被認為是真值)之間的接近程度。

  基礎通用標準(Basic Standard)

  在一定範圍內,作為其它標準的基礎並普遍使用的、具有廣泛指導意義的標準。

  加密演算法(Encryption Algorithm)

  被定義為從明文到密文的一種變換,它分為常規加密演算法(又稱對稱加密演算法)和公開金鑰加密演算法(又稱非對稱加密演算法)。

  客戶機/伺服器結構(Client/Server Structure)

  它是一種分散式計算機體系結構,充分利用中央處理機和伺服器,採用智慧終端,把資料和程式放在伺服器上,工作業務專門化,每臺計算機可專門設定一種功能,可把應用分為前、後臺放在計算機上,在網路上只傳遞請求和應答,而不是大量的程式和資料,這樣也減少了網路通訊量。

  空間參照系統(SpatiaI Reference System)

  確定地理目標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平面座標系和高程系的統稱。平面座標系分為國家座標系和獨立座標系;高程系分為國家高程系和地方高程系。

  空間資料(SpatiaI Data)

  用來表示空間實體的位置、形狀、大小和分佈特徵諸方面資訊的資料,適用於描述所有呈二維、三維和多維分佈的關於區域的現象。空間資料的特點是不僅具有實體本身的空間位置及形態資訊,而且還有實體屬性和空間關係(如拓撲關係)資訊。

  空間資料記錄格式(Record Format for SpatiaI Data)

  空間資料在傳輸、處理和存貯過程中的記錄形式,包括資料記錄格式和檔案記錄格式,分邏輯記錄格式和物理記錄格式。

  空間資料交換格式(Transfer Format for SpatiaI Data)

  指不同的地理資訊系統或地理資訊系統與其他資訊系統之間實施空間資料雙向交換時採用的資料格式,這些格式包括向量格式和柵格格式等。

  空間資料結構(SpatiaI Data Structure)

  空間資料結構是指空間資料在計算機內的組織和編碼形式。它是一種適合於計算機存貯、管理和處理空間資料的邏輯結構,是地理實體的空間排列和相互關係的抽象描述。它是對資料的一種理解和解釋。

  鏈路加密方法(Link Encryption Method)

  僅對通過兩節點之間通訊線路資料進行加密保護的方法,此時不考慮信源和目的地。

  目標(Object)

  一個實體的全部或部分的數字表示。

  平面直角座標系(Rectangular Plane Coordinate System)

  用直角座標原理在投影面上確定地面點平面位置的座標系。與數學上的直角座標系不同的是,它的豎軸為X軸,橫軸為Y軸。在投影面上,由投影帶中央經線的投影為調軸、赤道投影為橫軸(Y軸)以及它們的交點為原點的直角座標系稱為國家座標系,否則稱為獨立座標系。

  強制性標準(Compulsory Standard)

  在一定範圍內通過法律、行政法規等強制性手段加以實施的標準。具有法律屬性。強制性標準一經頒佈,必須貫徹執行。否則對造成惡劣後果和重大損失的單位和個人,要受到經濟制裁或承擔法律責任。

  全國地理資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CSBTS/TC 230) (Nation-wide Technical Standardization Committee of Geographic lnformation)

  它是在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領導下,在地理資訊領域內從事全國性標準化工作的技術組織。該委員會由各有關方面的專家組成,於1997年12月19日成立。

  軟體環境(Software Environment)

  運行於計算機硬體之上的驅動計算機及其外圍裝置實現某種目的的軟體系統。

  資料(Data)

  泛指表示一個指定的值或條件的數字、符號(或字母)等。資料是表示資訊的,但這種表示要適合傳輸、分析和處理。在數字通訊中,常把資料當作資訊的同義詞。

  資料存取控制(Data Access Control )

  對資料存入和取出的方式和許可權進行控制,為了防止非法使用者不正當地存取資訊,還應對使用者的存取資格和許可權進行檢查。只有檢查合格的使用者才有權進入系統。

  資料共享(Data Sharing)

