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的程式設計師和中國軟體業》{轉自紅盟}
阿新 • • 發佈:2019-01-07
迷茫的程式設計師和中國軟體業》作者:wfwonde (逆風沉淪) 來自:程式人生
序:
我感覺現在爆炒軟體藍領的風潮會毀了軟體業。我五一收集了資料,又花了這個週末寫了這篇文章,我想把它發到國內的一般報紙上去。專業報刊肯定發不了。
同行們,給點意見,幫忙修改修改。
2001年對於IT行業進入寒冬,中國的程式設計師們先打起了噴嚏。
2001年年關,《軟體世界》記者劉興波關於程式設計師薪水問題的文章《質疑中國軟體業“高薪制“》及後續文章引發軒然波濤。在報刊、雜誌上,職能部門和IT界的管理人員大都持肯定態度。加上先前人們以玄奘取經般姿態前往印度考察得出的要培養軟體藍領的輿論報道。於是乎,對程式設計師進行職能分化、薪水分化(大多數向藍領靠攏,降薪)、用政策引導教育系統培養軟體藍領、在兩年趕超印度等輿論報道紛呈出籠。好像中國軟體業打翻身仗的根本在於所謂的“軟體藍領”。但在網路上,以程式設計師為主的論壇裡則對其大加伐撻,近乎血雨腥風。關於軟體業的發展以及程式設計師的發展前景的大批文章在網上廣為傳播,以至有網路擁塞之謂。這場關於程式設計師薪水和軟體藍領的爭論讓不少程式設計師對其職業取向和發展前景都產生了動搖。
筆者也是一名程式設計師,出於對軟體行業的看好和對程式設計的偏好。投身於軟體行業,作了名程式設計師。但現在,卻因現實和夢想的巨大反差、中國軟體業和自身前景的迷離頗感彷徨和痛苦。一個行業的發展固然有起自身的規律,但在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發展卻更多地依賴於輿論、政策等諸多社會因素。社會因素的作用會在行業的發展中成倍的反饋出來。沒有社會的大環境,軟體業的發展也無從談起。但不徵集大多數從業人員的意見,而由輿論界和相關部門閉門造車地制定政策,實難言好。畢竟軟體業最終還是要靠程式設計師來發展。程式設計師的迷離最終會是軟體業的迷離,程式設計師的痛苦最終會是軟體業的痛苦。
朝陽初升的軟體業
軟體業在計算機發展初期是嚴重依附於硬體,雖然重要,但併為成為產業。直到上世界六十年代產生的軟體危機催生了軟體工程,才作為一個產業得以迅猛發展。2000年,美國政府將銷售額在上一年達2200美元、僅次於汽車和電子工業的軟體產業從服務業列入製造業,其為美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充當了排頭兵。儘管軟體業已有四十多年曆史,其仍然是一個朝陽產業。隨著社會資訊化的發展趨勢,隨著各種生產、消費裝置的電子化、數字化趨勢,因其在事務處理中與在功能上邏輯等價的硬體相比有成本底、易實現、易擴充套件的優點,軟體業會得到更廣泛的應用。軟體業的重要性也為人之共識。相對於資訊產業中的IC業,軟體業對技術積累和資金支援的要求要低一些(印度可為佐證,其資訊產業的硬體基礎和資金均遜於中國,但其軟體業成為全球第二)。故中國這種人均資源匱乏,但人力資源相對低廉豐富的國家發展軟體業實乃上上之選。對於中國而言,發展軟體業已不單單是一個行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可由此提升中國傳統行業的生產、運作水平(筆者曾聞:老外有時賣到中國的裝置在硬體上與十多年前並無大不同,僅是更新了軟體系統,就又當新裝置賣過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要想讓地球的重心由西向東移,軟體業是最佳支點。這恐怕也是印度這個人均GDP300多美元的國家把IT牛皮地解為India’s Tomorrow的原因吧。
全球的軟體業按開發模式和主要地區(軟體業由於產業群落影響和優惠政策吸引,極為集中)可分為:技術領導、產業支撐型——美國,軟體本地化型——愛爾蘭,外包服務型——印度,嵌入式開發型——日本、西歐。美國在系統軟體、服務支撐軟體、開發工具等核心領域了佔據了80%以上的市場,引領著軟體業的方向。愛爾蘭則把自己當作美國軟體的歐化基地,為歐洲提高20多個歐化版本。日本的嵌入式開發則是應其消費類產品的數字化、娛樂化趨勢和通訊裝置生產而生。西歐以瑞典、芬蘭、德國為代表在生產裝置、高精儀器、通訊和搏彩遊戲機等應用上進行嵌入式開發(那種更新了軟體系統,就又當新裝置賣過來的生產裝置、高精儀器多從此出)。
中國軟體業的現狀和迷離前景
現在談到中國軟體業時,總是與印度軟體業相互比較,是基於這兩個國家有很多相似性。在80年代中期,中印兩國軟體業並無太大差別。中國軟體業並未將印度軟體業放在眼裡,此乃拜中國高速發展之賜,我們戲言曰印度阿三(是就經濟而言,亞洲國家,日本第一,中國居二)。但到了現在印度軟體業成了全球老二,叫一向自大的美國人也不敢小瞧,蓋茨稱其為繼美國之後的下一個超級軟體大國。中國軟體業卻看起來是王小二過年了,增長率比起國內其他行業尚可自慰,比起其他軟體大國則相形見絀。國內67%的市場份額被外國巨頭拿走(的確就是拿,沒有被狙擊)而且是高階市場。企業在技術競爭力上與外國巨頭的差距是越來越大了。大部分軟體公司都是在進行一般應用開發,為事企業單位開發管理系統。開發工具是別人的,後端資料庫是別人的,絕大多數服務支撐軟體也是別人的(修路的利潤哪能跟提供大型工具的利潤比)。要不是中國盜版猖獗,很多小公司光買開發工具就夠嗆了。不僅僅是技術差距加大,連從業人員的士氣都大受影響。以前,開發出了產品雖然盜版猖獗,但大多讚譽有加,現在,有時連盜都不盜國產軟體。過去的程式設計師們也沒多富有,但常被不少愛好者追捧,聲望甚著,現在,大概只有出校門沒幾年的“青光“才為自己的程式設計師身份得意了。幹了幾年後,再不願說自己是光幹編碼的程式設計師。中國的程式設計師們儘管並不認為自己的水平比印度同行差,但大都承認了軟體業與印度的差距。也沒人認為中國軟體業形勢大好,高歌猛進。至於中國軟體業為什麼會落敗於印度,已有不少總結,在此不表。來看一看業界人士們開出的在網上引發大爭議的救業良方。
印度軟體業這幾年的迅猛發展吸引了全球目光,中國軟體業也不另外。業界人士紛紛以玄奘西行的架勢前往取經,這是理所當然。業界人士們取經的結論比較具共性的是:中國軟體業需要進行職能化分、大量培養軟體藍領、開拓海外市場等。進行職能化分、實施軟體工程、加強管理這些沒多大的爭議。爭議集中在軟體藍領這個新玩意上。
在目前關於美國、日本、西歐等其他軟體發達地區的報道中沒見著軟體藍領這一劃分和論述(大師和普通人當然有別,哪裡都一樣)。這是個我們從印度帶回來的特產。原因是印度人用高中生在程式設計,再加上那幫傢伙軟體工程、專案管理搞的很好,居然能按時上下班,幾乎跟哪裡都不一樣。於是就得出一個軟體藍領的概念(是印度人首創,還是我們的新發明,待考)。可是我要提醒的是印度資訊科技部部長2000年5月在華盛頓放言印度每年能向世界輸送20萬。美國現有IT人才簽證配額的一半被印度人佔據,看來輸送的可不是一抓一把的高中生。老美還沒那麼苯。以印度現在的培訓體系現狀和實力,那幫高中生經過培訓是必然的了。他們可是在中學就接受紮實的計算機教育。我們的所謂的科班出身,不也是從高中拉了一撥人進行再教育嗎?我們的大學技術教育是不是比他們的培訓體系強,這我沒髮量化比較。我倒知道譚浩強教授在一次計算機教育會議上說他對中國現在的計算機高手大部份是非計算機科班出身感到迷惑不解。非計算機科班出身的高手得大部分自學吧,還有不少超過天天接受計算機教育的。我也還知道印度IIT被稱為亞洲的MIT。我也還知道印度的培訓系統來中國幫我們培訓技術工程師。儘管業界人士對軟體藍領語帶不屑,但要真是我們的教育培訓比他們好,那倒是我們應以幫助第三世界兄弟的名義去幫他們。怎麼掉過來了。那種因為印度很多程式設計人員沒有大學學歷,就把人當作是一抓一把的高中生的人是否也太過皮相之見了。儘管他們不會告你行業汙衊,但我建議有關人員在爆炒軟體藍領時先仔細斟酌一下,去考察一下別人受到的計算機教育再說不晚,程式設計師裡沒幾個人跟你們搶“軟體藍領“這個詞的話語權。也許吧,他們的培訓系統比我們差,我們的認證培訓系統可以讓一個文祕專業的MM在一個月內拿MCSE,真是天才輩出!
