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寫給實習生的第一天

寫給實習生的第一天

實習生(intern)和新員工有所區別。實習生彷彿一個長達12周(三個月)的面試,一起工作,一起解決問題。在最後有答辯和debrief meeting討論結果。可能通過了,最後公司給offer;也可能沒有通過。即便給了offer,還要面臨雙向選擇,有可能實習生不理offer,繼續求學或者去別的公司,當然也可能選擇到別的團隊。

我的習慣是,見面的第一天,這些內容是必須要交代清楚的:

1. 近視和遠視。

你會在接下去的時間裡遇到大量的問題,也要去解決大量的問題,有的問題解決會讓你獲益很長時間,但是大多數問題解決也只是幫助當時的那個你。我們儘量選擇一個平衡點,既要為了完成專案,解決那些無趣,但是又必須解決問題;又要多嘗試那些好玩,可以令你未來獲益的事情。

我們也許還能夠記得在學校裡寫軟體是怎樣的,如果不記得,那也應該記得寫那些小工具,甚至寫hellow world的感受是怎樣的。遺憾的是,和這些感受不同的是,接下去為了要解決問題而絞盡腦汁的煩躁並沒有那麼美好,大部分時間(80%以上)要做的是各種問題調查,以及operation的工作(configurate、build、deploy等等)。這些往往會無趣,但這卻是現實。不過,除了intern必須要完成的專案,還有一些專案是團隊裡面大家在做的專案可以接觸,包括維護的產品,這些東西涉及不同的技術棧,其實蠻有趣的。

2. 角色定位。

每個mentor的風格各不相同,我比較傾向於擔任協助你解決問題的角色,你拿著具體問題和做過的調查來問我,我不太喜歡領著你做這做那。多問我具體問題,少問我“下面我該做什麼”。其中的方法雙方可以溝通改進。著急的問題馬上來找我,不著急的問題我們可以在每天的post scrum裡面討論解決。我們每週挑一天好天氣去樓頂晒晒太陽聊聊天。

其實我的老闆(manager)更直接,他說他只談了一點,就是ownership。你是專案的主人,而不是你的mentor。

3. 時間管理。

你才是專案的老大,你的目標是12周的時候能夠拿出一個可以工作的,甚至是一定程度上已經完備的軟體版本來。中間的時間管理我會協助你一起完成。

通常我推薦的方法是,從一個非常小的feature開始,從頭到尾完成,從而對時間規劃有清晰的認知,避免出現一堆需求做到一半沒有時間的情況。不過你也許有更棒的方法。

4. 解決實際問題。

要解決的問題都是模糊的、甚至是混亂的,我不會給你一個需求列表然後去完成它。你要和使用者或者使用者代表去溝通,尋找其中的問題,熟悉背景和限制,自己整理和規劃可以完成的需求,然後才是設計與實現。這一點是專案的關鍵,也是學校裡的專案和工業界的專案的最大區別。

有時候你要拿出一點資料來證明你的觀點,有時候你又要憑藉或者藉助經驗來做出判斷。

5. 和團隊一起成長。

我不是你唯一的資源,你要去和客戶談,要去請教別的工程師一同解決問題,要去和data analyst一起分析資料。等最後評估的時候,他們都是能夠用具體事例來給你支援的後盾。

專案成功只是最終評估的一部分,同事認可也是無比重要的。

最後,希望這段時間你既有挑戰又有喜悅,覺得新鮮又能收穫滿滿。

來源:http://www.kuqin.com/shuoit/20160623/352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