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華為雲計算HCNA--FusionCompute

華為雲計算HCNA--FusionCompute

內存數據 平臺 復制 地址 opensta 範圍 提供服務 訪問 條件

FusionCompute:提供服務器虛擬化,主要指的是計算虛擬化,如CPU、內存、IO等;
UltraVR即現在的BCManager,用於容災;Hyper-DP即現在的eBackUp用於備份;
FusionSphere包括:FusionCompute、Fusionmanager、UltraVR、Hyper-DP等。
華為雲架構:有兩套架構,一套叫做SV(IT),即server virtualization,所有的產品如VM、VRouter、Vfw、VLB都是通過在服務器上進行虛擬化實現,都是軟件形態的實例;整體上分為三層:基礎設施、虛擬化、FM等,最大的問題是性能;另外一套架構叫做DC(ICT)架構,是四層架構: 1.基礎設施 2.虛擬化平臺(FC、VSphere)及SDN控制器、BIG-IQ 3. FusionSphere OpenStack 4. SC(Service Center,面向租戶)、OC(Operation Center 面向管理員)。這兩種架構最主要的區別是:前者是軟件形態的實例、後者是硬件形態;擴展性:前者擴展性弱,後者可以通過一條SC、OC管理多個OpenStack。從以上對比可以看出,FM不及FSO,不怎麽推薦使用,但是NP課程還是要學FM;
FusionCompute:基於Xen做的增強;從性能上來看一套VRM最多能管理1024個CNA節點;最多支持管理32個集群;最遲支持的虛擬機數量是10000;VRM支持級聯,只是在界面上統一接入;
虛擬化特性:1. DRS 2.DPM 3. HA 4.FT(未實現),這些特性針對的是集群。DRS實現集群內資源均衡,一般是動態實現,也可以手動; DPM依賴DRS,必須先開啟DRS;HA叫做故障重啟,不是遷移!可以理解為冷備份;FT叫做熱備份;
遷移:分熱遷移(手動、自動如DRS)、冷遷移(文件物理位置的改變)。熱遷移的條件:共享存儲、硬件兼容(CPU指令集、智能網卡等),遷移的大體過程如下:源端建立TCP連接,目的端預留資源,源端內存鎖定,預留一個存放變化數據的內存區域,將鎖定區域的內存數據復制到目的端,重復這個過程直到變化數據的復制時間小於一個CPU時鐘周期,這時源端VM掛起不提供服務,將最後一個變化內存區域數據復制過去,在目的端啟動VM,發起ARP請求(更新mac地址跟物理交換機端口號映射關系),拉起業務。對於熱遷移而言,業務不是不中斷,對於用戶而言有短暫的訪問中斷,但是盡量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叫做用戶無感知。

華為雲計算HCNA--FusionComp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