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網路層)路由協議

(網路層)路由協議

路由協議

路由協議特點

不存在一種絕對的最佳路由演算法.所謂"最佳"只能是相對於某一種特定要求下得出的較為合理的選擇而已

實際的路由選擇演算法,應儘可能接近於理想的演算法

路由選擇是非常複雜的問題,是網路中的所有結點共同協調工作的結果

路由選擇的環境往往是不斷變化的,而這種變化有時無法事先知道

圖釋

預設路由

定義:    當路由表中與包的目的地址之間沒有匹配的表項時路由器能夠做出的選擇

適用範圍:  一個主機連線在一個小網路上,而這個網路只用一個路由器和因特網連線,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使用預設路由是非常合適的

優點:    減少路由表所佔用的空間和搜尋路由表所用的時間

特定主機路由

定義:為特定的目的主機指明一個路由

優點:使網路管理人員能更方便地控制網路和測試網路,同時也可在需要考慮某種安全問題時採用這種特定主機路由

路由表資訊

目的網路

下一跳

度量

分組轉發演算法

特點:

  • IP 資料報最終一定可以找到目的主機所在目的網路上的路由器(可能要通過多次的間接交付)
  • 只有到達最後一個路由器時,才試圖向目的主機進行直接交付

轉發條件:

  • 轉發:
    • 有一個匹配條目
    • 沒有匹配條目但是存在預設路由
  • 丟棄:
    • 直接連線的網路
    • 沒有匹配條目也沒有預設路由

步驟:

動態路由

定義:

路由器動態共享其路由協議所依據的規則集

分類:

  • 路由資訊協議 (RIP)
  • 增強型內部閘道器路由協議 (EIGRP)
  • 開放最短路徑優先 (OSPF)

理想路由演算法

演算法必須是正確的和完整的

演算法在計算上應簡單

自適應性(適應通訊量和網路拓撲的變化)

分類:

  • 靜態路由選擇策略——即非自適應路由選擇,其特點是簡單和開銷較小,但不能及時適應網路狀態的變化。
  • 動態路由選擇策略——即自適應路由選擇,其特點是能較好地適應網路狀態的變化,但實現起來較為複雜,開銷也比較大

法應具有穩定性

演算法應是公平的

演算法應是最佳的

分層次路由選擇協議

出現原因:

  • 因特網的規模非常大,現在已近有幾百萬個路由器相互連在一起
  • 許多單位不願意外界瞭解自己單位網路的佈局細節和本部門採用的路由協議,但同時還希望連線到因特網上

自治系統 AS

定義:

在單一的技術管理下的一組路由器,而這些路由器使用一種 AS 內部的路由選擇協議和共同的度量以確定分組在該 AS 內的路由,同時還使用一種 AS 之間的路由選擇協議用以確定分組在 AS之間的路由

現狀:

儘管一個 AS 使用了多種內部路由選擇協議和度量,但重要的是一個 AS 對其他 AS 表現出的是一個單一的和一致的路由選擇策略

圖釋:

因特網有兩大類路由選擇協議

內部閘道器協議 IGP (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

概要:

即在一個自治系統內部使用的路由選擇協議。目前這類路由選擇協議使用得最多,如 RIP 和 OSPF 協議

基本思路:

  • 是否可以直接交付
  • 尋找來自鄰居的幫助
  • 接受誰的幫助比較好

RIP:

概要:

基於距離向量的路由選擇協議,網路中的每一個路由器都要維護從它自己到其他每一個目的網路的距離記錄

包頭:

命令欄位:  為1表示請求,2表示應答.還有兩個捨棄不用的命令(3和4),兩個非正式的命令: 輪詢(5)和輪詢表項(6)

關於距離:

    • 從一路由器到直接連線的網路的距離定義為 1
    • 從一個路由器到非直接連線的網路的距離定義為所經過的路由器數加 1
    • 允許一條路徑最多隻能包含 15 個路由器
    • 最大值為16 時即相當於不可達

