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面向介面程式設計的理解
什麼叫面向介面程式設計
在一個面向物件的系統中,系統的各種功能是由許許多多的不同物件協作完成的。在這種情況下,各個物件內部是如何實現自己的對系統設計人員來講就不那麼重要了;而各個物件之間的協作關係則成為系統設計的關鍵。小到不同類之間的通訊,大到各模組之間的互動,在系統設計之初都是要著重考慮的,這也是系統設計的主要工作內容。面向介面程式設計我想就是指按照這種思想來程式設計吧!實際上,在日常工作中,你已經按照介面程式設計了,只不過如果你沒有這方面的意識,那麼你只是在被動的實現這一思想;表現在頻繁的抱怨別人改的程式碼影響了你(介面沒有設計到),表現在某個模組的改動引起其他模組的大規模調整(模組介面沒有很好的設計)等等。
Booch先生那天談到Interaction Designer,它就是指做這類設計的人,只不過層次更高一些。我想目前我們的軟體設計隊伍中,這類人是最缺乏的人才之一。
非介面程式設計?是不是就是面向過程的程式設計思想?
1.關於介面的理解。
介面從更深層次的理解,應是定義(規範,約束)與實現(名實分離的原則)的分離。
我們在一般實現一個系統的時候,通常是將定義與實現合為一體,不加分離的,我認為最為理解的系統設計規範應是所有的定義與實現分離,儘管這可能對系統中的某些情況有點繁煩。
介面的本身反映了系統設計人員對系統的抽象理解。
介面應有兩類:
第一類是對一個體的抽象,它可對應為一個抽象體(abstract class);
第二類是對一個體某一方面的抽象,即形成一個抽象面(interface);
一個體有可能有多個抽象面。
抽象體與抽象面是有區別的。
2.設計介面的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是介面所處的環境(context,environment),系統論的觀點:環境是系統要素所處的空間與外部影響因素的總和。任何介面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產生的。因此環境的定義及環境的變化對介面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脫離原先的環境,所有的介面將失去原有的意義。
3.按照元件的開發模型(3C),它們三者相輔相成,各司一面,渾然一體,缺一不可。
面向物件是指,我們考慮問題時,以物件為單位,考慮它的屬性及方法
面向過程是指,我們考慮問題時,以一個具體的流程(事務過程)為單位,考慮它的實現
介面設計與非介面設計是針對複用技術而言的,與面向物件(過程)不是一個問題
我認為:UML裡面所說的interface是協議的另一種說法。並不是指com的interface,CORBA的interface,Java的interface,Delphi的interface,人機介面的interface或NIC的interface。
在具體實現中,是可以把UML的interface實現為語言的interface,分散式物件環境的interface或其它什麼interface,但就理解UML的interface而言,指的是系統每部分的實現和實現之間,通過interface所確定的協議來共同工作。
所以我認為,面向interface程式設計,原意是指面向抽象協議程式設計,實現者在實現時要嚴格按協議來辦。也就是BillJoy同志說的,一邊翻rfc,一邊寫程式碼的意思。面向物件程式設計是指面向抽象和具象。抽象和具象是矛盾的統一體,不可能只有抽象沒有具象。一般懂得抽象的人都明白這個道理。 但有的人只知具象卻不知抽象為何物。
所以只有interface沒有實現,或只有實現而沒有interface者是沒有用的,反OO的。
所以還是老老實實面向物件程式設計,面向協議程式設計,或者什麼都不面向,老老實實程式設計。
但是我很討厭討論這樣的術語,不如我們談談什麼叫面向領導的程式設計?面向使用者的程式設計?領導和使用者有時都很BT,我們就面向BT程式設計?
選擇Java介面還是抽象類
很多人有過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有的地方必須使用介面而不是抽象類,而在另一些地方,又必須使用抽象類而不是介面呢?或者說,在考慮Java類的一般化問題時,很多人會在介面和抽象類之間猶豫不決,甚至隨便選擇一種。
實際上介面和抽象類的選擇不是隨心所欲的。要理解介面和抽象類的選擇原則,有兩個概念很重要:物件的行為和物件的實現。如果一個實體可以有多種實現方式,則在設計實體行為的描述方式時,應當達到這樣一個目標:在使用實體的時候,無需詳細瞭解實體行為的實現方式。也就是說,要把物件的行為和物件的實現分離開來。既然Java的介面和抽象類都可以定義不提供具體實現的方法,在分離物件的行為和物件的實現時,到底應該使用介面還是使用抽象類呢?
