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公鏈“死亡潮”——從萬鏈相爭到一地雞毛

公鏈“死亡潮”——從萬鏈相爭到一地雞毛

“得公鏈者得天下”,作為區塊鏈世界的底層作業系統,誰能夠在公鏈競爭中拔得頭籌,誰就有可能成為未來區塊鏈的“微軟”,控制區塊鏈世界的入口。

剛剛起跑,就已退潮,所謂公鏈元年,最後一地雞毛。

“得公鏈者得天下”,作為區塊鏈世界的底層作業系統,誰能夠在公鏈競爭中拔得頭籌,誰就有可能成為未來區塊鏈的“微軟”,控制區塊鏈世界的入口。

也正因此,整個2018年,全球湧現出了成百上千條公鏈專案展開競爭。在區塊鏈的賽道中,公鏈的競爭最為激烈,而泡沫也是最大的。

最新發布的《全球公鏈專案技術評估與分析藍皮書》資料顯示,過去兩年全球共湧現了2萬多條公鏈,目前大約有2000條公鏈還“活”著,這其中90%以上的公鏈都是“殭屍”鏈,大約只剩下200條公鏈是有價值的。

“整個公鏈產業存在公信度危機,它已經失信於老百姓”。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蔡維德認為,當前公鏈面臨著創新不足、高度中心化和公信度缺失等問題。

公鏈專案“魚龍混雜”,DAPP應用遲遲不見起色,絕大多數公鏈畫的餅,結果都是不了了之。

2018年下半年熊市來臨,公鏈的生態危機進一步加劇,市值大幅縮水、技術迭代放緩、資本恐慌離場、專案裁員風波不斷,公鏈賽道正在加速撕裂與分離。

技術突破不達預期,公鏈“人走茶涼”

2018年7月,可以說是公鏈由熱轉冷的分水嶺。

此前,雖然ICO破發潮已經大面積降臨,但今年二季度EOS超級節點競選、以太坊擴容等熱點事件依然將公鏈熱推向新的高潮。

然而,2018年7月3日深夜,李笑來“錄音門”事件的曝出,給持續高燒的公鏈澆了一盆冷水,幣圈大佬“人仰馬翻”,NEO、量子鏈等明星公鏈的共識逐步崩塌。

8月1日,“3點鐘微信社群”創始人玉紅的XMX幣歸零,敲響了幣圈崩盤的警鐘,8月到9月期間,大量的空氣幣、傳銷幣專案跑路“歸零”引發加密貨幣拋售潮,11月份比特幣跌破4000美元關口後,公鏈死亡競賽似乎也接近尾聲。

“整體來看,公鏈的發展是不及預期的,2017年ICO那麼火,它們融了那麼多錢,大家希望今年在公鏈方面能有較大的突破和創新,但實際上沒有太大的創新。”賽迪全球公有鏈技術評估負責人蒲松濤博士向互鏈脈搏表示,很多號稱很牛的公鏈今年主網都沒有上線,也不知道他們實際上能做出什麼樣的東西。

根據CoinMarketCap.com統計資料,全球加密貨幣總市值已經從今年1月份最高點8300億美元,下跌至12月20日的1229億美元,市值蒸發超過85%。

“比特幣一度跌了84%,其它加密貨幣很多都跌了90%以上,幣價下跌帶來的直接後果是整體投資者的信心沒那麼強了,參與的使用者少了,沒有使用者,公鏈發展人走茶涼的感覺就出來了。”蒲松濤認為,公鏈使用者銳減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公鏈生態建設達不到預期。

在蒲松濤看來,影響公鏈整體發展不及預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在技術創新上沒有較大突破,另一方面是各國的監管政策不明朗, 整個行業大環境也並不好。

而北航教授蔡維德認為,公鏈的技術創新度遠遠低於其市值。“雖然部分公鏈有巨大創新,但整個公鏈產業並沒有出現百花齊放的現象,在巨大的公鏈產業中,比特幣、以太坊和EOS幾乎構成了公鏈基礎,全球2萬條公鏈圍繞著這三大支派中衍生出來,在同一支派裡面,鏈與鏈的差異不大。”

對於公鏈技術創新不足,蔡維德認為主要原因在於公鏈團隊的高度中心化和開發者大量開發同質化的專案。“全世界只有幾百個公鏈的實際開發者,卻有幾萬個公鏈釋出,原因是這些開發者啟動一個專案融到資金後,可能很快就跳到另一個新的專案。一個開發者可能參與過四、五個公鏈專案,同一批工程師參與不同的公鏈專案, 所以一些公鏈在設計和程式碼上差異都不大,非常中心化。”

但在Nervos 聯合創始人呂國寧看來,除了技術創新不足外,當前公鏈最大的瓶頸在於下一代的方案開發進度和市場預期的不協調。“2018 年我們看到 EOS 相對以太坊,將交易效能提升了兩個數量級,引領了區塊鏈遊戲類應用的爆發。但是兩個數量級的效能提升,還不足以支撐我們希望的繁榮的、有各型別 DAPP 的加密經濟生態。”

呂國寧認為,目前在開發中的公鏈專案,目標都是確保更安全和更高效能去支撐更多的應用和使用者,但各家採用的技術方向都不一樣,能否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時間和交付市場去驗證。

