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ABadCandy's Blog

ABadCandy's Blog

 

小波變換網文精粹:小波變換教程(二)

原文:ROBI POLIKAR. THE ENGINEER'S ULTIMATE GUIDE TO WAVELET ANALYSIS:The Wavelet Tutorial

網址:http://users.rowan.edu/~polikar/WAVELETS/WTtutorial.html

譯文轉自:http://blog.163.com/[email protected]/blog/static/35943136200992422638730/

二、變換什麼

        首先,我們為什麼需要(對訊號做)變換,到底什麼是變換?

        原始訊號中有一些資訊是很難獲取的,為了獲得更多的資訊,我們就需要對原始訊號進行數學變換。在接下來的教程中,我將時域內的訊號視為原始訊號,經過數學變換後的訊號視為處理訊號。

        可用的變換有很多種,其中傅立葉變換可能是最受歡迎的一種。

        實際中很多原始訊號都是時域內的訊號,也就是說不管訊號是如何測得的,它總是一個以時間為變數的函式。換言之,當我們畫訊號圖的時候,橫軸代表時間(獨立變數),縱軸代表訊號幅度(非獨立變數)。當我們畫訊號的時域圖時,我們得到了訊號的時幅表示。對大多數訊號處理應用來說,這種表示經常不是最好的表示。在很多時候,大量特殊的資訊是隱藏在訊號的頻率分量中的。訊號的頻譜圖表示的一般是訊號中的頻率分量。頻譜圖展示了原始訊號中存在哪些頻率分量。

        直覺上,我們都知道頻率意味著某種事物的變化速率。如果某種東西(用正確的技術術語來說是一個數學或物理變數)變化的很快,我們說它的頻率高,如果它變換的不快,我們就說它的頻率低。如果這個變數一直保持不變,我們說它的頻率為0,或者說沒有頻率。舉例來說,日報的頻率就比月刊高(因為它出版快)。

        頻率用週期/秒,或者用一個更廣泛的說法,赫茲來衡量。舉例來說,我們日常生活中用的電的頻率是60Hz(世界上的其他國家是50Hz)。這意味著如果我們想要畫一條電流曲線的話,我們將會看到的是1秒內出現的50個重複的正弦波。現在,觀看以下這些圖。第一幅圖中正弦訊號的頻率是3Hz,第二幅是10Hz,第三幅則是50Hz。

                         

        那麼我們怎樣測量頻率呢?或者我們怎樣找到一個訊號中所含的頻率分量呢?答案是傅立葉變換(FT)。如果對時域內的訊號做傅立葉變換,就會得到訊號的幅頻表示。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畫圖的話,橫軸就是頻率,縱軸則是訊號的幅度。這種圖告訴我們訊號中存在哪些頻率分量。

        頻率軸從0開始直到正無窮。每一個頻率都對應著一個幅度。舉例來說,如果我們對房間里正在使用的電流訊號做傅立葉變換,頻譜圖中將會在50Hz處出現一個尖峰,其它頻率對應的幅值則為0,因為電流訊號中只包含了50Hz的頻率分量。當然,(實際應用中)沒有一個訊號的傅立葉變換是這麼簡單的。對大多數應用來說,訊號中包含的頻率分量都大於一個。下圖展示了50Hz訊號的傅立葉變換。

                        

         這裡有一點需要注意:圖1.4給出了兩幅圖,第二幅顯示的其實是第一幅圖的前半部分,這是因為實數的頻譜圖是左右對稱的(這裡你不理解也沒關係)。圖1.4中上方的圖展示了這一點。不過,因為對稱部分的後一半隻不過是前一半的映象,它並沒有提供更多的資訊,因此,這部分經常不畫在圖裡。下文中出現的大部分頻譜圖,我只畫前半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