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u盤安裝CentOS(linux)的步驟(含雙系統)

u盤安裝CentOS(linux)的步驟(含雙系統)

為了學習新的知識,決定給自己的神舟本子裝上CentOS系統,於是乎就自己在網上搜了教程,然而自己在安裝的過程中還是出現了小問題,尤其是為了進入圖形安裝介面花了我很大的力氣,經過多次嘗試終於成功,(每次裝系統我的本子都會受到摧殘/(ㄒoㄒ)/~~)為了能給想嘗試linux系統的同學一點幫助,決定將我安裝時遇到的問題(基本網上常見的問題都解決了)與解決辦法寫下,建議大家先看一遍在動手。本著能偷懶就趁機偷懶的原則,有幾步因為操作沒什麼問題就引自網路了。

首先簡述一下安裝系統的步驟

1.製作U盤啟動盤、劃分準備安裝磁碟的空間。

2.重啟並執行U盤中的映象

3.配置並安裝系統

一、製作U盤啟動盤、劃分準備安裝磁碟的空間。

1.首先要有CentOS的映象檔案。大家可以直接在官網下(https://www.centos.org/),一般下載DVD版就可以(本人安裝時版本為:CentOS-7-x86_64-DVD-1708.iso)

3.然後利用windows自帶的磁碟管理器劃分磁碟空間(win10“開始”選單鍵右擊->選擇"磁碟管理”),然後比如從C盤壓縮卷,分出D盤,再將D盤刪除,看清你分出來的是哪個,別刪錯了。

PS:一定要從主分區劃分空間或將邏輯分割槽轉成主分割槽(磁碟管理似乎不能進行轉區操作,可能需要藉助其他分割槽然件

二、重啟並執行U盤中的映象

我遇到的問題

(1)本人機器之前裝的win10是UEFI啟動,怎麼進入BIOS調整啟動順序(我的計算機以前啟動介面提示F2進入BIOS,F7可以直接調整啟動順序)

(2)安裝時系統找不到U盤(這個問題比較常見)

(3)不能進入圖形的安裝程式(只能在文字模式安裝且在文字模式經常會出現鎖死的情況,我每次都會出這個問題,且文字模式不方便磁碟分割槽)

正文:

(1)設定U盤為第一啟動項。首先我們要從U盤啟動計算機(保持U盤插在計算機上),在傳統模式不同品牌計算機會有不同的按鍵進入BIOS來調整啟動項順序,而我的計算機自從上次在UEFI模式下裝完win10後就沒有進入過BIOS,UEFI進入BIOS具體方法參見( http://itbbs.pconline.com.cn/notebook/53361795.html

PS:UEFI啟動並不會進入BIOS,但如果有調整啟動順序的快捷鍵話就可以不用進BIOS,就像我的機器可以在開機時按F7直接調整啟動順序

(2)找到正確的U盤路徑。如果你第一步做對了那麼在啟動電腦後應該出現下面的圖片

其實會有兩種介面,一個如上圖,是在傳統BIOS啟動時出現的介面,另一個介面是UEFI啟動時出現的,介面與前一種有一點小差別(原諒我太懶,不想再重新截圖了)

可以看到有三個選項①安裝CentOS7; ②測試介質並安裝CentOS 7; ③排除故障;

正常情況下選前兩個就可以了,選擇①或②(圖中選的是②),按Tab鍵(UEFI按e會跳到下頁,共三行,第一行是標籤,第二行與下圖中出現的一致)會出現下面一行字元,(①與②的區別在與②中多了rd.live.check這應該是個命令,後面有個nomodeset應該也是

我們的目的是修改路徑到U盤的路徑,網上介紹了許多亂七八遭有很多方法,我介紹我總結出來的方法

把hd:與quiet之間的字元都刪除,變成下面這樣,其實就添加了/dev/sdb4,sdb4就是U盤的分割槽號

注意到我的sdb4中b紅字了嗎,因為我想告知你不同的機器不一樣,(我所說的前提是建立在你只連線一個外部儲存裝置,安裝前把其他的U盤、光碟等統統拿掉)具體是什麼字母得根據你電腦內的硬碟數決定,如果你的計算機中只有一個硬碟(HDD或SSD都算)那麼你的U盤應該是sdb4(並不絕對,具體原因得看分割槽命名方案(附錄1.5)),相應的,計算機有兩個硬碟的話,你就填sdc4,依次類推sdd4、sde4等。

