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造富神話倒塌 脫去虛擬經濟外衣的區塊鏈迎3.0時代
網上最近有個段子:“我有個幣圈的朋友,去年和我聊買二環(北京)哪個樓盤。今天我們晚飯的時候偶然相遇 VM ,他對我說:您好,這是您的外賣……”
這個段子雖然為了娛樂,但也描述了部分真實的“幣圈“慘狀。2017年年末,比特幣還在2萬美元高點俯瞰人間,10個比特幣能買輛賓士S500豪車,100個比特幣在深圳能買套三居房……
短短一年左右,2018年在6000美元附近橫盤近兩月的比特幣11月14日起跌幅突然擴大,帶動了整個虛擬幣市場的暴跌行情;11月25日,比特幣再次大跳水,一天之內接連跌破4200美元、4100美元、3900美元……3500美元關口,相比去年12月份高點時的近2萬美元,不到一年時間,比特幣跌幅超過80%。
一天內,下跌12%;一月內,暴跌42%;一年內,狂跌77%,市值蒸發1.6萬億人民幣!
財富神話,轟然倒塌。
關於以比特幣為首的虛擬貨幣的暴跌,其背後的原因也是眾說紛紜。
有人強烈的指出:“比特幣等虛擬貨幣連泡沫都算不上,因為這種虛擬貨幣不過是一串毫無實際意義的數字程式碼,不會產生任何實質價值,投資者買進只是希望下一個接盤俠會付出更高的成本,所謂的收益主要來自於買賣價差,這不過是財富轉移的手段而已,因為這場投機遊戲需要不斷有人接棒才能繼續玩下去,一旦投資者信心崩塌止步入場,遊戲就將難以為繼,一切虛擬貨幣都會迴歸其原本價值:零。“
有人認為:“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之所以吸引人,主要還是由於底層的區塊鏈技術。區塊鏈,這一脫胎於比特幣的神祕資料處理技術被描述得近乎完美,去中心化、開放性、不可篡改、自治性,最有文章可作的就是應用於金融領域,最後這樣的技術還被幣圈玩家玩壞了,創造出一種獨特的融資方式:模仿IPO(新股首發),創造了ICO(首次代幣發行),因此帶來了虛擬貨幣的泡沫盛行。”
另外一部分人也說:“幣市下跌只是區塊鏈行業的一部分,但這並不代表整個行業的發展現狀。在“鏈”的方面,還看到一些傳統企業、政府機構,正在積極引進區塊鏈技術提升組織系統的運轉效率。相比於網際網路,區塊鏈技術在記賬方法、記賬單位、信任機制、資料不可修改等方面和有很大的不同。這些根本性的差異很難保證在未來不會有大的創新,大的變革。所以,大家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區塊鏈,行業會“完蛋”觀點是不太準確的、不太科學的。”
還有人表示:“比特幣暴跌的根本原因是投機者撤出、法幣資金外流。市場本來就熊,硬分叉只是給了市場一個下跌的藉口而已,沒有硬分叉,比特幣也一樣會跌的。”
原因千千萬,各有說辭,其本質就是2018年風口上的區塊鏈未能落地,而比特幣的泡沫卻太快的被擠破。
區塊鏈絕不等於比特幣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大家因“幣”的存在瞭解了區塊鏈,然而,也因“幣”的存在對區塊鏈而帶有有色眼鏡。那麼,此次暴跌之後,未來區塊鏈的機會是否還在?該如何走向光明?
區塊鏈行業應精準發掘痛點,做好落地應用,實現明顯的降本增效後,才有可能成為新一代資訊基礎設施。甚至,2017年加拿大央行釋出的一些報告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們是真正認真地在做區塊鏈實驗,也是在央行系統裡面做,這是領先世界的實驗,也啟示著對這種新技術的運用方式。
脫去虛擬貨幣外衣的區塊鏈才能找到路
比特幣如此大跌幅,是區塊鏈2.0結束的標誌,卻預示著3.0時代的到來。一個脫離虛擬經濟,真正落地商業應用的技術時代。
儘管區塊鏈市場已經進行了很多次的洗牌,但是整個市場調整的態勢依然沒有改變。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區塊鏈技術始終沒有完全脫胎於數字貨幣有關。正是由於區塊鏈沒有完全脫胎於數字貨幣,所以,我們看到很多的區塊鏈專案到最後還是走入到了發幣的固定邏輯裡。而數字貨幣價值暴跌,才會讓技術的價值真正落地到實際的運用中,比如像大資料、雲端計算等技術帶來的新探索一樣。
特別是當資本退潮之後,我們看到原本繁榮的區塊鏈行業開始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挑戰。想要真正將區塊鏈塑造成為一個與諸多行業產生聯絡,並且能夠從不同方面獲得盈利的事物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如何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具體的行業上,通過給行業帶來的變革來找到盈利點和發展的可能性也是KuPay一直思考的問題。正是因為如此,KuPay定位於區塊鏈一站式平臺,並且將安全性放在了第一位,潛心專研高佔記憶體雜湊、圖片雜湊和端對端加密等一流加密演算法,做好技術底層的安全性。
同時,KuPay潛心探索區塊鏈落地的最佳方式,打造一站式區塊鏈服務平臺,積極搭建DApp應用生態,讓區塊鏈技術真正落地到實際的應用中去,讓去中心化技術真正造福於使用者。
未來,區塊鏈行業的故事將如何上演?這是一個謎。書寫在你我對區塊鏈技術的點滴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