(aka2006愚見:本人強烈抗議社會對中國學生<--請注意:是“中國”“學生”!-->的高價的所謂的洋認證,這是中國社會的一個悲哀。我聽好多人說MCSE的水平——“狗屁”。)
軟體的開發畢竟還是創造性的活動,你得把要處理的事務進行邏輯轉換,再變為程式邏輯,編出程式碼。即便引入軟體工程,把事務進行細分,分成更小的功能模組。你也得進行邏輯轉換,離不了思考。要是不想讓整個程式慢如老牛,還得仔細考慮對全域性的影響。軟體工程搞得再好也不能讓前一個程式設計師寫if,後一個程式設計師寫else,再後一個打個大括號。要真是不需動腦就能寫,用程式碼自動生成就行了,哪用得著一個人。就是不給薪水也得用一臺計算機呀,還浪費能源。你要是在業務流程、核心邏輯不變的情況下改來改去,那是叫維護還是叫開發?開發就是這個樣子?如果開發真是做個介面,拉兩個控制元件,改改屬性就行,那你還是找一個會Photoshop的人吧,效果肯定好。
繼續說這個軟體藍領,我們既然學習印度的管理經驗,又帶回軟體藍領這個詞,還要大力走向世界,看來我們的確是“師印長技以制印“了。前文曾有對世界軟體業產業型別的描述。美國的模式,我們現在又缺資金、又缺技術積累,也沒合理的產業群落,一時還學不了,以後吧。愛爾蘭也沒法學,搞20多個亞洲版賣給誰?菲律賓軟體產業的增長速度都叫我們吃驚。我們就來看一看印度軟體產業,印度產業大部份是外包。我們倒還多了一個國內市場作後院,很佔優勢吧。仔細來看一看!大家認同的說法是,印度人能拿到外包業務的原因是:官方語言為英語,有語種優勢,勞動力成本低廉。當然,還有常提的一句話:中國人和印度人都適合程式設計,無它,從小重視數學爾。,怎樣超趕呢?語種優勢?印度比我們強。品牌優勢?也沒法比。我們比他們跟聰明?還是等這方面專家來解釋吧,先別那麼想。那就那拼價格吧!我們就打一場價格仗吧!家電業都能打,我們怎麼就不行。拼價格那得先降成本,軟體的成本主要就是程式設計師的工資。讓一個人均GDP847美元、現有程式設計師16萬人、現在每年培養科班技術人員5萬多人的國家跟一個人均GDP300多美元的國家、現有程式設計師40萬、現在每年培養近20萬技術人員的國家打人才價格戰!當然,我們的認證培訓機構能用一個月時間將一文祕專業的MM培養成MCSE技術專家,看來勝利在望!再來看一看我們的後院。據賽迪網(http://www.sina.com.cn 2001/08/13 16:18 賽迪網-中國計算機報 韓雄飛 http://tech.sina.com.cn/c/2001-08-13/5084.html )我們現在有16萬名程式設計師,分佈在近6000家軟體公司。這麼多的軟體公司都能活,那恐怕得感謝這幾年的資訊化熱潮。儘管大部分的軟體公司都是做行業應用、管理軟體的。但一些大型的行業應用軟體並不是由本土企業來完成的。比如某通訊公司的網路核心軟體就是其印度研究所完成。這也可算中國軟體公司。但卻不代表中國軟體業的真實水平。有人已在冷思資訊化的熱潮:雖然各個企業之間千差萬別,但同一行業的業務流程卻有著驚人的相似,行業應用的標準化這恐怕是這類軟體的方向。被譏為“做系統缺少資產; 做應用缺少溝通;做資訊缺少分類;做工程缺少規範;做管理缺少制度; 做團隊缺少組織“的大多數軟體公司如不圖變,恐怕無力擔當這一責任。在印度幾頭軟體大象已經開始涉足中國市場的時候,我們先不要全都忙著打出去吧!我們有什麼優勢:管理?資金(軟體企業的積累)?技術積累?人力成本?
為了降低軟體公司的人力成本,就爆炒軟體藍領?讓現有從業人員感到前景迷茫、流失轉行?高階設計人才、管理人才真能從課堂上培養出來?就算真能,現有高階設計人才、管理人才位置全給計算機專業科班,哪也還得剩大部分計算機科班,讓他們每年交了昂貴的學費,花大量的精力,到最後成為軟體藍領?
有了所謂軟體藍領就可以跟印度一拼?來一次職能劃分就能造就一批高階設計人才、管理人員。他們不編碼就成了高階設計人才、管理人員,變的比印度同行更厲害,能帶領中國軟體業以比印度更低的人力資源成本去搶奪印度外包市場,守住國內市場?10多萬程式設計師熬更漏夜沒幹過別人的原因居然是沒有軟體藍領。咄咄怪事!
(aka2006愚見:以下寫得很精彩,痛快!)
再來看一看,要的是什麼樣的月薪在2000元—4000元(北京價位)的藍領?