PS:我會附上安裝使用者手冊,以防哪個好奇寶寶要看,說實話因為水平有限,我就看了幾頁,太多辣

(3)CentOS不能進入圖形化安裝介面的解決辦法。修改好路徑後按Enter鍵(UEFI下按Ctrl+ x)啟動安裝程式。這時應該在出現一長串的命令列後進入圖形化的安裝介面(如果出現了就請跳過這一步),如果你沒等到圖形介面,那麼我們就是通病相連的(請為我默哀1s),

這種情況下你會看到系統會記錄兩行時間,第一行說沒有網路之類的話,第二行說graphic mode開啟失敗,啟動text mode。然後就進入文字安裝模式,你可以根據提示進行系統配置,但我並不推薦這麼做,因為text mode在磁碟分割槽上很不方便,且我在嘗試的過程中總會出現Watchdog的錯誤,百度說是防止程式陷入死迴圈(不小心又科普看門狗遊戲名字的由來)。

之前我看到說沒有網路我還以為DVD版也需要聯網才能安裝呢,但當我把家裡八年前電腦的網線拔掉之後,它依然毫不猶豫的進入圖形介面,我的內心跑過了1萬匹羊駝。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偶然嘗試下我在troubleshooting(故障排除,上面提到的③)中看到這個選項

Install CentOS 7 in basic graphics mode(在基本圖形模式安裝CentOS7 )

 

我嘗試了下,具體方法是選中這個選項,按Tab(UEFI下按e),出現下面這行字串按第(2)步方法配置

但要注意這次刪除hd:與nomodeset quiet之間的字串,加上U盤路徑。結果應該是這樣,鬼知道我是怎麼敲對的_(:з)∠)_

按下Enter(UEFI按Ctrl+ x)終於如願以償的進入圖形介面,對比(2)步驟的介面,除了畫面解析度不一樣外並沒有發現什麼不同(其實我之前進去過一次,當時我插上網線後電腦成功進入圖形介面我以為找到原因了,又因為等會會出現的問題我又重新裝了一遍又出現了這個問題,卡了我很久才解決)

三、配置系統

到這一步就離成功很接近了,雖然有些地方我不是太明白,但我想我依然能夠幫到你,所以我建議你認真看下去。接下來也主要有三個問題

首先介紹下CentOS中的硬碟分割槽和掛載點(附錄1.7)需要多少分割槽?(附錄1.8)知識。那麼你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有:

(1)/boot(啟動分割槽)的空間無法調整或/boot無法建立。(症狀是比如你想要200MB,系統自動改回一個固定值)

(2)開機沒有系統引導

正文:

進入圖形化安裝介面,首先會讓你選擇語言,當然是選簡體中文,點選繼續。然後就該配置系統了,很多都沒有配置的必要,系統會自動配置,你需要配置的有“軟體選擇”和“安裝位置”。在“軟體選擇”中選“GNOME桌面”(有圖形使用者介面),這個過程沒有問題。

對於在”安裝位置“遇到的(1)的問題,我建議(最穩妥的辦法):

1、 只選擇一個磁碟(如果你有多個磁碟的情況),推薦與原作業系統在同一硬碟(我沒有驗證在不同硬碟上能否成功),並從主分區劃分空間(主要對Legacy BIOS),這個過程可以通過Windows自帶的磁碟管理進行。

 2、分割槽的選擇:根據使用者手冊推薦需要多少分割槽?並結合我實驗結果Linux需要   /(根分割槽)、/boot(啟動分割槽)、swap(交換分割槽)。 /boot分割槽應該同windows中的efi分割槽一樣引導系統啟動的。

  •   對於Legacy BIOS(傳統啟動模式)         
/:“最小安裝”需要3GB,“GNOME桌面”最小要5GB。

Swap:如果RAM<2GB則swap = 2*RAM;否則swap = RAM+2。

/boot:大於200MB即可。

/home(使用者放資料的地方):手冊沒有推薦,隨便你。

  •   對於UEFI:
/、swap、/home:同上

/boot與/boot/efi(應該與UEFI啟動有關):前面200MB,後面99MB,不知道要不要選擇同一個磁碟,但注意/boot/efi一定要在GPT格式的磁碟(就是這個記錄硬碟分割槽的分割槽表,與之對應的MBR格式是老的分割槽表,MBR只能有4個主引導分割槽,GPT理論沒限制)。雖然我沒在手冊找到依據,但只有兩個都劃分才不會報錯。(我的磁碟0是GPT格式,而磁碟1是MBR)


圖為/boot/efi裝載在MBR型別硬碟上的錯誤資訊

有求知慾的看這裡 ?

