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MySQL日誌格式 binlog_format【轉】

MySQL日誌格式 binlog_format【轉】

MySQL 5.5 中對於二進位制日誌 (binlog) 有 3 種不同的格式可選:Mixed,Statement,Row,預設格式是 Statement。總結一下這三種格式日誌的優缺點。

MySQL Replication 複製可以是基於一條語句 (Statement Level) ,也可以是基於一條記錄 (Row Level),可以在 MySQL 的配置引數中設定這個複製級別,不同複製級別的設定會影響到 Master 端的 bin-log 日誌格式。

1. Row
日誌中會記錄成每一行資料被修改的形式,然後在 slave 端再對相同的資料進行修改。

優點:在 row 模式下,bin-log 中可以不記錄執行的 SQL 語句的上下文相關的資訊,僅僅只需要記錄那一條記錄被修改了,修改成什麼樣了。所以 row 的日誌內容會非常清楚的記錄下每一行資料修改的細節,非常容易理解。而且不會出現某些特定情況下的儲存過程或 function ,以及 trigger 的呼叫和觸發無法被正確複製的問題。

缺點:

在 row 模式下,所有的執行的語句當記錄到日誌中的時候,都將以每行記錄的修改來記錄,這樣可能會產生大量的日誌內容,比如有這樣一條 update 語句:

  1. UPDATE product SET owner_member_id = 'b'WHERE owner_member_id = 'a'
執行之後,日誌中記錄的不是這條 update 語句所對應的事件 (MySQL 以事件的形式來記錄 bin-log 日誌) ,而是這條語句所更新的每一條記錄的變化情況,這樣就記錄成很多條記錄被更新的很多個事件。自然,bin-log 日誌的量就會很大。尤其是當執行 alter table 之類的語句的時候,產生的日誌量是驚人的。因為 MySQL 對於 alter table 之類的表結構變更語句的處理方式是整個表的每一條記錄都需要變動,實際上就是重建了整個表。那麼該表的每一條記錄都會被記錄到日誌中。

2. Statement

每一條會修改資料的 SQL 都會記錄到 master 的 bin-log 中。slave 在複製的時候 SQL 程序會解析成和原來 master 端執行過的相同的 SQL 再次執行。

優點:在 statement 模式下,首先就是解決了 row 模式的缺點,不需要記錄每一行資料的變化,減少了 bin-log 日誌量,節省 I/O 以及儲存資源,提高效能。因為他只需要記錄在 master 上所執行的語句的細節,以及執行語句時候的上下文的資訊。

缺點:在 statement 模式下,由於他是記錄的執行語句,所以,為了讓這些語句在 slave 端也能正確執行,那麼他還必須記錄每條語句在執行的時候的一些相關資訊,也就是上下文資訊,以保證所有語句在 slave 端杯執行的時候能夠得到和在 master 端執行時候相同的結果。另外就是,由於 MySQL 現在發展比較快,很多的新功能不斷的加入,使 MySQL 的複製遇到了不小的挑戰,自然複製的時候涉及到越複雜的內容,bug 也就越容易出現。在 statement 中,目前已經發現的就有不少情況會造成 MySQL 的複製出現問題,主要是修改資料的時候使用了某些特定的函式或者功能的時候會出現,比如:sleep() 函式在有些版本中就不能被正確複製,在儲存過程中使用了 last_insert_id() 函式,可能會使 slave 和 master 上得到不一致的 id 等等。由於 row 是基於每一行來記錄的變化,所以不會出現類似的問題。

3. Mixed

從 5.1.8 版本開始,MySQL 提供了除 Statement 和 Row 之外的第三種複製模式:Mixed,實際上就是前兩種模式的結合。

在 Mixed 模式下,MySQL 會根據執行的每一條具體的 SQL 語句來區分對待記錄的日誌形式,也就是在 statement 和 row 之間選擇一種。

新版本中的 statment 還是和以前一樣,僅僅記錄執行的語句。而新版本的 MySQL 中對 row 模式也被做了優化,並不是所有的修改都會以 row 模式來記錄,比如遇到表結構變更的時候就會以 statement 模式來記錄,如果 SQL 語句確實就是 update 或者 delete 等修改資料的語句,那麼還是會記錄所有行的變更。


其他參考資訊

除以下幾種情況外,在執行時可以動態改變 binlog 的格式:
1. 儲存流程或者觸發器中間;
2. 啟用了 NDB;
3. 當前會話使用 row 模式,並且已打開了臨時表;