見於2002-04-11北京晚報:基本素質一,是具有良好的編碼能力,編碼能力直接決定了專案開發的效率。這就要求軟體工程師至少精通一門程式語言,比如當前國內企業常用的C/C++、VB和國際上最流行的Java語言,熟悉它的基本語法、技術特點和API(應用程式介面)。基本素質二,自覺的規範意識和團隊精神。企業希望招聘到的程式設計師程式設計不一定很快,但是需要非常規範,個人能力不一定很強,但需要合作意識很好。基本素質三是認識和運用資料庫的能力,即會使用目前常用的資料庫軟體,如甲骨文公司的Oracle資料庫和微軟公司的SQLServer等。基本素質四,較強的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程式世界的主導語言是英文,編寫程式開發文件和開發工具幫助檔案離不開英文。作為基礎軟體工程師,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對於提升自身的學習和工作能力極有幫助。基本素質五是具有軟體工程的概念。從專案需求分析開始到安裝除錯完畢,基礎軟體工程師都必須能清楚地理解和把握這些過程,並能勝任各種環節的具體工作。基本素質六是求知慾和進取心。軟體業是一個不斷變化和不斷創新的行業,軟體人才的求知慾和進取心就顯得尤為重要,它是在這個激烈競爭的行業中立足的基本條件。
看看基本素質五:從專案需求分析開始到安裝除錯完畢,基礎軟體工程師都必須能清楚地理解和把握這些過程,並能勝任各種環節的具體工作。這也叫軟體藍領。最差也得叫“萬金油“吧,連專案需求分析都勝任了。 拿基本素質一來說,至少精通一門程式語言。在極度崇尚自學的IT行業裡,不管你是聽老師講授還是看成名已久的大師的著作,還沒有聽說,光培訓就能精通一門程式語言的,沒搞一點實質性的東西,連掌握都談不上。精通?說到這裡倒一下子就明白了,這軟體藍領可不是剛從培訓班或者學校出來的新手們,就是大部分正在幹著的你我他。說著軟體藍領,結果成了薪水劃分,倒成了降薪。看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終於扯到這個令程式設計師們牙癢癢的話題了,那就來看一看我們的高薪。
(aka2006愚見:一門C++就夠你學3個月的了,那才是入門!)
程式設計師們的高薪
劉興波先生所引用的中華英才網資料,:在15個行業、23類職務中,薪金最有吸引力的算計算機行業,平均年薪44102元。
只不過http://edu.sina.com.cn/l/2002-03-07/21599.html第四期中華英才薪資指數調查報告顯示:在全部34個行業中,電信行業年薪均值以57208元遙遙領先,比上一期又上升了5.8%;快速消費品(食品/飲料/菸草等)取代計算機和網際網路躍居次席,年薪達到了48769元;計算機(軟硬體與系統整合)和網際網路、電子商務,則分別位於第3、4位,達到45276元和44014元;全國薪資均值為39678元 ,電信的57208和計算機行業45276那一個是最有吸引力?按照劉興波先生後來所言軟體業薪水應該一升一降,降的是普通程式設計師了,升的是管理人員、系統分析員了。這樣沒有曲解劉先生的意思罷。
我們就以這個45276的年薪作為普通程式設計師的薪水來討論一下了。
是不錯了,畢竟還是第3位,是這樣的嗎?那就走到這薪水的背後來看一看吧!
一 程式設計師的工作強度和職業代價
天極網邱文宇先生的調查報告顯示:許多程式設計師一週的工作時間往往長達98小時(早上9:00到晚11點)甚至更多,雙休日往往是一句空話(在搞品牌產品、功能裝置等公司裡任職的程式設計師們,要好得多。筆者的主管是公司技術骨幹,被老總譽為全公司里加班最多的人,大部分時候都能正常休假。但中國程式設計師們大部分都不是此類)。一般的勞動者們朝九晚五,一週就40個小時。程式設計師的工作時間是普通勞動者的2 .45倍。當然不是所有人都這麼加班,既然薪水都以平均值來算,那一週工作時間就算80個小時。薪水簡單乘2罷(這當然極不準確,但人很笨,沒辦法,就乘2罷),全國薪資均值為39678元,那得79356元。還沒按勞動法規定加班雙薪。要是程式設計師們按一週40小時算,45276元那是兩年的薪水。嘔!年薪22638元。高嗎?每個程式設計師都喜歡透支生命嗎?對我們現在的個人所得稅是真的合理嗎?我這裡要提醒一下的是,中國現在大部分程式設計師都是受過高度教育的。儘管我們大多認為高等教育不那麼符實,但也不至於越受教育越笨吧。我們當然沒有必要把程式設計說的高深,但一個事實就是計算機科班出身的程式設計師基本就是計算機水平較高的那一批。當然有因為覺得程式設計枯燥而不願幹程式設計的計算機科班,但還有不少人是玩不動程式設計才不幹程式設計的計算機科班。非科班的我不清楚,但他們肯定不是白痴得學不動本專業了,才跑來學熱門的計算機,反倒像譚浩強教授所言冒出了不少高手來。天天都在講什麼知識經濟,程式設計師們熬更漏夜、玩命學習的難道是老掉牙的古董?程式設計師們每年的書籍、光碟等學習資料是上帝送我們的嗎?大概劉先生們還不知道計算機書籍基本就是最貴的了。這是我們全部的職業代價嗎?當然還不是!每天端坐在椅子上十幾個小時,戲言時時處於運動狀態,但主要的運動是呼吸和心跳,由此而產生的腸胃疾病、失眠頭暈的職業病這不是誇大其辭吧!當然我們也知道某些記者先生也有職業病:“吃宴吃到胃下垂,喝酒喝到胃出血”。為稻糧謀,得職業病感同身受,深表同情。不過,也請某些記者先生們多點仁慈心。這就是我們的全部職業代價嗎?當然還不是!程式設計師大多單身,這也是事實吧?既然業界少芳草(有幾個女性當程式設計師?)、下班想睡覺。還整天深鎖眉頭,一臉愁容慘霧,整個一個苦瓜臉,這好像不怨誰。有時候人們看我們就像在看巫師,附上一親身經歷:某日,公司行政部Ms.來辦公室公幹,看見同事電腦桌面,遂有誇張一嘆“阿,你們也喜歡美女”。哦,我們該喜歡剛果大猩猩嗎?再轉一流傳甚廣的笑話:三年前有人在廣州的大街碰到一人蓬頭垢面。目光呆滯的人,會說,看:那人外省民工,現在碰到一個同樣的人,人們會說:呀哈,又一個程式設計師過來了!當然這是笑話而已,並無惡意。再來看看劉先生以及他的支持者們對程式設計師的評價:缺乏事業心、得了便宜還要賣乖、只知道爭財而不知道生財、挑肥揀瘦、民族軟體產業發展不起來,這些缺乏責任感的IT人員要負部分責任(比較客氣了,不是大部分)。劉先生竟然還把這跟薪水前三名中沒有第二產業技術者、社會已經形成了高階技工人員的斷層、導致大量財富流失,造成少數人暴富攪在一起。程式設計師從業人員16萬,平均年薪4.5萬,這72億人民幣有那麼厲害?程式設計師裡有人暴富,誰?指出來給大家指指方向,讓大家都發一發,多點中產階層,穩定階層結構。如果4.5萬年薪叫暴富,你得叫Gates為God了。劉先生屢屢提及社會責任、軟體業的民族精神,給我們樹了一個道德高標。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五體投地,五體投地。只是怎麼老對沒有話語權的程式設計師們講這些。記者居然說起程式設計師們寡廉鮮恥了。有趣,真有趣,真他媽有趣。主賓錯位了吧!我倒有個建議:讓基因專家和人類學家來研究研究程式設計師,看看那幫在校時學習刻苦、醉心技術,經常秉燭夜讀、痴迷程式設計,工作時熬更漏夜的傢伙在經過每天十幾個小時的CRT輻射之後怎樣發生基因突變,變得缺乏事業心、得了便宜還要賣乖、只知道爭財而不知道生財、挑肥揀瘦,寡廉鮮恥,到最後竟然好象要去喜歡剛果大猩猩的了。