對於(1)中的/boot容量無法調整問題的原因是/boot需要的是磁碟分割槽型別是主分割槽,出現這個問題往往是由於你在“壓縮卷”的過程中選擇的是擴充套件分割槽(如下圖,當時我就是從我的G盤劃了一塊50G的分割槽,這是我第一次安裝後的情況,注意圖中被綠色框選的就是擴充套件分割槽


這是我重新裝的分割槽情況


解釋下①是/boot/efi,②是/boot,③是其他的所有。可以看到第一次③被分在磁碟1,第二次分在磁碟0。因為當時我並不知道怎麼給swap、/和/home選擇磁碟,所以看起來有點亂;第二次我本來是想把/home裝載到磁碟1上的,但出現瞭如下錯誤


現在想想應該是swap、/和/home三個裝載的位置應該要一樣

如果你想試試將swap、/和/home放在另一個磁碟,看下圖的紅框處,Volume Group就相當於一個物理磁碟,感興趣可以自己探索一下

以上選看?

到這裡接著點完成,配置root密碼,使用者並等待安裝完成,那麼安裝過程就結束了,如果你裝的是單系統或者你採用UEFI啟動模式(會有兩個CentOS,第一項是正常啟動,第二項是修復模式,應該跟win下的安全模式類似),那麼恭喜你,你的旅程已經結束,Legacy BIOS啟動的雙系統就先別下車了,因為你原來系統的啟動引導被破壞了,現在你只能進CentOS 7系統。

(3)修復系統引導(由於本人水平有限,推薦的方法還需要一個裝pe系統的U盤來修復window系統)

本來想同過Linux修復Windows引導,但沒看太懂網上文章的方法,都失敗了,下面我就推薦個省事的方法

如果你不想這樣做,就自己去探索一下

到這裡整個安裝過程就結束了

附錄(均摘自使用者手冊Installation_Guide.pdf)

---------------------------------------------------------------------------------------------------------------------------------

1.5. Partition Naming Scheme

Linux refers to disk partition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letters and numberswhich may be

confusing, particularly if you are used to the "C drive" way ofreferring to hard disks and their

partitions. In the DOS/Windows world, partitions are named using thefollowing method:

•  Each partition's type is checked to determineif it can be read by DOS/Windows.

•  If thepartition's type is compatible, it is assigned a "drive letter." Thedrive letters start with a

"C"and move on to the following letters, depending on the number of partitions tobe labeled.

•  The drive letter can then be used to refer tothat partition as well as the file system contained on that partition.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uses anaming scheme that is more flexible and conveys more

information than the approach used by other operating systems. The namingscheme is

file-based, with file names in the form of /dev/xxyN

Here is how to decipher the partition naming scheme:

/dev/

This is the name of the directory in which all devicefiles reside. Since partitions reside on

hard disks, and hard disks are devices, the filesrepresenting all possible partitions reside in

/dev/.

xx

The first two letters of the partition name indicate thetype of device on which the partition

resides, usually either hd (for IDE disks) or sd(for SCSI disks).

y

This letter indicates which device the partition is on.For example, /dev/hda (the first IDE

hard disk) or /dev/sdb (the second SCSI disk).

N

The final number denotes the partition. The first four(primary or extended) partitions are

numbered 1through 4. Logical partitionsstart at 5. So, for example, /dev/hda3 is the third

primary or extended partition on the first IDE hard disk,and /dev/sdb6 is the second logical

partition on the second SCSI hard disk.

