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Spark RDD API詳解(一) Map和Reduce

Spark RDD API詳解(一) Map和Reduce

RDD是什麼?

RDD是Spark中的抽象資料結構型別,任何資料在Spark中都被表示為RDD。從程式設計的角度來看,RDD可以簡單看成是一個數組。和普通陣列的區別是,RDD中的資料是分割槽儲存的,這樣不同分割槽的資料就可以分佈在不同的機器上,同時可以被並行處理。因此,Spark應用程式所做的無非是把需要處理的資料轉換為RDD,然後對RDD進行一系列的變換和操作從而得到結果。本文為第一部分,將介紹Spark RDD中與Map和Reduce相關的API中。

如何建立RDD?

RDD可以從普通陣列創建出來,也可以從檔案系統或者HDFS中的檔案創建出來。

舉例:從普通陣列建立RDD,裡面包含了1到9這9個數字,它們分別在3個分割槽中。

scala> val a = sc.parallelize(1 to 9, 3)
a: org.apache.spark.rdd.RDD[Int] = ParallelCollectionRDD[1] at parallelize at <console>:12

舉例:讀取檔案README.md來建立RDD,檔案中的每一行就是RDD中的一個元素

scala> val b = sc.textFile("README.md")
b: org.apache.spark.rdd.RDD[String] = MappedRDD[3] at textFile at <console>:12

雖然還有別的方式可以建立RDD,但在本文中我們主要使用上述兩種方式來建立RDD以說明RDD的API。

map

map是對RDD中的每個元素都執行一個指定的函式來產生一個新的RDD。任何原RDD中的元素在新RDD中都有且只有一個元素與之對應。

舉例:

scala> val a = sc.parallelize(1 to 9, 3)
scala> val b = a.map(x => x*2)
scala> a.collect
res10: Array[Int] = Array(1, 2, 3, 4, 5, 6, 7, 8, 9)
scala> b.collect
res11: Array[Int] = Array(2, 4, 6, 8, 10, 12, 14, 16, 18)

上述例子中把原RDD中每個元素都乘以2來產生一個新的RDD。

mapPartitions

mapPartitions是map的一個變種。map的輸入函式是應用於RDD中每個元素,而mapPartitions的輸入函式是應用於每個分割槽,也就是把每個分割槽中的內容作為整體來處理的。
它的函式定義為:

def mapPartitions[U: ClassTag](f: Iterator[T] => Iterator[U], preservesPartitioning: Boolean = false): RDD[U]

f即為輸入函式,它處理每個分割槽裡面的內容。每個分割槽中的內容將以Iterator[T]傳遞給輸入函式f,f的輸出結果是Iterator[U]。最終的RDD由所有分割槽經過輸入函式處理後的結果合併起來的。

舉例:

scala> val a = sc.parallelize(1 to 9, 3)
scala> def myfunc[T](iter: Iterator[T]) : Iterator[(T, T)] = {
    var res = List[(T, T)]() 
    var pre = iter.next while (iter.hasNext) {
        val cur = iter.next; 
        res .::= (pre, cur) pre = cur;
    } 
    res.iterator
}
scala> a.mapPartitions(myfunc).collect
res0: Array[(Int, Int)] = Array((2,3), (1,2), (5,6), (4,5), (8,9), (7,8))

上述例子中的函式myfunc是把分割槽中一個元素和它的下一個元素組成一個Tuple。因為分割槽中最後一個元素沒有下一個元素了,所以(3,4)和(6,7)不在結果中。
mapPartitions還有些變種,比如mapPartitionsWithContext,它能把處理過程中的一些狀態資訊傳遞給使用者指定的輸入函式。還有mapPartitionsWithIndex,它能把分割槽的index傳遞給使用者指定的輸入函式。

mapValues

mapValues顧名思義就是輸入函式應用於RDD中Kev-Value的Value,原RDD中的Key保持不變,與新的Value一起組成新的RDD中的元素。因此,該函式只適用於元素為KV對的RDD。

舉例:

scala> val a = sc.parallelize(List("dog", "tiger", "lion", "cat", "panther", " eagle"), 2)
scala> val b = a.map(x => (x.length, x))
scala> b.mapValues("x" + _ + "x").collect
res5: Array[(Int, String)] = Array((3,xdogx), (5,xtigerx), (4,xlionx),(3,xcatx), (7,xpantherx), (5,xeaglex))

mapWith

mapWith是map的另外一個變種,map只需要一個輸入函式,而mapWith有兩個輸入函式。它的定義如下:

def mapWith[A: ClassTag, U: ](constructA: Int => A, preservesPartitioning: Boolean = false)(f: (T, A) => U): RDD[U]
  • 第一個函式constructA是把RDD的partition index(index從0開始)作為輸入,輸出為新型別A;
  • 第二個函式f是把二元組(T, A)作為輸入(其中T為原RDD中的元素,A為第一個函式的輸出),輸出型別為U。

