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dto函式深入理解
send和sendto函式在UDP層沒有輸出緩衝區,在TCP層有輸出緩衝區,recv和recvfrom無論在UDP層還是TCP層都有接收緩衝區。這樣看來sendto應該是不會阻塞的。
注意在server和client端繫結IP時沒有註明sockaddr的sin_addr只是賦值了sin_port時,表示不管從哪個IP接收的只要埠是sin_port都接收。至於傳送端IP地址的選擇由核心根據路由表選擇,選擇的是到達目的地址的外出介面的主IP地址。這部分詳見《UNIX網路程式設計》第8章。
127.0.0.1這個IP是不能與127.0.0.1以外的IP進行通訊的,因為127.0.0.1這個IP不經過網路介面,所以只能和本地通訊,也就是隻能和127.0.0.1進行通訊,目的地址和源地址都是127.0.0.1時,程式通過埠在不同的程序間進行通訊。
以下文章轉自:http://blog.163.com/[email protected]/blog/static/132229655201121793744671/
IO模式設定網路程式設計常見問題總結—IO模式設定,阻塞與非阻塞的比較,recv引數對效能的影響—O_NONBLOCK(open使用)、IPC_NOWAIT(msgrcv)、MSG_DONTWAIT(recv使用)
非阻塞IO 和阻塞IO:
在網路程式設計中對於一個網路控制代碼會遇到阻塞IO 和非阻塞IO 的概念, 這裡對於這兩種socket 先做一下說明:
基本概念:
阻塞IO::
socket 的阻塞模式意味著必須要做完IO 操作(包括錯誤)才會
返回。
非阻塞IO::
非阻塞模式下無論操作是否完成都會立刻返回,需要通過其他方
式來判斷具體操作是否成功。(對於connect,accpet操作,通過select判斷,
對於recv,recvfrom,send,sendto通過返回值+錯誤碼來判斷)
IO模式設定:
SOCKET
對於一個socket 是阻塞模式
方法::
用fcntl 設定;用F_GETFL獲取flags,用F_SETFL設定flags|O_NONBLOCK;
同時,recv,send 時使用非阻塞的方式讀取和傳送訊息,即flags設定為MSG_DONTWAIT
實現
fcntl 函式可以將一個socket 控制代碼設定成非阻塞模式:
flags = fcntl(sockfd, F_GETFL, 0); //獲取檔案的flags值。
fcntl(sockfd, F_SETFL, flags | O_NONBLOCK); //設定成非阻塞模式;
flags = fcntl(sockfd,F_GETFL,0);
fcntl(sockfd,F_SETFL,flags&~O_NONBLOCK); //設定成阻塞模式;
並在接收和傳送資料時:
將recv, send 函式的最後有一個flag 引數設定成MSG_DONTWAIT
recv(sockfd, buff, buff_size,MSG_DONTWAIT); //非阻塞模式的訊息傳送
send(scokfd, buff, buff_size, MSG_DONTWAIT); //非阻塞模式的訊息接受
普通檔案
對於檔案的阻塞模式還是非阻塞模式::
方法1、open時,使用O_NONBLOCK;
方法2、fcntl設定,使用F_SETFL,flags|O_NONBLOCK;
訊息佇列
對於訊息佇列訊息的傳送與接受::
//非阻塞 msgsnd(sockfd,msgbuf,msgsize(不包含型別大小),IPC_NOWAIT)
//阻塞 msgrcv(scokfd,msgbuf,msgsize(**),msgtype,IPC_NOWAIT);
讀
阻塞與非阻塞讀的區別: //阻塞和非阻塞的區別在於沒有資料到達的時候是否立刻返回.
讀(read/recv/msgrcv):
讀的本質來說其實不能是讀,在實際中, 具體的接收資料不是由這些呼叫來進行,是由於系統底層自動完成的。read 也好,recv 也好只負責把資料從底層緩衝copy 到我們指定的位置.
對於讀來說(read, 或者recv) ::
阻塞情況下::
在阻塞條件下,read/recv/msgrcv的行為::
1、如果沒有發現數據在網路緩衝中會一直等待,
2、當發現有資料的時候會把資料讀到使用者指定的緩衝區,但是如果這個時候讀到的資料量比較少,比引數中指定的長度要小,read 並不會一直等待下去,而是立刻返回。
read 的原則::是資料在不超過指定的長度的時候有多少讀多少,沒有資料就會一直等待。
所以一般情況下::我們讀取資料都需要採用迴圈讀的方式讀取資料,因為一次read 完畢不能保證讀到我們需要長度的資料,
read 完一次需要判斷讀到的資料長度再決定是否還需要再次讀取。
非阻塞情況下::
在非阻塞的情況下,read 的行為::
1、如果發現沒有資料就直接返回,
2、如果發現有資料那麼也是採用有多少讀多少的進行處理.
所以::read 完一次需要判斷讀到的資料長度再決定是否還需要再次讀取。
對於讀而言:: 阻塞和非阻塞的區別在於沒有資料到達的時候是否立刻返回.
recv 中有一個MSG_WAITALL 的引數::
recv(sockfd, buff, buff_size, MSG_WAITALL),
在正常情況下recv 是會等待直到讀取到buff_size 長度的資料,但是這裡的WAITALL 也只是儘量讀全,在有中斷的情況下recv 還是可能會被打斷,造成沒有讀完指定的buff_size的長度。
所以即使是採用recv + WAITALL 引數還是要考慮是否需要迴圈讀取的問題,在實驗中對於多數情況下recv (使用了MSG_WAITALL)還是可以讀完buff_size,
所以相應的效能會比直接read 進行迴圈讀要好一些。
注意:: //使用MSG_WAITALL時,sockfd必須處於阻塞模式下,否則不起作用。
//所以MSG_WAITALL不能和MSG_NONBLOCK同時使用。
要注意的是使用MSG_WAITALL的時候,sockfd 必須是處於阻塞模式下,否則WAITALL不能起作用。
寫
阻塞與非阻塞寫的區別: //
寫(send/write/msgsnd)::
寫的本質也不是進行傳送操作,而是把使用者態的資料copy 到系統底層去,然後再由系統進行傳送操作,send,write返回成功,只表示資料已經copy 到底層緩衝,而不表示資料已經發出,更不能表示對方埠已經接收到資料.
對於write(或者send)而言,
阻塞情況下:: //阻塞情況下,write會將資料傳送完。(不過可能被中斷)
在阻塞的情況下,是會一直等待,直到write 完,全部的資料再返回.這點行為上與讀操作有所不同。
原因::
讀,究其原因主要是讀資料的時候我們並不知道對端到底有沒有資料,資料是在什麼時候結束髮送的,如果一直等待就可能會造成死迴圈,所以並沒有去進行這方面的處理;
寫,而對於write, 由於需要寫的長度是已知的,所以可以一直再寫,直到寫完.不過問題是write 是可能被打斷嗎,造成write 一次只write 一部分資料, 所以write 的過程還是需要考慮迴圈write,只不過多數情況下一次write 呼叫就可能成功.
非阻塞寫的情況下:: //
非阻塞寫的情況下,是採用可以寫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