通過抽象類建立行為模型
在介面和抽象類的選擇上,必須遵守這樣一個原則:行為模型應該總是通過介面而不是抽象類定義。為了說明其原因,下面試著通過抽象類建立行為模型,看看會出現什麼問題。
假設要為銷售部門設計一個軟體,這個軟體包含一個“發動機”(Motor)實體。顯然無法在發動機物件中詳細地描述發動機的方方面面,只能描述某些對當前軟體來說重要的特徵。至於發動機的哪些特徵是重要的,則要與使用者(銷售部門)交流才能確定。
銷售部門的人要求每一個發動機都有一個稱為馬力的引數。對於他們來說,這是惟一值得關心的引數。基於這一判斷,可以把發動機的行為定義為以下行為。
行為1:查詢發動機的馬力,發動機將返回一個表示馬力的整數。
雖然現在還不清楚發動機如何取得馬力這個引數,但可以肯定發動機一定支援這個行為,而且這是所有發動機惟一值得關注的行為特徵。這個行為特徵既可以用介面定義,也可以用抽象類定義。為了說明用抽象類定義可能出現的問題,下面用抽象類建立發動機的行為模型,並用Java方法描述行為1,程式碼如下:
程式碼
public abstract Motor{
abstract public int getHorsepower();
}
在Motor抽象類的基礎上構造出多種具體實現,例如A型發動機、B型發動機等,再加上系統的其它部分,最後得到1.0版的軟體並交付使用。一段時間過去了,現在要設計2.0版的軟體。在評估2.0版軟體需求的過程中,發現一小部分發動機是電池驅動的,而電池需要一定的充電時間。銷售部門的人希望能夠通過計算機查閱充電時間。根據這一要求定義一個新的行為,如圖1所示。
行為2:查詢電驅動發動機的充電時間,發動機將返回一個表示充電時間的整數。
用Java方法來描述這個行為,程式碼如下:
程式碼
public abstract BatteryPoweredMotor extends Motor{
abstract public int getTimeToRecharge();
}
在銷售部門的軟體中,電驅動發動機也以類的形式實現,但這些類從BatteryPoweredMotor而不是Motor派生。這些改動加入到2.0版軟體之後,銷售部門很滿意。隨著業務的不斷髮展,不久之後光碟機動的發動機出現了。銷售部門要求光碟機動發動機需要一定光能才能運轉,光能以流明(Lumen)度量。這個資訊對客戶很重要,因為下雨或多雲的天氣裡,某些光碟機動發動機可能無法運轉。銷售部門要求為軟體增加對光碟機動發動機的支援,所以要定義一個新的行為。
行為3:查詢光碟機動發動機能夠正常運轉所需要的最小流明數,發動機返回一個整數。
再定義一個抽象類並把行為3轉換成Java方法,程式碼如下:
程式碼
public abstract SolarPoweredMotor extends Motor{
abstract public int getLumensToOperate();
}
如圖1所示,SolarPoweredMotor和BatteryPoweredMotor都從Motor抽象類派生。在整個軟體中,90%以上的程式碼以相同的方式對待所有的發動機。偶爾需要檢查一下發動機是光碟機動還是電驅動,使用instanceof實現,程式碼如下:
程式碼
if (instanceof SolarPoweredMotor){...}
if (instanceof BatteryPoweredMotor){...}
無論是哪種發動機,馬力這個引數都很重要,所以在所有派生的抽象類(SolarPoweredMotor和BatteryPoweredMotor)中,getHorsepower()方法都有效。
現在銷售部門又有了一種新的發動機,它是一種既有電驅動又有光碟機動的雙重驅動發動機。光碟機動和電驅動的行為本身沒有變化,但新的發動機同時支援兩種行為。在考慮如何定義新型的光電驅動發動機時,介面和抽象類的差別開始顯示出來了。新的目標是在增加新型發動機的前提下儘量少改動程式碼。因為與光碟機動發動機、電驅動發動機有關的程式碼已經過全面的測試,不存在已知的Bug。為了增加光電驅動發動機,要定義一個新的SolarBatteryPowered抽象類。如果讓SolarBatteryPowered從Motor抽象類派生,SolarBatteryPowered將不支援針對光碟機動發動機和電驅動發動機的instanceof操作。也就是說,如果查詢一個光電驅動的發動機是光碟機動的,還是電驅動的,得到的答案是:都不是。