舉例:把partition index 乘以10,然後加上2作為新的RDD的元素。

val x = sc.parallelize(List(1,2,3,4,5,6,7,8,9,10), 3) 
x.mapWith(a => a * 10)((a, b) => (b + 2)).collect 
res4: Array[Int] = Array(2, 2, 2, 12, 12, 12, 22, 22, 22, 22)

flatMap

與map類似,區別是原RDD中的元素經map處理後只能生成一個元素,而原RDD中的元素經flatmap處理後可生成多個元素來構建新RDD。
舉例:對原RDD中的每個元素x產生y個元素(從1到y,y為元素x的值)

scala> val a = sc.parallelize(1 to 4, 2)
scala> val b = a.flatMap(x => 1 to x)
scala> b.collect
res12: Array[Int] = Array(1, 1, 2, 1, 2, 3, 1, 2, 3, 4)

flatMapWith

flatMapWith與mapWith很類似,都是接收兩個函式,一個函式把partitionIndex作為輸入,輸出是一個新型別A;另外一個函式是以二元組(T,A)作為輸入,輸出為一個序列,這些序列裡面的元素組成了新的RDD。它的定義如下:

def flatMapWith[A: ClassTag, U: ClassTag](constructA: Int => A, preservesPartitioning: Boolean = false)(f: (T, A) => Seq[U]): RDD[U]

舉例:

scala> val a = sc.parallelize(List(1,2,3,4,5,6,7,8,9), 3)
scala> a.flatMapWith(x => x, true)((x, y) => List(y, x)).collect
res58: Array[Int] = Array(0, 1, 0, 2, 0, 3, 1, 4, 1, 5, 1, 6, 2, 7, 2,
8, 2, 9)

flatMapValues

flatMapValues類似於mapValues,不同的在於flatMapValues應用於元素為KV對的RDD中Value。每個一元素的Value被輸入函式對映為一系列的值,然後這些值再與原RDD中的Key組成一系列新的KV對。

舉例

scala> val a = sc.parallelize(List((1,2),(3,4),(3,6)))
scala> val b = a.flatMapValues(x=>x.to(5))
scala> b.collect
res3: Array[(Int, Int)] = Array((1,2), (1,3), (1,4), (1,5), (3,4), (3,5))

上述例子中原RDD中每個元素的值被轉換為一個序列(從其當前值到5),比如第一個KV對(1,2), 其值2被轉換為2,3,4,5。然後其再與原KV對中Key組成一系列新的KV對(1,2),(1,3),(1,4),(1,5)。

reduce

reduce將RDD中元素兩兩傳遞給輸入函式,同時產生一個新的值,新產生的值與RDD中下一個元素再被傳遞給輸入函式直到最後只有一個值為止。

舉例

scala> val c = sc.parallelize(1 to 10)
scala> c.reduce((x, y) => x + y)
res4: Int = 55

上述例子對RDD中的元素求和。

reduceByKey

顧名思義,reduceByKey就是對元素為KV對的RDD中Key相同的元素的Value進行reduce,因此,Key相同的多個元素的值被reduce為一個值,然後與原RDD中的Key組成一個新的KV對。

舉例:

scala> val a = sc.parallelize(List((1,2),(3,4),(3,6)))
scala> a.reduceByKey((x,y) => x + y).collect
res7: Array[(Int, Int)] = Array((1,2), (3,10))

上述例子中,對Key相同的元素的值求和,因此Key為3的兩個元素被轉為了(3,10)。

Reference

相關推薦

Spark RDD API() MapReduce

RDD是什麼? RDD是Spark中的抽象資料結構型別,任何資料在Spark中都被表示為RDD。從程式設計的角度來看,RDD可以簡單看成是一個數組。和普通陣列的區別是,RDD中的資料是分割槽儲存的,這樣不同分割槽的資料就可以分佈在不同的機器上,同時可以被並行處理。因此,S

Spark RDD入門

1、Spark RDD概念 RDD即彈性分散式資料集,有容錯機制並可以被並行操作的元素集合,具有隻讀、分割槽、容錯、高效、無需物化、可以快取、RDD依賴等特徵。RDD只是資料集的抽象,分割槽內部並不會

Spark API /大白話解釋 之 reduce、reduceByKey

reduce(binary_function) reduce將RDD中元素前兩個傳給輸入函式,產生一個新的return值,新產生的return值與RDD中下一個元素(第三個元素)組成兩個元素,再被傳給

Spark RDD使用2--RDD建立方式

RDD建立方式 1)從Hadoop檔案系統(如HDFS、Hive、HBase)輸入建立。 2)從父RDD轉換得到新RDD。 3)通過parallelize或makeRDD將單機資料建立為分散式RDD。 4)基於DB(Mysql)、NoSQL(HBase)、S3(SC3)、資