二 程式設計師的職業壽命
程式設計師是個吃青春飯的行業,這一點至少在中國成立。招牌廣告上大部分都要求年齡在30歲以下的。仁慈一點的也就35歲!據說,在美國40多歲至50歲還程式設計的不少,還被當作大師級的人物。這倒也不怪我們不尊老,唯好幼。這跟中國軟體業在全球產業鏈的位置有一定的關係,跟管理水平也有一定關係。美國大部分軟體企業是搞大型系統軟體、服務支撐軟體的,產品有延續性,而且那種工作也不是隨便找楞頭青就能幹好的,所以,在一定範圍內,反到是老而彌香。而中國大部分軟體企業都是從事管理軟體開發的,別人出了新東西,那你就得緊跟著學。你剛玩一陣子VB、Dephi,Java、c#又冒了出來。你倒不想學那麼多,客戶要、老闆逼、你不學?剛畢業時尚可,到了30歲成家之後你還能秉燭夜讀, 跟剛畢業的那幫年青人一起加班加點嗎?沒法。你當然有技術積累了,但大多數時候給老闆帶來利潤的不是靠技術。這也沒法怪你老闆不要你。這種風氣已在行業內風行,你又能奈何。原vchelp.net作了一個發展方向的調查,系統分析員和專案經理以11698對4148遠超開發高手。這又哪裡能怪他們浮躁,畢竟人活著都得吃飯,付出的多,也就期望回報多。我要提醒一下,這裡後一個發展方向是開發高手,你要是想調查有誰想當軟體藍領,那得麻煩你自己去投那開創性的一票了,爭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你要是到了30歲沒有作上系統分析員、專案經理,又當不成程式設計師怎麼辦?自己找10臺電腦、七八條槍自己當老闆?可現在就有6000多家軟體公司了,而且你要是當程式設計師的話,有沒有那麼多錢開公司倒還是個問題。等你到了30歲時,才發覺自己錢沒比別人多掙多少,人卻成了一個沒味的老屁!你以前所鄙夷的不務學業、專好交遊、上下其手的同學,現在倒成了精英人物,八面來風。就是你那踏踏實實幹其他行的同學恐怕日臻佳景了,正處於黃金時期。你想轉行,你那封閉的技術圈子又哪能給出什麼康莊大道。而人卻因為長期性對一個冷冰冰的電腦唸叨些專業問題變得木木訥訥(你要是面對冷冰冰的電腦十年,竟舌燦蓮花,滔滔如河,那倒真是基因突變了)。要是你恰好有一點演戲天賦,那你倒可以去搶葛優的飯碗了。恰好身體單薄,臉頰消瘦,人未老、頂先謝,憔悴憂鬱。否則的話,那倒真是“生死中年兩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慢慢痛苦吧!哪象而立之年的記者八面玲瓏正當行,上可發慷慨激昂、振奮人心之言,下則出循循誘導、沉毅博雅之論。身寬體胖,面泛紅光,可作中國人民生活大大改善之佐證,外可示國威、內則服民眾。我們吃青春飯,發後半輩的薄財,倒有人說我們薪水過高,上竄下跳、得為中國軟體業發展不力負相當的責任。早知今日,何必當初。那倒不如早圖歸去。我不止一次聽人說想轉行去開火鍋店。吾等小民,財單勢弱,開不動火鍋店。但效仿臺灣蔡學鏞先生《程式與香雞排》所言。去搞一個燒烤攤還是可行的。根據在校時的觀察,收入肯定超過軟體藍領了。反正都叫藍領了,還有什麼忸怩不安的。我畢業前曾跟同學戲言:找不到工作就去賣燒烤。現在幹著已後悔了。你要是在原來的大學旁賣燒烤,也許學弟學妹們,出於慼慼之心會對你格外照顧。至於你喜歡程式設計,那好辦,沒事時隨便編點什麼都行,自給自足。特別是給老婆編個管理軟體,管管錢財。隨便給自己留個後門,截留點資金,充實小金庫,多好!只要你不讓中國頂級程式大師食物中毒並經搶救無效含恨辭世,你就不會揹負耽誤中國軟體業發展的惡名。要知道,對中國程式設計師們那羸弱的軀幹而言,耽誤中國軟體業發展的惡名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三 中印程式設計師薪水比較
劉興波先生借網友之口而言:就軟體程式設計師或系統設計師來說,同樣的職位印度人往往要比中國人穩定、有成就。有報道說印度程式設計師的收入也不上很高,換算過來是3000-4000元的月薪,專案經理是4000-5000元。這組資料被引用極多,看來是大家都認同這組資料了。並由此得出中國程式設計師們拿了差不多甚至更高的薪水卻不老實工作,還上竄下跳。只不過我得提醒一下,印度是一個人均GDP300多美元的國家,而中國人均GDP847美元,中國的軟體業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而拜改革開放之賜。這些城市的消費水平也接近發達國家。我不是經濟學家,不會按相應模型來轉換。記者先生們都見多識廣,應該會的,但好象不願給我們算。那我就乘個847/300吧,那應該是8400-13200元。我還聽國內某通訊公司的先生到印度去時,與他合作的專案經理告訴他,他們的效率是300行/人月,每天還能按時上下班。我們的軟體藍領要真是這樣,我想中國大部分程式設計師都會三呼願意了。我也見過其他的關於印度程式設計師的報道,說是他們的薪水是當地人的10倍。進入外企會更高。我孤陋寡聞,還沒有聽說中國國內程式設計師有要價是當地人的10倍的。當然上面的演算法過於簡陋。看看精於此道的資本家是怎樣算的。《商務週刊》曾報道印度最大的軟體公司TCS在華投資。其總裁龐德一再強調,中國的人才與軟體的開發成本實在是太有誘惑力了,勞工成本低廉,開發軟體程式的成本將比印度節約20%。這個人均GDP才300多美元的國家到我們這裡還能說勞工成本低廉,開發軟體程式的成本將比印度節約20%!當然我得提醒你開發軟體的主要成本就是程式設計師的薪水。可是我們低的還不夠,我們還有領!把我們的衣服剝掉罷,我們只穿內褲,夠了嗎?