DAPP應用遭遇困局

如果說公鏈上半場比拼的是底層技術,那麼下半場,公鏈競爭的重心將會逐漸轉移到應用生態建設上。誰的應用能夠真正落地,誰的應用百花齊放,誰才能真正笑到最後。

萬向區塊鏈董事長肖風曾指出,公鏈的價值等於這條公鏈上所有 DApp 價值的總量。

但在2018年,公鏈在DAPP應用落地方面陷入了困局。不僅DAPP的日活使用者少、交易量低,而且DAPP的型別也非常單一化和同質化。

互鏈脈搏查閱1月4日State of the Dapps平臺統計資料發現,當前各條公鏈上共有2281個DAPP,而其中還存活的DAPP數量為1303個,存活率為57%,日活躍使用者僅為6.3萬。

從日活、交易量和交易額來看,EOS、波場和以太坊三大公鏈基本上囊括了市面上90%的DApp應用,其它如星雲鏈、NEO和本體等日活和24h交易量都非常慘淡。

“公鏈DAPP應用做不起來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使用者沒跟上,很多公鏈通過搞激勵計劃把DAPP的數量提升上去了,但是使用者卻沒跟上。”蒲松濤博士表示,使用者數量跟不上,就會導致DAPP的活躍度很小,公鏈的整個應用生態就形成不了。

在Aelf 創始人馬昊伯看來,公鏈的使用者入門門檻太高,既需要向公鏈支付費用,又不像微信,大家一看就會用。“區塊鏈需要把一些類似 CPU 的概念隱藏在後臺,比如如果是應用服務商直接向公鏈支付費用,那將會有效防止 DDoS 行為,而且對使用者來說也更友好。”

目前,EOS、以太坊和波場等頭部公鏈上運轉的DAPP應用雖然相對活躍,但其大部分型別主要集中在遊戲、博彩和交易所。

互鏈脈搏查閱Dapp.review網站1月4日的資料發現,以EOS為例,在其活躍度排名前30個DAPP中,博彩抽獎類DAPP高達20個。而以太坊的活躍度排名前30和DAPP中,遊戲類和去中心化交易所佔比超過73%,另外還有超過13%的DAPP為高風險的資金盤理財專案。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互鏈脈搏查閱Dapprader網站1月4日資料發現,在1631個Dapp中,博彩類專案有485個,遊戲類專案有415個,交易所有68個,以上三類Dapp數量已佔據總量的60%,其中24小時使用者總量為11.5萬。

而在博彩、遊戲和交易所等所有類別DAPP的24小時使用者前五名中,遊戲類為3766,交易所類為1856,博彩類為684,其它類別為524。按此推算,博彩、遊戲和交易所三大類DAPP的24小時使用者量佔據DAPP總量的比重高達92%。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這意味著,當前公鏈中的主流DAPP應用更加強調投機屬性和利益導向,使用者大多時候是基於獲取某種經濟利益而使用。而這帶來的直接後果是,基於使用者偏好,DAPP開發者也更加傾向於開發這類投機屬性比較強的DAPP,從而加劇了產品同質化。

另一方面,一旦短線投機獲利下降,大量使用者會迅速轉移陣地,那麼相關的DAPP的生命週期也就快結束了,這也是主流公鏈不得不面對的一道難題——大多火爆的DAPP都是曇花一現,難以持續存活。

如2017年11月橫空出世的加密貓(Cryptokitties),在創下近1.5萬曆史最高活躍使用者量後,活躍使用者數量一度下降了96%;再比如曾經風靡一時的DAPP Fomo3D,日流水曾過億,但時至今日已無人問津。

2018年雖然被成為“公鏈元年”,但隨著底層技術的逐漸成熟,公鏈的競爭將會轉移到應用生態建設的競爭。倘若DAPP在公鏈上不能持久地應用落地,再好的技術和效能也只能在紙上談兵。

蒲松濤認為,相較於2017年,各大公鏈的DAPP應用已經取得不錯的進展,但要出現大規模的應用爆發,一兩年內還非常困難。“關鍵問題是持有加密貨幣的使用者太少了,DAPP的活躍非常依賴持有加密貨幣的使用者,沒有加密貨幣沒法參與,所以公鏈只能慢慢去建立和完善生態建設。”

公鏈下半場:同一賽道的公鏈,世界不會超過三條

公鏈競爭,最為直接的表現是幣價之爭。隨著今年11月份比特幣暴跌,主流加密貨幣集體“閃崩“,公鏈市場急劇收縮,市值蒸發、專案裁員、主網上線延遲,公鏈的日子愈發難過。

“明年整體來看,市場會相對平穩一些,也會有一些公鏈上來,因為今年很多公鏈都處於蟄伏期,很多方向大家都在做嘗試,包括隱私保護、跨鏈等等。“蒲松濤表示,至少明年以太坊會有大的升級,EOS目前也處於頭部,它肯定會繼續加強向生態建設方面做工作,波場的勢頭下半年也特別猛,明年這幾家至少不會落伍。

實際上,按照不少公鏈的原先計劃,今年下半年到2019年上半年,是大批公鏈主網上線的時間段,但今年二季度熊市來臨,讓大量已完成募資的公鏈猝不及防,由於市值大幅縮水,資金緊張,不少公鏈專案不得不削減成本,很多公鏈主網上線的時間也變得不明朗。

在原復星集團同浩資本總裁,ALLIVE基金會創始人劉琦開看來,未來通用型的公鏈將是極少數的,可能存在兩三個壟斷性的公鏈。“同一賽道的公鏈,世界不會超過三條,要麼是自己成為這條壟斷型的公鏈,要麼融入別人的公鏈,幾乎沒有其他選擇。”

而火幣區塊鏈研究院院長袁煜明則認為,未來的公鏈發展有兩種可能,一是如果跨鏈技術發展成熟,那麼就有可能出現成百上千條的公鏈通過跨鏈進行連線;另一種是如果沒有跨鏈,那麼就會出現一條比較大的綜合類公鏈,或垂直行業的一條公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