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網路工程師學習之路

網路工程師學習之路

準備寫一下(網路工程師)學習方面的的收穫。
分享給大家,
自今天開始寫起(2016.11.15)此以花括號開始記錄每個階段學習的狀態{
}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區域網LAN;都會網路MAN;廣域網WAN。
安拓撲結構分,所謂拓撲結構就是網路的連線結構
相同裝置使用的是交叉線,不同裝置使用的是**直通線。
匯流排型,環形,星型,樹形。
星型和樹形結構為常用拓撲【有興趣大家可以 百度一個cisco packet tracer模擬器】。
}
    (osi參考模型){

  OSI(OpenSystemInterconnect),即開放式系統互聯。一般都叫OSI參考模型,是ISO(國際標準化組織)組織在1985年研究的網路互聯模型。該體系結構標準定義了網路互連的七層框架(物理層、資料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即ISO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在這一框架下進一步詳細規定了每一層的功能,以實現開放系統環境中的互連性、互操作性和應用的可移植性。

  網路體系結構,

  我們為了減輕網路的複雜,人們往往按功能將網路劃分為多個不同功能的層,

  下面幾章將一一講解。
  (ping和Tracert命令){

  ping的作用;是用來檢測網路的連通性的命令

  基本格式;ping【空格】<ip地址>或者<域名>

  ping使用的是ICMP協議。

  ICMP是(InternetControlMessageProtocol)Internet控制報文協議。它是TCP/IP協議族的一個子協議,用於在IP主機、路由器之間傳遞控制訊息。控制訊息是指網路通不通、主機是否可達、路由是否可用等網路本身的訊息。這些控制訊息雖然並不傳輸使用者資料,但是對於使用者資料的傳遞起著重要的作用。

  具體會在後面TCP/ip參考模型中講解

  C:\Users\龍布天下>ping192.168.1.1

  例項;cmd進終端

  正在Ping*192.168.1.1*(這個192.168.1.1是外網的ip)具有32位元組的資料:

  來自192.168.1.1的回覆:位元組=32時間=1msTTL=64

  來自192.168.1.1的回覆:位元組=32時間=1msTTL=64

  來自192.168.1.1的回覆:位元組=32時間=1msTTL=64

  來自192.168.1.1的回覆:位元組=32時間=1msTTL=64

  192.168.1.1的Ping統計資訊:

  資料包:已傳送=4,已接收=4,丟失=0(0%丟失),

  往返行程的估計時間(以毫秒為單位):

  最短=1ms,最長=1ms,平均=1ms

  TTL預設值為三種;64,128,255

  位元組=32時間=1msTTL=64-64說明沒有經過路由器

  如果ping的TTL為64為linux系統

  如果ping的TTL為128為windows系統

  如果ping的TTL為255為路由器

  當然也不絕對,可以更改登錄檔。

  小知識活動內碼表{教大家更改cmd語言為英文;終端輸入“chcp437”為英文;“chcp936”則為中文了}

  (Tracert路由追蹤)用法*tracert*www.baidu.com表示經過了多少臺路由器

  }
    (網路層){

  網路層傳輸的是報文。

  網路所涉及的協議有ip,ipx協議等。

  網路層是OSI參考模型中的第三層,介於傳輸層和資料鏈路層之間,它在資料鏈路層提供的兩個相鄰端點之間的資料幀的傳送功能上,進一步管理網路中的資料通訊,將資料設法從源端經過若干個中間節點傳送到目的端,從而向運輸層提供最基本的端到端的資料傳送服務。主要內容有:虛電路分組交換和資料報分組交換、路由選擇演算法、阻塞控制方法、X.25協議、綜合業務資料網(ISDN)、非同步傳輸模式(ATM)及網際互連原理與實現。

  路由器(Router),是連線因特網中各區域網、廣域網的裝置,它會根據通道的情況自動選擇和設定路由,以最佳路徑,按前後順序傳送訊號。路由器是網際網路絡的樞紐,”交通警察”。目前路由器已經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各種不同檔次的產品已成為實現各種骨幹網內部連線、骨幹網間互聯和骨幹網與網際網路互聯互通業務的主力軍。路由和交換機之間的主要區別就是交換機發生在OSI參考模型第二層(資料鏈路層),而路由發生在第三層,即網路層。這一區別決定了路由和交換機在移動資訊的過程中需使用不同的控制資訊,所以說兩者實現各自功能的方式是不同的。

  路由器(Router)又稱閘道器裝置(Gateway)是用於連線多個邏輯上分開的網路,所謂邏輯網路是代表一個單獨的網路或者一個子網。當資料從一個子網傳輸到另一個子網時,可通過路由器的路由功能來完成。因此,路由器具有判斷網路地址和選擇IP路徑的功能,它能在多網路互聯環境中,建立靈活的連線,可用完全不同的資料分組和介質訪問方法連線各種子網,路由器只接受源站或其他路由器的資訊,屬網路層的一種互聯裝置

  路由器是一個硬體和軟體所結合個一個強大裝置,穩定,安全,高效,它支援rip,ospf,eigrp協議等。

  使用區域網接入廣域網,使用路由器是目前最普遍的方式。

  }
  (傳輸層){
  傳輸層(Transport Layer)是ISO OSI協議的第四層協議,實現端到端的資料傳輸。該層是兩臺計算機經過網路進行資料通訊時,第一個端到端的層次,具有緩衝作用。當網路層服務質量不能滿足要求時,它將服務加以提高,以滿足高層的要求;當網路層服務質量較好時,它只用很少的工作。傳輸層還可進行復用,即在一個網路連線上建立多個邏輯連線。
傳輸層在終端使用者之間提供透明的資料傳輸,向上層提供可靠的資料傳輸服務。傳輸層在給定的鏈路上通過流量控、分段/重組和差錯控制。一些協議是面向連結的。這就意味著傳輸層能保持對分段的跟蹤,並且重傳那些失敗的分段。
  }
  (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
  這裡寫圖片描述
 會話層(Session)是建立在傳輸層之上,利用傳輸層提供的服務,使應用建立和維持會話,並能使會話獲得同步。會話層使用校驗點可使通訊會話在通訊失效時從校驗點繼續恢復通訊。這種能力對於傳送大的檔案極為重要。
 表示層向上對應用層服務,向下接受來自會話層的服務。表示層為在應用過程之間傳送的資訊提供表示方法的服務,它只關心資訊發出的語法和語義。
 
應用層位於物聯網三層結構中的最頂層,其功能為“處理”,即通過雲端計算平臺進行資訊處理。應用層與最低端的感知層一起,是物聯網的顯著特徵和核心所在,應用層可以對感知層採集資料進行計算、處理和知識挖掘,從而實現對物理世界的實時控制、精確管理和科學決策。
物聯網應用層的核心功能圍繞兩個方面:一是“資料”,應用層需要完成資料的管理和資料的處理;二是“應用”,僅僅管理和處理資料還遠遠不夠,必須將這些資料與各行業應用相結合。例如在智慧電網中的遠端電力抄表應用:安置於使用者家中的讀表器就是感知層中的感測器,這些感測器在收集到使用者用電的資訊後,通過網路傳送並彙總到發電廠的處理器上。該處理器及其對應工作就屬於應用層,它將完成對使用者用電資訊的分析,並自動採取相關措施。
  }