什麼階層說什麼話。我是程式設計師,我不否認我站在程式設計師這邊說話,儘管還沒有同行加代言人封號於我。我真心希望中國的軟體業能成世界霸主。我想提醒劉興波先生,軟體開發畢竟還是一種腦力活動。這是一個對士氣要求極高的行業,這畢竟跟流水線上的工人不一樣,還得發揮一點主觀能動性。要是士氣高昂,則可通宵達旦來解決問題。要是士氣不佳,能幹好的也幹不好,成為屎。我想提醒一下劉先生,在專業站點上大發牢騷的大多是國內軟體企業
序:
我感覺現在爆炒軟體藍領的風潮會毀了軟體業。我五一收集了資料,又花了這個週末寫了這篇文章,我想把它發到國內的一般報紙上去。專業報刊肯定發不了。
同行們,給點意見,幫忙修改修改。
2001年對於IT行業進入寒冬,中國的程式設計師們先打起了噴嚏。
2001年年關,《軟體世界》記者劉興波關於程式設計師薪水問題的文章《質疑中國軟體業“高薪制“》及後續文章引發軒然波濤。在報刊、雜誌上,職能部門和IT界的管理人員大都持肯定態度。加上先前人們以玄奘取經般姿態前往印度考察得出的要培養軟體藍領的輿論報道。於是乎,對程式設計師進行職能分化、薪水分化(大多數向藍領靠攏,降薪)、用政策引導教育系統培養軟體藍領、在兩年趕超印度等輿論報道紛呈出籠。好像中國軟體業打翻身仗的根本在於所謂的“軟體藍領”。但在網路上,以程式設計師為主的論壇裡則對其大加伐撻,近乎血雨腥風。關於軟體業的發展以及程式設計師的發展前景的大批文章在網上廣為傳播,以至有網路擁塞之謂。這場關於程式設計師薪水和軟體藍領的爭論讓不少程式設計師對其職業取向和發展前景都產生了動搖。
筆者也是一名程式設計師,出於對軟體行業的看好和對程式設計的偏好。投身於軟體行業,作了名程式設計師。但現在,卻因現實和夢想的巨大反差、中國軟體業和自身前景的迷離頗感彷徨和痛苦。一個行業的發展固然有起自身的規律,但在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發展卻更多地依賴於輿論、政策等諸多社會因素。社會因素的作用會在行業的發展中成倍的反饋出來。沒有社會的大環境,軟體業的發展也無從談起。但不徵集大多數從業人員的意見,而由輿論界和相關部門閉門造車地制定政策,實難言好。畢竟軟體業最終還是要靠程式設計師來發展。程式設計師的迷離最終會是軟體業的迷離,程式設計師的痛苦最終會是軟體業的痛苦。
朝陽初升的軟體業
軟體業在計算機發展初期是嚴重依附於硬體,雖然重要,但併為成為產業。直到上世界六十年代產生的軟體危機催生了軟體工程,才作為一個產業得以迅猛發展。2000年,美國政府將銷售額在上一年達2200美元、僅次於汽車和電子工業的軟體產業從服務業列入製造業,其為美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充當了排頭兵。儘管軟體業已有四十多年曆史,其仍然是一個朝陽產業。隨著社會資訊化的發展趨勢,隨著各種生產、消費裝置的電子化、數字化趨勢,因其在事務處理中與在功能上邏輯等價的硬體相比有成本底、易實現、易擴充套件的優點,軟體業會得到更廣泛的應用。軟體業的重要性也為人之共識。相對於資訊產業中的IC業,軟體業對技術積累和資金支援的要求要低一些(印度可為佐證,其資訊產業的硬體基礎和資金均遜於中國,但其軟體業成為全球第二)。故中國這種人均資源匱乏,但人力資源相對低廉豐富的國家發展軟體業實乃上上之選。對於中國而言,發展軟體業已不單單是一個行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可由此提升中國傳統行業的生產、運作水平(筆者曾聞:老外有時賣到中國的裝置在硬體上與十多年前並無大不同,僅是更新了軟體系統,就又當新裝置賣過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要想讓地球的重心由西向東移,軟體業是最佳支點。這恐怕也是印度這個人均GDP300多美元的國家把IT牛皮地解為India’s Tomorrow的原因吧。
全球的軟體業按開發模式和主要地區(軟體業由於產業群落影響和優惠政策吸引,極為集中)可分為:技術領導、產業支撐型——美國,軟體本地化型——愛爾蘭,外包服務型——印度,嵌入式開發型——日本、西歐。美國在系統軟體、服務支撐軟體、開發工具等核心領域了佔據了80%以上的市場,引領著軟體業的方向。愛爾蘭則把自己當作美國軟體的歐化基地,為歐洲提高20多個歐化版本。日本的嵌入式開發則是應其消費類產品的數字化、娛樂化趨勢和通訊裝置生產而生。西歐以瑞典、芬蘭、德國為代表在生產裝置、高精儀器、通訊和搏彩遊戲機等應用上進行嵌入式開發(那種更新了軟體系統,就又當新裝置賣過來的生產裝置、高精儀器多從此出)。
中國軟體業的現狀和迷離前景
現在談到中國軟體業時,總是與印度軟體業相互比較,是基於這兩個國家有很多相似性。在80年代中期,中印兩國軟體業並無太大差別。中國軟體業並未將印度軟體業放在眼裡,此乃拜中國高速發展之賜,我們戲言曰印度阿三(是就經濟而言,亞洲國家,日本第一,中國居二)。但到了現在印度軟體業成了全球老二,叫一向自大的美國人也不敢小瞧,蓋茨稱其為繼美國之後的下一個超級軟體大國。中國軟體業卻看起來是王小二過年了,增長率比起國內其他行業尚可自慰,比起其他軟體大國則相形見絀。國內67%的市場份額被外國巨頭拿走(的確就是拿,沒有被狙擊)而且是高階市場。企業在技術競爭力上與外國巨頭的差距是越來越大了。大部分軟體公司都是在進行一般應用開發,為事企業單位開發管理系統。開發工具是別人的,後端資料庫是別人的,絕大多數服務支撐軟體也是別人的(修路的利潤哪能跟提供大型工具的利潤比)。要不是中國盜版猖獗,很多小公司光買開發工具就夠嗆了。不僅僅是技術差距加大,連從業人員的士氣都大受影響。以前,開發出了產品雖然盜版猖獗,但大多讚譽有加,現在,有時連盜都不盜國產軟體。過去的程式設計師們也沒多富有,但常被不少愛好者追捧,聲望甚著,現在,大概只有出校門沒幾年的“青光“才為自己的程式設計師身份得意了。幹了幾年後,再不願說自己是光幹編碼的程式設計師。中國的程式設計師們儘管並不認為自己的水平比印度同行差,但大都承認了軟體業與印度的差距。也沒人認為中國軟體業形勢大好,高歌猛進。至於中國軟體業為什麼會落敗於印度,已有不少總結,在此不表。來看一看業界人士們開出的在網上引發大爭議的救業良方。
印度軟體業這幾年的迅猛發展吸引了全球目光,中國軟體業也不另外。業界人士紛紛以玄奘西行的架勢前往取經,這是理所當然。業界人士們取經的結論比較具共性的是:中國軟體業需要進行職能化分、大量培養軟體藍領、開拓海外市場等。進行職能化分、實施軟體工程、加強管理這些沒多大的爭議。爭議集中在軟體藍領這個新玩意上。
在目前關於美國、日本、西歐等其他軟體發達地區的報道中沒見著軟體藍領這一劃分和論述(大師和普通人當然有別,哪裡都一樣)。這是個我們從印度帶回來的特產。原因是印度人用高中生在程式設計,再加上那幫傢伙軟體工程、專案管理搞的很好,居然能按時上下班,幾乎跟哪裡都不一樣。於是就得出一個軟體藍領的概念(是印度人首創,還是我們的新發明,待考)。可是我要提醒的是印度資訊科技部部長2000年5月在華盛頓放言印度每年能向世界輸送20萬。美國現有IT人才簽證配額的一半被印度人佔據,看來輸送的可不是一抓一把的高中生。老美還沒那麼苯。以印度現在的培訓體系現狀和實力,那幫高中生經過培訓是必然的了。他們可是在中學就接受紮實的計算機教育。我們的所謂的科班出身,不也是從高中拉了一撥人進行再教育嗎?我們的大學技術教育是不是比他們的培訓體系強,這我沒髮量化比較。我倒知道譚浩強教授在一次計算機教育會議上說他對中國現在的計算機高手大部份是非計算機科班出身感到迷惑不解。非計算機科班出身的高手得大部分自學吧,還有不少超過天天接受計算機教育的。我也還知道印度IIT被稱為亞洲的MIT。我也還知道印度的培訓系統來中國幫我們培訓技術工程師。儘管業界人士對軟體藍領語帶不屑,但要真是我們的教育培訓比他們好,那倒是我們應以幫助第三世界兄弟的名義去幫他們。怎麼掉過來了。那種因為印度很多程式設計人員沒有大學學歷,就把人當作是一抓一把的高中生的人是否也太過皮相之見了。儘管他們不會告你行業汙衊,但我建議有關人員在爆炒軟體藍領時先仔細斟酌一下,去考察一下別人受到的計算機教育再說不晚,程式設計師裡沒幾個人跟你們搶“軟體藍領“這個詞的話語權。也許吧,他們的培訓系統比我們差,我們的認證培訓系統可以讓一個文祕專業的MM在一個月內拿MCSE,真是天才輩出!