分割槽命名方案

Linux通過字母和數字組合的方式對磁碟分割槽,這可能會讓人困惑,尤其是如果你習慣於用“驅動C”的方式來引用硬碟及其分割槽的話。在DOS / Windows世界中,分割槽使用以下方法命名:

•檢查每個分割槽的型別,以確定是否可以由DOS / Windows讀取。             

•如果分割槽的型別是相容的,它將被分配一個“驅動器號”。驅動器字母以“C”開頭,並移動到下面的字母,這取決於要標記的分割槽的數量。             

•驅動器號可以用來引用該分割槽以及包含在該分割槽上的檔案系統。            

Linux使用的這種命名方案,比其他作業系統使用的方法更靈活,傳遞的資訊也更多。命名方案是基於檔案的,以/ dev / xxyN    形式命名。             

下面介紹怎樣解讀分割槽命名方案:

/dev/            

這是包含所有裝置檔案的分割槽的名稱,因為分割槽是建立在硬碟之上的,並且硬碟是裝置,這裡的檔案代表所有存在於/dev/下的分割槽

XX

分割槽名稱的前兩個字母表示分割槽所在裝置的型別,通常是HD(用於IDE磁碟)或SD(用於SCSI磁碟)。

Y

此字母指示該分割槽位於第幾個裝置上。例如,/dev/hda(第一個IDE硬碟)或/dev/sdb(第二個SCSI磁碟)。

N

最後一個數字表示分割槽。前四個(主或擴充套件)分割槽編號為1到4。邏輯分割槽從5開始。

例如,/dev/hda3是第一個IDE硬碟上的第三個主分割槽或擴充套件分割槽,/ dev / sdb6是第二個SCSI硬碟上的第二邏輯分割槽。

注: Linux沒有像DOS / Windows那樣明確規定命名方式所基於的檔案系統,所有分割槽都可以在Linux下識別。當然,這並不意味著Linux可以訪問每種型別的分割槽上的資料,但在許多情況下,可以訪問專用於另一個作業系統的分割槽上的資料。

記住這些資訊;當您設定Linux需要的分割槽時,它會使事情更容易理解。

---------------------------------------------------------------------------------------------------------------------------------

1.7. Disk Partitions and Mount Points

One area that many people new to Linux find confusing isthe matter of how partitions are used and accessed by the Linux operatingsystem. In DOS/Windows, it is relatively simple: Each partition gets a"drive letter." You then use the correct drive letter to refer tofiles and directories on its corresponding partition.

This is entirely different from how Linux deals withpartitions and, for that matter, with disk storage in general. The maindifference is that each partition is used to form part of the storage necessaryto support a single set of files and directories. This is done by associating apartition with a directory through a process known as mounting. Mounting apartition makes its storage available starting at the specified directory(known as a mount point).

For example, if partition/dev/hda5 is mounted on /usr/, that would mean that all files and directories under /usr/ physically reside on /dev/hda5. So the file /usr/share/doc/FAQ/txt/Linux-FAQ would be stored on/dev/hda5, while the file/etc/X11/gdm/Sessions/Gnome would not.

Continuing our example, it is also possible that one ormore directories below /usr/ would be mount points for other partitions. Forinstance, a partition (say, /dev/hda7) could be mounted on /usr/local/, meaning that /usr/local/man/whatis would then reside on /dev/hda7 rather than /dev/hda5.

硬碟分割槽和掛載點

另一個讓許多人對Linux感到困惑的是分割槽如何被使用和怎樣通過Linux系統訪問分割槽。在DOS/windows中,這個過程相對來說很簡單:每個分割槽分配一個“驅動器號”。你之後使用正確的驅動器號去訪問相應分割槽上的檔案和目錄。

這與Linux在對待分割槽上完全不同,對於這個問題,一般用磁碟儲存。主要的區別是每個分割槽被用形成必要的儲存部分去支援一套檔案和目錄。這個過程通過被稱為裝載的過程把分割槽與目錄相關聯而完成的。裝載一個分割槽使得儲存過程有效的在指定目錄(稱為掛載點)開始。

例如,分割槽/dev/hda5被裝載在/usr/中,這意味著所有在/usr/下的檔案和目錄在物理上儲存在/dev/hda5中。所以檔案/usr/share/doc/FAQ/txt/Linux-FAQ被儲存在/dev/hda5上,而檔案/etc/X11/gdm/Sessions/Gnome不在。

繼續我們的例子,在/usr/下的一個或多個目錄也可能是其他分割槽的裝載點。例如,一個分割槽(比如/dev/hda7)可能被裝載在/usr/local/下,意思是/usr/local/man/whatis儲存在/dev/hda7下而不是/dev/hda5下。

---------------------------------------------------------------------------------------------------------------------------------

1.8. How Many Partitions?

At this point in the process of preparingto install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you must give some consideration to thenumber and size of the partitions to be used by your new operating system. Thequestion of "how many partitions" continues to spark debate withinthe Linux community and, without any end to the debate in sight, it is safe tosay that there are probably as many partition layouts as there are peopledebating the issue.

