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鐳射散斑原理總結

鐳射散斑原理總結


結構光:首先將結構光投射至物體表面,再使用攝像機接收該物體表面反射的結構光圖案,由於接收圖案必會因物體的立體型狀而發生變形,故可以試圖通過該圖案在攝像機上的位置和形變程度來計算物體表面的空間資訊。普通的結構光方法仍然是部分採用了三角測距原理的深度計算。
      與結構光法不同的是,Light Coding的光源稱為“鐳射散斑”,是鐳射照射到粗糙物體或穿透毛玻璃後隨機形成的衍射斑點。這些散斑具有高度的隨機性,而且會隨著距離的不同而變換圖案。也就是說空間中任意兩處的散斑圖案都是不同的。只要在空間中打上這樣的結構光,整個空間就都被做了標記,把一個物體放進這個空間,只要看看物體上面的散斑圖案,就可以知道這個物體在什麼位置了。當然,在這之前要把整個空間的散斑圖案都記錄下來,所以要先做一次光源標定。
概括一下,Light Coding與傳統的ToF、結構光技術的不同之處在於:

1)和傳統的ToF、結構光的光源不同,鐳射散斑是當鐳射照射到粗糙物體或穿透毛玻璃後形成的隨機衍射斑點;

2)不需要特製的感光晶片,只需要普通的CMOS感光晶片;

3)Light Coding技術不是通過空間幾何關係求解的,它的測量精度只和標定時取的參考面的密度有關,參考面越密測量越精確。傳統結構光方法採用三角視差測距,基線長度(光源與鏡頭光心的距離)越長越好。換句話說,不用為了提高精度而將基線拉寬。這其中的奧祕就是“鐳射散斑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