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保護模式邏輯地址,線性地址轉換

保護模式邏輯地址,線性地址轉換

ldtr可見長度為16位 不可見長度為32位基址+32限長+16位段屬性.

DGTR長度為32位基址+16位段限長.

xxxx:yyyyyyyy

 當選擇子TI=0時 (GDTR基址+選擇子右移3位)(其實也就是段暫存器中的不可見部分的基址)+yyyyyyyy為線性地址;

  說明:這裡(GDTR基址+選擇子右移3位)這時GDT項為系統段描述符;

當選擇子TI=1時 (GDT基址+LDTR右移3位(LDTR中不可見基址))這時GDT項為LDT表的描述符(和段描述符一樣),

   (取描述符中的基址+選擇子右移3位)才為線性地址,其實也是段暫存器中的不可見部分的基址;

相關推薦

保護模式邏輯地址,線性地址轉換

ldtr可見長度為16位 不可見長度為32位基址+32限長+16位段屬性. DGTR長度為32位基址+16位段限長. xxxx:yyyyyyyy  當選擇子TI=0時 (GDTR基址+選擇子右移3位)(其實也就是段暫存器中的不可見部分的基址)+yyyyyyyy為線性地址;  

linux記憶體管理---虛擬地址 邏輯地址 線性地址 實體地址的區別(一)

分享一下我老師大神的人工智慧教程!零基礎,通俗易懂!http://blog.csdn.net/jiangjunshow 也歡迎大家轉載本篇文章。分享知識,造福人民,實現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Linux下邏輯地址-線性地址-實體地址圖解

轉載:http://blog.csdn.net/wxzking/article/details/5905214 一、邏輯地址轉線性地址 機器語言指令中出現的記憶體地址,都是邏輯地址,需要轉換成線性地址,再經過MMU(CPU中的記憶體管理單元)轉換成實體地址才能夠被訪問

Linux 核心中邏輯地址/虛擬地址/線性地址三者的區別

為了防止歧義,以下術語都用英文。部分術語不做解釋了,不然答案就太長了。 以下講解都是以程式碼段為例 在 Intel 平臺下,邏輯地址(logical address)是 selector:offset 這種形式,selector 是 CS 暫存器的值,offset

保護模式下的邏輯地址線性地址,實體地址

IA32保護模式中,邏輯地址=16位段選擇子:32位偏移地址,具體的值應該是指令經過編譯/彙編產生的,如果是應用程式設計的話,編譯/彙編只產生偏移地址,段選擇子的值由系統分配。在定址時,16位段選擇子位於CS/SS/DS/ES/FS/GS暫存器中,32位偏移地址位於指令程式碼

linux記憶體管理---實體地址線性地址、虛擬地址邏輯地址之間的轉換

CPU的頁式記憶體管理單元,負責把一個線性地址,最終翻譯為一個實體地址。從管理和效率的角度出發,線性地址被分為以固定長度為單位的組,稱為頁(page),例如一個32位的機器,線性地址最大可為4G,可以用4KB為一個頁來劃分,這頁,整個線性地址就被劃分為一個tatol_page[2^20]的大陣列,共有2的20

對Linux記憶體地址轉換保護模式的理解

相關概念:真實模式、保護模式、GDT、LDT、實體地址、邏輯地址、線性地址(虛擬地址) 真實模式 Intel 80286時代使用的模式。訪問記憶體是通過segment:offset找到記憶體的。即“左移4位加偏移”,segment<<4+offset =

【OS】邏輯地址線性地址和實體地址之間的轉換

Logical Address , Linear Address , Physical Address Linear Address 是轉換過程中出現的中間態而已。虛擬記憶體中和程式碼上能看到的記憶體地址一般都是Logiccal Address (帶冒號的除外)。 這幾個地

保護模式下的段暫存器值轉化為線性地址過程

關鍵字: 段暫存器、段選擇子、全域性描述符表、區域性描述符表、段描述符、線性地址;     保護模式下使用段機制的CS,SS,DS,ESt,FS,GS儲存的並不是真實模式下的段地址,而是一個包含了段選擇子和偏移地址的組合值。CPU在讀取記憶體的時候,需要將段暫存器的值解析