如果讓SolarBatteryPowered從SolarPoweredMotor(或BatteryPoweredMotor)抽象類派生,類似的問題也會出現,SolarBatteryPowered將不支援針對BatteryPoweredMotor(或SolarPoweredMotor)的instanceof操作。從行為上看,光電驅動的發動機必須同時從兩個抽象類派生,但Java語言不允許多重繼承。之所以會出現這個問題,根本的原因在於使用抽象類不僅意味著定義特定的行為,而且意味著定義實現的模式。也就是說,應該定義一個發動機如何獲得行為的模型,而不僅僅是聲明發動機具有某一個行為。
通過介面建立行為模型
如果用介面來建立行為模型,就可以避免隱含地規定實現模式。例如,前面的幾個行為改用介面定義如下。
行為1:
程式碼
public interface Motor(){
public int getHorsepower();
}
行為2:
程式碼
public interface BatteryPoweredMotor extends Motor(){
public int getTimeToRecharge();
}
行為3:
程式碼
public interface SolarPoweredMotor extends Motor{
abstract public int getLumensToOperate();
}
現在光電驅動的發動機可以描述為:
程式碼
public DualPoweredMotor implements SolarPoweredMotor, BatteryPoweredMotor{}
DualPoweredMotor只繼承行為定義,而不是行為的實現模式,如圖2所示。
在使用介面的同時仍舊可以使用抽象類,不過這時抽象類的作用是實現行為,而不是定義行為。只要實現行為的類遵從介面定義,即使它改變了父抽象類,也不用改變其它程式碼與之互動的方式。特別是對於公用的實現程式碼,抽象類有它的優點。抽象類能夠保證實現的層次關係,避免程式碼重複。然而,即使在使用抽象類的場合,也不要忽視通過介面定義行為模型的原則。從實踐的角度來看,如果依賴於抽象類來定義行為,往往導致過於複雜的繼承關係,而通過介面定義行為能夠更有效地分離行為與實現,為程式碼的維護和修改帶來方便。
Java介面特性學習
在Java中看到介面,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C++中的多重繼承和Java中的另外一個關鍵字abstract。從另外一個角度實現多重繼承是介面的功能之一,介面的存在可以使Java中的物件可以向上轉型為多個基型別,並且和抽象類一樣可以防止他人建立該類的物件,因為介面不允許建立物件。
interface關鍵字用來宣告一個介面,它可以產生一個完全抽象的類,並且不提供任何具體實現。interface的特性整理如下:
1. 介面中的方法可以有引數列表和返回型別,但不能有任何方法體。
2. 介面中可以包含欄位,但是會被隱式的宣告為static和final。
3. 介面中的欄位只是被儲存在該介面的靜態儲存區域內,而不屬於該介面。
4. 介面中的方法可以被宣告為public或不宣告,但結果都會按照public型別處理。
5. 當實現一個介面時,需要將被定義的方法宣告為public型別的,否則為預設訪問型別,Java編譯器不允許這種情況。
6. 如果沒有實現介面中所有方法,那麼建立的仍然是一個介面。
7. 擴充套件一個介面來生成新的介面應使用關鍵字extends,實現一個介面使用implements。
interface在某些地方和abstract有相似的地方,但是採用哪種方式來宣告類主要參照以下兩點:
1. 如果要建立不帶任何方法定義和成員變數的基類,那麼就應該選擇介面而不是抽象類。
2. 如果知道某個類應該是基類,那麼第一個選擇的應該是讓它成為一個介面,只有在必須要有方法定義和成員變數的時候,才應該選擇抽象類。因為抽象類中允許存在一個或多個被具體實現的方法,只要方法沒有被全部實現該類就仍是抽象類。
以上就是介面的基本特性和應用的領域,但是介面絕不僅僅如此,在Java語法結構中,介面可以被巢狀,既可以被某個類巢狀,也可以被介面巢狀。這在實際開發中可能應用的不多,但也是它的特性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在實現某個介面時,並不需要實現巢狀在其內部的任何介面,而且,private介面不能在定義它的類之外被實現。
相關推薦
對面向介面程式設計的理解
什麼叫面向介面程式設計 在一個面向物件的系統中,系統的各種功能是由許許多多的不同物件協作完成的。在這種情況下,各個物件內部是如何實現自己的對系統設計人員來講就不那麼重要了;而各個物件之間的協作關係則成為系統設計的關鍵。小到不同類之間的通訊,大到各模組之間的互動,在系統設計之初都是要著重考慮的,這也是系統設計
springboot~通過面向介面程式設計對控制反轉IOC的理解
IOC,把控制反轉到業務端,這句話沒什麼問題,在springboot框架裡,物件的管理是通過spring ioc來實現的,而開發人員的開發原則裡總是說“面向介面程式設計”,而為什麼要面向介面卻沒幾個人能說出來,今天在寫一個基於redis的手動分佈鎖時,對這個面向介面和控制反轉又有了一個體會。 # 底層程式碼
我理解的面向介面程式設計
從題外話說起,在古代沒有貨幣的時候,人們只能用某一樣東西去換取自己需要的另一樣東西。比如,張三需要一匹布,李四需要一頭鵝,正巧張三有一頭鵝,李四有一匹布,於是他們達成了共識,拿布與鵝進行交換,各取所需。但這種交易有很大的弊端,那就是交換物的不確定性,李四想要的是
對面向抽象程式設計的理解
面向抽象程式設計是什麼,第一遍看的時候沒太注意,感覺的不是很重要吧,可當我去細看時,面向抽象的功能作用竟如此強大,我是應該再好好總結一下的。 面向抽象程式設計,顧名思義,是對抽象類(abstract)進行一系列操作的程式設計。也就是說 當設計某種重要的類時,不讓該類面向具
面向介面程式設計之粗暴理解
我們可以將面向介面程式設計簡單理解為,從解決一件事擴充套件到解決一類事 案例原始碼在文章末尾,自取 為什麼會有介面一說? 可能這麼說還比較抽象,那麼就用我們熟知的電腦做案例解釋下 眾所周知,原始的滑鼠使用的是圓形的插口,可以理解為圓形
對面向物件程式設計中的繼承概念的再理解
繼承是面向物件程式設計的基本概念之一,是面向物件程式設計最很重要的特徵。 先來看一下繼承的定義:一個新類從已有的類中獲得其已有特性,這種現象稱為類的繼承。可見繼承是解決程式碼中的複用問題。 在寫程式碼的時候一般會有一個誤區,認為是子類繼承於父類,其實這是有問題的。先來看一下
對面向物件程式設計的理解
“假設我是女媧,我準備捏一些人, 首先,人應該有哪些基本特徵: 1.有四肢 2.有大腦 3.有器官 4.有思想 我們就有了第一個模型,這就是抽象。(非常模糊、籠統的一個概念) 其次,我和西方上帝是好友,我想我的這個想法能夠提供給他用,但是我不想讓他知道里面細節是怎麼捏出來的,用的什麼材料,他也不用考慮那麼多
面向介面程式設計 待整理
Dependency and Coupling 抽象層是規則的制定者 面向抽象機制程式設計; 抽象機制是規則的制定者; 介面代表可變的參與者。 面向介面程式設計的核心是:分離與可變。 https://b
面向介面程式設計 學習 待整理
面向介面: 契約與履行; 一致性; 機制複用;程式碼複用; 在spring的jdbc程式設計中,在引入資料庫連線池的部分就做到了面向介面程式設計,以後無論換什麼資料庫連線池都不用修改程式碼 直接修改配置檔案即可。可以遮蔽到大量的底層操作,這種程式設計方
面向介面程式設計詳解-Java篇