Keeping this in mind, we recommend that,unless you have a reason for doing otherwise, you should at least create thefollowing partitions: swap, /boot/ (or a /boot/efi/ partition for Itaniumsystems), a /var/ partition for Itanium systems, and / (root).

需要多少分割槽?

在準備安裝Linux的過程中,您必須考慮到新作業系統所使用的分割槽的數量和大小。在Linux社群中一直對於需要多少個分割槽這個問題存在爭論,看起來似乎這個問題會永無休止的進行下去,可以肯定的說就像人們所討論的那樣可能存在許多種分割槽的佈局。

記住,除非你另有理由,不然我們推薦你應該至少建立以下的分割槽:swap,/boot(或者一個/boot/efi/分割槽在Itanium系統上),一個/var/分割槽在Itanium系統上,和一個/(根分割槽)。

相關推薦

u安裝CentOSlinux步驟系統

為了學習新的知識,決定給自己的神舟本子裝上CentOS系統,於是乎就自己在網上搜了教程,然而自己在安裝的過程中還是出現了小問題,尤其是為了進入圖形安裝介面花了我很大的力氣,經過多次嘗試終於成功,(每次裝系統我的本子都會受到摧殘/(ㄒoㄒ)/~~)為了能給想嘗試linux系統的

U安裝 CentOS 64bit dell c6100, CentOS6.3, 64bit

sam 問題 rgb -a div 尺寸 centos ref 安裝不上 在淘寶買了一個server,dell c6100,64bit, 曾經系統是black apple。近期又買了一塊企業級硬盤打算裝CentOS。綜合各方面原因決定安裝6.3版本號。 我參考了http

U安裝CentOS 5.5加上自己的實踐

轉自:http://blog.csdn.net/sundongsdu/article/details/7363588 【第一步】 用UltraISO開啟centos5.5.iso。 【第二步】選擇images/boot.iso  “啟動“=>"寫入硬碟映像"【

U安裝Centos拔除U後無法啟動問題解決

U盤安裝centos1、切換到root用戶#su - 2、進入grub模式#grub3、查找啟動介質grub>find /grub/stage1 或者 find /boot/grub/stage1一般會返回類似於(hd0,0)之類的grub>quit4、編輯grub.conf#vim /boot/

筆記本U安裝CentOS 7

ids 之前 .html end 流程 initrd 沒有 連接 提示 1. 下載鏡像,制作U盤安裝盤,設置BIOS啟動等內容網上有大量的文章,本文不再贅述。 2. 開機U盤啟動後會看到這樣的界面: 3. 筆記本安裝CentOS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在於USB安裝盤的選擇,如

使用U安裝CentOS 7遇到的一些坑

安裝工具 In u盤安裝 AI 下載 ftw 奔騰 之前 簡單的 辦公室剛好有一臺淘汰報廢的臺式電腦,奔騰雙核,雖然在2018年,將它用於辦公配置已經比較低了,但用來做一臺簡單的服務器,應該比樹莓派之類的強很多,於是我決定更換掉它的硬盤、加上4G內存,安裝上centos7用

U安裝centos 7 提示 “Warning: /dev/root does not exist

http linu live reboot 引導 .com 提示 term 配置 如圖:安裝centos 7時提示 “Warning: /dev/root does not exist, could not boot” 這個問題是沒有找到U盤,這個配置是需要在上一步需要

使用U安裝 CentOS 7,自定義分割槽

準備材料: 1.U盤(至少8G); 2.最新版UItraISO(試用版也可以); 3.CentOS 7 光碟映象;      CentOS7的映象檔案下載地址1:http://mirrors.163.com/centos/7.1.1503/isos/x8

U安裝CentOS 7流程

準備工具 1.準備8GU盤(啟動盤製作完成後,U盤佔用約4.02G,所以需要8G) 2.最新版UltraISO(軟碟通),一定要使用最新版的,因為老版本的軟碟通製作出來的U盤啟動盤有問題,例如9.3.6.2750這個版本。問題體現在哪呢?我簡單說兩點。第一點就是你用9.3.6.2750這