三個要點:

    • 僅和相鄰路由器交換資訊
    • 交換的資訊是當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資訊
    • 按固定的時間間隔交換路由資訊

處理臨路由表的方法:


優點:

實現簡單,開銷較小

缺點:

這就是好訊息傳播得快,而壞訊息傳播得慢

OSPF:

三個要點:

    • 向本自治系統中所有路由器傳送資訊,這裡使用的方法是洪泛法
    • 傳送的資訊就是與本路由器相鄰的所有路由器的鏈路狀態,但這只是路由器所知道的部分資訊."鏈路狀態"就是說明本路由器都和哪些路由器相鄰,以及該鏈路的"度量"(metric)
    • 只有當鏈路狀態發生變化時,路由器才用洪泛法向所有路由器傳送此資訊,且每隔一段時間,要重新整理一次資料庫中的鏈路狀態

優點:

    • 更新過程收斂得快
    • 支援可變長度的子網劃分和無分類編址 CIDR

資料包:

特點:

不用 UDP 而是直接用 IP 資料報傳送且資料報很短

圖釋:

劃分區域:

目的:

能夠用於規模很大的網路OSPF 將一個自治系統再劃分為若干個更小的範圍,叫作區域

要求:

區域不能太大,在一個區域內的路由器最好不超過200個

優點:

利用洪泛法交換鏈路狀態資訊的範圍侷限於每一個區域而不是整個的自治系統,這就減少了整個網路上的通訊量

主幹區域:

      • 要求 識別符號規定為0.0.0.0
      • 路由器 知道完整網路拓撲
      • 作用 用來連通其他在下層的區域

非主幹區:

      • 路由器 內部的路由器只知道本區域的完整網路拓撲,而不知道其他區域的網路拓撲的情況
      • 要求 至少有一個區域邊界路由器

五種分組型別:

    • 問候(Hello)分組
    • 資料庫描述(Database Description)分組
    • 鏈路狀態請求(Link State Request)分組
    • 鏈路狀態更新(Link State Update)分組,用洪泛法對全網更新鏈路狀態
    • 鏈路狀態確認(Link State Acknowledgment)分組

外部閘道器協議EGP (External Gateway Protocol)

概要:

若源站和目的站處在不同的自治系統中,當資料報傳到一個自治系統的邊界時,就需要使用一種協議將路由選擇資訊傳遞到另一個自治系統中。這樣的協議就是外部閘道器協議 EGP。在外部閘道器協議中目前使用最多的是 BGP-4

BGP:

概要:

BGP 是不同自治系統的路由器之間交換路由資訊的協議

交換路由資訊:

就要先建立TCP連線,使用TCP連線交換路由資訊的兩個BGP 發言人,彼此成為對方的鄰站或對等站
然後在此連線上交換 BGP 報文以建立 BGP 會話(session)
利用 BGP 會話交換路由資訊

BGP 發言人:

BGP 發言人往往就是 BGP 邊界路由器,但也可以不是 BGP 邊界路由器,兩個 BGP 發言人通過一個共享網路連線在一起的

圖釋:

特點:

BGP 協議交換路由資訊的結點數量級是自治系統數的量級
每一個自治系統中 BGP 發言人(或邊界路由器)的數目是很少的
BGP 支援 CIDR,因此 BGP 的路由表也就應當包括目的網路字首,下一跳路由器,以及到達該目的網路所要經過的各個自治系統序列
在BGP 剛剛執行時,BGP 的鄰站是交換整個的 BGP 路由表.但以後只需要在發生變化時更新有變化的部分.這樣做對節省網路頻寬和減少路由器的處理開銷方面都有好處
BGP 只能是力求尋找一條能夠到達目的網路且比較好的路由(不能兜圈子),而並非要尋找一條最佳路由

過程:

報頭: 

四種報文:

開啟(OPEN)報文         用來與相鄰的另一個BGP發言人建立關係
更新(UPDATE)報文       用來發送某一路由的資訊,以及列出要撤消的多條路由
保活(KEEPALIVE)報文      用來確認開啟報文和週期性地證實鄰站關係
通知(NOTIFICATION)報文     用來發送檢測到的差錯

轉發和路由選擇

轉發(forwarding)    就是路由器根據轉發表將使用者的 IP 資料報從合適的埠轉發出去

路由選擇(routing)    按照分散式演算法,根據從各相鄰路由器得到的關於網路拓撲的變化情況,動態地改變所選擇的路由

相關推薦

(網路)路由協議

路由協議 路由協議特點 不存在一種絕對的最佳路由演算法.所謂"最佳"只能是相對於某一種特定要求下得出的較為合理的選擇而已 實際的路由選擇演算法,應儘可能接近於理想的演算法 路由選擇是非常複雜的問題,是網路中的所有結點共同協調工作的結果 路由選擇的環境往往是不斷變化的,而

IP網路 IP協議

當資料傳輸到三層網路層進行封裝,要加IP報文 IP報文頭部 前五行一共二十個位元組,且是固定長度    Version:版本(IPV4 IPV6)    DS Field:一個位元組(0——7),作為TOS用作QOS(

(2)網路IP協議

網路層IP協議 網路層上層為傳輸層,下層為資料鏈路層,它通過路由選擇演算法,為IP分組從源主機到目的主機選擇一條合適的傳輸路徑,為傳輸層端—端資料傳輸提供服務。 網路層的特點: 網路層向上只提供簡單靈活的、無連線的、盡最大努力交付的資料報服務。 網路在傳送

4 網路----IP協議

  4.1 概述 因為網路層是整個網際網路的核心,因此應當讓網路層儘可能簡單。網路層向上只提供簡單靈活的、無連線的、盡最大努力互動的資料報服務。 使用 IP 協議,可以把異構的物理網路連線起來,使得在網路層看起來好像是一個統一的網路。   與 IP 協議配套使用的還有三

5 網路----IP協議相關技術

5.1 DNS(域名解析協議) 5.1.1 域名伺服器 域名是分層結構,域名伺服器也是對應的層級結構。 有了域名結構,還需要有一個東西去解析域名,域名需要由遍及全世界的域名伺服器去解析,域名伺服器實際上就是裝有域名系統的主機。 由高向低進行層次劃分,可分為以下幾大類:   注:一個域名

淺談TCP/IP協議棧(七)網路常見協議彙總

附上部落格連結,歡迎大家前來交流和學習。不知不覺這個系列已經寫了6章,雖然都是寫比較基礎和簡單的知識,但是整理起來還是用了不少時間,相信能夠堅持看完前面幾節的同學,已經對TCP/IP協議有了大致的瞭解,至少幾個關鍵的知識點,比如說協議棧、IP地址、路由和轉發的關

淺談網路動態路由路由協議+演算法

前一篇簡單闡述了靜態路由中的相關知識(傳送門) 本篇就整理一下動態路由的相關內容 動態路由基本概念 動態路由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 能否設計一種機制使各個路由器根據自己靜態的不完整的資訊“學習”出比較複雜的,甚至是全域性的路由資訊? 如果靜態路由中的某些節點/路徑失效,

計算機網路知識點——7.網路路由協議

有類網中的IP路由選擇:如果目的網路為直連網路,則下一跳(next hop)為空。路由表(routing table)有時也被稱為轉發表(forwarding table)。有類網的路由選擇演算法:利用資料包中的目的地址得到目的網路號,然後查詢路由表:如果查詢的結果為直連網,

關於路由交換設備接頭物理協議無法UP及其他情況案例分析

fin tran iat 一個 tor 匹配 ne40 名稱 tput 案例一:一次割接當晚發現NE40EX8路由器與對端的S12704設備的千兆單模口物理上起不來排除過程:首先觀察現象,單模模塊插入後與對端起不來,但是多模模塊插入後與對端起來了我們懷疑是模塊問題和線路或卡