  不同使用者或不同系統按照一定的規則共同使用根據協議形成的資料庫。使用者可以通過多種程式設計語言或查詢語言去使用這些資料。資料庫中資料集的所有者(或管理者),允許其他使用者訪問他的資料集,稱為共享資料集(shared data set)。獲准訪問的這個使用者稱為資料共享者(data sharer)。

  資料精度(Data Accuracy)

  觀測值與真值或可看作是真值的逼近程度。

  資料通訊(Data Communication)

  是指兩點間訊號或資料集合的傳送,而不考慮資料的定義和內容。

  資料維護(Data Maintenance)

  系統維護的重要內容之一,包括資料內容的維護(無錯漏、無冗餘、無有害資料)、資料更新、資料邏輯一致性等方面的維護。

  資料質量評價(Data Quality Evaluation)

  對資料質量進行評估的方法和過程。常用的評價方法有:演繹推算、內部驗證、與原始資料(或更高精度的獨立原始資料)對比、獨立抽樣檢查、多邊形疊加檢查、有效值檢查等。經檢查應對每個質量元素進行說明,並給出總的評價,最後形成資料質量評價報告。

  資料質量元素(Data Quality Element)

  描述資料質量的資訊項,包括位置精度、屬性精度、邏輯一致性、完整性、現勢性和資料說明。

  資料來源(Data Source)

  提供某種所需要資料的原始媒體。資訊系統的資料來源必需可靠,目前常用的資料來源有:①觀測資料,即現場獲取的實測資料,它們包括野外實地勘測、量算資料,臺站的觀測記錄資料,遙測資料等。②分析測定資料,即利用物理和化學方法分析測定的資料。③圖形資料,各種地形圖和專題地圖等。④統計調查資料,各種型別的統計報表、社會調查資料等。⑤遙感資料,由地面、航空或航天遙感獲得的資料。

  資料邏輯一致性(Data LogicaI Consistency)

  指資料在資料結構、資料格式和屬性編碼正確性方面,尤其是拓撲關係上的一致性。

  資料壓縮(Data Compression)

  利用人眼或數學方法(演算法)對影象訊號細節的不敏感特性進行壓縮,以達到在一般通訊線路上傳輸影象訊號的目的。

  數字簽名(Digital Signature )

  當遠隔兩地的雙方通過通訊網路交換資訊,完成某項合作談判,或達成某項協議時,用數字方式簽字。數字簽名和傳統的手寫簽名一樣,都必須遵守雙方的規定,數字簽名可用密碼技術來實現。

  向量資料(Vector Data)

  以x,y座標或座標串表示的空間點、線、面等圖形資料及與其相聯絡的有關屬性資料的總稱。

  柵格資料(Raster Data)

  按格網單元的行和列排列的、具有不同灰度值或顏色的陣列資料。柵格資料的每個元素可用行和列唯一地標識,而行和列的數目則取決於柵格的解析度(或大小)和實體的特性。

  實體(Entity)

  地球上的一種真實現象,它不能再細分為同一種類型的現象。

  屬性(Attribute)

  一個目標或實體的數量或質量特徵。

  屬性精度(Attribute Accuracy)

  實體的屬性值與其真值之間的接近程度或屬性值的正確性。

  屬性值(Attribute Value)

  確切表達一個目標或實體屬性的質或量。

  推薦性標準(Recommendatory Standard)

  推薦給生產、交換、使用等方面,通過經濟手段或市場調節而自願採用的一類標準。通常情況下,違反這類標準,不構成經濟或法律方面的責任。但當這類標準被有關行政法律、法規、檔案所引用實施時,便具有了法律上的約束性,必須嚴格貫徹執行。

  影象資料(Image Data)

  用數值表示的各畫素(pixel)的灰度值的集合。對真實世界的影象一般由影象上每一點光的強弱和頻譜(顏色)來表示,把影象資訊轉換成資料資訊時,須將影象分解為很多小區域,這些小區域稱為畫素,可以用一個數值來表示它的灰度,對於彩色影象常用紅、綠、藍三原色(trichromatic)分量表示。順序地抽取每一個畫素的資訊,就可以用一個離散的陣列來代表一幅連續的影象。在地理資訊系統中一般指柵格資料。

  影象資訊(Image lnformation)