(aka2006愚見:本人強烈抗議社會對中國學生<--請注意:是“中國”“學生”!-->的高價的所謂的洋認證,這是中國社會的一個悲哀。我聽好多人說MCSE的水平——“狗屁”。)
軟體的開發畢竟還是創造性的活動,你得把要處理的事務進行邏輯轉換,再變為程式邏輯,編出程式碼。即便引入軟體工程,把事務進行細分,分成更小的功能模組。你也得進行邏輯轉換,離不了思考。要是不想讓整個程式慢如老牛,還得仔細考慮對全域性的影響。軟體工程搞得再好也不能讓前一個程式設計師寫if,後一個程式設計師寫else,再後一個打個大括號。要真是不需動腦就能寫,用程式碼自動生成就行了,哪用得著一個人。就是不給薪水也得用一臺計算機呀,還浪費能源。你要是在業務流程、核心邏輯不變的情況下改來改去,那是叫維護還是叫開發?開發就是這個樣子?如果開發真是做個介面,拉兩個控制元件,改改屬性就行,那你還是找一個會Photoshop的人吧,效果肯定好。
繼續說這個軟體藍領,我們既然學習印度的管理經驗,又帶回軟體藍領這個詞,還要大力走向世界,看來我們的確是“師印長技以制印“了。前文曾有對世界軟體業產業型別的描述。美國的模式,我們現在又缺資金、又缺技術積累,也沒合理的產業群落,一時還學不了,以後吧。愛爾蘭也沒法學,搞20多個亞洲版賣給誰?菲律賓軟體產業的增長速度都叫我們吃驚。我們就來看一看印度軟體產業,印度產業大部份是外包。我們倒還多了一個國內市場作後院,很佔優勢吧。仔細來看一看!大家認同的說法是,印度人能拿到外包業務的原因是:官方語言為英語,有語種優勢,勞動力成本低廉。當然,還有常提的一句話:中國人和印度人都適合程式設計,無它,從小重視數學爾。,怎樣超趕呢?語種優勢?印度比我們強。品牌優勢?也沒法比。我們比他們跟聰明?還是等這方面專家來解釋吧,先別那麼想。那就那拼價格吧!我們就打一場價格仗吧!家電業都能打,我們怎麼就不行。拼價格那得先降成本,軟體的成本主要就是程式設計師的工資。讓一個人均GDP847美元、現有程式設計師16萬人、現在每年培養科班技術人員5萬多人的國家跟一個人均GDP300多美元的國家、現有程式設計師40萬、現在每年培養近20萬技術人員的國家打人才價格戰!當然,我們的認證培訓機構能用一個月時間將一文祕專業的MM培養成MCSE技術專家,看來勝利在望!再來看一看我們的後院。據賽迪網(http://www.sina.com.cn 2001/08/13 16:18 賽迪網-中國計算機報 韓雄飛 http://tech.sina.com.cn/c/2001-08-13/5084.html )我們現在有16萬名程式設計師,分佈在近6000家軟體公司。這麼多的軟體公司都能活,那恐怕得感謝這幾年的資訊化熱潮。儘管大部分的軟體公司都是做行業應用、管理軟體的。但一些大型的行業應用軟體並不是由本土企業來完成的。比如某通訊公司的網路核心軟體就是其印度研究所完成。這也可算中國軟體公司。但卻不代表中國軟體業的真實水平。有人已在冷思資訊化的熱潮:雖然各個企業之間千差萬別,但同一行業的業務流程卻有著驚人的相似,行業應用的標準化這恐怕是這類軟體的方向。被譏為“做系統缺少資產; 做應用缺少溝通;做資訊缺少分類;做工程缺少規範;做管理缺少制度; 做團隊缺少組織“的大多數軟體公司如不圖變,恐怕無力擔當這一責任。在印度幾頭軟體大象已經開始涉足中國市場的時候,我們先不要全都忙著打出去吧!我們有什麼優勢:管理?資金(軟體企業的積累)?技術積累?人力成本?
為了降低軟體公司的人力成本,就爆炒軟體藍領?讓現有從業人員感到前景迷茫、流失轉行?高階設計人才、管理人才真能從課堂上培養出來?就算真能,現有高階設計人才、管理人才位置全給計算機專業科班,哪也還得剩大部分計算機科班,讓他們每年交了昂貴的學費,花大量的精力,到最後成為軟體藍領?
有了所謂軟體藍領就可以跟印度一拼?來一次職能劃分就能造就一批高階設計人才、管理人員。他們不編碼就成了高階設計人才、管理人員,變的比印度同行更厲害,能帶領中國軟體業以比印度更低的人力資源成本去搶奪印度外包市場,守住國內市場?10多萬程式設計師熬更漏夜沒幹過別人的原因居然是沒有軟體藍領。咄咄怪事!
(aka2006愚見:以下寫得很精彩,痛快!)
再來看一看,要的是什麼樣的月薪在2000元—4000元(北京價位)的藍領?