如果 binlog 採用了 Mixed 模式,那麼在以下幾種情況下會自動將 binlog 的模式由 statement 模式變為 row 模式:
1. 當 DML 語句更新一個 NDB 表時;
2. 當函式中包含 UUID() 時;
3. 2 個及以上包含 AUTO_INCREMENT 欄位的表被更新時;
4. 執行 INSERT DELAYED 語句時;
5. 用 UDF 時;
6. 檢視中必須要求運用 row 時,例如建立檢視時使用了 UUID() 函式;

在配置檔案my.ini設定主從複製模式:
  1. log-bin=mysql-bin  
  2. #binlog_format=STATEMENT  
  3. #binlog_format=ROW  
  4. binlog_format=MIXED  

也可以在執行時動態修改 binlog 的格式。例如:

  1. mysql> SET SESSION binlog_format = 'STATEMENT';  
  2. mysql> SET SESSION binlog_format = 'ROW';  
  3. mysql> SET SESSION binlog_format = 'MIXED';  
  4. mysql> SETGLOBAL binlog_format = 'STATEMENT';  
  5. mysql> SETGLOBAL binlog_format = 'ROW';  
  6. mysql> SETGLOBAL binlog_format = 'MIXED';  

兩種模式的對比:
Statement 優點

歷史悠久,技術成熟;
產生的 binlog 檔案較小;
binlog 中包含了所有資料庫修改資訊,可以據此來稽核資料庫的安全等情況;
binlog 可以用於實時的還原,而不僅僅用於複製;
主從版本可以不一樣,從伺服器版本可以比主伺服器版本高;

Statement 缺點:
不是所有的 UPDATE 語句都能被複制,尤其是包含不確定操作的時候;
呼叫具有不確定因素的 UDF 時複製也可能出現問題;
運用以下函式的語句也不能被複制:
* LOAD_FILE()
* UUID()
* USER()
* FOUND_ROWS()
* SYSDATE() (除非啟動時啟用了 –sysdate-is-now 選項)
INSERT … SELECT 會產生比 RBR 更多的行級鎖;
複製須要執行全表掃描 (WHERE 語句中沒有運用到索引) 的 UPDATE 時,須要比 row 請求更多的行級鎖;
對於有 AUTO_INCREMENT 欄位的 InnoDB 表而言,INSERT 語句會阻塞其他 INSERT 語句;
對於一些複雜的語句,在從伺服器上的耗資源情況會更嚴重,而 row 模式下,只會對那個發生變化的記錄產生影響;
儲存函式(不是儲存流程 )在被呼叫的同時也會執行一次 NOW() 函式,這個可以說是壞事也可能是好事;
確定了的 UDF 也須要在從伺服器上執行;
資料表必須幾乎和主伺服器保持一致才行,否則可能會導致複製出錯;
執行復雜語句如果出錯的話,會消耗更多資源;

Row 優點
任何情況都可以被複制,這對複製來說是最安全可靠的;
和其他大多數資料庫系統的複製技能一樣;
多數情況下,從伺服器上的表如果有主鍵的話,複製就會快了很多;
複製以下幾種語句時的行鎖更少:
* INSERT … SELECT
* 包含 AUTO_INCREMENT 欄位的 INSERT
* 沒有附帶條件或者並沒有修改很多記錄的 UPDATE 或 DELETE 語句
執行 INSERT,UPDATE,DELETE 語句時鎖更少;
從伺服器上採用多執行緒來執行復製成為可能;

Row 缺點
生成的 binlog 日誌體積大了很多;
複雜的回滾時 binlog 中會包含大量的資料;
主伺服器上執行 UPDATE 語句時,所有發生變化的記錄都會寫到 binlog 中,而 statement 只會寫一次,這會導致頻繁發生 binlog 的寫併發請求;
UDF 產生的大 BLOB 值會導致複製變慢;
不能從 binlog 中看到都複製了寫什麼語句(加密過的);
當在非事務表上執行一段堆積的 SQL 語句時,最好採用 statement 模式,否則很容易導致主從伺服器的資料不一致情況發生;
另外,針對系統庫 MySQL 裡面的表發生變化時的處理準則如下:
如果是採用 INSERT,UPDATE,DELETE 直接操作表的情況,則日誌格式根據 binlog_format 的設定而記錄;
如果是採用 GRANT,REVOKE,SET PASSWORD 等管理語句來做的話,那麼無論如何都要使用 statement 模式記錄;

使用 statement 模式後,能處理很多原先出現的主鍵重複問題;

轉自:http://blog.csdn.net/mycwq/article/details/17136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