  像元的屬性型別或量值所提供的資訊。

  圖形資料(Graphic Data)

  圖形物件的形式表示。圖形物件是指圖元(primitive)和圖段(segment)。圖元有點、線、面、字元、符號、像元陣列等。圖段是由圖元組成,例如房子中的門、窗;對每個圖元的幾何形狀要用座標位置,字元編碼及字高、方位,字元的縱橫比,像元陣列及其參考位置,相關的顏色屬性加以描述後實現存貯。在地理資訊系統中一般指向量資料。

  圖形資訊(Graphic lnformation)

  以數字形式表示的存在於地理空間中要素的位置和形狀,按其幾何特徵可以抽象地分為點、線、面、體四種類型。

  相關標準(Relative Standard)

  指在城市地理資訊系統開發建設中需要直接採用的其他標準體系中的標準。

  系統測試(System Testing)

  由人工或自動方法來執行或評價系統組成成分,以驗證它是否滿足規定需求,或識別出期望結果與真正結果之間有無差別的過程。

  系統設計(System Design)

  為實現系統分析提出的系統功能所進行的各種技術設計工作的總稱。它是為在系統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具體設計的過程,也是選擇最佳實現方案的過程,其主要工作為總體設計。在滿足系統總體功能的前提下,將系統劃分為若干子系統進行詳細設計,並使系統結構和資料組織儘可能地合理,使系統實施簡單、靈活、可靠、經濟,系統設計的基本內容和工作過程包括:概要(初步)設計,建立系統模型,詳細設計及設計審查。

  協議(Protocol)

  用於不同系統中實體間的通訊。兩個實體要想通訊,必須有“同一種語言”,而且,對於通訊內容,怎樣通訊和何時通訊,都必須遵守一定的規定,這些規定就是協議。亦可簡單地定義為:控制兩實體間資料交換的一套規則。

  TCP/IP協議(傳輸控制協議及互連協議) (TCP/IP Protocol )

  TCP/IP是路由型的不連線的分組式協議,它把網路的資訊流量分成不相等的容量規模,分別編址的各部分將由動態規定的路徑經網路的路由傳送。它把通訊過程分為五層:硬體層、網路層、介面層、傳輸層和應用層,每層都有完善的協議,並有相應的產品

  ATM(非同步傳輸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ule)

  ATM是連結型方式,收、發端建立一條線路,全訊號或分組資料都按順序沿同一路線傳送,它覆蓋整個網路的不同層次,包括連結層次的規格。 TCP/ IP則無此功能,它是TCP/ IP的競爭者或互為補充。

  使用者需求分析(User Requirement Analysis)

  在系統設計之前和設計、開發過程中對使用者需求所作的調查與分析,是系統設計、系統完善和系統維護的依據。

  硬體環境(Hardware Environment)

  計算機及其外圍裝置組成的計算機物理系統。

  要素(Feature)

  具有共同特性和關係的一組現象(如道路)或一個確定的實體及其目標的表示(如某一條道路)。

  座標變換(Coordinate Transfer)

  採用一定的數學方法將一種座標系的座標變換為另一種座標系的座標的過程。

  WGS-84座標系(WGS一84 Coordinate System)

  一種國際上採用的地心座標系。座標原點為地球質心,其地心空間直角座標系的之軸指向BIH (國際時間)1984.O定義的協議地球極(CTP)方向,調軸指向BIH 1984.0的零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點,Y軸與Z軸、X軸垂直構成右手座標系,稱為1984年世界大地座標系統。

  質量(Quality)

  為適合應用,對資料所要求的或可以辨別的特徵和特性的總和。

  質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

  為達到規範或規定對資料質量要求而採取的作業技術和措施。

  總體設計(GeneraI Design )

  在開發一個城市地理資訊系統時,根據可行性論證和使用者需求,對系統進行整體設計,為系統確定整體框架結構的過程。它是根據邏輯設計對系統進行具體的物理設計。

  專用標準(Specialized Standards)

  針對某一領域標準化物件制訂的共性標準,它的覆蓋和使用面一般較大,可作為制訂相關領域標準的參考和依據。

                     《城市地理資訊系統標準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