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鏈-鏈改進行時】 第二課 鏈改的技術架構選擇
阿新 • • 發佈:2019-01-07
10月25日,2018中國計算機大會在杭州舉行。在區塊鏈分論壇上China Ledger技術委員會主任、原上海證券交易所總工程師、智子社群技術顧問團首席顧問白碩分享了對鏈改的現狀痛點與其對策的看法。
鏈改有三個痛點:
一是如何設計一種可以激勵鏈上行為的機制;
二是如何自證以實現權力分配;
三是如何協調成本和效益之間的關係。
對此白碩老師認為有三個對策:
- 流程拆解。將流程拆解成類似挖礦的模式,把價值鑲嵌進去。
- .商圈互聯。將一個體系內的憑證延展到別的體系,使憑證具有更廣泛的流動性。
- 服務衍生。將生產、買賣時產生的具有衍生服務價值的資料延展出生態。
對於鏈改,白碩老師提出了以下不同建議。
架構建議:公鏈Over聯盟鏈
聯盟鏈的基礎之上建設公鏈,由若干聯盟鏈支援的、資訊加持的外展服務公鏈處於不同監管的邊界。我們可以搭建基於區塊鏈上的衍生服務,面向受眾。
拓撲建議:可自證生態
建立可自證生態,這樣即能解決了記賬權與監督權重合,使用權擁有者對區塊鏈無感,與缺乏可治理性這三個怪象。
資料主權保護
通過從源頭資料防偽,建立互評基礎設施。
分層建議:存證優先於價值流通
公鏈的基礎上搭建聯盟鏈,聯盟鏈提供的信任服務,使得企業不需要建各自的鏈,而是把經過驗證,經過博弈考驗的信任服務放在基礎公鏈上,在基礎公鏈上搭建各自聯盟鏈。各自聯盟鏈上面可能有一些私有的資料,私有的部署,而公鏈上面是非私有的資料,是脫了敏的資料,而且資料主要用於存證和基礎的信任服務。
白碩老師在大會上還指出,
幣圈是區塊鏈技術+新型生產關係;
鏈圈是區塊鏈技術+原有生產關係;
兩種實踐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問題。近來有一種提法叫“用圈”,意思是傳統產業應用區塊鏈技術時,需要對生產關係做一定的變動,但沒有那麼激進。所謂鏈改,就是鏈圈向用圈靠攏;所謂幣改,就是幣圈向用圈靠攏,走得通的落地路徑,大家一定是殊途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