見於2002-04-11北京晚報:基本素質一,是具有良好的編碼能力,編碼能力直接決定了專案開發的效率。這就要求軟體工程師至少精通一門程式語言,比如當前國內企業常用的C/C++、VB和國際上最流行的Java語言,熟悉它的基本語法、技術特點和API(應用程式介面)。基本素質二,自覺的規範意識和團隊精神。企業希望招聘到的程式設計師程式設計不一定很快,但是需要非常規範,個人能力不一定很強,但需要合作意識很好。基本素質三是認識和運用資料庫的能力,即會使用目前常用的資料庫軟體,如甲骨文公司的Oracle資料庫和微軟公司的SQLServer等。基本素質四,較強的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程式世界的主導語言是英文,編寫程式開發文件和開發工具幫助檔案離不開英文。作為基礎軟體工程師,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對於提升自身的學習和工作能力極有幫助。基本素質五是具有軟體工程的概念。從專案需求分析開始到安裝除錯完畢,基礎軟體工程師都必須能清楚地理解和把握這些過程,並能勝任各種環節的具體工作。基本素質六是求知慾和進取心。軟體業是一個不斷變化和不斷創新的行業,軟體人才的求知慾和進取心就顯得尤為重要,它是在這個激烈競爭的行業中立足的基本條件。
看看基本素質五:從專案需求分析開始到安裝除錯完畢,基礎軟體工程師都必須能清楚地理解和把握這些過程,並能勝任各種環節的具體工作。這也叫軟體藍領。最差也得叫“萬金油“吧,連專案需求分析都勝任了。 拿基本素質一來說,至少精通一門程式語言。在極度崇尚自學的IT行業裡,不管你是聽老師講授還是看成名已久的大師的著作,還沒有聽說,光培訓就能精通一門程式語言的,沒搞一點實質性的東西,連掌握都談不上。精通?說到這裡倒一下子就明白了,這軟體藍領可不是剛從培訓班或者學校出來的新手們,就是大部分正在幹著的你我他。說著軟體藍領,結果成了薪水劃分,倒成了降薪。看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終於扯到這個令程式設計師們牙癢癢的話題了,那就來看一看我們的高薪。
(aka2006愚見:一門C++就夠你學3個月的了,那才是入門!)
程式設計師們的高薪
劉興波先生所引用的中華英才網資料,:在15個行業、23類職務中,薪金最有吸引力的算計算機行業,平均年薪44102元。
只不過http://edu.sina.com.cn/l/2002-03-07/21599.html第四期中華英才薪資指數調查報告顯示:在全部34個行業中,電信行業年薪均值以57208元遙遙領先,比上一期又上升了5.8%;快速消費品(食品/飲料/菸草等)取代計算機和網際網路躍居次席,年薪達到了48769元;計算機(軟硬體與系統整合)和網際網路、電子商務,則分別位於第3、4位,達到45276元和44014元;全國薪資均值為39678元 ,電信的57208和計算機行業45276那一個是最有吸引力?按照劉興波先生後來所言軟體業薪水應該一升一降,降的是普通程式設計師了,升的是管理人員、系統分析員了。這樣沒有曲解劉先生的意思罷。
我們就以這個45276的年薪作為普通程式設計師的薪水來討論一下了。
是不錯了,畢竟還是第3位,是這樣的嗎?那就走到這薪水的背後來看一看吧!
一 程式設計師的工作強度和職業代價
天極網邱文宇先生的調查報告顯示:許多程式設計師一週的工作時間往往長達98小時(早上9:00到晚11點)甚至更多,雙休日往往是一句空話(在搞品牌產品、功能裝置等公司裡任職的程式設計師們,要好得多。筆者的主管是公司技術骨幹,被老總譽為全公司里加班最多的人,大部分時候都能正常休假。但中國程式設計師們大部分都不是此類)。一般的勞動者們朝九晚五,一週就40個小時。程式設計師的工作時間是普通勞動者的2 .45倍。當然不是所有人都這麼加班,既然薪水都以平均值來算,那一週工作時間就算80個小時。薪水簡單乘2罷(這當然極不準確,但人很笨,沒辦法,就乘2罷),全國薪資均值為39678元,那得79356元。還沒按勞動法規定加班雙薪。要是程式設計師們按一週40小時算,45276元那是兩年的薪水。嘔!年薪22638元。高嗎?每個程式設計師都喜歡透支生命嗎?對我們現在的個人所得稅是真的合理嗎?我這裡要提醒一下的是,中國現在大部分程式設計師都是受過高度教育的。儘管我們大多認為高等教育不那麼符實,但也不至於越受教育越笨吧。我們當然沒有必要把程式設計說的高深,但一個事實就是計算機科班出身的程式設計師基本就是計算機水平較高的那一批。當然有因為覺得程式設計枯燥而不願幹程式設計的計算機科班,但還有不少人是玩不動程式設計才不幹程式設計的計算機科班。非科班的我不清楚,但他們肯定不是白痴得學不動本專業了,才跑來學熱門的計算機,反倒像譚浩強教授所言冒出了不少高手來。天天都在講什麼知識經濟,程式設計師們熬更漏夜、玩命學習的難道是老掉牙的古董?程式設計師們每年的書籍、光碟等學習資料是上帝送我們的嗎?大概劉先生們還不知道計算機書籍基本就是最貴的了。這是我們全部的職業代價嗎?當然還不是!每天端坐在椅子上十幾個小時,戲言時時處於運動狀態,但主要的運動是呼吸和心跳,由此而產生的腸胃疾病、失眠頭暈的職業病這不是誇大其辭吧!當然我們也知道某些記者先生也有職業病:“吃宴吃到胃下垂,喝酒喝到胃出血”。為稻糧謀,得職業病感同身受,深表同情。不過,也請某些記者先生們多點仁慈心。這就是我們的全部職業代價嗎?當然還不是!程式設計師大多單身,這也是事實吧?既然業界少芳草(有幾個女性當程式設計師?)、下班想睡覺。還整天深鎖眉頭,一臉愁容慘霧,整個一個苦瓜臉,這好像不怨誰。有時候人們看我們就像在看巫師,附上一親身經歷:某日,公司行政部Ms.來辦公室公幹,看見同事電腦桌面,遂有誇張一嘆“阿,你們也喜歡美女”。哦,我們該喜歡剛果大猩猩嗎?再轉一流傳甚廣的笑話:三年前有人在廣州的大街碰到一人蓬頭垢面。目光呆滯的人,會說,看:那人外省民工,現在碰到一個同樣的人,人們會說:呀哈,又一個程式設計師過來了!當然這是笑話而已,並無惡意。再來看看劉先生以及他的支持者們對程式設計師的評價:缺乏事業心、得了便宜還要賣乖、只知道爭財而不知道生財、挑肥揀瘦、民族軟體產業發展不起來,這些缺乏責任感的IT人員要負部分責任(比較客氣了,不是大部分)。劉先生竟然還把這跟薪水前三名中沒有第二產業技術者、社會已經形成了高階技工人員的斷層、導致大量財富流失,造成少數人暴富攪在一起。程式設計師從業人員16萬,平均年薪4.5萬,這72億人民幣有那麼厲害?程式設計師裡有人暴富,誰?指出來給大家指指方向,讓大家都發一發,多點中產階層,穩定階層結構。如果4.5萬年薪叫暴富,你得叫Gates為God了。劉先生屢屢提及社會責任、軟體業的民族精神,給我們樹了一個道德高標。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五體投地,五體投地。只是怎麼老對沒有話語權的程式設計師們講這些。記者居然說起程式設計師們寡廉鮮恥了。有趣,真有趣,真他媽有趣。主賓錯位了吧!我倒有個建議:讓基因專家和人類學家來研究研究程式設計師,看看那幫在校時學習刻苦、醉心技術,經常秉燭夜讀、痴迷程式設計,工作時熬更漏夜的傢伙在經過每天十幾個小時的CRT輻射之後怎樣發生基因突變,變得缺乏事業心、得了便宜還要賣乖、只知道爭財而不知道生財、挑肥揀瘦,寡廉鮮恥,到最後竟然好象要去喜歡剛果大猩猩的了。