第7章 網路協議(3)_ARP協議

3. ARP協議 3.1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協議的工作過程和安全隱患 (1)計算機A和C通訊之前,先檢查ARP快取中是否有計算機C的IP地址對應的MAC地址。如果沒有,就啟用ARP協議傳送一個ARP廣播請求解析192.168.0.4的MAC

第7章 網路協議(2)_ICMP協議

2. ICMP協議 2.1 ICMP報文(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的型別 報文型別 型別值 程式碼 描述 請求報文 8 0

第7章 網路協議(1)_網路首部

1. 網路層首部 1.1 網路層協議 (1)TCP/IP協議棧網路層的4個協議:IP協議、ICMP協議、IGMP協議和ARP協議。 (2)IP協議:動態路上協議的統稱,包括RIP和OSPF協議。 (3)TCP/IP協議分成四層:應用層定義了客戶端和伺服器通訊規範,傳輸層實現可靠

趣談網路協議(五)路由協議

如何配置路由 (1)路由器就是一臺網路裝置,它有多張網絡卡。當一個入口的網路包送到路由器時,它會根據一個本地的轉發資訊庫,來決定如何正確地轉發流量。這個轉發資訊庫通常稱為路由表 (2)一張路由表包含多條路由規則。每一條路由規則至少包含這三項資訊 目的網路:這個包想去哪

網路基礎四(傳輸TCP協議 ACL NAT)

一   傳輸層的作用     • 網路層提供點到點的連線     • 傳輸層提供端到端的連線      二    傳輸層的協議     •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傳輸控制協議  – 可靠的、面向連線的協議  – 傳輸

網路基礎 IP協議 子網劃分 子網彙總 超網 無類間路由超詳細介紹

1.10資料封裝/解封裝過程 1.10.1封裝 特點 從四層網上層封裝 2.過程 1)在資料後面加FCS校驗。data—>FCS校驗 2)對資料在四層進行封裝,通過TCP/UDP。TCP/UDP—>data—>FCS 3)對資料在三

單區域OSPF路由協議實現網路區域互通

1、什麼是OSPF協議? OSPF協議的全程是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協議,協議採用鏈路狀態協議演算法(LS協議) 2、OSPF vs RIP RIP路由協議是距離向量路由選擇協議,收斂速度慢,如果在一些大型網路中使用RIP協議,要實現全區域網路互通可能需要一點時間,因此,相較於RIP而言,OSPF路由協議更適合

linux網路協議棧(五)網路 (1)L2與L3

5.1、L2與L3: 網路的目的是使可以訪問不同主機的資源,僅以最簡單的使用如訪問我們軟體四部閘道器技術組的伺服器,是通過訪問192.168.36.XXX的IP地址達到訪問那臺主機的目的,而我們自己的主機IP都是192.168.10.XXX,我們的主機和閘道器技術組的主機不

OSI參考模型——網路:IPv4協議和IPv6協議詳解

博文目錄 一、網路層的基本概念 二、網路層IP協議的基本內容 三、IPv4分組的格式 四、IPv4分組的地址分類和表示 五、IPv4地址的子網劃分 六、CIDR(無類別域間路由) 七、網路地址轉換NAT 八、IPv6協議 九、IPv4和IPv6

網路學習之二(IPv4及IPv6地址及相關協議

IP(internet protocol)協議是TCP/IP協議族的核心協議,是因特網的網路層。當前的版本號是4,也稱為IPv4,下一代IP協議的版本號為6即IPv6。正如描述的網路層功能一樣,IP層為因特網提供了選路和轉發的功能。接入因特網的主機之間可以通過IP層而互相通

ns-3網路模擬,ns3路由協議模擬

常用waf命令 一、配置及編譯: $ ./waf  configure [option] $ ./waf 幫助:  $ ./waf --help 配置除錯,優化除錯:   $ ./waf -d  <debug level> configure <de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