Linux核心的虛擬地址邏輯地址線性地址、實體地址的區別

概述 分頁機制在段機制之後進行,以完成線性—實體地址的轉換過程。段機制把邏輯地址轉換為線性址頁機制進一步把該線性地址再轉換為實體地址    幾種地址的解釋 分析linux記憶體管理機制,離不了上述幾個概念,在介紹上述幾個概念之前,先從《深入理解linux核心》這

Linux記憶體管理-虛擬地址邏輯地址線性地址、實體地址的區別

概述 分頁機制在段機制之後進行,以完成線性—實體地址的轉換過程。段機制把邏輯地址轉換為線性址頁機制進一步把該線性地址再轉換為實體地址    幾種地址的解釋 分析linux記憶體管理機制,離不了上述幾個概念,在介紹上述幾個概念之前,先從《深入理解linux核心》這

LINUX 邏輯地址線性地址、虛擬地址和實體地址

1、概念解釋 實體地址:   用於記憶體晶片級的單元定址,與地址匯流排相對應。這個概念應該是這幾個概念中最好理解的一個,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可以直接把實體地址理解成插在機器上那根記憶體本身,把記憶體看成一個從0位元組一直到最大空量逐位元組的編號的大陣列,然

段頁式記憶體管理中,邏輯地址線性地址,實體地址的區別

虛擬記憶體(Virtual Memory) 是指計算機呈現出要比實際擁有的記憶體大得多的記憶體量。因此它允許程式設計師編制並執行比實際系統擁有的記憶體大得多的程式。這使得許多大型專案也能夠在具有有限記憶體資源的系統上實現。一個很恰當的比喻是:你不需要很長的軌道就可以讓一列火車從上海開到北京。你只需要足夠長的鐵

linux記憶體管理---虛擬地址邏輯地址線性地址、實體地址的區別(一)

     分析linux記憶體管理機制,離不了上述幾個概念,在介紹上述幾個概念之前,先從《深入理解linux核心》這本書中摘抄幾段關於上述名詞的解釋: 一、《深入理解linux核心》的解釋 邏輯地址(Logical Address) 

作業系統 記憶體地址邏輯地址線性地址、實體地址)概念

邏輯地址(Logical Address)  是指由程式產生的與段相關的偏移地址部分。例如,你在進行C語言指標程式設計中,可以讀取指標變數本身值(&操作),實際上這個值就是邏輯地址,它是相對於你當前程序資料段的地址,不和絕對實體地址相干。只有在Intel真實模式下,邏輯地址才和實體地址相等(因為真實

實體地址、虛擬地址邏輯地址線性地址、虛擬記憶體

1.實體地址 用於記憶體晶片級的單元定址,與處理器和CPU連線的地址匯流排相對應。 在實地址模式(因為真實模式沒有分段或分頁機制,Cpu不進行自動地址轉換)下,程式設計師操作的就是實體地址,所謂的實

作業系統記憶體地址邏輯地址、實體地址線性地址

邏輯地址(Logical Address) 是指由程式產生的和段相關的偏移地址部分。例如,你在進行C語言指標程式設計中,能讀取指標變數本身值(&操作),實際上這個值就是邏輯地址,他是相對於你當前程序資料段的地址,不和絕對實體地址相干。只有在Intel真實模式下,邏

虛擬地址邏輯地址線性地址、實體地址

1. 兩個記憶體概念 實體記憶體:人盡皆知,就是插在主機板上的記憶體條。他是固定的,記憶體條的容量多大,實體記憶體就有多大(整合顯示卡系統除外)。但是如果程式執行很多或者程式本身很大的話,就會導致大量的實體記憶體佔用,甚至導致實體記憶體消耗殆盡。虛擬記憶體:簡明的說,虛擬

邏輯地址線性地址和實體地址的關係

、首先不得不提的歷史          許多年以前,當人們還在使用DOS或是更古老的作業系統的時候,計算機的記憶體還非常小,一般都是以K為單位進行計算,相應的,當時的程式規模也不大,所以記憶體容量雖然小,但還是可以容納當時的程式。但隨著圖形介面的興起還有使用者需求的不斷增大

邏輯地址線性地址、實體地址和虛擬地址之間的關係

本貼涉及的硬體平臺是X86,如果是其它平臺,嘻嘻,不保證能一一對號入座,但是舉一反三,我想是完全可行的。一、概念實體地址(physical address)用於記憶體晶片級的單元定址,與處理器和CPU連線的地址匯流排相對應。——這個概念應該是這幾個概念中最好理解的一個,但是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