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請求方法簡介
GET:客戶端從伺服器獲取指定資源
POST:客戶向伺服器傳遞一些資料
PUT:客戶端向伺服器儲存特定的檔案
DELETE:客戶端向伺服器刪除指定的檔案
HEAD:客戶端向伺服器獲取資源的響應頭部(Headers)而不要該資源本身(Response)
TRACE:追蹤請求路徑
OPTIONS:選項,目前未使用,保留以後使用
CONNECT:連線,目前未使用,保留以後使用
POST與GET
如何判斷使用POST與GET:
按照語義來使用,例如搜尋一般使用GET方法,註冊使用POST
發起GET請求的方法:
位址列輸入URL、超連結、JS跳轉、GET方式提交表單、AJAX-GET提交
發起POST請求的方法:
POST方式提交表單、AJAX-POST請求
提交表單時兩者區別:
GET把請求資料顯示在URL後面(以?開頭)——大部分伺服器瀏覽器對URI總長度又限制(一般為1024個位元組);
POST把請求資料放在請求主體中——長度沒有限制
請求主體的描述頭部:
1、Content-Length:
告訴伺服器當前請求的主體內容長度
2、Content-Type:
2.1、text/plain :客戶端告訴伺服器,請求主體資料是“未經編碼普通文字”(這樣的請求資料伺服器是拒絕接受的,這個是需要設定為指定的,因為AJAX一般都預設為plain,這會導致執行報錯)
2.2、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客戶端告訴服務,請求主體資料是“經編碼後的文字”
2.3、multipart/form-data:客戶端告訴伺服器,請求主體資料是“包含檔案上傳的”
如何提高一個網站的訪問效能?如何進行網站訪問的優化?
域名解析:
儘可能減少域名解析次數 - 減少跨站外部資源的引用
建立連線:
努力減少連線建立次數 - 使用持久連線避免重複連線
傳送請求:
盡力減少請求次數 - 資源合併,合理使用快取
等待響應:
提高伺服器端執行速度 - 使用伺服器端快取技術,提高資料運算及查詢速度
接受響應:
縮短響應訊息下載時間,儘可能減小響應資料長度 - 啟用壓縮 - 修改web伺服器的配置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