二 程式設計師的職業壽命
程式設計師是個吃青春飯的行業,這一點至少在中國成立。招牌廣告上大部分都要求年齡在30歲以下的。仁慈一點的也就35歲!據說,在美國40多歲至50歲還程式設計的不少,還被當作大師級的人物。這倒也不怪我們不尊老,唯好幼。這跟中國軟體業在全球產業鏈的位置有一定的關係,跟管理水平也有一定關係。美國大部分軟體企業是搞大型系統軟體、服務支撐軟體的,產品有延續性,而且那種工作也不是隨便找楞頭青就能幹好的,所以,在一定範圍內,反到是老而彌香。而中國大部分軟體企業都是從事管理軟體開發的,別人出了新東西,那你就得緊跟著學。你剛玩一陣子VB、Dephi,Java、c#又冒了出來。你倒不想學那麼多,客戶要、老闆逼、你不學?剛畢業時尚可,到了30歲成家之後你還能秉燭夜讀, 跟剛畢業的那幫年青人一起加班加點嗎?沒法。你當然有技術積累了,但大多數時候給老闆帶來利潤的不是靠技術。這也沒法怪你老闆不要你。這種風氣已在行業內風行,你又能奈何。原vchelp.net作了一個發展方向的調查,系統分析員和專案經理以11698對4148遠超開發高手。這又哪裡能怪他們浮躁,畢竟人活著都得吃飯,付出的多,也就期望回報多。我要提醒一下,這裡後一個發展方向是開發高手,你要是想調查有誰想當軟體藍領,那得麻煩你自己去投那開創性的一票了,爭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你要是到了30歲沒有作上系統分析員、專案經理,又當不成程式設計師怎麼辦?自己找10臺電腦、七八條槍自己當老闆?可現在就有6000多家軟體公司了,而且你要是當程式設計師的話,有沒有那麼多錢開公司倒還是個問題。等你到了30歲時,才發覺自己錢沒比別人多掙多少,人卻成了一個沒味的老屁!你以前所鄙夷的不務學業、專好交遊、上下其手的同學,現在倒成了精英人物,八面來風。就是你那踏踏實實幹其他行的同學恐怕日臻佳景了,正處於黃金時期。你想轉行,你那封閉的技術圈子又哪能給出什麼康莊大道。而人卻因為長期性對一個冷冰冰的電腦唸叨些專業問題變得木木訥訥(你要是面對冷冰冰的電腦十年,竟舌燦蓮花,滔滔如河,那倒真是基因突變了)。要是你恰好有一點演戲天賦,那你倒可以去搶葛優的飯碗了。恰好身體單薄,臉頰消瘦,人未老、頂先謝,憔悴憂鬱。否則的話,那倒真是“生死中年兩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慢慢痛苦吧!哪象而立之年的記者八面玲瓏正當行,上可發慷慨激昂、振奮人心之言,下則出循循誘導、沉毅博雅之論。身寬體胖,面泛紅光,可作中國人民生活大大改善之佐證,外可示國威、內則服民眾。我們吃青春飯,發後半輩的薄財,倒有人說我們薪水過高,上竄下跳、得為中國軟體業發展不力負相當的責任。早知今日,何必當初。那倒不如早圖歸去。我不止一次聽人說想轉行去開火鍋店。吾等小民,財單勢弱,開不動火鍋店。但效仿臺灣蔡學鏞先生《程式與香雞排》所言。去搞一個燒烤攤還是可行的。根據在校時的觀察,收入肯定超過軟體藍領了。反正都叫藍領了,還有什麼忸怩不安的。我畢業前曾跟同學戲言:找不到工作就去賣燒烤。現在幹著已後悔了。你要是在原來的大學旁賣燒烤,也許學弟學妹們,出於慼慼之心會對你格外照顧。至於你喜歡程式設計,那好辦,沒事時隨便編點什麼都行,自給自足。特別是給老婆編個管理軟體,管管錢財。隨便給自己留個後門,截留點資金,充實小金庫,多好!只要你不讓中國頂級程式大師食物中毒並經搶救無效含恨辭世,你就不會揹負耽誤中國軟體業發展的惡名。要知道,對中國程式設計師們那羸弱的軀幹而言,耽誤中國軟體業發展的惡名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三 中印程式設計師薪水比較
劉興波先生借網友之口而言:就軟體程式設計師或系統設計師來說,同樣的職位印度人往往要比中國人穩定、有成就。有報道說印度程式設計師的收入也不上很高,換算過來是3000-4000元的月薪,專案經理是4000-5000元。這組資料被引用極多,看來是大家都認同這組資料了。並由此得出中國程式設計師們拿了差不多甚至更高的薪水卻不老實工作,還上竄下跳。只不過我得提醒一下,印度是一個人均GDP300多美元的國家,而中國人均GDP847美元,中國的軟體業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而拜改革開放之賜。這些城市的消費水平也接近發達國家。我不是經濟學家,不會按相應模型來轉換。記者先生們都見多識廣,應該會的,但好象不願給我們算。那我就乘個847/300吧,那應該是8400-13200元。我還聽國內某通訊公司的先生到印度去時,與他合作的專案經理告訴他,他們的效率是300行/人月,每天還能按時上下班。我們的軟體藍領要真是這樣,我想中國大部分程式設計師都會三呼願意了。我也見過其他的關於印度程式設計師的報道,說是他們的薪水是當地人的10倍。進入外企會更高。我孤陋寡聞,還沒有聽說中國國內程式設計師有要價是當地人的10倍的。當然上面的演算法過於簡陋。看看精於此道的資本家是怎樣算的。《商務週刊》曾報道印度最大的軟體公司TCS在華投資。其總裁龐德一再強調,中國的人才與軟體的開發成本實在是太有誘惑力了,勞工成本低廉,開發軟體程式的成本將比印度節約20%。這個人均GDP才300多美元的國家到我們這裡還能說勞工成本低廉,開發軟體程式的成本將比印度節約20%!當然我得提醒你開發軟體的主要成本就是程式設計師的薪水。可是我們低的還不夠,我們還有領!把我們的衣服剝掉罷,我們只穿內褲,夠了嗎?
什麼階層說什麼話。我是程式設計師,我不否認我站在程式設計師這邊說話,儘管還沒有同行加代言人封號於我。我真心希望中國的軟體業能成世界霸主。我想提醒劉興波先生,軟體開發畢竟還是一種腦力活動。這是一個對士氣要求極高的行業,這畢竟跟流水線上的工人不一樣,還得發揮一點主觀能動性。要是士氣高昂,則可通宵達旦來解決問題。要是士氣不佳,能幹好的也幹不好,成為屎。我想提醒一下劉先生,在專業站點上大發牢騷的大多是國內軟體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