Spark RDD使用1--RDD原理

RDD簡介       在叢集背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分散式資料架構,即彈性分散式資料集(Resilient Distributed Dataset,RDD)。RDD是Spark的最基本抽象,是對分散式記憶體的抽象使用,實現了以操作本地集合的方式來操作分散式資料集的抽象實現。

Spark RDD使用5--Action運算元

本質上在Actions運算元中通過SparkContext執行提交作業的runJob操作,觸發了RDD DAG的執行。  根據Action運算元的輸出空間將Action運算元進行分類:無輸出、 HDFS、 Scala集合和資料型別。 無輸出 foreach 對RDD中的每個元素

Spark RDD Transformation ---Spark學習筆記7

這幾天學習了Spark RDD transformation 和 action ,做個筆記記錄下心得,順便分享給大家。 1. 啟動spark-shell  SPARK_MASTER=local[4] ./spark-shell.shWelcome to       ___

Spark——RDD操作

一、基本RDD 1、針對各個元素的轉化操作 最常用的轉化操作是map()和filter()。轉化操作map()J接收一個函式,把這個函式用於RDD中的每一個元素,將函式的返回結果作為結果RDD中對應元素。而轉化操作filter()則接收一個函式,將RDD滿足

Spark API /大白話解釋 之 map、mapPartitions、mapValues、mapWith、flatMap、flatMapWith、flatMapValues

map(function) map是對RDD中的每個元素都執行一個指定的函式來產生一個新的RDD。任何原RDD中的元素在新RDD中都有且只有一個元素與之對應。 舉例: val a = sc.parallelize(1 to 9, 3) val b =

spark rdd(rdd入門)

1.rdd簡介 與許多專有的大資料處理平臺不同,Spark建立在統一抽象的RDD之上,使得它可以以基本一致的方式應對不同的大資料處理場景,包括MapReduce,Streaming,SQL,Machine Learning以及Graph等。這即Matei Za

spark2.x由淺入深深到底系列六之RDD java api

spark 大數據 javaapi 老湯 rdd package com.twq.javaapi.java7; import org.apache.spark.SparkConf; import org.apache.spark.api.java.JavaRDD; import org.

spark2.x由淺入深深到底系列六之RDD java api

老湯 spark 大數據 javaapi rdd 學習任何spark知識點之前請先正確理解spark,可以參考:正確理解spark本文詳細介紹了spark key-value類型的rdd java api一、key-value類型的RDD的創建方式1、sparkContext.parall

spark2.x由淺入深深到底系列六之RDD java api

spark 大數據 javaapi 老湯 rdd 學習spark任何的知識點之前,先對spark要有一個正確的理解,可以參考:正確理解spark本文對join相關的api做了一個解釋SparkConf conf = new SparkConf().setAppName("appName")

JDK8版本之日期時間API

nds 可變 nan r.java 允許 應該 之一 常用 技巧 伴隨lambda表達式、streams以及一系列小優化,Java 8 推出了全新的日期時間API,在教程中我們將通過一些簡單的實例來學習如何使用新API。Java處理日期、日歷和時間的方式一直為社區所詬病,將

Spark函數系列之RDD基本轉換

9.png cal shuff reac 數組a water all conn data 摘要: RDD:彈性分布式數據集,是一種特殊集合 ? 支持多種來源 ? 有容錯機制 ? 可以被緩存 ? 支持並行操作,一個RDD代表一個分區裏的數據集 RDD有兩種操作算子: Tra

卷積逆卷積

文章目錄 一文詳解卷積和逆卷積 卷積運算 單通道 多通道 卷積運算的引數計算 逆卷積 卷積運算的矩陣實現 參考資料 一文詳解卷積和逆卷積 卷積神經

selenium webdriver API

  本系列主要講解webdriver常用的API使用方法(注意:使用前請確認環境是否安裝成功,瀏覽器驅動是否與谷歌瀏覽器版本對應)   一:開啟某個網址  from selenium import webdriver # 匯入webdriverdriver = webdriver.Chro

react router @4 vue路由 ()vue路由基礎使用

完整版:https://www.cnblogs.com/yangyangxxb/p/10066650.html 1、vue路由基礎和使用   a、大概目錄            我這裡建了一個router資料夾,資料夾下有index.html

Spark API /大白話解釋 之 groupBy、groupByKey

groupBy(function) function返回key,傳入的RDD的各個元素根據這個key進行分組 val a = sc.parallelize(1 to 9, 3) a.groupB

C#委託事件(

  委託(Delegate)是安全封裝方法的型別,類似於C和C++中的函式指標,與函式指標不同的是,委託是面向物件的、型別安全的和可靠的;   一、委託型別是CTS中五種基礎型別之一,是一種引用型別,表示對具有指定引數列表和返回型別的方法的引用,也是一種特殊的類型別,其型別為System.Multi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