U安裝CentOS 7提示 “Warning: /dev/root does not exist, could not boot” 解決辦法

查詢磁碟 ls /dev 查詢結果 sda、sdc是我的硬碟對應的檔名(我機子有兩塊硬碟),sda1、2、3對應我給sda的分割槽,sd4同理。所以sdb就是U盤對應的檔名了,可以看到是sdb4。 至此我們重啟一下,“reboot”重啟或“poweroff -f”。 重啟回到第一個介面

U安裝CentOS 5.4的方法

1.主機板支援U盤啟動 2.大容量U盤,推薦8G 3.UltraISO軟體,百度雲盤  步驟: 1.下載CentOS-5.4-i386-bin-DVD.iso檔案,檔案大小3.73G。ISO下載(BT下載) 2.啟動UltraISO,”檔案” -”開啟”-選擇CentOS

U安裝centos 7 提示 “Warning: /dev/root does not exist, could not boot” 解決辦法

如圖:安裝centos 7時提示 “Warning: /dev/root does not exist, could not boot”  這個問題是木有找到你的U盤,這個配置是需要在上一步需要完成的,但在上一步我們並不知道U盤的檔名,所以索性在這一步檢視一下U盤的裝

如何安裝centOS,映象選擇,安裝centOS報錯,U安裝centOS

第一步:訪問官網 前往官網 https://www.centos.org/  進去點選GET centOS NOW 有三個選擇 DVDISO EverythingISO Minimal ISO 這三個分別為 DVD映象檔案  一般是4G左右  我們下載這個 用光碟或者

U安裝CentOS 7卡住在 mounting configuration file system

使用UltraISO PE 9.6.0.3000燒錄CentOS 7.2到U盤之後,在PC機上安裝,一直卡住在此介面 網上各路大神各顯神通,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辦法,後來根據一位網友的說法,順利安裝完成 首先,U盤燒錄完成後,修改U盤標籤(即“我的電腦”裡面顯示的名字)為CENTOS; 然後,選擇U盤開機啟動,

U安裝 CentOS 7

網上關於CentOS 7 的安裝教程挺多的,但在前期的引導配置上很多都沒有寫清楚,讓人很鬱悶,以致於昨天安裝的時候總是到不了安裝介面。經過一番倒騰,終於找到了妥妥的解決方案(鳥哥的書功不可沒啊^_^.

xp或者win7下用u安裝CentOS

     最近剛剛摸索Linux,這幾天摸索安裝Ubuntu,CentOS。兩者的桌面都看起來不錯,但是Ubuntu的桌面版更加絢麗。對於新手來說,Ubuntu還是不錯的選擇。另外若用伺服器搭建功能使用的,還是建議選擇Centos。     原來用軟體製作u盤安裝工具後,就

在已裝有win7的筆記本中,使用U安裝CentOS系統無法檢測到U,無法進入CentOS安裝介面

1,惠普筆記本【系統型別:32位作業系統;安裝記憶體(RAM):2GB;已安裝Windows7旗艦版】     U盤: 8GB2:UltraISO: 最新UltraISO官方版本,9.7.1.3519     CentOS映象檔案:http://archive.kernel.

DELL C6100 U安裝centos 6.5教程

說明:因為網上的教程有很多錯誤,為了不讓更多人被誤導,特做此文,中間也摘抄了別的文章正確的地方。 所需工具: 一、UltraISO(用來製作 U 盤啟動) 二、CentOS 6.5 64位系統映象(建議下載bin版映象) 三、8G U 盤一隻 安裝步驟: 一、製作 U

U安裝centos 6.3教程

所需工具: 一、UltraISO(用來製作 U 盤啟動)二、CentOS 6.3 32 位系統映象(建議下載bin版映象)三、U 盤一隻要求:U 盤容量 8G安裝步驟:一、製作 U 盤啟動引導盤1、電腦插上 U 盤,開啟 UltraISO 軟體,檔案---開啟,選擇你下載

親測可用win7系統u安裝linux centos7,詳細步驟

近段時間想在自己的win7電腦上安裝個linux雙系統,於是下載了linux centos7這個版本,折騰了兩天,網上的各種帖子看了不少,也遇到很多問題,幸運的是終於裝成功了,下面就說明一下安裝的整個的過程,希望之後像我一樣的小白能少走些彎路。​一,準備       1.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