相信看到這篇文字的人已經不需要了解什麼是介面了,我就不再過多的做介紹了,直接步入正題,介面測試如何編寫。那麼在這一篇裡,我們用一個例子,讓各位對這個重要的程式設計思想有個直觀的印象。為充分考慮到初學者,所以這個例子非常簡單,望各位高手見諒。 為了擺脫新手的概念,我這裡也儘量不用main
PHP面向介面程式設計瞭解下(二)
通過上篇文章呢,我們對於這個面向介面程式設計有了一個基本的認知,完事這次,我們主要是來簡單延伸下我們的思維模式。 我們知道,PHP是弱型別語言,而且呼叫比較靈活,所以本人並不推薦大規模使用介面,可以在部分‘核心’程式碼中使用介面。 並且呢,因為PHP中的介面已經失去了很多介面本應該具有的
PHP面向介面程式設計瞭解下(一)
咱這裡先宣告下,面向介面程式設計並不是一種新的程式設計正規化,咱這裡說的是狹義的介面,也就是interface關鍵字。之後,咱們就先來看下介面的作用。 介面,主要是定義一套規範,來描述一個“物”的功能,要求如果現實中的“物”想成為可用的,就必須實現某些基本功能。可以這麼理解:對於實現介面的所
C語言面向物件程式設計:面向介面程式設計(4)
Java 中有 interface 關鍵字,C++ 中有抽象類或純虛類可以與 interface 比擬,C 語言中也可以實現類似的特性。 在面試 Java 程式設計師時我經常問的一個問題是:介面和抽象類有什麼區別。 &n
Java面向介面程式設計,低耦合高內聚的設計哲學
介面體現的是一種規範和實現分離的設計哲學,充分利用介面可以極大的降低程式中各個模組之間的耦合,提高系統的可維護性以及可擴充套件性。 因此,很多的軟體架構設計理念都倡導“面向介面程式設計”而不是面向實現類程式設計,以期通過這種方式來降低程式的耦合。
spring cloud 入門(六)【容錯機制二(通過方法容錯),這個方法是面向介面程式設計,我覺得更好一些】
程式碼結構如下: pom 檔案中新增 hystrix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cloud</groupId> <artifactId>
Java之“面向介面程式設計”-2
補充(2018-12-09): 其實介面的另外一個概念就是監聽,比如我要從一個地方獲取某個引數的狀態,其實有很多種方法例如:事件匯流排、廣播、介面監聽等。而在這些方法中使用介面無疑是代價(程式碼量以及過程中消耗的時間)最小的。 還是使用程式碼演示吧: 思路:建立一個單例模式的類,任何呼叫
Spring AOP面向切面程式設計:理解篇(一看就明白)
一、到底什麼是AOP(面向切面程式設計)? 無論在學習或者面試的時候,大家都會張口說spring的特性AOP和IOC(控制反轉咱們下一篇講),有些大神理解的很到位,但是對於大多數初中級工程師來講還是模糊階段,但是為什麼會有AOP這種技術呢?傻瓜都知道:為了開發者的方便!
淺談對面向物件的理解(2)
面向過程與面向物件的區別: 面向過程是一種直接的程式設計方法,它是按照程式語言的思路考慮問題。通過順序執行一組語句來實現一個功能,這些語句的執行過程就是整個程式。 面向物件是一種抽象度更高的程式設計方法。它的目標是使模組的抽象度更高,目的是可複用。面向物件三大特性:封裝,繼承,多型。 面向過程可以說是從細節方
mybatis面向介面程式設計實踐與mapper代理物件的產生
上篇提到面向介面程式設計需要使用getMapper獲取代理物件,今天我們來看一下mapper代理物件是如何產生的,在此之前先回憶下面試介面程式設計。 一、Mybatis面向介面程式設計實踐 (一)使用xml的方式 1.定義mapper介面 Mapper介面就是一
Spring結合JPA設計通用的BaseDao實現完全的面向介面程式設計
這是我們團隊小專案中設計的通用BaseDao: public interface BaseDao<T> { /** * 新增實體類 * @param t * @return */ public T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