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中的MVC和MVP的區別
在開發ios應用時,相信很多同學遇到和我一樣的情況,雖然專案剛開始構架時自認為MVC層級分的特別明確,但最終往往是一個Activity有上千行程式碼,而且業務邏輯和UI的顯示混雜在一起,導致後續專案的維護成本巨大。
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有種MVP模式(Mode-View-Presenter)可以比MVC更好地解耦和,然後好奇地研究了下這個模式並嘗試在現在專案中進行推廣。下面我將自己目前學習到的知識進行一個總結。
1.對比MVC與MVP
我理解的MVP是由MVC優化衍生出來的一種模式,MVP將MVC中的Controller層進行了優化而生成了Presenter。Presenter單詞翻譯為“提出者/任命者/主持人”,Presenter層和MVC的
● View
View通常來說就是由Activity、Fragment實現的,View會包含一個或多個Presenter的引用來滿足檢視的業務邏輯。View和Presenter的互動是雙向的,即View層可以呼叫Presenter的邏輯方法,Presenter也可以控制View的顯示。
● Presenter
Presenter作為Model和View的橋樑,負責從Model拿到資料進行處理並返回給View。但Presenter和其他兩層的溝通是通過介面協議進行的,所以每個Presenter中通常會包涵一個或多個介面協議。
● Model
在MVC裡,View是可以直接訪問Model的!從而,View裡會包含Model資訊,不可避免的還要包括一些業務邏輯。 在MVC模型裡,更關注Model的不變,而同時有多個對Model的不同顯示,及View。
所以,在MVC模型裡,Model不依賴於View,但是 View是依賴於Model的。不僅如此,因為有一些業務邏輯在View裡實現了,導致要更改View也是比較困難的,至少那些業務邏輯是無法重用的。
2.MVP如何解決MVC的問題
在MVP裡,Presenter完全把Model和View進行了分離,主要的程式邏輯在Presenter裡實現。而且,Presenter與具體的View是沒有直接關聯的,而是通過定義好的介面進行互動,從而使得在變更View時候可以保持Presenter的不變,即重用!
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編寫測試用的View,模擬使用者的各種操作,從而實現對Presenter的測試,而不需要使用自動化的測試工具。我們甚至可以在Model和View都沒有完成的時候,就可以通過編寫Mock Object(即實現了Model和View的介面,但沒有具體的內容的)來測試Presenter的邏輯。
在MVP裡,應用程式的邏輯主要在Presenter來實現,其中的View是很薄的一層。因此就有人提出了Presenter First的設計模式,就是根據User Story來首先設計和開發Presenter。在這個過程中,View是很簡單的,能夠把資訊顯示清楚就可以了。在後面,根據需要再隨便更改View,而對Presenter沒有任何的影響了。
如果要實現的UI比較複雜,而且相關的顯示邏輯還跟Model有關係,就可以在View和Presenter之間放置一個Adapter。由這個Adapter來訪問Model和View,避免兩者之間的關聯。而同時,因為Adapter實現了View的介面,從而可以保證與Presenter之間介面的不變。這樣就可以保證View和Presenter之間介面的簡潔,又不失去UI的靈活性。
在MVP模式裡,View只應該有簡單的Set/Get的方法,使用者輸入和設定介面顯示的內容,除此就不應該有更多的內容,絕不容許直接訪問Model—— 這就是與MVC很大的不同之處。
3.MVP的優點
◆ 模型與檢視完全分離,我們可以修改檢視而不影響模型;
◆ 可以更高效地使用模型,因為所有的互動都發生在一個地方——Presenter內部;
◆ 我們可以將一個Presenter用於多個檢視,而不需要改變Presenter的邏輯。這個特性非常的有用,因為檢視的變化總是比模型的變化頻繁;
◆ 如果我們把邏輯放在Presenter中,那麼我們就可以脫離使用者介面來測試這些邏輯(單元測試)。
MVP主要解決的就是把邏輯層抽出來成P層。如果遇到需求業務邏輯上的更改,可以只修改P層,或者遇到邏輯上的大改,也可以直接重寫一個P層。很多開發人員把所有的東西都寫在了Activity/Fragment裡面,這樣一來,遇到頻繁的需求變更和越來越複雜的邏輯時,Activity /Fragment裡面就會出現過多的耦合邏輯導致出錯。
所以,從控制邏輯和UI的解耦的角度來看,MVP模式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